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h3><h3> </h3><h3></h3><h3>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无意中读到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社戏》,年少时那飘渺、热闹的戏台,又如电影胶片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映现,如梦如幻、、、</h3><h3> 在江汉平原上,曾经流行着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乡土戏曲——花鼓戏,流行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和八十年代,一般在每年的秋后,只要收成还好,稍微大一点的村庄都要聘请剧团到村里唱戏,在村头的空旷地带扎起一个高大的舞台,晚上灯火通明,惹得附近方圆十多里的人都早早的吃了晚饭后就带上板凳往戏台前赶。</h3><h3>花鼓戏大都是宣传正能量,大多是通过一段哀怨的爱情故事教育人们要忠贞爱情、珍爱家庭。当时在农村最流行的花鼓戏主要是《站花墙》和《李天保吊孝》,《站花墙》讲述了一对公子和小姐相会被仆人冒名顶替,最后识破骗局,花好月圆的故事。《李天保吊孝》讲述了一个员外嫌贫爱富,意欲悔婚,假装女儿已死,女婿李天保上门吊孝,一番表白感动了女儿及乡邻,最后员外不得不将女儿许配给了李天保。</h3><h3> 花鼓戏的音韵凄婉、绵长,唱到高处,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唱到结尾处,则台下观众群起而和之,全体上下融为一体,《李天保吊孝》的经典唱段,“想起了凤姐我的妻、、、”台上的演员欲罢不能,台下的观众同声相和,一曲唱罢,观众沉醉其间,浑然不觉,待醒过神来,自然是掌声不断,经久不息、、、联想起现在的一些演员,不认真琢磨演技,而是一上台就找观众要掌声、讨掌声,那真是不可同日而语。</h3><h3> 戏曲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经典的曲目往往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村民们模仿能力强,不用几天就可以模仿的惟妙惟肖,在田间地头,割谷栽秧,有人地头唱起了花鼓戏,唱的唱,哼的哼,不知不觉间,繁重的劳作也成为了一种享受。</h3><h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民间的戏台就那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那些低俗的草台班子,迪斯科摇滚,甚至是比基尼三点式,一个高音喇叭整天在那里嘶喊,除了一些黄头发的卷毛青年以外,却也很少看到有人进去观看。</h3><h3> 小时候,看不懂花鼓戏,把花鼓戏统称为“老戏”,觉得这咿咿呀呀的节奏慢,喜欢看戏,也不过是喜欢戏台的那份热闹,唱戏的那些天,大人们的脸上都有了笑容,便没有人来训斥我们,我们便可以放开的玩了,后来年稍长之后,我就想,既然这“老戏”有那么多的观众群体,那它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慢慢听来,居然从这咿咿呀呀中听出了韵味、听出了文化、、、</h3><h3> 花鼓戏——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快要绝迹了。曾经的花古剧团人员早就解散了,剧场租给了小商小贩,曾经的锣鼓、京胡、二胡等早已经没有了踪迹。</h3><h3> 终于,在县城的广场一隅,看到了这熟悉的戏台,我驻足观望,戏台下围满了观众,全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鲜有年轻人的身影,简陋的戏台,一看就知道是一些老年志愿者、一批“戏曲守望者”的自发行动,台下的老人听到那些久违了的熟悉的唱腔,禁不住热泪盈眶,一曲唱罢,老人们上前慷慨解囊,10元、20元、、、靠着微薄的捐助维持着戏台的生存。</h3><h3> 当这些老人们不在了的时候,也许就是花鼓戏销声匿迹的时候了吧!</h3><h3> 时代在前进,总会有很多的东西在滚滚的洪流中被淘汰、被洗刷,但该留的还必须留住,因为它代表了民族的文化,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遗产和精神食粮!</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