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此生,愿与你为伴

笑眯眯

<h3><h1>世界读书日的当天,我拥有了自己的这方小天地。</h1><h1>喜欢文学,与所有的文学爱好者一样。</h1><h1>虽不能与文人相并论,总不乏一种“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精神。</h1></h3><h3><br></h3> <h1>小时候家徒四壁,买书是一种天大的奢望。庆幸的是奶奶会讲《三国》、《水浒传》、《红楼梦》等历史故事,这便是那个苦难年月里最丰富的获知了,当时每听完一个故事,都会缠着奶奶追问真假,更不知道文学是个什么概念。</h1> <h1>双脚踏进学校大门,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才慢慢知道云儿飘过历代人的眼,会幻化成各不相同的情怀。</h1><h1>诗词古韵的美丽总能让人心旷神怡。“青海长云暗雪山”的那份壮美,“云深不知处”的那份神秘,“人面不知何处去”的那份惆怅,“作别西天云彩”的那份无奈……醉在那些文人墨客的情思中。</h1> <h1>阅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和同学借来的《木偶奇遇记》,是一本书皮只剩一半的书,但是拿到那本书时还是让我非常兴奋,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了,就躲在角落里看,以至于因为没能做家务而挨了大人的训斥还嬉皮笑脸。读后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木偶一说谎鼻子就长一截,慢慢的那木偶就长出了长长的鼻子……这个故事让我受益终身。</h1> <h1>再灿烂的阳光也有照不到的地方。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块沼泽地,沼泽泛滥的时候,把自己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翻开那些发黄或崭新的书页,那里睿智的灵光会让我们如同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思想在那里得到洗礼,浮躁的心灵栖落在枝枝杈杈上,即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枝叶,总能从油墨的芬芳中感悟到些什么。</h1> <h1>难怪有人说,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h1><h1>偶然间与一篇《读书御寒》相遇,于是品读数次,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虽然忘却了作者姓氏名谁,但是那种心情,那种境界,那种情操却历历在目,该是怎样的体验才能写出这样飘逸洒脱的文字,真正做到读书御寒该是何等的高雅。</h1> <h1>夜晚,沏一壶淡淡的菊花,捧一本闲情的书刊,将孤独用煮沸的茶水浸泡,心灵深处那一点点诗情画意就会随着丝丝缕缕的茶香弥漫起来。心累了,心酸了,心碎了,让那书中的红线缝缝补补后,就能抵御风寒。一首写在最淡季节里的诗行,也许就成了你最深的记忆。我更愿意做一个画梦人,挥动梦想之笔,饱蘸孤独,画出的哪怕是一朵残荷,也是一种美好。</h1> <h1>此生。与书为伴,无法释怀的东西,从无声的文字里放松。随意穿过书中小径,染不了一身翠绿,也能将一缕春风带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