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看世界去~~(上)

屋檐听雨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带上三条裙子两件大衣一本书,突击了20天英语旅行口语,办好签证,就开始了我们的看世界之旅:欧洲四国自由行。</p><p class="ql-block"> 女儿所在的浙江大学,每届都有部分学生可到国外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她选择了建筑学专业较强的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去年冬天已入学,最近复活节放假20天,于是我们就受女儿之邀去欧洲,她非常细心地做了旅行攻略,给我们预定了往返各国的机票、酒店住宿及部分景区门票,充分征求我们俩的想法,做我们的导游和翻译,想尽办法把这次欧洲之旅安排的舒适周到,我们由衷地想:孩子长大了,可以做到超出我们能力之外的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此行第一站先到西班牙马德里和女儿会合,然后游览海港城市巴塞罗那;浪漫之都法国是西班牙的北邻,所以被定为第二站;第三站瑞士是我的向往,自然风光之美,堪称人间仙境;最后的奥地利是我们仨都想去的世界音乐理想国,如果能在那里欣赏一场哪怕是街头音乐会,也会心满意足的。</p><p class="ql-block"><br></p><h1>  </h1><p class="ql-block"><br></p> <h3>  孩子给我们选择了全球排名第一的卡塔尔航空公司,它的航班服务质量有口皆碑,堪称航空领域的高富帅。 在北京登机已是凌晨一点,世界首富国家的航班果然名副其实,一夜之间居然提供了两餐,丰盛精美,饮品水果搭配,尤其色彩样式精致无比的小点心,我每吃一口都禁不住赞叹:啊,太好吃了,居然可以回味无穷!爱人看我享受的样子很好笑,干脆把他的小点心也给我了。</h3> <p class="ql-block">  从北京飞到马德里总航程10600公里,大约需要18~19个小时,中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转机, 到达多哈是凌晨五点,黎明时分,从高空俯瞰多哈,真是美轮美奂,灯火璀璨,金碧辉煌。落地后进入多哈机场,虽然卡塔尔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而机场的<span style="color:rgb(1, 1, 1);">规模</span>与气派,估计是世界一流,装饰华丽壮观,处处体现着舒适高档。</p><p class="ql-block"> 到了马德里一出海关,就看到女儿兴奋地向我们跑来,上万公里之外,我们仨时隔数月在陌生的异国他乡再次相聚,激动之情难以言表!</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漫步在马德里市区和老城区富有南欧建筑特色的街道,准备去马德里最知名的马约尔广场和西班牙皇宫观光。</p><p class="ql-block"> 马德里作为西班牙首都并不如我们的北京或者上海更新更漂亮,整个城市看不到高楼大厦,据说,整个马德里只有四幢高层,这对于一个首都而言,简直不可思议。城市街道基本都是成米字型四通八达,老城区楼房都不高,但色彩丰富,橘色的外墙和白色相间,亮蓝的天空映衬下,充满了地中海风情。它的基础设施看起来很陈旧也有点落后,石板路很多,适合步行,但由于规划到位,标识明确,街道虽窄,车辆也畅通无阻,但遇到行人横过马路,总是会礼貌地停下来,感觉非常温馨有礼。这点在欧洲的城市遵守的都很好,有时我们还不太习惯,但他们一定会停下来,并且从车里伸出手来,微笑着示意你通过,让人感觉那是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教养,做的自然随性。上下电梯亦是如此,男士永远请女士先上下,并真诚地微笑着等待,很有一种我乐意为你服务并以此为荣的感觉。</p> <h3>  马约尔广场人流量很大,街头演出形式丰富: 涂满全身色彩一动不动让人误以为是雕塑的行为艺术者,扮演鬼怪与游客合影的,年轻人的街头歌舞演出以及各种乐器演奏,广场四周檐廊下,很多人悠闲地坐着晒太阳,慢慢品着咖啡、啤酒。尤其下午在马德里皇宫门前广场的乐器表演艺人,用竖琴和小提琴合作演奏了很多世界著名歌曲,居然听到了刘若英的《遇见》,看来街头艺人也在迎合中国游客的口味儿。</h3> <h3>马约尔广场</h3> <h3>  西班牙皇宫</h3><h3>  去过西班牙之后,我总想要探究这个国家的历史,想要了解它曾经怎样的横贯东西不可一世,想要知道它又为何衰落沉寂,在踏入这片土地之前,我却从未想要了解过它,往往是,你不身处何地,便不能深入的感受体会你对它的渴望,我把这叫做旅行后遗症。</h3> <h3>  西班牙在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以高原地貌为主,是一个阳光充沛的地中海国家,经济发达排名世界前列,首都马德里居于国家中部。西班牙的历史可以说苦难和辉煌交织,因为它位居西亚、非洲和欧洲之间,成为西亚和非洲进入欧洲的踏板。在这个国土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有关权利、宗教、土地的争夺战,而它最辉煌的时期是十五六世纪的哥伦布航海时代,大量扩张的海外殖民地使它的欲望无限膨胀,甚至曾经和葡萄牙商议着将整个世界由它们两国瓜分,但它没想到的是短短两百年之后,却因欧洲其他国家的强大而很快没落,可谓是非成败转头空。</h3><h3> 若要直观的看到西班牙历史,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小城托雷多。</h3><h3> 马德里作为首都只有五六百年,之前一千年的首都一直是托雷多,它就在马德里北面50公里处,这是所有来到西班牙旅行的人绝不可错过的地方,它目前看来只像一个小城,而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却在此层层堆积着。隔着塔霍河望过去,托雷多就是整体建筑在一座坚实的岩石上,是一座天然军事要塞,这就是它之所以被选为京城的重要原因。但它的优势在若干年后却限制了它作为一个首都的发展,马德里取代它成为新都,但它毕竟在曾经的岁月里,上演过非凡的辉煌,使这里的一切都带有古老而鲜明的西班牙地域特色。</h3> <h3>  我们是在一个阳光清新的早晨来到了托雷多,高大坚固的古城墙下,桃花正开得灿烂,阳光下泛着粉色娇嫩的光芒,让人心情愉悦。托雷多由高大古朴的皇宫城堡、老城区、教堂和诸多军事建筑组成,所有建筑具备中世纪风格,它的古城文物保护做得非常好: 城内不准随意拆毁、修建任何新样式的建筑。当然它目前所有的古建筑历史都年代久远且坚固耐用。</h3><h3>  漫步在托雷多老城区,不知为何让我想起美国电影《教父》,它的背景音乐是管风琴和曼陀铃一直循环反复着主旋律,舒缓的节奏仿佛拉长了时光,流淌着地中海岸明媚的忧伤,《教父》主人公的家乡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的一处乡村,一个精致的教堂是居住区的核心,但那并不是西班牙,而我却不由得把这两处均属地中海沿岸的地方混淆了,实在是它们的风格太相似了。这儿都是两三层高的石头本色砌的房子,门户嵌在房子里面成为私密性很强的一体,斜坡的石砌街道,随地形延展,走不过一两百米就会与另外一两条街道交汇,而交汇处就是一个小小的街心区,是人们休闲、晒太阳和聚会的地方,这里也不会刻意铺平,往往也是有点斜坡地形,没关系,几张茶桌依然可以摆放,蓝白或者桔白相间的布质凉棚不由得的让人停下脚步,喝一杯咖啡或者啤酒,配菜可能是简单的酸黄瓜、盐橄榄、香肠,如果饿了,可以要上土豆炖牛肉和面包片。在这里,我突然喜欢上了法棍,因为经过街心一家小的面包店时,里面飘出了诱人的香味,刚烤好的长长的长棍面包带着余热,慢慢地嚼着,它没有一点奶油或者其他馅料,醇厚的麦香回味无穷,配料只有一点点盐,是发酵后烤制出来的,从那天开始,我每天都想吃法棍。</h3> <br> <h3>托雷多古城墙上</h3> <h3>古都托雷多城堡</h3> <h3>小城托雷多的石砌路</h3> <h3>  托雷多的所有古建筑都随地形而建,古意悠悠,质朴坚固,与周围环境和谐自然,街道整洁,家家户户窗外都开放着精心侍弄的花朵,透露着主人雅致的情趣。托雷多的主教堂,雄伟壮观,是这个古镇最高大的建筑,至今仍在使用,成为一个展示西班牙历史变迁的场所。虽是旅游地,但居民的生活没有被打破,依然随着时代慢节奏向前,人们喝茶、晒太阳、礼拜日进教堂、做游客生意,坦然地接受这一切,甚至感觉这儿的一切仍旧属于历史,只有你穿越而来。我想,正是这样让人文历史不远离生活,才能够让历史传承保留,成为艺术成为古迹,成为当地和世界各地人们流连忘返的去处。</h3> <h3>   虽然这里看起来和煦温馨,但历史总是充满惊涛骇浪血雨腥风,据说托雷多作为京城的前三百年里,在此建立朝廷的34个君王,只有15个寿终正寝,其余都死于宫廷政变、王室家族的相互残杀之中,对权力的欲望真像一把双刃剑,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h3><h3> 然后,沿着古城墙下的古街道,我看到了西班牙最引以为傲的作家塞万提斯雕像,因为他对世界现代文学史的杰出贡献,西班牙语被称为”塞万提斯的语言”,这个世界文学瑰宝《堂吉诃德》的作者,很像他笔下的骑士堂吉诃德,威风凛凛,披风下是他在战争中失去的左臂,但并没有影响到他向这个世界挑战的勇士形象,这很符合历史上西班牙的民族个性,我跟他合个影,作为致敬!</h3><h3> 站在远处眺望,古城与王宫风格沉着大气,石桥、古城、王宫、民居等,交织在土黄与石头本色之间,和谐完美,细节不多,虽有诸如尖顶或圆柱类装饰,也十分节制。托雷多古城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是塔霍河上的一座石桥,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桥身造型古朴,桥头上有守护的大门,与桥身融为一体,桥下河流湍急,然后跨过这座石桥,你就走出了一段长长的历史。</h3><h3> 在我写下这段文字时,恰好看到央视八台播放连续剧《托雷多 命运十字口》,拍摄完全在托雷多,表现的是西班牙在托雷多作为都城时期,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频繁流血冲突又试图共存的一段历史,也演绎着宫廷阴谋与政变。看到熟悉的托雷多皇宫与街道,颇有历史代入感。</h3> <h3>塞万提斯雕像</h3> <h3>马德里街头</h3> <h3>马德里火车站外观</h3> <h3>绿意盎然的马德里火车站</h3> <h3>  离开马德里,我们前往第二站,举办过第25届奥运的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我们乘火车600公里一直向东,沿途丘陵高原地带非常开阔,有时是广大空旷的黄桔色土地,也不断的有大面积整齐的葡萄园,一片片紫色的苜蓿花闪过时,多变的云层成为绝好的背景,远远望去,像极了漂亮的油画。</h3><h3></h3><h3> 巴塞罗那是一个美丽的海港,它就像一颗明珠,恰到好处地镶嵌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岸,与地中海彼岸的意大利遥相呼应,也是目前颇有争议的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首府,它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衔接的非常完美, 中世纪的宫殿教堂和楼宇广场和谐呼应, 是一个很多人慕名而来却往往不想离开的优雅城市。</h3> <h3>水彩画般的巴塞罗那街头</h3> <h3> </h3> <h3>  我家两位建筑设计师心心念念的就是到这里来,因为这里拥有世界公认的建筑艺术大师高迪,他有七件作品入选世界建筑文化遗产,这是绝无仅有的荣誉,而且这六件作品都在巴塞罗那,包括奎尔公园、米拉之家和巴特罗公寓等。尤其是高迪设计建造的西班牙最大教堂圣家族大教堂,已经持续建设了一百多年,施工用的塔吊和已完工的塔顶在高空交错着很多年了,它最早预计于2026年高迪诞辰100周年才能完工,却早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h3><h3> 从很远处就看到圣家堂哥特式尖顶高高地伸向天空。整个教堂有很多超越规则的设计,有人说它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的作品,无论外形还是内部,都是对习惯上严肃而教条的宗教建筑的突破,但它自开始建设至今,居然得到所有宗教界和建筑界的认可,人们没法给它挑毛病,只有赞叹!</h3> <h3>  它总共将由18座尖塔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有三个设计着丰富雕塑的立面:诞生立面、受难立面和尚未建好的荣耀立面,分别代表耶稣的降生、受难和复活,参观者无不为它设计的新异超常且生机勃勃而震撼。据说已经有十位建筑师相继为它做设计,延续着第一位设计师高迪最初的思路不偏离。它大概有十五六层楼高,尖塔矗立指向天空,体现一种强烈的上升力量,丰富的雕塑演绎着圣经故事和精神。外观已经非常神奇,内部设计更加出乎意料,它高大的支撑立柱不规则像自然生长的白色树叉,延伸分散又巧妙合拢,立柱里面透出的神秘庄严的光柱,与周边玻璃彩绘窗的美丽光泽交相辉映,下午时分雨后阳光投射进来,仿佛传递着祈祷者的心意和愿望一直到很高很远,被天庭的圣灵所接受,众多的参观者和教徒们聚集于此,人们静默或低语,保持教堂内的肃穆氛围,因它神奇的吸引力而流连忘返。</h3> <h3>高迪的米拉之家</h3> <h3></h3><h3>  巴塞罗那市中心</h3><h3> 西班牙人天性率性洒脱,这是一片富有生机的土地,有很多世界著名的文坛、体坛和艺术领域的人物,现代文学奠基人塞万提斯、最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世界顶尖级画家毕加索、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等等。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球队和巴塞罗那俱乐部更是赫赫有名,很多世界级球星如内马尔、贝克汉姆、梅西等都曾效力于此,在世界杯和欧冠赛上风靡一时战绩辉煌。</h3><h3> 他们也非常粗犷、热情,在很多人群聚集的场合,可以看到歌舞表演、乐器演奏,我们也遇到了巴塞罗那热闹欢快的复活节游行队伍。有一次我在巴塞罗那去海边和家人汇合,手机导航也不敢确定,就用英语向一位妇人问路,他们大多数人并不讲英语,她听不明白,就把已经走过去很远的丈夫叫回来,用英语反复告诉我,问我是否明白,后来干脆给我带路到车站,指明方向乘车方式等,才放心地笑眯眯的离开。我在这儿几天,也学会了说“欧拉“,就是你好,因为经常可以听到热情的西班牙人微笑着向你问好。孩子推荐我尝一尝他们的美食达巴斯和西班牙火腿,火腿切的薄如纸,生吃或者夹在面包片里,配着沙拉生菜,味道既保留了肉质的本色又包含岁月的醇厚,并不复杂但风味独特。</h3> <br> <h3>巴塞罗那街景</h3> <h3>巴塞罗那老城步行街</h3> <h3>   西班牙人似乎对涂鸦艺术情有独钟,任何一面墙和店铺的门面,只要空着,他们估计是感到浪费和难受,必须给它涂涂画画才心满意足,内容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鬼怪或者血淋淋的图案,当然是艺术创作式的。我也观察到,他们所有店铺的招牌名称,从不用三角架之类伸出悬挂在墙体之外,都是紧紧贴在墙上,并不特别为了商业效果而重在防止刮风下雨掉下来的危险。</h3><h3> </h3><h3></h3><h3> 在巴塞罗那的中国人似乎比马德里更多一些,某天周末,我们游览之后准备找个餐馆吃饭,结果发现,无论餐馆还是超市都在歇业,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一家营业的,进去一看,原来是中国人餐馆,海外的中国人是多么勤奋,当然这也容易引起当地人排斥,他们会认为你是无序竞争,不过也确实给人们提供了方便。</h3> <br> <h3>  最后一晚,我们又返回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在地铁里,街头艺人悠扬欢快的手风琴声回荡着,无论你是否驻足,乐曲都把快乐热情传递给你,在那一瞬间,正值周末,地铁里人流涌动,也许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对我这个从万里之外陌生国度而来的游客来说,他是一种欢快的风情展示,一种对艺术的由衷热爱,他脸上洋溢的笑容明明白白的写着,我很快乐,我很自信,我喜欢音乐,我愿意与你共享。如果你愿意你喜欢,不妨留下一枚硬币;不留,当然,也完全没关系。我拍了一张照片,认真的享受了一会儿,轻轻的在他的琴盒里放下一个硬币,他更加热烈的演奏结束,然后示意我,要让我从他的乐曲单上选择一首,我摆摆手,告辞了,身后传来的乐曲声依然优美动人,略带一丝忧伤……</h3> <h3></h3><h3>  写美篇时对于背景音乐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悲伤的西班牙》,这首吉他曲从上大学时就很喜欢,我感到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西班牙的悲伤却是由一位是法国音乐家尼古拉·德·安捷罗斯来演绎?不过我今天用来却恰到好处。整只曲子一串串的响板闪回着忧伤的旋律,把伊比利亚半岛上加泰罗尼亚直至今日的抗争、安达卢西亚高原的阳光、地中海的蔚蓝海风、南欧纷争的血泪、堂.吉诃德的长矛风车、斗牛的鲜血、卡门的玫瑰以及西班牙的短暂辉煌与屈辱历史演绎得如此纯粹浪漫又那么悲伤!</h3> <h1> </h1> <h3></h3><h3>  四国游览结束后,我们离境依然在马德里机场,从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看出去,没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视野开阔深远,极目天光,天边的白云阴云翻滚着涌动着,我想起了孩子说的,西班牙人很少说英语,他们不想学,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已经够强大了,他们很自信,西班牙语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官方语言!</h3><h3> 也许真的如此,西班牙的国土面积是五十万平方公里,在欧盟国家里不算小,但跟我们相比相差很远,然而它的民族自信心很强,根深蒂固,究其原因,我想,自信心既植根于纵向的历史和文化,也建立在横向的坚持和发展,一个民族,既要保留自己的特色,也绝不可狂妄自大固步自封。唯有如此,民族自信心才能提高!</h3> <h3>  从巴塞罗那乘坐法航降落在巴黎奥利机场,到达我们的第二站~法国巴黎。</h3> <h3>  法国巴黎是世界浪漫之都,爱好文化艺术的、追求时尚浪漫的、旅行的、淘金的,纷至沓来,所以在这里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预定的民宿在第九区蒙马特高地,这里巴黎的制高点,可以俯瞰全巴黎,也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儿风景秀丽,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生活丰富的红磨坊……这是一个包容了宗教、艺术、浪漫和爱情的多元之地。</h3><h3> 巴黎整个城市地势不高,站在蒙马特高地的圣心堂台阶上,几乎可以将远处的景色一览无余,春雨连绵,给这个城市平添了几分忧郁的艺术家气质。远处的云层在几种灰色调里轻柔地变换着,像一个执着于阴雨的画家在耐心地润色着他的调色板。</h3><h3><br></h3> <h3>  因为我的中国胃实在不能连续吃肉食甜食为主的西餐,急切需要抚慰一下。住处楼下就有一家中国超市,基本的蔬菜调料都有,我们采购了一些食材,做了蒜蓉西兰花、西红柿鸡蛋、欧式香肠、鸡肉豌豆胡萝卜焖米饭等饭菜,让几天以来找不到感觉而惶惶不安的舌尖终于触到落点。这家民宿很有意思,住下第二天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主人可能是音乐爱好者的,吉他、电贝斯、钢琴、电唱机、小号、萨克斯,还有几百张唱片……应有尽有,随意摆放,让我家这位在喜欢音乐的大学生爱不释手。窗边的置物架上还有很多收藏品: 不知什么年代的老式胶片照相机,发黄的老式手表,一些不知什么风格的装饰品,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吃饭时发现我们用的碗,古朴笨拙,上面的文字居然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知道主人是玩玩而已还是真的感兴趣,一般的民宿之家,不会摆放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这个主人着实另类可爱,一点也不设防。厨房里有餐具调料和简单食材,最妙的是有精致的咖啡壶和磨好的咖啡粉、方糖,于是,在这个阴雨微冷的巴黎春天里,我们每天逛够了买些水果和牛奶回来,然后煮上一壶咖啡,香浓醇厚,惬意舒适,心情随之放松下来,这是属于巴黎的夜晚。</h3> <h3>  我试图从街角的咖啡馆看过去,琢磨一下这个城市你来我往的人们留恋什么,它的古老?时尚?安静还是繁华?不同的人可能带着不同的想象和需求来到这里,至于他们徜徉中得到了什么,我想也许得到了满足,也许有违于他们的初衷,但毕竟带着梦想来到了巴黎,流连在塞纳河边、埃菲尔铁塔下,它的光怪陆离五色斑斓,它的不动声色波澜不惊,它的包容大气海纳百川,正是这个城市活力无限魅力十足的源泉。</h3> <h3>  </h3><h3>  到巴黎的第二天恰好是孩子生日,我们决定去世界知名商场巴黎春天百货逛逛,给她买点礼物,商场距离卢浮宫和香榭丽舍大街并不远,十分钟的路途,我们悠闲地漫步在巴黎的老城区,路边的商店布局很有特色,隔一段便可发现中餐馆或日本料理店。街道似乎没有一条是平直的十字,不是上坡便是下坡,虽然倾斜角度不大,路面很多都是青石板,带着人工斧凿的痕迹,坚固耐磨,雨天里泛着青黑色,给人以怀旧故事的感觉,两旁的楼房看起来也很有岁月感,偶尔路过的小教堂就渗透在周边居民的生活气息里,鸽子起落盘旋着,毫无畏惧地在街边觅食,然后飞到有繁复装饰的古建筑屋檐上,叽叽咕咕地谈情说爱。</h3><h3> 巴黎春天百货里则充满了现代气息,事实上它的创办历史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年,时尚超前,琳琅满目的包包时装化妆品,代表着世界顶尖潮流趋势。最令人感叹的景象则是,每个奢侈品牌专柜,都有中国人在排队等待购物,都设有中文导购,而货架上的商品并不很多。我们慢慢的浏览,我居然没看上那些很多女人梦寐以求的LV爱马仕包包,我和孩子买了几件喜欢的饰品。后来就去看男式手表,各品牌的世界名表看起来高级精致,但对那种精密复杂的表芯裸露在外的表,我只要看到,就会心绞痛发作般难受,大概这叫做密集物恐惧症,结果快走到一个壁挂的置物架时,孩子发现了一块裸露表芯的表,她马上冲过去用手挡住那块表喊到: 妈妈别看! 然而我还是看到了,马上捂住心脏一阵难受,但孩子动作很搞笑太夸张惹笑了我,结果这一幕被柜台里帅气的法国男服务员看到了,他忍俊不住偷笑起来,我也看着他不再一本正经地服务的样子笑起来了,后来他又偷偷看我,忍不住捂住嘴非常可爱的偷笑了两次,结果我们仨也和他对视着一起笑起来了,在这样一个豪华奢侈的商场里,这场面一瞬间变得很欢乐,我们仨一边笑一边说: 估计这帅哥以为我看到这昂贵的价格特别心疼,以至于心脏病都要发作了吧,语言不通,且保留着这可爱的小误会吧。</h3> <p class="ql-block">  看过一个法国电影《卢浮魅影》,有时想象着世界最大最古老博物馆之首卢浮宫珍品无数,必然是警卫森严刀光剑影,当我们出了地铁一转身不小心就走进了卢浮宫的时候,才发现艺术珍品是敞开面对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的。</p><p class="ql-block"> 因为正值巴黎雨季,淅淅沥沥的雨从早晨就下个不停,但是老天似乎一点也没有阻挡住人们排队期待参观的热情,虽然是周四,放眼望去,至少有几千人在卢浮宫庭院里静默有序地排着弯弯曲曲绕来绕去的队伍,从老者到少年,甚至推车里的婴儿。</p><p class="ql-block"> 谈到这点,必须要赞一下欧盟很多国家的福利之一,二十六周岁以下年轻人可以享受免费参观世界顶尖级的各大博物馆和各类艺术展馆,而成人门票卢浮宫是12欧元,如果在巴黎买联票,则是45欧元,包括了奥赛博物馆、橘园美术馆、卢浮宫、达利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只要你有时间,尽可以随意多次出入,并且这项福利包括海外各国来欧盟学习的学生,我想这就是艺术能够在欧洲普及并提高的原因之一吧。</p><p class="ql-block"> 在收藏着大量毕加索、梵高、高更、塞尚等世界著名艺术家作品的奥赛博物馆、橘园美术馆、卢浮宫,在西班牙、瑞士等地,因为正值复活节假期,我多次看到一拨又一拨的中学生们,由讲解员或老师带领着鉴赏艺术品,有时他们席地而坐,围在老师身边,这个场景对我触动很大,马上微信发给我的同事负责我校读书会社团的老师,建议她春天来了,可以带着我们读书会的孩子们去博物馆感受一下,听不懂没兴趣也没关系,只要他们走进去,可能就是一种新的感觉在启蒙。曾几何时,我们因为安全怕出事、要数理化成绩等原因,而丢掉了田野,磨灭了天性,更放弃了看起来无用的艺术、音乐、舞蹈等,我们的孩子往往是在一些毫无选择的低俗电视娱乐节目影响下长大的,严重缺乏系统宽泛的艺术学习和熏陶,很难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p> <h3>  卢浮宫艺术珍品的收藏,得益于几位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路易十四、路易十六以及拿破仑等,他们都曾入主这曾经的皇宫,并以各种方式从全世界各地搜集来了大约四万多件绘画、雕塑等举世闻名的作品,用了800多年扩建世界最大博物馆卢浮宫用于让世人欣赏,在这800年间,不管政权如何变化动荡,甚至路易十六还上了断头台,但卢浮宫一直持续走在成为艺术殿堂的路途中,这在世界艺术史上的确是一件幸事。庭院里的立体三角形玻璃雕塑,将博物馆的安检入口隐入地下,采光通透,布局巧妙,是值得骄傲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为卢浮宫古典风格融入了当代元素,世人赞誉有加。</h3> <h3>胜利女神</h3> <h3></h3><h3>  对于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胜利女神、断臂维纳斯和蒙娜丽莎,人们争相追逐一睹为快,毕竟馆藏实在太过于丰富精美,每一件都可能价值连城,据说真要欣赏一遍大概需要一周,所以人们心安理得直奔“吉祥三宝”,拍照留念。我们把绘画馆和雕塑馆作为重点,其他只能走马观花了。但当我排队挤了半天挤丢了镜头盖才得以一睹蒙娜丽莎容颜之时,不知为何却感到一丝失望,相对于海量的其他文艺复兴题材画作而言,她并没有更加出众。</h3><h3> 蒙娜丽莎在一个特别的藏馆里面,这个展厅只有四幅尺幅较大的画作,她独占了整整一面墙,别的展厅看不到工作人员,而这里却有七八个负责分流参观者的工作人员,因为慕名而来专程瞻仰蒙娜丽莎的人实在太多了,欧洲人非常注意保持与人之间的距离,此刻大家全然抛在脑后,挤挤挨挨,只想尽快挪动到蒙娜丽莎画像前一睹举世名画的芳颜,或拍照或自拍,不知道这是真的艺术欣赏还是名气的仰慕?我只能非常遗憾地说,蒙娜丽莎看起来并没有比其他作品更加出色更引人瞩目。</h3><h3><br></h3> <h3>卢浮宫院内</h3> <h3>卢浮宫内部</h3> <p class="ql-block">  卢浮宫内的油画、雕塑等有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而其中宗教题材又占了相当一部分数量,无论壁画还是天花板顶画,内容很多来自圣经旧约新约里的故事,比如耶稣的诞生、复活,十字架上的耶稣、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伦勃朗作品等无数名品佳作。</p><p class="ql-block">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固然有其禁锢人性和思想、神权政权交错而形成的政教合一的复杂局面,但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则早已视之为生命中不可缺少和远离的精神组成部分,终生信仰根深蒂固,这样其行为思想习惯也就有了来自于宗教的约束。纵观我们中国的宗教,并没有形成超越于生活之上的自觉意识,常常是穷苦人走投无路时的最后依靠,或者是文人墨客仕途不济时的弃世隐遁场所,有很多时候是普世大众某些特殊日子或特殊需要时上香求祈的去处,我们更多的是相信命运由自己来把握,宗教信仰这种抽象的无形意识可有可无。这一点在藏传佛教却有大不同的体现,藏民心中信仰无处不在,笃信不疑,他们常年转山转水转佛塔,长跪神山神湖不辞辛苦,舍得把钱财中的相当一部分奉献给寺庙,所以他们精神世界里很富有不贫穷。</p><p class="ql-block"> 我在这类题材作品前停留时间总是更长,可惜的是《最后的晚餐》在意大利米兰,没有收藏在这里,但也有表现这一时刻的其他作品,我仔细观察每一个人物,看他们的表情神态,看他们内心世界的流露,作家和画家都试图用各种语言和形象来表现人性,而人性是最难于把握的,优秀的画家则要抓住人内心与表象结合最精彩的一刹那来定格,让后世人去品评琢磨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宗教题材的作品中,男人是永远的主角,他们意味着重大事件的发生和转折,他们眉宇间流露的是担当和责任,也表现着欲望和牺牲,画家善于用对比: 人物的对比、明暗的对比、美与丑的对比、平和与激烈的对比……凡此种种,来突出主要人物力挽狂澜的巨大作用,场面往往很宏大壮阔,很多流血战争冲突,人们的神情或肃穆、或凝重、或者像愤怒的火焰,或者平静如水,一切都是动人的瞬间,让你无法忽略蕴含的宗教内在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宗教题材的油画里面,女人往往散发着母性的光芒,她是沉静的专注的并且也是顺从而坚定的,在很多男人在流血牺牲的场景里,她是救助者救赎者的形象,同时她们又往往是男人们誓死捍卫的精神形象,她们更多的被画家用来表现出感情成分,比如哭泣、哀伤、忧虑或者是慈悲的、温柔的、优美的。</p><p class="ql-block"> 无可否认的是,在这些旷世之作里,都包含着浓郁的源自于宗教的一种精神力量,什么是精神?在我看来,在苦难考验面前不畏惧,坚守内心,是精神;在拥有更多时有感恩和慈悲,是精神;在不拥有更多时,可以快乐进取,是精神;在欲望诱惑时,平和淡然,是精神。而信仰是一种执着的信念,它恪守着一些约定俗成的准则,形成了对于精神的规范。</p> <h3>  但是,另一类题材也绝不可忽视,那就是中世纪以后,人的觉醒,之前的宗教尽管约束了人们的行为规则,也禁锢了人们属于自己的思想意识,十五世纪以后,人文主义登场了,对于人性的美好和自由天性更加关注,以断臂维纳斯为代表的画作、雕塑等艺术品显示了这一时期的多姿多彩。这使我想起了我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带来思辩的光芒,欧洲中世纪以后思想的自由必然带来艺术的辉煌。 意大利画家波堤切利的美神维纳斯,面容是无邪的稚气,迷茫而又略带忧伤,洋溢着青春生命的美,这个形象虽命名为女神,却完全像来自于人间的活泼的生命力量,说明画家的眼里不再只盯着神圣的宗教,只为圣经作画。米洛的断臂维纳斯成为众神之美神,除了她的迷人,更是因为她缺憾之美,令人产生无限想象。说到这,我忽然明白了我之所以当时没有看好蒙娜丽莎的迷人之处是多么无知,据说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时的模特是一位佛罗伦萨的普通妇女,前后画了四年之久,仔细揣摩了解了她的喜怒哀乐,他是要表现出真正属于人性之中的和谐之美。几百年来,人们讨论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莫测,从不同角度看过去,感觉不同,有时严肃有时哀伤有时温柔有时甚至看出了讥笑和嘲讽,唉,只可惜当时人太多,无法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怪不得只有这一幅小小的画独占一面宽阔的墙面,原来是为了便于观察,顿时感觉与名画的精髓失之交臂。 我常想,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就是让我们激发出更多的对于世界的热爱和了解,回来后我查了一下达芬奇的个人经历,惊奇的发现,他居然是一个全才,上天把美貌、优雅、才能集于他一身:战争中他会发明武器,会兴修水利,他又是医学家、音乐家、戏剧家和画家,他还会左右手写字作画,他几乎和哥白尼同时发现了太阳中心说……这真是一个旷世奇才!<br></h3> <h3>断臂维纳斯</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优秀的艺术品,也会让你产生一种超乎现实的恍惚感,这也许是存在于我们意识深处从未被触及的地方,阳光,晦暗,光线,色彩,人物,风中的花朵,凝望专注的神情……原来我们的感觉在这里可以找到归宿,找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和或者强烈震撼无以表达的共鸣,让喧嚣的心安稳下来。</p><p class="ql-block"> 然后,当你挪动脚步,走向下一幅作品,感觉自己还被牵引着回去。而走出博物馆,看到外面湛蓝的天空,听到鸽子的哨音,开始怀疑到底哪里是真实的……</p> <h3>  奥赛博物馆外观</h3><h3>  由一个旧车站改建的奥赛博物馆,也在塞纳河畔,与卢浮宫隔河相望,外观典雅大气,收藏的大多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与卢浮宫相比,这里更像是高雅艺术的殿堂。</h3> <h3>奥赛博物馆内部</h3> <h3>  奥赛美术馆的收藏颇丰,塞尚、莫奈、梵高、高更、安格尔等人的绘画以及罗丹的雕塑……马奈为首的印象派在十九世纪备受争议的作品在此集中展出,珍品佳作,目不暇接,堪称艺术之饕餮盛宴。雷诺阿的作品洋溢着明亮的少女和儿童的笑容,相较于浓墨重彩主题沉重的其他画作,雷诺阿作品的是西方油画中难得的阳光灿烂的风格。</h3> <h3>雷诺阿的明丽快乐的弹琴女孩儿</h3> <h3>  马奈的吹笛子的男孩儿,差不多是这展馆的天价作品了。画面色彩明朗干净,儿童怡然快乐,笛子的声音仿佛穿透画面欢快悠扬……很多画家追随者马奈,与他一起成就着印象派,在现代艺术领域,他也是一个创新者,因为他的一些在当时保守的巴黎人看来无法接受的画作造成很大轰动。</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震撼力,当你现在它面前,你的全身心被它吸引,甚而站久了会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东西方之间,可能很多方面不同,生活习俗语言等等,但音乐、艺术等属于心灵精神层面的则不需要语言,你只要去感觉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在奥赛美术馆,梵高的作品总会让欣赏者驻足停留许久,其中他著名的蓝色自画像中,应该是这个疯狂的画家最后一年的创作,梵高的自画像非常有个性,他仿佛被激怒的野兽,凝视着画板上的自己。他瘦削的面容像是用刀刻出来的,眼睛深陷,心事满腹,眉头纠结着,整幅画都用升腾缠绕如火焰般的卷曲笔触画出蓝色背景,似乎可以看到他在地狱火焰中承受着煎熬和疼痛的灵魂。事实上,他当时身处精神疗养院的一间小小的病房里,或许通过一扇窗户在眺望聪黎明到深夜的风景,用最后的生命提炼出惊人的艺术精华!</p><p class="ql-block"> 对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很多人试图探究,但并没有确认的答案。据说梵高不发病时非常安静平和,那一时刻所写的家书美丽如赞美诗。而处于创作时期的梵高,几乎无法和正常人交流,他在笔下与土地、向日葵、翻飞的麦浪、旋转的云和夜晚的星空对话,从风景画里展现对自然的敬仰,也由此找到了救赎自己心灵的方法,极度毁灭的疯狂和极度宁静的省思,似乎同时并存于梵高身上,而他的自杀,更令这一切无解。</p><p class="ql-block"> 据说他特别喜欢另一位著名的画家高更,并与他同吃同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并为他创作了多幅《向日葵》,热烈、妖艳、旺盛的向日葵花朵,让人感觉到生命力的张扬,在他去世后这些成为世人争相追逐的天价画品,但在奥赛美术馆没有收藏,多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也就在《向日葵》问世不久,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法国南部小镇那片他经常创作的麦田,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纠结痛苦的一生。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画家生前只有他的弟弟为了鼓励他,悄悄花4英镑购买了一幅他的画,而十分讽刺的是,在100年后他的《向日葵》竟然卖出了4200万美元的天价,天堂里的梵高若听到这个消息,不知是否会哭泣?</p> <h3></h3><h3>  庆幸的是在这里我们欣赏到了他著名的《隆河星光》,画面描述的是天空的星光与倒影水中的灯光交相辉映,深邃的夜空蓝与灯光的明亮黄是主色调,协调平衡,但评论家们却说这幅画表达着梵高内心致死的寂寞,应该是这样的,我看到过他写的一首诗中的两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也许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心中的火焰在渐渐熄灭,仅剩星星之火。</h3><h3> 艺术家作品的主题不能简单直观地理解为素材本身,而应该去理解为它所表达的思想,它所蕴含的哲学,而这哲学不是抽象观念,而是从艺术家的角度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一件艺术作品的高下就取决于这一点,这正是所以梵高常常不被人理解的原因吧。</h3> <h3>梵高的收获景象</h3> <h3>梵高的加歇医生像</h3> <h3>法国南部乡村风景</h3> <h3>雷诺阿的作品</h3> <p class="ql-block">  米勒的拾穗者,这个与众不同的农民画家,莫名觉得他能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心境风格相似,他能站在普通劳动者的角度去创作,用绘画来表现劳动之美,画面格调淳朴自然,色彩饱满。而且他是梵高最崇拜的画家,可见其绘画水平之超常。</p> <h3>  《泉》,我觉得用”水罐少女”描述更直观一点,但泉更富有想象力,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享誉世界的名画,他可是位低产作家,但他擅长描绘女性的美,在他笔下圆润细腻,健康柔美,是一种严谨而简洁的写实风格。</h3> <h3>  对于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虽然也是天才艺术家,但他的风格过于抽象跳跃,我表示有点看不懂。他长期活跃在法国画坛,在这片艺术肥沃的土地上,创作了大量极具风格的作品。</h3> <p class="ql-block">  塞纳河畔的橘园美术馆,在著名的协和广场杜乐丽花园里,距离卢浮宫仅几步之遥,这里就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世界,他一生画了380幅睡莲,大多收藏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而他最著名的四季睡莲,就收藏在为他而建的橘园。橘园与卢浮宫相比,展品似乎太单调了点,展厅一共两层,一层只有莫奈的三幅长达几十米的睡莲,弧形墙壁上睡莲环绕整个展厅,人们只需要静静地坐下来,尽可能多一点时间让自己沉浸在睡莲的朦胧诗意里 :垂柳拂过水面,与倒影交错迷离,睡莲的花朵幽幽地浮出暗绿色的池塘,像梦一般。就像莫奈自己说的那样,“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没有地平线,也没有堤岸,犹如没有尽头的幻影”。这组杰作意境独特,可以说举世无双。</p><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有人说莫奈之所以画出这么独特意境的睡莲,尤其他画中的幽暗的池塘与明亮的黄色对比是因为他得了白内障造成的视觉模糊,如同有人说梵高的精神疾病才是创作的源泉一样,毋宁说异于常人的禀赋正是艺术家的特质。而垂柳下闪耀的明黄色,你我都见过,那是夕阳透过树荫闪过的一刹那,但我们却视若无睹或无从表现,他总能敏锐的感知光线、色彩与生命力,所以他成就了印象派。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据说莫奈的坚持与观察,仅仅是画海滩,他就画了六年;而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几乎没有停止画各种睡莲和池塘,他是有多么投入多么专注,仿若蚌中养珠一样,磨砺出一颗颗人类文化艺术的珍宝! 在奥赛美术馆,我看到了他的干草堆,夏季清晨日出之时,天地间充满了蓬勃而出的光,生命力旺盛而又谦逊含蓄,张扬在草堆四周! 这样的作品你不能用任何词语去描述它的内容,却被一种力量紧紧的吸引着久久地伫立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3>莫奈的干草堆</h3> <p class="ql-block">  橘园和奥赛美术馆里浩如烟海的顶尖级巨作,让人流连让人感到个体的无觉、无知、无能,在大师巨匠作品面前,你只有崇拜景仰,只有发自内心的叹为观止,虽然这里并不禁止拍照,但我早已想不起手机相机,甚至觉得此刻举起相机拍照是对作品的亵渎和破坏,我只贪婪的欣赏感悟,想把它们装进心里慢慢品味享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更多的艺术品面前,我们就像懵懂的孩子,你不知道他的表达的起点和落点是什么,你不确定你所见是否画家的意图,你也毫无去处找寻答案,而它们就像钥匙,开启了一扇扇你从未开过的门,让你好奇,这世界原来如此纷繁深奥无限;也让你羞涩,原来自己如此浅显浮躁无知;更让你震撼,原来我也可以借助艺术家们的表达去感知体验参悟! 线条、色彩、虚实、明暗、深浅、远近、抽象或具象、忧愁与明媚、朦胧与清晰、现实与梦幻……凡此种种手法,一并糅合在一幅幅画框里,构成一方精神境地,令人心向神往陶醉沉迷。我崇拜所有伟大的艺术家,由衷地感谢他们为这个世界的创造!</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如顿悟般明白了为什么艺术家总让人感觉怪异痛苦与众不同不修边幅甚是神经质,我想他们孕育创作每一个作品,都会有一个艰难的思考孕育甚至否定重来的过程,他们已经超出了平常的你我,如果我们看到了阳光草木海洋,那么他们可能以超常的深邃穿透了地表,看到了地心深处奔腾翻滚的熔岩,那是我们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深度,或许他们的星空不仅仅是蓝色,可能带有更加丰富多变的色彩和异质,所以他们的表达与众人是那么地迥异,他们努力把内心抽象的思维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视觉、色彩和图像等多元的组合。而当作品即将诞生,如同母亲诞下婴儿一般痛苦而喜悦,因为那是一个个具有饱满生命力的倾心之作!</p><p class="ql-block"> </p> <h3> 我们从橘园出来,漫步塞纳河岸,梧桐树还没有到茂盛的季节,岸边典雅华美的皇宫建筑群,成为塞纳河绝好的装饰,在春意渐浓的河边,爱运动的法国人不时从身边跑过,宽阔的河水缓缓流淌,水面上白色游轮应该又带来很多向往巴黎的人们,依然忙碌的货轮悄悄驶过这一片艺术区域,并不鸣笛。穿过著名的巴黎爱情桥,桥栏杆上密密层层的爱情锁,见证了无数个共铸誓言的瞬间,在沉甸甸的爱情里,桥已不堪重负,但这是浪漫之都,一切合情合理,没有人阻止更多的锁挂上来在此情定今生! 雨后天晴的巴黎,湛蓝的天空下,巨大的云团翻滚变换,云翳倒影在塞纳河水里, 懒懒的靠在桥栏杆上,微风吹拂,绿色的野鸭子在水面上浮游,这画面真美得令人心醉!</h3><h3><br></h3><h3> 沿着塞纳河岸,我们走向远处的埃菲尔铁塔,走了很久。</h3> <h3>  最漂亮的亚历山大三世桥。</h3><h3> 塞纳河由东向西流经巴黎市区,河上有几十座桥。&nbsp;根据河水前进的方向,左岸是巴黎人的精神家园,有法兰西学院、奥赛美术馆、波旁宫、埃菲尔铁塔等地标性建筑,是巴黎人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所以人们说左岸用脑;而塞纳河右岸是市政厅、王宫卢浮宫、杜乐丽皇宫花园等贵族聚集之地,因而被巴黎人称为右岸用权。很自然,更多的人愿意在左岸徜徉……</h3> <h3>  去巴黎到埃菲尔铁塔下拍照,几乎是所有游客的选择,可见其名气之大,但埃菲尔铁塔建设之初却备受争议,只因为它的钢架结构与巴黎的石质建筑和街道显现的浪漫风格太不吻合了。它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尽管对此争议不停,当它真的矗立在塞纳河南岸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承认它既阳刚又柔美,成为巴黎新一代地标性建筑。尤其晚上它的灯光秀,伴着塞纳河波光倒影,真是美丽至极。雨后的巴黎天空,云层诡谲多变,我从多个角度猛拍几十张埃菲尔铁塔,回来后依然后悔: 居然没有充分利用地面积水拍倒影大片!</h3><h3> </h3> <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某天下午最后的时光,来到巴黎圣母院,它位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复活节的钟声敲响了,天气阴沉着孕育着一场雷雨,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时候有些场景似乎没有太大变化,广场上的鸽子悠然自得,游人如织,河水微澜,虽然并没有艾丝美拉达在跳舞,塔楼上敲钟人也不是卡西莫多,但这里似乎永远不缺乏作为教堂广场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看起来比别处更加熙熙攘攘。从容貌和气氛上看,几个中国旅行团也在排队等待,从临近的小街道上走过,发现了类似中国的煎饼果子,但他们抹的不是面酱而是巧克力酱、沙拉酱,价格是七欧元即56人民币,虽然我一贯的对于甜食没有任何抵抗力,此刻却觉得甜腻腻的煎饼果子无比怪异。</p><p class="ql-block"> 复活节是耶稣基督复活的日子,在基督徒心中这代表着重生和希望,今天的钟声足足响了一刻钟,回旋激荡在巴黎市中心,我们排队进了教堂里面,教堂里面灯火辉煌,彩绘的玻璃窗透出神圣的光芒,今天教堂司事人员非常严整肃穆,大主教主持仪式,带领人们祷告,站在密密的人群后面,我大概看到了几位人员新入神职接受大主教的洗礼,帮他们洗足、穿衣,过程十分肃穆安静。我们也看到一位被捆绑的人跪在主教坛一侧,似乎在接受审判,语言不通,长椅上的教徒们唱诵,主教讲颂,均不知什么内容,但庄严的气氛令人敛声屏气,不敢妄言。</p><p class="ql-block"> 倒是教堂外小小的莎士比亚书店令我们更感兴趣,这儿十分破旧狭小,但书籍量庞大,窄而陡的二楼是当年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的地方,也是与雨果同时代以及之后一些文人比如海明威人讨论交流的小小沙龙,因此吸引人们慕名而来,这里一直保留原貌,非常难得,这一点在巴黎文物文化保护中是值得赞赏的。</p> <p class="ql-block">  虽然在法国的四五天时间都给了巴黎,依然留下许多遗憾,没有时间再去达利艺术馆,非常可惜。蓬皮杜艺术中心是最后一站,带着行李箱去的,前面的广场上鸽子自由觅食,一些游客席地而坐吃着面包,门前似乎永远排着长队,中心里面工业设计风格和个性展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我家的两位建筑师兴致勃勃,研究讨论,这是他们父女二人的兴趣点,看着日渐成长视野逐步开阔的孩子,一天天努力着她的目标,体验着努力过程中的辛苦和快乐,我感觉非常欣慰 ! </p> <h3>  我想,我们三个是最好的旅伴,他们父女二人身上的艺术气质,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选择,我很高兴我们每次三个人或者两个人的旅行,安静而悠闲,有目的有时也并无明确目的,随性地走,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尤其这次,我们在选择目的地、旅行方式、游览内容上几乎一致,每到一地,我们必去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然后才是景区或者自然风光。不太一致的是我们的饮食口味,我们俩和孩子的年龄差导致了这种不同。我说小丫头,你属于吃汉堡长大的一代,我们更想喝粥,吃点蔬菜,尤其当我吃了她精心选择的法式薄饼加朗姆酒,或者西班牙海鲜饭,或者面包火腿沙拉,我就无比可怜这些欧洲人,感慨他们实在缺少太多口福,每天就吃点这些,人生怎么可能得到满足?我就特想辞职到欧洲来开餐馆挣钱。孩子着急地反驳我:你并没有吃到更多所以没有发言权。所幸我没有跟团游,那样吃来吃去还是中国餐,于是三个人开始注重寻找当地人自己的超市餐馆,品尝体验他们的饮食方式,尤其孩子爸爸由衷地喜欢上了他们的各种酒,啤酒、白葡萄酒,威士忌、杜松子酒,我也细细地品尝,果然味道非常醇厚,回味悠长,而且价格亲民,超市里大量各种各样的酒,折合人民币一般不超过百元。</h3> <h3>  我常常不自觉的迷醉于给他们俩拍照,从心底里,我认为爱人和孩子是上帝或观音赐给我的伴侣和艺术品,让我用一生来爱和欣赏他们,虽然我们会有分歧争执,但很快又互相牵手微笑。</h3><h3> 这次旅行,也让我充分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在家里总觉得她还是个孩子,从小为她操心惯了,出来后才发现我们的一切都由她安排的妥妥帖帖,我们反倒成了孩子,甚至她开玩笑说:妈妈你就在欧洲当公主吧。出发前她爸爸担心公司事务带了笔记本电脑,我觉得容易损坏安检又很麻烦,建议他最好别带,有资料可以用移动硬盘带上,孩子说给爸爸带上吧,要不他不放心。还有望远镜和游览处发放的资料,旅行箱已经很满很重了,总在换乘飞机通过复杂细致的安检,我们也看不懂,她不嫌重,说万一爸爸想望远处风景或者资料呢,每次都抢着拿最重的行李。返回来的前一天晚上在维也纳,孩子反复问我,妈妈你出来旅行开心吗?你觉得快乐吗?我拍着她可爱纯净的脸庞,说:妈妈非常开心快乐,谢谢你我的好孩子! </h3> <p class="ql-block">  结束法国之旅,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 艺术到底有什么作用?我想,一棵树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你并不知道它是因为哪一场风哪一阵雨,但可以确定的是,干旱的沙漠和贫瘠的戈壁很难孕育出累累果实的。所以,当我浏览这些艺术佳作沉浸其中的时候,我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闪现出大学时代坐在图书馆里翻阅各种书籍画报而出神的场面……也许儿时的图书插图,也许家里墙上的一张陈旧的画片,不经意的在某个时候会跳跃出来……</p><p class="ql-block"> 法国之所以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跟它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对文化艺术的重视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建设和检视。巴黎恰恰是因为了多年来在文化艺术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更是给全世界提供了艺术殿堂以供仰望共享。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又提升了国家和城市的品位与魅力,使很多向往文化艺术的人在心理上都渴望生活在巴黎,仿佛那是一种非理性的诱惑,有着无法抵挡的魅力,无理由地让人对法国上瘾,无论是古典的油画、现代的苏菲.玛索、女人的香水还是巴黎左岸……</p><p class="ql-block"> 在感情上,我们是有国界的,我们一定会更爱自己的祖国,而在文化艺术上,是超越国界的。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来自于心灵和智慧的独特创造,都值得尊重、欣赏和景仰。</p><p class="ql-block"> (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因相机卡没在手里,所有照片均为手机片,质量有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