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正道致远,开启槐荫语文教学新征程

小鱼

<h3>  夏秋之交,天朗气清。9月6日下午,槐荫区初中语文学科区域课程构建暨学期计划传达会在三十七中学召开。 槐荫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秦丽老师向全区老师做报告。守正出新,正道致远。语文学科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已全面进入部编新教材的新时代。槐荫语文教研,在与大家同心同德历经一纪的今天,在大家敬业乐业不懈努力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好起来”的跨越。但追求卓越,努力实现“强起来”,我们从未止步。</h3> <h3>  这一纪的教研同行中,我们也经历了规范施教的课程1.0版;“单元整合背景下读写能力提升”课题研究的2.0版;从课堂研究到课程研究,今天,我们将顺应课程改革要求,着手实施槐荫语文课程3.0版的建设,即从三个纬度,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改进我们的学科课程结构,拿出语文教学的槐荫方案,给槐荫学生更好的语文学习。 <br></h3> <h3>  在会上,秦老师向全区语文教师介绍了语文课程3.0版构想。在“基于学生立场,培养语文素养”的学科育人理念下,我们总体设计的“槐荫语文3.0版”课程共分三个板块、三个纬度:即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课文教学:实施基于学生感受与疑问的课堂</b></div> 课堂教学的起点不应为“0”。课堂是从学生已知感受出发,到达未知、释惑与提升的过程;是从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起点的此岸,到达积累和能力提升彼岸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明确课堂的三个要素:学生在哪?带领学生去哪里?怎么去? <b>学生在哪里?</b>学生自主学习初读的成果就是学生所在。实践出真知,有些路,必须自己走;有的文章,必须自己读。一篇文章,初读权在学生手中。我们要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经历和体验,这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规范布置并检查交流预习,让良好的预习初读习惯,助力学生解读文本能力的提升。一篇文章,学生经过规范初读后,应该有四方面的收获:(1)初步理清文脉(《课标》15页(二)阅读3.);(2)初步领悟内涵(《课标》15页(二)阅读7.);(3)借助工具书积累新词汇;(4)读懂之余产生未解之惑。这些初读成果,让学生已经迈上了第一个台阶,课堂上我们就不再在学生一望便知处流连,而是带领学生一起迈上第二、第三个台阶,从而登高望远。 <b>带领学生去哪里?</b>基于学生立场,培养语文素养,是我们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文核心素养包括三方面内容: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长期以来,我们重知识、能力培养,常常忽略文化和精神的教化。其实,长久留存一个人血脉中、深远影响一个人的不是知识,而是精神。</h3><h3>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应是师者的第一要务。课堂至上,文以载道,文章承载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精神。每一篇课文其实都应该成为学生心田的一粒思想的种子。这就是在达成“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课标》15页(二)阅读7.) 其次是“授业”,对于语文学科,便是“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就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课标》15页(二)阅读3、7)。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存疑能释疑,“解惑”才是学生所需,才是最大的收获。 基于语文素养培养,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的彼岸,简化处理为这样三个纬度: 初读成果交流提升——授业中解惑——积累思维启迪 <b>怎么去?</b>是过程,是方法。教无定法,但有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可以确定为: 1.主题学习,单元推进; 2.教读自读,分工明晰; 3.读写配合,师从经典; 4.为生解惑,问题路标; 5.重视朗读,加深体验; 6.掘井深耕,切忌求全; 7.读文知人,读一知类; 8.文以载道,种下种子。<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培养习惯:播种习惯,收获能力</b></div> 成功的教育是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故我们将习惯培养纳入语文基础课程。我们主抓三方面,预习习惯、课堂养成、书写习惯。 预习习惯:预习是在提升学习力;预习是课堂的起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预习就是要顺着文脉走一个来回。 预习成果呈现:(1)初步理清文脉,画出文脉思维导图;(2)初步领悟内涵;(3)借助工具书积累新词汇;(4)读懂之余有未解之惑。 成果提升:将检查和交流预习作为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在交流中巩固提升学生初读能力。 课堂养成:(1)课前准备:两本两笔:课本、笔记本;黑色笔笔记;红色笔标重点及改错。(2)认真听:集中精力,善于倾听;(3)自信说:主动举手,自信作答,声音洪亮,语言精练;(4)动情读:捧书端坐,气脉贯通,声情并茂,动情朗读;(5)勤动手:听画写同步进行,随时记录要点;(6)敢质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疑则问,善疑善思。 书写习惯:字是今天的分数,未来的颜面。一笔一划关乎前程。练字需要四项:兴趣、耐心、坚持、悟性。四项中只有"第四"可以不高,但其他三项必须有。</h3><h3> 学生练字的要点在于: (1)选本:选本好的字帖; (2)先摹:每天印着薄白纸写1页,量不求多,不求速度,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细细体会,琢磨字的运笔方式。可以记成顺口溜“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琢磨细体会”; (3)后临:两个月后开始读帖临写,印制跟作文格等大的练字方格。临帖时用心体会一类字的布局。 教师督促要点在于: (1)作业少而精,减少机械抄写性作业,增加作业思维含量,如片段仿写、续写等。 (2)继续扎实落实全员在校20分钟练字;班内成立练字小组,实行师徒互助。 (3)语文老师“眼里容不得潦草”,作业设定书写等级,加强对书写质量(作业、作文、板书等)的日常纠正。<br></h3> <h3>  在秦老师的引领下,区里各校已经开始打造基于学生感受与疑问的课堂,注意引领学生规范预习,完成文脉导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创作力和思维力让老师们欣喜,也使课堂在学生起点之上一起迈上更高的台阶。<br></h3> <h3>  拓展类课程主要指向阅读,用阅读的输入,构建学生的语文底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单元“1+5”主题阅读</b></div> “阅读一篇作品,必须与其他相关文本联系或对照才行;其他文本犹如一层栅栏,能够增加信息,使读者的阅读按照一定方向进行构建,已达到阅读目的和期待。”一个单元,精讲一两篇,带动多篇自读课本,配合至少五篇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是对单元同题材一类文章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的有效构建。 自本学期开始,我们将组织骨干教师,着手编写专属于槐荫学生的“读写双生单元1+5拓展读本”《悦读悦写》。并将之作为拓展课程正式启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月读阅美读整本的书,每月一本</b></div> 扎实落实语文部编本教材中的推荐书目的阅读,并将之细化至月,实施每月一本的阅读。制订更为细致的学生阅读计划,让读书成为学生每日必做、必需的事,让学生泡在阅读中成长。实施“三个一”计划,即:1.每月阅读一本书;2.每两周开设一节阅读课;3.每月进行一次阅读交流会,推进和巩固读书成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传承经典经典诵读进行时</b></div>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继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诵读,初一年级诵读《论语》,初二年级诵读《道德经》,用传统文化滋养当代学生。<br></h3> <h3>  实践类课程主要指向写作和语文活动,在输出和展示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单元写作体验及采风</b></div> 如果把写作比作做一道美味佳肴,那么单元主题课文和拓展“+5”的阅读,就是在学习大师烹饪这道菜的菜谱,范文为我们提供了烹饪美味所需的“选择材料”“制作流程”“细节处理”等范式。但是要做美味,纸上谈兵是不行的,闭门造车更是不行的,需要把学生引入并投身到生活中去,去观察、体验、采风。也就是想是做菜,光买本菜谱不行,更需去市场或菜园中取回新鲜的食材。 根据单元写作主题,我们可以设计各类体验与采风活动,例如,七上第一单元“学会写景”,学习《春》相册式写景,我们可以让学生为“校园的秋”拍上几幅图片来写作;学习《紫藤萝》的依序写景,可以去明湖采荷风雅韵。七上三单元“学会写人”,可以观察记录母亲周末的一天。八下四单元游记单元,可以让学生去济南寻访老街、名泉,摸摸厚重的历史。不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就没有写作的源头活水。 写作其实不是个多复杂的活儿。读着读着,就会写了;写着写着,就写好了。大作文依据单元话题,每单元完成一篇精品文。务必经历如下步骤:观察体验生活限时写作作文讲评修改提升誊抄成文文集保存。 引文化采风入课程。七八九年级本学期共同进行家乡文化采风,具体建议为:<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单元作文网格搭建</b></div> “单元作文网格”作为作文教学的有效抓手,是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资源,也是本学年起,我们重点教研和教学的内容。“单元写作网格”体现的是新教材“读写配合,以课文为写作之师”的基本理念。单元和课文的写作训练点,需要挖掘和落实,所以网格的科学制订,对于避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来说,尤为重要。以下是七上第一单元的示例:<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丰富语文学习课程,将主流媒体学习资源纳入语文课程</b></div> 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主流媒体有很多高质量的栏目非常值得学生观看学习,并从中收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例如《人民日报夜读》《百家讲坛》《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中国面孔》等,些文化类综艺节目,为学生们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透过古典文化作品,可以直达心灵深处的柔软与激荡,让智慧、品格、胸襟、修养成为润泽心灵的力量。 建议各校选定自己的“午间文化餐”的具体餐单,选好学生喜欢的栏目,利用午餐时间,为学生播放,让物质和精神食粮一起强健学生的筋骨和精神。<br></h3> <h3>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肩负重担,心怀责任,眼含坚定,负重前行,攻坚克难,投身到新一轮课程建设中,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槐荫学子,让我们共同翘首槐荫教育的明天绽放出美丽和绚丽的光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