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6年7月,4个老头,1个68岁,3个62岁,自驾从西安出发,经过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回到西安,跨越6个省区,历时21天,行程11000公里。过去2年了,仍觉回味无穷。</h3> <h3>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古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古格古城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h3> <h3>7月16日下午,我们赶到古格王国遗址。</h3> <h3><br></h3> <h3>古格王国遗址前的象泉河。</h3> 古格王国遗址前的象泉河。 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 <h3>古城的一面是悬崖。</h3> 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 <h3>古格古城海拔3800米,老寇和老朱登上了古城。</h3> <h3>在古格王国遗址上遇到了西安乡党。</h3> 这里当年都住过人。 古格王国遗址。 <h3>7月17日早上从札达县出发,经狮泉河到班公湖。然后从班公湖返回日土,当晚住日土县。</h3> 山呈现黄色,是枯草。 <h3>放大照片看,中间有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h3> <h3>狮泉河达坂,海拔4785米。从这里开始都称达坂了。</h3><h3>新藏公路海拔4000米以上路段915公里,海拔超过5000米的路段130公里,堪称天路中的天路。为了安全到达新疆,终结新藏线,我们在阿里首府狮泉河镇每人又准备了几罐氧气。</h3> <h3>野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h3> 放养的马群。 放养的马群。 <h3>黑颈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h3> 黑颈鹤。 黑颈鹤。 <h3>言传身教。</h3> 言传身教。 <h3>班公湖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班公湖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阿里地区和克什米尔交界处。湖的东段和西段一部分在中国境内,西端伸入克什米尔。湖面海拔4241米,面积413平方公里。</h3> <h3>班公湖打卡。<br></h3> 班公湖。 <h3>班公湖长155公里,大部分在中国,小部分在印控克什米尔。中国境内的是淡水,国外部分是咸水。</h3> <h3>班公湖里的大雁。</h3> 班公湖打卡。 班公湖打卡。 <h3>7月17日下午,我们从班公湖返回日土县。日土县人民政府驻地日土镇,辖四乡一镇,幅员面积8.03万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县总常住人口9738人。</h3> <h3>7月18日早上从日土县出发,目标是30里营房。一路翻越五个达坂:红土达坂海拔5378米,松西达坂海拔5248米,界山达坂海拔5347米,奇台达坂海拔5170米,康西瓦达坂海拔4269米。当天行程576公里,有近一半路程在海拔5000米上下。这是最艰苦的一天。</h3><h3><br></h3> <h3>这朵云比较奇特。</h3> <h3>野驴。</h3> <h3>一群野驴。</h3> <h3>藏羚羊。</h3> 藏羚羊。 <h3>红土达坂,海拔5378米,这个是此行走过的最高的垭口。红土达坂是新藏线最高的国道公路山口。</h3> <h3>这一段,我们相互监督,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打瞌睡。</h3> <h3>这几个达坂,海拔高,但上、下达坂拔高不像川藏线72道拐等那样陡。</h3> <h3>都是红土达坂,却有2米的高差。</h3> 在红土达坂拍摄的远处的雪山。 <h3>佩服骑行者。</h3> 骑行者。 <h3>阿里的公路新修的,路况不错。</h3> <h3>松西达坂,海拔5248米。</h3> 松西达坂打卡。 <h3>界山达坂,5347米。其实它不是新藏线海拔最高的达坂。“界山达坂弯,伸手可摸天”,这是对界山达坂高度的形容。</h3> <h3>有这么一句话来形容新藏线上的牛人:“死人沟里睡过觉,界山大阪撒过尿,班公湖里洗过澡”。这些地方我们都经过了,只是没有在死人沟里睡过觉(过夜)。</h3> <h3>阿里盐湖。</h3> <h3>新藏线风景。</h3> 漂亮的湖水!这里还有一个名称,“死人沟”。<div>死人沟,处于喀喇昆仑山脉腹地,是一片全长约300公里的阿克赛钦无人区。其实它正式的名称是泉水海,海拔5100米。这里是一个山谷小盆地,由于“围桶效应”,导致了此地极易蓄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处的三到四成。上个世纪,此地发生过一支进藏连队全部覆灭的轰动事件。</div> <h3>藏西秘境,天上阿里。海拔5080米。</h3> <h3>老周挥挥相机:再见了,阿里!</h3> 新藏线风景。 <h3>奇台达坂,海拔5170米。</h3> 这个工事应该是50多年前修建的。 <h3>站在奇台达坂回看。</h3> <h3>康西瓦达坂,海拔4269米。</h3> <h3>三十里营房,这里是新疆皮山县赛图拉镇的政府驻地,是西藏日土县到叶城县之间的大地方了。它是赛图拉哨所南移三十里而来的。这里曾经与世隔绝,消息闭塞。段子:1950年3月,解放军一个先遣连来到赛图拉,驻防的国民党部队官兵埋怨怎么三年才来换防?还换军装了?</h3><h3>这里海拔降到了3700米,我们悬着的心基本可以放下了。</h3> <h3>7月19日早上8点(关卡8点放行,不能早)从30里营房出发,翻越黑卡达坂4909米,麻扎达坂4969米,阿卡孜达坂3150米,下午5:20到达叶城,终结新藏线(219国道)。</h3> <h3>黑卡子达坂,有两个名字。海拔4909米。这个已经在新疆境内了。“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这是对黑卡达坂险要的形容。</h3> <h3>黑卡达坂顶上部分公路滑坡、水毁、沉降严重,难走。</h3> <h3>大货车故障,小车刚好能过。</h3> <h3>骑行者不简单。</h3> <h3>在山谷中绕行的公路。</h3> <h3>在山谷中绕行的公路。</h3> <h3>麻扎达坂,海拔4969米。“麻扎达坂弯,陡升五千三”,这是当年修路工人对麻扎达坂陡然拔高的形容。</h3> 麻扎达坂打卡。 麻扎达坂打卡。 <h3>这里刚下过小雪。</h3> <h3>山上岩石的颜色特别。</h3> <h3>阿卡孜达坂,海拔3150米。海拔不算太高,但垂直升降距离大,上下不容易,路况也很差。</h3> <h3>我们走过的路。</h3> <h3>我们走过的路。</h3> <h3>新疆叶城,219国道新疆起点。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我们终结新藏线。</h3><h3>当天晚上,我们赶到和田。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h3> <h3>7月20日早上从和田出发,沿315国道前行,晚上10:30到达若羌县。沿途遇到县、镇等地方周围有绿洲。没有人的地方,基本是沙漠。国道两旁胡杨挺多,有好几百公里。</h3><h3>若羌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县,地处巴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西接且末县,北邻尉犁县及鄯善县和哈密市,东与甘肃省、青海省交界,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千米,是全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h3> <h3>315国道两旁,几百公里都有胡杨,展示有各种姿态。</h3> <h3>生死相依?</h3> <h3>7月21日早上从若羌出发,沿315国道翻越阿尔金山,进入青海境内的柴达木盆地,晚上11点到达德令哈。沿途沙山、盐湖、丹霞地貌,非常好看。柴达木盆地海拔在2700-3000之间,但植物很少。刮风时,飞沙走石。</h3> <h3>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3> <h3>柴达木盆地内的沙丘。</h3> 柴达木盆地内的沙丘。 柴达木盆地内的沙丘。 <h3>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h3> 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 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 柴达木盆地的胡泊,公路两边的湖水颜色不一样,什么原因? <h3>这里是一个水上丹霞地貌公园,在青海境内。</h3> <h3>7月22日、23日,从德令哈经西宁、兰州返回西安,平安到家,结束了21天的自驾旅程。</h3><h3><br></h3><h3>谢谢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