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名片

心静

<h3>朋友,您去过徐州吗?可能五年前,十年前或更久远时曾来过。我可以告诉您,现在徐州己是旧貌换新颜。如果您从来没有来过徐州,建议你把这里作为你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让你满意而归。</h3><h3><br></h3><h3>徐州古称彭城,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h3><h3><br></h3><h3>徐州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第一个皇帝汉高祖刘邦出生地和发迹地。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徐州的两汉文化遗存,以“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h3><h3><br></h3><h3>徐州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h3> <h3>“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自春秋时期,晋楚彭城之战,秦汉年间的梦汉相争到70年前那场决定共和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2000多年来徐州经历了大大小小战争三百余次,因此历史上有“兵家必争之地”的评价。</h3> <h3>徐州主要景区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楚王陵,戏马台,龟山汉墓,潘安湖湿地公园……</h3> <h3>云龙湖国家五A景区,是徐州市最优秀的自然景观之一。</h3><h3>云龙湖的美成为徐州城市的一张名片正向世人介绍、展示徐州悠久的两汉文化历史及优美的风景。</h3> <h3>北宋大文豪家苏东坡在徐州做知州时修了云龙湖。积累了经验,后来到杭州修了西湖,也许这也是西湖为什么比云龙湖要秀美的一点历史背景。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留下了传世美文《放鹤亭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一篇《放鹤亭记》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也使云龙山水扬名于世。</h3> <h3>云龙湖原名《石沟湖》</h3><h3>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曾站在山上或湖边,放眼眺望,一片洼地,犹如一条大沟,其沟三面环山,一面临城。</h3><h3>苏轼诗中曰:“笔中好在留台寺,遥知旗队到石沟。”石沟就指云龙湖。故以形而名《石沟湖》。后讹传为《石狗湖》。《石沟湖》之名己有近千年的历史。</h3><h3>为缅怀苏轼当年的治水之功,故云龙湖又有《苏伯湖》之雅称。</h3><h3><br></h3><h3>《重修云龙湖碑记》载:“徐州市人民政府于1958年浚湖工,清淤叠堤,穿渠起闸,军民劳作,两易寒暑,八里长堤北卧,万亩绿波荡漾”。</h3><h3>1960年2月工竣之曰,始有云龙湖之新称。</h3><h3><br></h3><h3>云龙湖景区现有云湖泛舟,湖光灯影,十里长堤,万人游泳场,水上世界,杏花春雨,金山塔影,好人园,别有洞天……数个景点。这些景点,景景相望,玉缀珠联,风物如画,各有千秋。</h3> <h3>1994年,杭州西湖和徐州云龙湖结为姊妹湖。“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杭州西湖美景,但如果用它形容云龙湖,也是非常贴切。</h3> <h3>湖东边一座塔叫苏公塔,是为纪念苏轼而建。</h3> <h3>云龙湖湖光山色,烟波浩淼,风光秀丽是旅游休闲的绝佳去处。</h3><h3><br></h3><h3>云龙湖湖面宽阔,水质好,这里有万人游泳场。划艇水上运动,亚洲铁人三项赛连续几届在这里举行。</h3> <h3>云龙湖水上世界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云龙湖湖心岛上,造型奇特,像长鲸击水,又似白豚卧波,洋溢着现代建筑雕塑的艺术气息。游客在这里可观赏起伏的海礁,珊瑚类软体动物和多姿多彩的海水鱼类。真是一幅流动的美丽海洋生态景观画卷。</h3> <h3>云龙湖音乐厅总面积13000平方米,外型以紫薇为创作原型,建筑整体宛若在水中盛开的花朵。</h3> <h3>一条玉带般的湖中路把湖面分为东湖和西湖。环湖路依山顺堤,宽阔平坦。</h3> <h3>云龙湖最美的时光还是夜晚,每当华灯初上,云龙湖流光溢彩,分外妖娆。</h3><h3><br></h3><h3>中秋之夜,登上云龙山观景台,但见天上水中明月,对影成双,环湖四周灯影璀璨夺目。</h3><h3>清风徐来,水波微微荡漾,灯光月影,随波起伏,如流金碎玉般美丽。</h3><h3>中秋临近,中秋夜晚不仿登上云龙山观景台欣赏欣赏美丽徐州云龙湖的夜景,欣赏欣赏迷人的湖中景,醉人的水中月。</h3> <h3>夏季,南岸池塘荷花吐香争艳。</h3> <h3>乾隆皇帝,他曾六次南巡,四次来徐州,视察黄河水情和治河工程。徐州乾隆行宫就有三处。在徐州乾隆也留下了赞美徐州山水的诗句:“绿野平陵翠岱纹,指庐小对意念欣。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h3><h3><br></h3><h3>乾隆每次来徐小住,留下几则趣事。</h3><h3>其一,乾隆第一次来徐,一日清晨漫步街口,看见徐州人正在喝一种汤,便上前问一位老者:“老人家,你喝得啥汤?”老人答曰:“蛇(sha)汤”乾隆又问一小伙:“这是啥汤?”小伙说:“sha汤,sha汤”。乾隆皇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厨师:“sha汤怎么写?”厨师傻眼,用手指比画“食”字右边加个“它”。乾隆不识,看在彭祖的面上接受了这个自造字。乾隆二两包子,一碗汤。喝完汤,情不自禁拍案叫绝,真是“天下第一汤”。从此,“饣它”汤的名声传开来,直至今日。后被定为中华名吃,也是徐州的一张名片。凡到徐州者早晨必须品尝一下这道名吃“饣它汤。”</h3><h3><br></h3><h3>其二,徐州一古民居“回龙窝”名字来历。</h3><h3>当年乾隆下江南于徐州小住,在城内微服私访。有一天,他想从小巷穿行而过,却怎么也走不出去,因为这里胡同太多,而且大多是死胡同,无奈皇帝只好原路返回。“回龙窝”因此得名。</h3> <h3>汉文化景区主要包括汉兵马俑和狮子山楚王陵,占地一千多亩。</h3><h3>这里是以楚汉时期的历史,人文以及政治为核心主题公园。主要分为楚王陵,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主题的三大博物馆。</h3><h3><br></h3> <h3>项羽戏马台(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h3><h3><br></h3><h3>龟山汉墓,圣旨博物馆,点石园,石刻艺术馆是徐州市重点打造的两汉文化旅游集散地。是弘扬徐州楚风汉韵,南秀北雄地方特色的景点之一。</h3> <h3>徐州贾汪潘安湖是景色优美,生态宜人的国家湿地公园。中央台先后五次报道徐州潘安湖从采煤塌陷地到生态修复典范的华丽蝶变。</h3><h3><br></h3><h3>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考察,到潘安湖景区夸赞徐州转型实践做得好,他强调,坚持走符合国情的转型发展之路,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h3> <h3>在潘安湖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村民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坚持付了30元并说:“我买一个,捧捧场”。</h3> <h3>明朝看北京,秦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的三大历史格局已被世人所认识。</h3><h3>本人认为前两者确实被世人已认识,可两汉看徐州很多人并非认识。要让徐州成为一个旅游城市,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让更多的人认识徐州,走进徐州,除市容市貌的改观还要突出两汉文化的建设。</h3> <h3>前日一位朋友通过微信发来数张家乡云龙湖的图片,看后被家乡云龙湖惊艳的美景为之震撼。如若将一张张美丽的图片再配些文字做成美篇,运用美篇这一平台介绍,宣传及展示家乡的文化历史及美景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便是我做此美篇的动力与初衷。</h3><h3><br></h3><h3>徐州不是我的出生地,但是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六十余年。不是故乡却是家乡,几十年,目睹了这座城市翻天复地的变化。几十年,对这里产生了浓浓的家乡情感。作为一名普通市民,一位退休多年的老者,宣传家乡尽微薄之力也是应尽的一份责任。</h3> <h3>愿朋友认识并记住徐州这座城市。</h3><h3>愿家乡徐州的明天更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