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知青大返城 阿 贵 / 图 文

阿贵

<h3>  今年十月,是我下乡到五九七农场五十周年。回想往事,真是感慨万千。</h3> <h3>  这是一九六八年下乡时的场部。</h3> <h3>  开垦北大荒的第一犁。</h3> <h3>  在那个年代,让人振奋,让人狂。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奔向边疆,是个多么光荣,多么自豪的事情。</h3> <h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传画</h3> <h3>  在人们的欢送和祝福声中,离开家乡,奔向边疆。</h3> <h3>  下乡知青专列,到达福利屯火车站。</h3> <h3>  农场派大客车到福利屯火车站接知青。</h3> <h3>  然而,那个年代,给我留下的是那遥远而凄凉的辛酸。让人百般回味,不堪回首。</h3> <h3>  可以不下乡的官方证明。当年我们班五十多名同学,只有五人留城。</h3> <h3>  一九七八年开始的病退返城风,使知青们如同打了败仗的逃兵,争先恐后,潮水般地返回城市。</h3> <h3>  知青在山上伐木,她们把青春和热血以至于生命献给了北大荒。</h3> <h3>  那时的上山下乡的好青年,现在远没有了当时的风采。</h3> <h3>  听党的话,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青才走上了上山下乡的光荣大道。</h3> <h3>  一九六八年十月, 我下乡来到十连,任农工排长。 沈阳军区派来飞机开展农田作业。这是在十连机场。</h3> <h3>  一九六八年六月成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h3> <h3>黑龙江画报社刘绍强摄影。</h3> <h3>  这是我们下乡到十连的第三天,我与哈市知青王伟深,李景田在田间收大豆。</h3> <h3>  返城已是青春不在,恍然如一场梦了。</h3> <h3>  随着文革的结束,最有权势的干部子女返了城。随着推荐,高考上大学,一些幸运儿又逃离了北大荒。</h3><div> </div> <h3>  兵团成立后,十九团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h3> <h3>  兵团于一九七五年三月撤销。团级以下干部就地转业。宣读中央军委命令后,会场上哭成一片。</h3> <h3>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大楼。</h3> <h3>  兵团撤销后,成立农场总局。随后总局由佳木斯迁到哈尔滨。</h3><div> 总局于二零一八年夏撤销。各农场划归地方管理。</div> <h3>  那个闪耀在知青身上的兵团战士的光环,突然也不见了。</h3> <h3>  中央,国家都开始拨乱反正了。有谁还再会扎根北大荒呢?</h3> <h3>  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看不到前途,曙光。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只有一条,返城。那时,盼返城是知青心里最大的愿望。</h3> <h3>  云南知青北上请愿,要求返城。</h3> <h3>  这是知青代表与政府官员对话。</h3> <h3><font color="#010101">在知青中传出了邓大人讲话,知青下乡三个不满意之后,知青们群情激愤,要求回家的士气大涨。</font></h3> <h3> 哈市知青三千余人游行,请愿。</h3> <h3>  广大知青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的命运,我们作主”!</h3> <h3>  一九七八年,黑龙江知青返城二十万人。</h3> <h3>  这是原哈尔滨市南岗区政府。曾挂过知青办的牌子。</h3> <h3>  一九七九年三月,哈尔滨知青办收到知青病退申请表有五麻袋之多。一季度办理知青返城四万人,积压未处理有六万人。</h3> <h3>  知青返城的颶风横扫兵团。知青返城的大军已成滾滚洪流,势不可挡。</h3> <h3>  返城的知青拥向福利屯火车站,因为有票也难上车,知青们就提前赶到双鸭山始发站,在那里上车。</h3> <h3>  这是福利屯火车站</h3> <h3>  我在农场汽车队那时任副指导员。知青回城拉运行李,车队每天派四,五辆车。后来每天十几辆。就是说每天有近百人离开农场。</h3> <h3>  这是原来汽车连车库。 原汽车连北京知青李振华摄</h3> <h3>  十九团汽车连老标兵周海助言传身教。</h3> <h3>  原汽车连修配车间。 李振华摄</h3> <h3>  汽车连培训的第二批驾驶员。</h3> <h3>  当时福利屯火车站货场,知青行李堆积如山。一时发不出去。</h3> <h3>  现在的火车站货场。</h3> <h3>  知青们感叹,老实巴交办不成。賊奸溜滑的全走了。拉关系,走后门,说假话,不搞这些能回家吗?</h3> <h3>  我们家在农场的住房。二零一一年我们回访时,正在拆迁改造。</h3> <h3>  他们在痛苦中煎熬着。那时,还有人提扎根边疆吗?</h3><div> 同伴的陆续返城,真让人愁肠寸断。怎么办?</div> <h3>  哈尔滨知青康延福提供照片</h3> <h3>  我们在汽车队时的知青战友和邻居。六女士为北京知青,男士称为京城六姑爷。</h3> <h3>  有的知青上我家来,都是谈回城的事。有时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回家这条路是定了,那就各显神通吧!</h3> <h3>  二零一一年回访时,与十连李会计及爱人在队部前合影。</h3> <h3>  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横下一条心,千方百计走人。我们那时心如长草,心急如焚。每待一天,都是心灵上的折磨。</h3> <h3>  这是一分场晒场,知青们在晾晒,翻麦。那时,知青已成了生产上的主力。</h3> <h3>  吃完晚饭,我去找主管干部的吕付政委。我说明来意,他挺客气的说,知青返城已是潮流,我们也挡不住。可你们是农场培养的干部,回成就成了待业青年。我们于心不忍。你只能写辞职报告,我们研究一下。</h3> <h3>  这是兵团总医院。最早的病退,从那里开始。</h3> <h3>  我写辞职报告的事,在团部传开了。有的领导就在大会上讲,有的知青,指导员都不当了,要回城。组织上白培养他们了!难道回去当待业青年?我听了,也只能苦笑。大势所趋,谁能逆潮流而动呢?</h3> <h3>  现在的兵团医院。</h3> <h3>  听说,团部主管人事的军务股家给炸啦,又说炸错了。军务股的人都吓坏了,团里紧急任命当时的16连连长为负责人,继续开展工作。</h3> <h3>  现在的五九七农场医院。</h3> <h3><font color="#010101">那时,病退各连都有名额,要一张病退表很难。体检也很认真。有的青年腰上绑块骨头,拍出不正常的片子。有的甚至腰里别把刀,体检不行,就和大夫拼命。</font></h3> <h3>  回哈体检,是在南岗区政府俱乐部。我的病退理由是胳膊脱臼。大夫见了乐啦,你这没脱臼,我检查啥呀?行啦!同意!啪!一个章盖下去。难道这就可以返城啦!这简直就跟做梦一样!</h3> <h3>  汽车队安排一台双排座十吨大卡车,送我们回哈。周福林大哥特意跟车送我们。</h3><div> 路过佳木斯,时任农垦总局工业处长,我的老连长朱振声,特意腾出住房接待我们,自己睡到办公室。</div> <h3>  哈尔滨标志性建筑防洪纪念塔。</h3> <h3>  虽说是回家,可是心情沮丧。一脸的疲惫与无奈。下乡时是一路欢歌,如今是灰头土脸,如丧家之犬……。</h3> <h3>  哈尔滨美丽的太阳岛。</h3> <h3>  想当初,知青的铮铮誓言:“天涯何处不芳草,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何等的豪迈!可现在想想,这是多么的荒唐,幼稚可笑。</h3> <h3>  意气风发,满怀豪情的知青。</h3> <h3>  我团知青标兵的豪言壮语:“宁可边疆站着死,不可返城跪着生”。也着实让人们兴奋了一把。可她,人早以招工的名义,溜进了城。可现在听了她的话,如哽在喉,恶心的想吐。</h3> <h3>  返城时,儿子不到三岁。</h3> <h3>  下乡时,是孑身一人。返城时,是老婆,孩,拖家带口。可一点没有荣归故里的感觉。</h3> <h3>  我在团机关工作三年,任职秘书,团委书记,后勤处助理员。</h3> <h3>  知青病退,可以不再承认干部身份,可通过国家考试的有处方权的医士材料,竟不给入档。我们十来年的拼搏,奋斗,这一切将付之东流。这意味着返城后,一切将重新开始。</h3> <h3>  哈尔滨中央大街。</h3> <h3>  前面,离城里越来越近了。我的心又不平静了。</h3><h3> 望着这灯火通明的城市,我突然有一种失落感。</h3> <h3>  哈尔滨中央大街夜景。</h3> <h3>  人虽然回来了,可今后走下去的路,会更难。心中只有苦闷和忧愁。</h3><div> 今后怎么办?前途未卜,就只有走走看啦!</div> <h3>  因为下乡,使我们走在了一起,并有了一世情缘。</h3> <h3><font color="#010101">打一九七九年返城,距今已四十年。知青这个名字,在历史的舞台上会渐渐退去。对我们来说,只会留下难以忘却的青春的记忆。是啊,多么丰富多彩的人生!</font></h3> <h3>  五九七农场养鹿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养鹿场。</h3> <h3>  白毛女宣传队。主要由各地知青组成。曾誉满全国。</h3> <h3>  十九团知青战友各地都成立了联谊会,开展交流,回访等活动。</h3> <h3>  原汽车连在哈知青,欢迎北京知青李振华。</h3> <h3>  2018年8月, 我与爱人在群力生态园合影。她是哈市知青,农场为汽车连卫生员。</h3> <h3>  五九七农场新貌。</h3> <h3>  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哈尔滨修建了天恒山知青公园。</h3> <h3>  公园内还建了知青纪念馆。 </h3> <h3>  仅以此文纪念知青下乡五十周年,表达对各地知青的敬意!</h3> <h3>  不再是知青</h3><div> 人们早已把你遗忘</div><div> 岁月已时世沧桑</div><div> 知青早已雁归四方</div><div><br></div><div> 我泪眼心碎</div><div> 不时把你张望</div><div> 回首往事太迷离</div><div> 旧梦时萦绕在心上</div><div><br></div><div> 那里有不舍的爱</div><div> 那里有难去的殇</div><div> 那里有我的蹉跎岁月</div><div> 那里有我的坚韧刚强</div><div><br></div><div> 我的青春奉献在了那里</div><div> 梦幻里还时常把你张望</div><div> 我的记忆定格在了那里</div><div> 那是不可忘却的地方</div><div><br></div><div>. 2018年9月8日</div> <h3>  感谢北京知青李振华。有的图片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