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切都是瞬间,瞬间即是缘分。四十四年前的九月,我们怀揣一张入学通知书,在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现江苏大学)相识了。从此以后,我们成为农机修理731班的同学。 </h3><h3> (一)同窗再现 </h3><h3>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一九七四年六月,在安徽省霍邱县南京军区城西湖农场,一望无际的麦田中,台台联合收割机驶过,那是我们学农的画面;我们每一位都珍藏一张在党的一大会址前的班级集体照,那是一九七四年九月,我们在上海动力机厂学工留下的身影;小衣庄里歌声响起,高丽山下枪声不断,那是一九七五年元月,我们在装甲部队学军。</h3><h3> 让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是在那特殊年代里凝结成的师生情、同学谊:老师如长辈似兄长,一起去工厂下车间。同开一台拖拉机,同耕一块黄土地。课堂上严谨治学,倾心尽力向我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同学之间互敬互爱,互教互学,全班就是一个大家庭。</h3><h3> 三年半的同窗在瞬间结束了,一九七七年元月,我们毕业了。我们连一句道别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就各奔他方书写人生新的篇章。</h3> <h3>(一)中共一大会址前全班同学合影</h3> <h3>(二)动力楼前留影</h3> <h3>(三)镇江农业机械学院门前</h3> <h3>(四)学校生活点滴</h3> <h3>(五)扬子江边</h3> <h3> </h3> <h3> (二)句容相会</h3><h3> 流水不因石而阻,同学不因远而疏。经过了三十八年的等待,二0一五年四月,我们终于在江苏福地句容一一江苏山水集团总部相聚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年的青春年少,都已步入花甲之年。从相遇时的疑虑到叫出对方的名字,久别重逢的泪水充满眼眶。我们终于相聚了,倾刻间又回到了三十八年前……</h3><h3> 金纯华老师来了!</h3><h3> 陈万金老师来了!</h3><h3> 彭玉莺老师来了!她年近八旬风彩依旧,还兴致勃勃的为我们讲授养生保健知识。</h3><h3> 我们尊敬的洪清池恩师抱病与会,令人伤感的是这次聚会竞成永诀,七十天后洪老师驾鹤西去,离开了他永远挚爱的学生。</h3><h3> 短暂的句容聚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喜悦。唤起我们对母校的怀念,我们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h3> <h3>(六)江苏山水集团总部合影</h3> <h3>(七)江苏山水集团总部会议室同学畅谈别后</h3> <h3>(八)彭玉莺老师风彩</h3> <h3>(九)恩师洪清池</h3> <h3>(十)陈万金老师</h3> <h3> (三)聚首江大</h3><h3> 阳光明媚,樱花盛开。二0一七年四月,我们终于在毕业四十年后首回母校。那校门口迎风摇曳的五棵松,好似张开双臂拥抱迟归的学子。那已显沧桑的宿舍楼,仿佛在向我们诉说旧时的故事。</h3><h3> 母校领导十分重视我们的到来。管理学院及校友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校党委书记范明到会欢迎并致辞。许多老领导和当年担任教学的老师,也参加团聚和畅聊。</h3><h3> 聚会期间我们目睹了母校翻天复地的变化:昔日的荒山已是高楼林立,三江楼、三山楼、图书馆、校史馆……处处透着现代化信息。我们为母校高速发展感到惊叹和自豪!</h3><h3> 我们还在校园丁园内栽植一棵樱花树,她将代表我们农机修理731班全体同学,永远不忘母校情怀!</h3><h3> 亲爱的同学们,一切都是瞬间,瞬间即是缘分。让我们的同学情、师生缘成为永恒的记忆,雕刻在我们心中!</h3><h3> 让我们十年后、二十年后再相聚吧!</h3><h3> 二0一七年五月于南京</h3> <h3>(十一)江苏大学西门</h3> <h3>(十二)江苏大学校门内六十多年的五棵松</h3> <h3>(十三)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宿舍楼</h3> <h3>(十四)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欢迎返校校友会场</h3> <h3>(十五)江苏大学范明书记致欢迎辞</h3> <h3>(十六)热烈的欢迎宴会</h3> <h3>(十七)江苏大学三江楼前集体留影</h3> <h3>(十八)校史馆内留影</h3> <h3>(十九)部分同学小聚(1)</h3> <h3>(十九)部分同学小聚(2)</h3> <h3>(二十)图书馆前合影</h3> <h3>(二十一)园丁园樱花树前合影</h3> <h3>(二十二)江苏大学三江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