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也许你很难想象,在面积仅4.1万平方公里的瑞士,竟然分布着6.8万公里的徒步线路,几乎赶超7.1万公里的公路里程数。这些密如蛛网般遍布山间谷地的徒步线路具备了精彩的自然景观、发达的登山电车和缆车等山岳交通设施、整备好的线路、亲切的标识牌及迎接步行者的山岳旅馆和餐馆,它们为瑞士赢得了“徒步者的天堂”的美誉。</h3><h3><br><h3>在众多的山地徒步线路中,少女峰地区的徒步是最经典的线路之一(总共70多条线路),其中又以小沙伊德克(简称小沙,Kleine Scheidegg)周边的徒步线路最受追捧,因为徒步沿线将有少女峰著名三山(艾格峰、门希峰和少女峰)与你相伴而行,景色蔚为壮观,如逢夏季,阿尔卑斯高山鲜花盛开,此时的徒步堪称雪山恋上鲜花的完美之旅。</h3><h3><br><h3>我们此行的少女峰地区之旅,原来的计划是从少女峰东侧的小镇格林德瓦尔德(Grindlewald)乘坐索道到门利兴山(Manlichen),再从门利兴山徒步至小沙,这一程徒步是向著名三山全景图进发的线路,因雪山景观壮美和徒步较轻松而深受欢迎。可惜我们到访时间偏早,门利兴因大雪封山,徒步道已被关闭。我们因而决定从格林德瓦尔德乘登山火车到小沙,从小沙出发,徒步至文根阿尔卑,此段徒步与门利兴至小沙的徒步方向正好相反,此时少女峰三山将一直伴随在徒步线路的左侧,雪山景观也极为震撼。</h3></h3></h3><div><h3><br></h3><h3>来到瑞士的游客,最期待的就是乘坐齿轨登山火车登临“欧洲屋脊”少女峰上的斯芬克斯瞭望台(欧洲海拔最高的观景台),而小沙火车站是通往少女峰的换乘站,分别从山谷东侧格林德瓦尔德和西侧劳特布伦嫩出发点的两条铁路在此交汇,这里也是向四周延伸的徒步线路的起点。因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汇聚于此,或继续乘坐登山火车前往少女峰瞭望台,或以这里为起点,开始向四周某一个目的地的徒步,小镇也因此人气很旺,知名度颇高。</h3></div> <h3>游客们从前一程的火车下车,在此换乘红色的齿轨登山火车继续向少女峰山顶前行。正对着我们的是少女峰三山最左侧的山峰“艾格峰”。</h3> <h3>车站边,艾格峰一侧的酒店,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因其极具时代感并可欣赏绝美山景的客房而备受欢迎。</h3> <h3>少女峰地区不同路段的火车可以从车体的颜色来区分,前往少女峰的登山火车,车体是红色的,穿行在白雪皑皑的雪山之间,非常醒目。</h3> <h3>从山谷开上小沙的火车,车体是黄绿色相间的。</h3> <h3>黄绿色的火车和红色的火车在这里交接,红色的火车把游客送到少女峰瞭望台,黄绿色的火车将游客送回山谷的村庄,其中也有一些游客和我们一样徒步下山,你可以根据你的行程和身体情况选择直接徒步返回目的地,也可以徒步一段,再乘火车返回。</h3><h3><br></h3><h3>每30分钟~1个小时有一班车从小沙发往少女峰。<br></h3> <h3>我们走上车站左侧的小山坡,可以在那拍雪山和火车。<br></h3> <h3>车内的乘客和我们打招呼。</h3> <h3>车站正对少女峰地区最著名的三山:从左到右艾格峰(Eiger 3970米)、门希峰(Monch 4107米)、少女峰(Jungfrau 4158米),白雪皑皑的山顶银光闪烁。</h3> <h3>这座如金字塔般庞大的山体是挡在艾格峰和少女峰之间的门希峰。据说艾格峰看上了少女峰这位“姑娘”,而中间的僧侣(门希峰又名僧侣峰)一直阻挡着他们见面。我们的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还可以鹊桥相见一次,而眼前的艾格峰和少女峰是否历经沧海桑田方能见上一面?</h3> <h3>这就是被誉为“欧洲屋脊”的少女峰,它是瑞士观光的精华,也是瑞士最早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景点,每年有超过71个国家近50万的游客乘坐少女峰齿轨火车登临少女峰瞭望台(海拔3454米),纵览阿尔卑斯山脉摄人心魄的360度全景风光,在瑞士人心目中堪称“女神”级的山峰,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皇后”。它和我国的黄山结盟为友谊山,这也让我们倍感亲切。</h3> <h3>少女峰山脊上一个小山尖被白雪包了个严严实实,犹如一个香甜顺滑的冰淇淋,仿佛轻轻一碰就会裂开。</h3> <h3>少女峰横亘18公里,宛如一位少女,披着长发,银装素裹,恬静地仰卧在白云之间,山峰由此得名。在连绵的山峰尽头(图片最左侧)伫立着著名的斯芬克斯观景台(海拔3571米),它位于少女峰火车站(海拔3454米,欧洲最高的火车站)之上,在此观景台可360度饱览阿尔卑斯山最为壮丽的全景图。</h3> <h3>老爷爷牵着心爱的狗狗一起来徒步。</h3> <h3>随着云层的漂浮,雪山山顶时隐时现。</h3> <h3>徒步者往山坡上走。</h3> <h3>远眺连绵不断的雪山。</h3> <h3>正值春末,山上的积雪还未完全消融,山坡上散落着一滩滩银闪闪的积雪。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渐渐转暖,积雪全部融化之时,整个山坡将被如茵绿草所覆盖,各色野花点缀其间,眼前呈现的将是一幅生机盎然的阿尔卑斯山区的绝美画卷。</h3> <h3>近看积雪犹如微皱的白色亚麻布。</h3> <h3>高处俯瞰向四周延伸出的多条徒步线路,与铁路线或并行或交错,沿山间谷地蜿蜒。</h3> <h3>近处一滩积雪的一小角已经融化,呈现出淡淡的湖蓝色。</h3> <h3>刚才那几位徒步者正围在老爷爷的小狗狗旁边,逗它玩呢。</h3> <h3>在高山上难得一见的绿叶蔬菜般的植物。</h3> <h3>在山坡一处刚刚冒头的草丛中,一抹深蓝色跃入眼帘,近看是星星点点的外形喇叭状的小花,在众多阿尔卑斯山的鲜花中,这还是第一次见。查了一下“花伴侣”,它的名字很奇特--达乌里秦艽,龙胆科龙胆属,是典型的高山植物,喜冷凉气候,有较强的耐寒性,在我国西北地区、内蒙古大草原也有分布,但较罕见,被誉为“草原之花”,也有人叫“山喇叭花”,海拔到4500米均有分布,很受北方地区人的喜爱,没想到竟让我们在万里之外的阿尔卑斯高山上偶遇了。</h3> <h3>一朵粉紫色的小花身姿婀娜,招人喜爱。</h3> <h3>沿着箭头所指方向开始我们的徒步。</h3><h3><br></h3><h3>徒步线路:小沙伊德克(Klein Scheidegg 海拔2061米)至文根阿尔卑(Wengenalp 海拔1880米),长度3公里,用时1.5小时(徒步+拍照),整备较好的土路,较轻松的徒步,适合各种水平的徒步者。</h3> <h3>从小沙站的里侧(靠近少女峰的一侧)开始出发,徒步线路始终在铁路线的左侧与铁路线并行。</h3> <h3>徒步路线的左侧,巍峨雄伟的艾格峰、门希峰和少女峰一字排开,如宽银幕电影般在眼前呈现,并在整个徒步过程中与我们如影随形。</h3> <h3>虽夏季未到,阿尔卑斯山的常客--黄色的东北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已领先绽放,在道路两边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徒步者。<br></h3> <h3>此时的天空蓝的让人心醉,“醉蓝”的感觉有木有?天空的蓝和雪山的白相互映衬,明亮而耀眼,令徒步者身心愉悦。</h3> <h3>近在眼前的少女峰仿佛触手可及。</h3> <h3>此时在左前方的少女峰,随着徒步的进行,逐渐来到我们的左侧。</h3> <h3>艾格峰正在吞云吐雾,山脚下如火柴盒大小的齿轮火车正向上攀爬。</h3> <h3>一辆花花绿绿的火车从身边经过,这辆火车是从小沙返回山谷处的小镇劳特布伦嫩。火车头的外立面上书写着“文根阿尔卑铁路125周年”,原来这辆被各种鲜艳图案装饰一新的火车是用来纪念文根阿尔卑铁路开通运行125周年的。这条开通于1893年的铁路运行于格林德瓦尔德~小沙伊德克~劳特布伦嫩之间,轨道较窄,车也较小。从峡谷两边上来的列车终点都是小沙,所有的列车都原路返回,最大的坡度达到千分之250(每前进1000米升高250米),因此上坡时必须有机车在后面推,下坡时必须踩刹车。线路虽然相通却不能下到对面山谷去。正是这些貌似平常的铁路把世界各地的游客送上了著名的“欧洲之巅”。</h3> <h3>又一辆黄绿色相间的火车开过来了。</h3> <h3>我们在给火车拍照,车内的乘客在给雪山拍照,我们和他们成了彼此的风景。</h3> <h3>此时的山峰像一堵巨大的墙挡在我们面前。</h3> <h3>看到路边的小黄花,也可以拍一阵子。</h3> <h3>前面拐角处一个小水塘呈现着少女峰的倒影,只是水塘太小,盛不下少女峰如此庞大的身影。</h3> <h3>坐在木椅上欣赏三座山峰在眼前一字排开的壮观景象,顿感心胸开阔,精神为之一振。</h3> <h3>徒步路上第一次碰到的徒步者,大概天气还未完全转暖,更没到旅游的旺季,徒步的人还不多。</h3> <h3>走着走着,雪山脚下一大片黄白相间的花海猝不及防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黄色的是刚才看到的东北蒲公英,白色的是不知名的野花,它们沿整个山坡蔓延成一幅巨大的花毯,令人心醉。</h3><h3><br></h3><h3>蜿蜒的小道仿佛花毯中的白色分割线,把花毯分割成了不规则的几大块。我们迫不及待投入花毯的怀抱,从各种角度把雪山、花海尽数收入镜头之中。</h3> <h3>蓝天白云、洁白的雪山、墨绿的森林、碧绿的草地和黄白相间的花海交织成一幅阿尔卑斯山的风光画卷。</h3> <h3>此时的门希峰正吐出一大团白色的烟雾。</h3> 可以看到多一些徒步的人了。<h3><br></h3> <h3>整个徒步过程,以雪山鲜花为伴,以火车为伍,在阿尔卑斯高山的风光画卷中穿行。</h3> <h3>这是从劳特布伦嫩开往小沙的上行火车。</h3> <h3>车内的乘客也被眼前的雪山和花海惊到了,纷纷起立拿起手机或相机拍照,可以想象得出他们赞叹的神情和随之而来的此起彼伏的快门声。</h3> <h3>这时一位独自徒步的美国妞走了过来,让我们给她以雪山为背景拍张照,还向我们询问了一下徒步的路线,她说到了文根阿尔卑,她还要继续向前徒步到下一个村庄文根,路程比我们要多4公里,多走1个多小时。大家聊了一会,了解到她是一个徒步爱好者,这次利用假期来瑞士徒步,之前的几天已经完成了多段的徒步,她和我们一样,深感在风光如画的瑞士徒步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h3> <h3>临别前,小妞还热情地为我们照了一张合影。我们也祝愿她徒步顺利,在瑞士享受一个充实而又开心的假期。</h3><h3><br></h3><h3>我们在花田继续拍照,小妞继续往前走。巧的是,我们乘火车从文根阿尔卑前往文根,在准备到文根之前,我们竟然在徒步道上又看见了这个小妞,可惜离得太远,没办法和她打招呼。</h3> <h3>远处一个徒步者牵着一条黑色的狗狗向我们走来,走近了才发现原来他是我们在小沙车站的山坡上遇到的那个老爷爷,他也徒步走到这了,我们和他还真的有点缘分。</h3> <h3>在瑞士徒步线路上经常出现的亲切的路标,上面标识了去往目的地的方向及用不同方式所需的时间。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级别的徒步路线。黄色路标是一般徒步路线,线路相对比较平坦易走;白红色路标(白-红-白)是山区徒步路线,部分陡峭、狭窄;白蓝色路标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徒步路线,可能要穿越冰川和岩石地带,或攀登一段悬崖,部分爬坡路段有无路的地形,需要由登山徒步经验丰富的人(或登山向导)带领;红色路标表示不可以行走(这种路标不常见),表示道路因为雪崩或其它原因关闭。有了这些路标的指引,徒步者就可以通过徒步轻松玩转瑞士。</h3> <h3>雪山脚下花田中一座朴素的瑞士传统小木屋,木结构的房子、木门木窗、木桌木椅木梯、木质花架花盆,小花小草淡淡装点着门口和窗台,劈好的木材放置在门前一侧,木材中间空处挂着一个大牛铃,尽显阿尔卑斯山区朴素而自然的风貌。</h3> <h3>从花田处望向远处,劳特布伦嫩峡谷上方山崖上的村子就是米伦,米伦后面就是著名的雪朗峰(Schithorn)。这是我们明天将要到访的村庄。</h3> <h3>前面就是文根阿尔卑了,这时遇上了一对来自英国的老年夫妇,他们是从文根徒步上来的。他们听说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很感兴趣。他们每年都会来一次瑞士徒步,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但在这条徒步线路上还是第一次看到中国人。他们和我们聊了一些有关少女峰徒步的路线及一些感受,我们也表示了对他们坚持徒步的钦佩,临别时他们竟对老茂的T-恤发生了兴趣,还在上面仔细地寻找,原来T-恤上绣着几个国家国旗的图案,他们在找是否有英国的国旗,你别说,还真有他们国家的国旗,我们相视而笑,都觉得很有趣。<br></h3> <h3>大家聊的很开心,临别时合影留个念吧,或许在某天徒步路上的某个转角还能再相遇。</h3> <h3>下了这个坡,就是文根阿尔卑车站了。此时一列开往小沙的火车正在离开站台,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又在山坡上拍了几张。今天拍火车拍的真过瘾。</h3> <h3>有骑行者正往坡上骑,看起来轻松地如履平地。在瑞士徒步,沿路常常可以看到这些骑行者的身影。</h3><h3><br></h3> <h3>文根阿尔卑,小沙和文根之间的一个小车站,车站有餐厅,据说自制香肠味道很赞,可以边用餐边欣赏少女峰三山美景。如不是赶着去下一个目的地,倒是可以在这里,在与雪山的对望之中品尝一下他家的美味香肠。</h3> <h3>车站有一些徒步者正在休息,然后接着徒步向上前往小沙,或往下到文根(Wengen),而我们只徒步到此,然后乘火车前往文根。</h3><h3><br></h3><h3>此时走来一位靠助行椅行走的老爷爷,估计刚从文根走上来,然后继续徒步前往小沙,让人钦佩不已。也许这在他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对于他,只有经常去徒步,方能感受到生活更充实,也更精彩。对于瑞士人来说,徒步已然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这种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并被不断的发扬光大。</h3> <h3>从小沙来的火车进站了,我们回望一路伴随我们的少女峰三山,然后上了火车,前往下一个站点文根,去探访这个离少女峰最近的村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