故土情深一一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纪实

老顽童

<h1><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哪是一个难忘的日子,</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山河哀恸,</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地悲吼,</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国人民泪如雨流。</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毛主席,</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们*****,</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你没有走,</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你永远活在我们心头。</h1><h3><br></h3><h3><br></h3><h3>今年9月9日,是毛主席他老人家逝世42周年的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老顽童收集了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韶山的一些资料,以示回忆和祭奠。毛主席,我们十分怀念你!</h3> <h1>深入群众,调查研究</h1><h3>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主席遵照中央指示,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为即将召开的庐山会议作准备工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冲,在短短的三<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天时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里,毛主席接見了数以千计的人民群众,了解民间疾苦,在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父老乡亲面前、在父母亲的坟前、在自己出生的老屋前、在毛家祠堂里,毛泽东是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归的游子。在这个曾经记载着他童年和理想的小村子,毛泽东独特的思绪、风趣的语言、精辟的見解,赢得了乡亲父老的广泛称颂。图为毛主席与群众交谈。</span></h3> <h1>轻车简从,约法三章</h1><h3>陪同毛主席回韶山的是国务院副总理、公安部长罗瑞卿同志,以及湖南、湖北省委书记、工作人员等50余人。6月25日上午,专列从长沙开往湘潭。到湘潭后,毛主席换上一辆灰白色的吉姆轿车,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早在回韶山前,毛主席就和陪同的罗瑞卿同志约法三章:<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是不要派干部去韶山,特别是不要派公安人員去;</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二是在行动上要给我充分的自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三是到了韶山之后,我要广泛地接触群众。在韶山,負责接待毛主席的是时任韶山人民公社书记毛继生,公社秘书张桂文。接待毛主席曾订3条原则:1、迎接时不放鞭炮也不贴欢迎标语;2、社员出工吃饭时不再像平时一样敲钟;3、暂停放广播,汽车也不呜喇叭。图片:专列上的毛泽东主席。</span></h3> <h1>摘下口罩</h1><h3>毛主席走出轿车时,戴了个大口罩。早已在此等侯的当地党政军負责同志,以及附近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厂的领导,一齐迎上前去,跟毛主席握手。镁光灯直闪,记者不停地拍照,这时,毛主席的口罩仍未取下。忽然,有一个过路的孩子惊喜大叫起来:“毛主席!啊,毛主席回来了!”喊声惊动了周围的群众,人们争先恐后地拢了过来,保卫人员拦也拦不住。毛主席見状,干脆把口罩摘了下来,向大家微笑着招手,并用浓郁的韶山乡音说了声:“乡亲们好”,才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进了一号住所。图为在毛泽东故居前,毛泽东、罗瑞卿、王任重和当地群众合影。</h3> <h1>我是共和国主席,难辞其咎啊!</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当晚,省、县领导正围坐在主席身旁商量第二天行程,突然电灯熄灭了,屋里屋外一片漆黑。工作人员赶快去查看原因,招待所里的服务员很快端着点着了的腊烛走进了客厅,并把烛台放在了毛主席面前的桌子上。主席说:“腊烛常备,看来你们这里停电是家常便饭喽。”“电还没有通韶山,发电机都是向邻近的机械厂借的”,服务员说。“毛书 记,解放都十年了,怎么还没有通电呢? "主席询问旁边的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同志。"这个, 嗯……”毛继生吞吞吐吐的回答。毛主席全明白了,他自言自语的说:“是啊,解放十年了,农村仍然没有通电,我是共和国主席,难辞其咎啊!”这时,前去查看停电原因的工作人员回来报告,发电机出了毛病,今天晚上修不好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毛主席说:“那就摸黑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嘛,我们老祖宗,就是这样过来的,返璞归真。学学我们老袓宗,睡个早觉吧!”</span></h3> <h1>大家不要紧张</h1><h3>漆黑的夜里,外面突然传来女人凄厉的叫声:“毛伢子,回来喽,毛伢子,你回来哟!”“什么声音?这是……”在场的保卫人员紧张起来。“大家不要紧张,这是乡下女人为生病的孩子喊魂收惊”,毛主席说。“毛伢子,回来喽”,女人的喊声又传了进来。“记得我小的时候,我母亲也为我喊过魂,收过惊,这虽不科学,但能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儿女的疼爱呀!”毛主席又说。“银桥”(毛主席卫士长),“到”,请保健医生,找到那位大嫂,给孩子看看病啊!”图为毛主席查看韶山水稻生长情况。</h3> <h1>毛主席和牧童</h1><h3>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其它人还在睡觉,毛主席就起了床,悄悄走出招待所院门。贴身<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卫</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士</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面让服务员通知其它工作人员,一面和另一名卫士追出了院门。曲崎的山路上,毛主席趟着没膝深的杂草,从山坡爬上山梁。看到路边有一根大一点的枯树枝,俯身拣了起来,撅去了头部细小部份和侧枝,权当拐杖,走起路来轻松多了。路旁的山坡上,一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嘴里高兴地唱着:一轮日头出东方嘞,牛婆带崽过草场。牛婆恋的青青草,牛崽恋的有奶娘。毛主席走了过去,嘴里接着牧童的歌谣唱道:八十公公恋故乡嘞,八十公公恋故乡嘞!“我唱的对吧,细伢子?”毛主席问道。“对,对,你放过牛吗?”牧童反问道。“放过,啊,要得牛儿肚子饱,朝吃露水晚添草。”“喂牛就怕雷打冬,十只牛栏九只空。”“我说的对吗?”“对的,对的”。“伢子,你读过书吗?”“没读过,但是我会写自已的名字,我姐姐教我的”,小孩自豪的说。“懊,能写给我看吗?”小孩翻身跳下牛,拿过主席手中的木棍,在地上一笔一画认真写起来。“你还会写英文哪?”主席说。“不是英文,这是汉语拼音。”小孩反驳说。“毛宇辉,总而言之,你的文化水平比我高哇”。毛主席夸奖说。这时,工作人员都追了过来,毛继生问:“主席,你想到那里去?”“我想到我父母坟上看一下。”“好,我带路,这边”。“细伢子,走了啊。”毛主席和小孩告别。</span></h3> <h1>要珍惜山上的一草一木</h1><h3>山间小路十分难走,一个工作人员在前面开路,不时把一些生长到路中间的树枝掰掉。主席見了,马上制止说:“你说它会<span style="line-height: 1.8;">痛吗?肯定是会痛的,只是没觜巴呀,有苦说不出啊!不要掰树枝子了,要珍惜山上的一草一木,你们走的,我也走的。”“我记得当年山上古木参天,现在怎么都没有了?”毛主席问道。毛继生说:“大炼钢铁需要燃料,公共食堂需要烧柴,都砍了。”毛主席说:“没有经验,会犯错误的。会碰钉子,不要碰得头破血流啊,还不肯回头。林业很重要,国家建设,群众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木材。”“山神爷呀,我就拜托你了,把韶山的荒山野岭都给绿化起来,不要再做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蠢事了。”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说。</span></h3> <h1>前人辛苦,后人享福啊!</h1><h3>毛主席父母的坟,就是一个普通的土堆。由于不知道有这个活动,连个小白花都没准备,更别说别的祭奠品了。一个工作人员脑袋挺活,马上在附近找了点松枝,梱成一束交给了主席。主席恭恭敬敬地献在了父母的坟前。主席向父母的墓深深三鞠躬。嘴里念叨着说:“前人辛苦,后人享福啊!”看着长满荒草的土坟,陪同的省委领导悄悄的把公社书记毛继生叫到一边,“为什么不整修整修啊?”“不晓得主席要来上坟。”毛继生说。毛继生走到主席面前,请示道:“毛主席,要不要修个墓,简单点”。主席说:“厚生薄死嘛,墓就不要修了,保持原样吧”,“每年清明,劳驾你到这里来一下,代我锄锄野草,培培土”。“好,好,”毛继生答应着,泪水夺眶而出。下山的路上,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哪,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什么鬼呀神哪,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也,同志、朋友也,这我得承认。下次回来,我们还要去看看他们”。一个工作人员问:“毛主席,你还想去哪几个地方看看呀?”毛主席轻轻叹了口气,说:“你是受人之托吧,我要去的地方啊,一是学校,二是水利,其它吗,你不要管了,我只往人多的地方拱啊。”陪同的省领导跟毛继生说:“马上通知水库和学校,毛主席要到那里视察。”</h3> <h1>毛主席喝了,喝咱们喝的水了。</h1><h3>走下山来,正在稻田里出早工的社员有人喊了一声,你们们看呢,那是谁呀,好象是毛主席。“毛主席来了,乡亲们,毛主席好,*****!”“毛主席来了,乡亲们,毛主席好,*****!”毛主席一边招手,一边说:“乡亲们好,乡亲们好!”“毛主席,毛主席好,毛爷爷来了!”社员们回应着。毛主席回韶山的消息瞬间传遍了韶山冲,“毛主席回来了,去看毛主席呀!”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涌向小路,迎接毛主席。饲养员李文贵听说毛主席正向自己家走来,一边嘱咐媳妇:“啊!毛主席来了,堂客,快去烧水呀!”一边冲出堂屋,顺着田间小路迎了上去。毛继生给主席介绍说:“这里是队里饲养员的屋,队上的牛啊羊啊都归他喂。”李文贵快步走到毛主席面前,说了一声“毛主席好”,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李二阿公的崽,李文贵。”毛继生介绍说。“噢,你父亲还在吗?”毛主席问道。“早去世了。”李文贵回答道。毛主席说:“噢,我是来看他的,当年我去长沙读书的时侯,还是你爹给我挑的行李呀,他是个好人,好人哪。”“谢谢主席的夸奖,屋里坐吧,这坪里有粪凼子,好臭的,”李文贵说。“哎,没得牛粪臭,哪有五谷香啊,就坐在这里。”毛主席<span style="line-height: 1.8;">说。“妹子,快拿橙子来。”李文贵吩咐着,几把高低不一的木橙很快摆在了坪里。“毛主席回来了,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好!”四面八方的群众赶到了这里。“乡亲们好,乡亲们好!”毛主席频频和大家打着招呼。这时候,李文贵堂客端着水放在主席前面的空木橙上,“毛主席,请喝水。”“我不渴,我不渴。”这时,一个挑着一担水的社员挑着水来到坪里,看的出,听说毛主席来了,没有把水送回家,挑着水就直接来了。“毛主席好,您好毛主席。”“快放下,别闪着腰喽!”毛主席关心的说。毛主席看了一眼木桶里浑浊的水,问到:“你们还喝塘里的水呀?”挑水的社员说:“啊,是呀,毛主席,不喝这水我们没水喝了”“是啊,是啊。”在场的社员附合着说。毛主席指了指木橙上的水杯,问:“就是这水呀?”“是的”,李文贵回答。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折扇,端起木橙上的水杯,先闻了一下,然后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毛主席喝了,喝咱们喝的水了。”社员们相互议论着。在座的省、县领导也都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相互交换着眼神。毛主席一口一口的继续喝着杯里的水。</span></h3> <h1>快让一些人到我家去住</h1><h3>离开李文贵家,毛主席来到他念过私塾的南岸坪里。毛主席问:“这里现在做什么?”毛继生答到:“办公共食堂。”毛主席又问:“住多少人?”毛继生说:“住100多人。”毛主席听了,大声说:“要不得要不得,这里挤住这么多人,我的房子空着,快让一些人到我家去住。”在生产队的公共食堂里,毛主席掀开正在蒸着的米饭桶,拿起饭勺,仔细的翻了几下,这是一锅米菜混合饭,青青的蔬菜占了一半还多。又走到菜锅前,锅里煮的是半锅汤,一些零碎的红辣椒飘浮在上面。毛主席拿起汤勺搅动了一下,下面清汤寡水,连个菜叶也没有。毛主席默默的在屋内几张饭桌间转了一圈,看了一眼墙上贴的标语,“公共食堂好,,饭菜样样香,男女老少喜洋洋”,问道:“公共食堂好,饭菜样样香,到底吃的香不香,群众吃得满意不?”“都很满意。”毛继生回答道。毛主席严肃地说:“都字用的太绝对了吧,我看做到大多数满意,我就謝天谢地了!”看来毛主席对食堂的饭菜并不满意。“好象是毛主席,去看毛主席!”一些群众闻迅赶来,站在门口向里张望。“乡亲们好!”毛主席热情地和大家招呼。“毛主席,毛主席您好呀!”群众回应着。“这个屋的老主人神六花还在不在?”毛主席问。“不在了”,“那牛三鞭、四道师呢?”“他们都不在了”,“唉呀,真想和他们话话旧,打点家常讲啊!可惜都不在了”毛主席感慨地说。</h3> <h3>这时,一个人急匆匆从外面跑了进来,“毛主席好!”一旁的毛继生介绍说:“神六花的崽,这里的生产队长。”“土地爷呀!”毛主席开玩笑地说。“唉,你小时候调皮呢,有一次我抱你,你一泡尿把我裤子给我尿湿了。”“哈哈哈哈!”门口的群众都被主席的话逗乐了。毛主席递给他一枝烟,他马上拿出火柴,先给主席点着,后又点着自己的。“主席请他抽烟了,这可了不得呀,了不得。”门口群众不知谁说了一句。突然,他把香烟从嘴上拿了下来,用手掐灭了。“怎么不抽完呢?不抽完是浪费。”主席说。他憨厚的说:“毛主席送的,我留着做个纪念。”毛主席笑着说:“原来如此啊,現在亩产多少斤哪?”“嗯”,他没有回答,眼睛直看一旁的公社书记毛继生。“嗯,嗯,毛主席让你讲你就讲吧。”毛继生说。“亩产800斤”,他小心翼翼地说。“噢,800斤,是一稻还是两稻啊?”毛主席又问。“嗯,一稻。”“不对,两稻吧,要讲真话喽。”“嗯,嗯,一稻只有400斤。”他改口说。“那为什么要虚夸浮报呢?”毛主席严肃的批评说。他和毛继生都惭愧的低下了头。“山神爷、土地爷,要实事求是嘛,讲假话不仅欺骗了国家,欺骗了人民,也欺骗了自己,人民会埋怨我们的,也会埋怨你们的嘛!”“毛主席,我应该检讨的。”毛继生诚恳地说。毛主席说:“去年估产估高了,用粮用过了,提倡敞开肚皮吃饭,不妥当啊!聚财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即使日子富了嘛,也要当穷日子过呀。”“是,是。”毛继生答应着。</h3> <h1>韶山还有文盲吗?</h1><h3>8时左右,毛主席来到了自家的故居。在门前的场坪里,与在场的人一一握手,在和毛乾吉握手时,毛继生介绍说:“他叫毛乾吉,是给主席看守旧居的。”毛主席说:“有劳了,有劳了。”“主席请,主席请。”毛继生说:“主席,别看他这个样子,有人来参观的时侯,他还负责讲解呢!”毛主席说:“那你有文化啦?”毛乾吉答到:“读过三年私塾,认得些字。”毛主席又问道:“看得懂报纸吗?”“看得懂,但有的字还是不认得。”“韶山还有文盲吗?”主席问毛继生。毛继生说:“百分之九十文盲扫除了,剩下百分之十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年纪大了学不进去,就……。”“告诉乡亲们,学点文化好,让儿子、孙子教嘛,饭养身子书养心嘛,不要再做睁眼瞎啦!”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h3><h3><br></h3> <h1>亲不亲,故乡人哪</h1><h3>进了堂屋,毛主席面对父母亲的牌位三鞠躬,对众人说:“这个地方是我小的时候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小的时侯我也信佛,后来我也不信了,改信马克思了。”“这个牌位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呀?”主席问道。毛乾吉说:“听老辈人说,赵恒惕派兵来抄家,是乡亲们替你老人家把它藏起来了。”“噢,亲不亲故乡人哪!”毛主席感慨地说。在父母的卧室,毛主席站在双亲的遗像下,沉思良久后饱含深情地回忆说:“这张照片,恐怕是我最早的照片了,泽民陪同母亲去长沙看病,我们拍了这张合影,竞想不到成了永诀了。母亲回到韶山之后,就与世长辞了。”在自己的卧室,看到写着韶山党组织建立情况的介绍时,主席说:“不对,不对,是党支部。我记得很清楚,当年在阁楼上,由湘区党委批准,中国共产党韶山特别党支部,不是党小组。毛主席里里外外看得很仔细,不时陷入沉思。</h3><h3><br></h3> <h1>没有十分的官僚主义,也有九分九了!</h1><h3>突然,院内传来了人们的嘈杂声,原来,听说毛主席来了,热情的乡亲们都围了上来,希望和毛主席見上一面。毛主席赶紧从室内走出来,一面向大家问好,一面和乡亲们一一握手,连小孩也没落下。毛继生问:“主席,这些人你还认识多少?”毛主席说:“老年的,中年的,少年的,我一个都不认识,没有十分的官僚主义,也有九分九了。”握过手,主席喊道,来来来,大家站到一起来,照个像,作为纪念。”“侯波,照个像。”“哎”,摄影记者侯波一边答应着,一边指挥大家,“来,大家都站好了,拿登子,站好了啊!”看大家都站好了位置,侯波举起照像机,“来,看这里,一、二、三”,侯波按下快门,在主席故居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h3> <h1>为什么要戴红领巾哪?</h1><h3>当时,毛主席已66岁了,身体又胖,当他从旧居出来时,已大汗淋漓,把衬衣都湿透了,毛主席不顾这些,兴致勃勃地向韶山学校走去。由于事先得到了通知,孩子们早已等侯在学校门口。看到毛主席来了,一个个高兴的手舞足蹈,“*****!*****!”喊声振天动地。这时侯,一个叫彭淑清的女孩手捧鲜花飞奔到毛主席面前,双手捧着献给了毛主席。小学生蒋含宇迅速从脖子上拣下了自已的红领巾,走到毛主席面前:“毛主席好,这个我要送给你。”“好,好,不过我要考考你,为什么要戴红领巾哪?”毛主席说。蒋含宇答到:“因为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我们戴上就是要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好哇,”毛主席说。“送人的东西可不能回啊!”“哎呀!真可惜没在红领巾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你叫什么名字?”毛主席问。”“蒋含宇,”“我会逢人便告诉这是我的小老乡蒋含宇送给我的。”毛主席俯下身体,蒋含宇双手把红领巾系在了毛主席脖子上。</h3> <h1>我又变年轻了</h1><h3>不知誰喊了一声“照像了”,孩子们蜂拥在毛主席四周,毛主席顺势将蒋含宇和彭淑清安排在自己左右两侧,笑着说:“我又变年轻了,变成少先队员了。”蒋含宇没有戴红领巾,红领巾已经系在毛主席的脖子上。</h3> <h1>毛家祠院</h1><h3>走到毛家祠院,随行人员说:“毛主席,宗祠就不用进去啦。”毛主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管它三七二十一,鞠个躬再说。”走进祠堂,躬躬敬敬深施一礼。抬头一看,一个留着花白胡子的老头正在祠堂里整理着什么。毛主席一眼就认出了,“大哥?老师!”这个人叫毛宇居,毛主席的堂兄,又是毛主席的启蒙老师,县人大代表,文史馆馆员。毛主席紧走几步,紧紧握住了毛宇居的双手,“哎呀,大哥,我本来想顺路去看看你呀”。毛宇居紧紧盯着毛主席的脸,“老了,老了,”毛主席说:“老师,身体还好吗?”“好,好,就是左眼得了白内障,几呼失明了”。“是啊,1927年,你在这里欢迎我回乡考察农民运动。”“对,对,是我致的欢迎词,“毛君润之,年少英雄。四处奔走,为国为民。一介布衣,情系工农。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今日到此,大家欢迎。”对当年的事,时隔几十年,毛宇居仍然记的清清楚楚。</h3> <h1>你还记得毛福轩吗?</h1><h3>“你还记得毛福轩吗?”毛主席问。“我记得,毛福轩,就住在这附近,他老婆还在啊,享受烈属待遇”。“还在啊,那太好了,按辈份我们俩还得管她叫声婶婶呢!”“走,我们俩去看看去”。毛主席和毛宇居手拉手走向毛福轩家。</h3> <h1>毛润之来看你来了,他没忘记你!</h1><h3>“毛阿婆,毛润之来看你来了!”“毛润之,润之大先生啊。”毛阿婆双手紧紧握住毛主席双手,热泪盈眶。突然转身返回屋里,冲着毛福轩的遗像说:“毛润之来看你来了,他没忘记你,他没忘记我呀!”毛主席说:“福轩是个好同志,孤身一人打入敌人心脏,死得光荣。是我们党的好儿子,是韶山人民的骄傲啊!”“光顾说话了,也没请你坐呀,坐,坐。”毛主席说:“你辈份大,你坐上首,我坐下首”。“润之,你没有忘记我这孤老婆子,解放初期,你就让岸英回韶山来看望过我,他现在还好吗?”“他,他在朝鲜战场牺牲了”。“啊!牺牲了,润之大先生,你怎能送他上朝鲜战场呢?他是你的崽啊!润之啊!”“岸英是我的儿子,别人的儿子也是儿子,我毛泽东的儿子不能搞特殊呀!”“开慧牺牲了,你的崽又牺牲了,我的润之大先生,我只牺牲了福轩一个人,但是,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妻子儿子,都牺牲了”。毛主席说:“革命,总是会有牺牲的,总是会要付出代价的。”说完,主席把脸转向毛继生,“山神爷,我就把五阿婆托咐给你了。要吃好,住好,穿好,安度好晚年。”毛主席又说:“象五阿婆这样的革命烈属呀,是一本一本的无字书啊,宝贵的革命财富,可以请她们到学校去讲讲课,给年轻人翻古,讲韶山农运,讲韶山英烈,启迪后人,激发来者嘛!”</h3> <h1>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h1><h3>下午,毛主席視察韶山水库。毛主席问:“这个水库能灌溉多少田呀?”“大半个韶山”,水库负责人回答。“那不错”,毛主席夸道,“我跟你们商量件事啊,能不能安个管子,把这些水呀,送到千家万户,让乡亲们喝上干净水呀!”看到韶山公社党委书记毛继生面有难色,毛主席说:“我知道你们的财力困难,但可以朝这个目标努力。”“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处处要想着人民,这才当之无愧吗!”</h3> <h1>冇得鬼就冇得关系</h1><h3>毛主席素来热爱游泳,视察完毕,马上想在故乡的水库游上几圈。考虑到主席的安全,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些救生圈,让主席带救生圈游泳。毛主席说:“你们带,我不要。”游到水库的尾部,一个在水库边劳动的老农喊到:“主席不要游到这边来,这边有刺(丢在水库中防止别人偷捕鱼的树枝)。”主席在水中答到:“有刺冇得关系,有鬼冇?”老农答到:“鬼还是冇得啰。”主席哈哈大笑,说:“冇得鬼就冇得关系。”主席在韶山水库游了一个多小时,他的游泳水平很高,“踩水”完全可以将胸部露出水面,手脚不动平躺在水面可以保持数秒钟。</h3> <h1>有群众的地方我都要停车</h1><h3>1959年6月26日,在韶山卫生院工作的年轻姑娘王昌顺,刚从外地出差回到韶山冲,就听卫生院的同事说,毛主席回韶山了,他们見到毛主席了。王昌顺一听就急了,心里想着一定要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天下午,毛主席从水库归来,王昌顺和一些乡亲在毛主席回程的必经之地一一韶山招待所前面等候。下午5时许,毛主席的车队从水库方向驶过来了,乡亲们鼓掌、招手向毛主席问好,“*****!”不绝于耳。车速很慢,当第三辆车驶过来时,只听見车内有人说话声。一个说:“停!停!有群众的地方我都要停”。一个说:“不行,不行,你太累了,该休息了。”前面的声音,王昌顺一听便知是毛主席。后面说话的,当时她不知道是谁,后来才知道是罗瑞卿大将。最后,车队停了下来。毛主席身穿浅米黄色的衣服,笑着从车上走下来,向人群走来。第一个把手伸到王昌顺的面前,王昌顺赶快双手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的要哭了。毛主席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昌顺。”王昌顺当时又激动又紧张,发出的声音很弱。于是,毛主席侧过身,俯首,一只手放在耳朵边做了个打招风的动作,又问了一句:“你是那里人?”王昌顺是湘潭城里人,但当时不知怎么了脱口而出回答道:“我是韶山人。”毛主席笑着纠正道:“我看你不是韶山人,你的口音不像,你是湘潭城里妹子吧?”王昌顺指着对面山坡上的一栋房子说:“我在韶山卫生院工作。”毛主席顺着她的手望去:“啊,是韶山人。”围着毛主席的其它群众,也纷纷向毛主席问候。</h3> <h1>敬老尊贤,应当应当</h1><h3>当晚,毛主席请韶山革命烈士的遗属、老人和族人吃饭。毛主席請大家入座,说:“幺叔公,讲辈份,你老人家最高,礼应上首入座。”“这怎行啊?这怎行啊!”幺叔公推辞说。毛主席:“你老人家不上首入座,我就只好站立相陪了。”大家入座后,毛主席说:“我毛润之,在外闯荡几十年,没给众位乡亲带来什么好处,带来不少麻烦。今天,我备簿酒一杯,不成敬意啊!不成敬意。望众位乡亲,不要讲理,不要客气,我们都是乡亲見乡亲嘛,不必鞠礼。都坐下,坐下。”其间,他举杯一一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乡情、亲情、友情溢于言表。</h3> <h3>毛主席请韶山50岁以上老人吃饭。</h3> <h3>结算通知书。在韶山期间,毛主席宴请亲友、招待老人的费用都由主席自己出,由工作人员在主席稿费中报销。</h3> <h1>合影留念</h1><h3>毛主席回到韶山的第三天下午,招待所前坪,聚满了当地群众,大家听说毛主席住了两晚就要走了,都想亲眼看一看他老人家。消息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高兴地来到了乡亲们中间,向大家问好,并以毛家祠堂为背景,和大家合影留念。</h3> <h3>毛主席在韶山三天,马上就要离开了。工作人员己收拾好行装,等待着他上车。但毛主席仍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静静的抽着烟,沉思着,久久不想离去。突然,他站了起来,掐灭了手中的香烟,坐到办公桌前,拿起毛笔,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到韶山</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别梦依稀咒逝川,</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故园三十二年前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红旗卷起农奴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黑手高悬霸王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为有牺牲多壮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敢叫日月换新天。</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喜看稻菽千重浪,</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遍地英雄下夕烟。</h3><p style="text-align: left;">写毕,放下毛笔,坐上汽车,在上千乡亲的道别声中,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韶山,离开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