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回乡圆梦 欢聚一堂

随遇而安

<p class="ql-block">1968,一个刻骨铭心的年月。</p><p class="ql-block">在那场打砸成风、践踏文明,最斫及民族元气的政治风暴中,被称为“老三届”的一批人,在将要成才而未成才,将要定型而未定型的当口上无可奈何地中断了学业,在锣鼓喧天和豪言壮语的氛围下,带着对“文革”的疑惑、亲人的牵挂、失学的遗憾、情感的迷误,来到大漠戈壁、边远农村、荒芜草原、热带雨林……,成为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这些“老三届”,在步入社会的“放养”中没有放纵,在陌生艰苦的环境下没有放弃,经过广阔天地一斧一凿的磨练,在乡亲们的帮助熏陶下,实现了由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转变,对农民、农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曾经狂热的“红卫兵”运动有了深刻的反思,生存能力、革命意志和对社会的洞察能力也日渐提高。当浩劫终于过去,他们陆续开始新的生活的时候,虽感身心疲惫,负载压肩,但没有辜负历史的锻造而成为民族的脊梁。</p><p class="ql-block">在没有战争和灾荒的情况下,“老三届”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有文化的青年人中遭受最多磨难和折腾的群体之一。他们的经历不妨看成是一段历史的生命化缩影,以一种乖戾的生命方式作了永久性的记载。无论如何,这群人决不是历史的展览品,他们没有向命运低头,硬是咬着牙把中国历史的断裂处连接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是的,历史曾把他们的生命断裂,没想到他们在修补了自己的生命之后,立即又以生命修补了断裂的历史,锻造成对祖国无限热爱,对信仰绝对忠诚,对社会竭力奉献,对事业最有承担的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2018,经过50年洗礼的全国各地知青们,又不约而同的满怀对第二故乡的眷恋,对父老乡亲的感恩,以不同的方式,去寻找青春的足迹,去抚摸信仰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打乱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学校停课,企业停产,各行各业都处于停滞状态。到1968年,66、67、68届初、高中毕业生仍积压在学校,无法升学或分配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央对毕业生分配工作提上了日程。</p><p class="ql-block">1968年4月,中央在转发黑龙江省革委会的报告批语中,传达了毛泽东关于“毕业生分配是个普遍问题,不仅有大学,且有中小学”的批示。随即又发出了“四个面向”的文件,即: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及时做好毕业生的分配工作。</p><p class="ql-block">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当时的昭乌达盟有一部分“老三届”被分配了工作。其中宋英达到了《平庄矿工报》社当编辑,我被留在平庄矿中任职,于是彼此成为平矿的“工友”。</p><p class="ql-block">1968年夏,内蒙古效仿北京25中的学生到锡盟插队的“典型”,出了个“丰镇经验”,要求“老三届”都上山下乡闹革命。与“文革”前相比,这次知青上山下乡在动机和方式方法上都已起了质的变化,政治目的在于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反修防修”,政策上带有强制性色彩。动员方式上,机关、学校、街道、企事业单位和家庭齐动员,正面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带有政治运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1968年9月5日,平庄矿中和分配到平庄矿务局的赤峰二中同学共57人,来到了赤峰县比较富足的安庆沟公社元茂隆大队。元茂隆大队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平坦肥沃,第二干渠东西走向横亘村北,基本能旱涝保收。全大队共有四个自然村、九个生产队,当时的工分日值都在一元以上。我们分别安置到大烧锅地村一、二队(20人),旗下地村四队(11人)、元茂隆村七、八队(21人),公爷府村九队(5人)。至此,我和宋英达又续写了“农友”的情谊(1970年又同入军营成为战友,也是我50年携手并肩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1968年9月13日,北京十中的同学也启程来到元茂隆大队旗下地和元茂隆村,与我们成为50年深交的知青战友。<b style="color:rgb(1, 1, 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元茂隆大队知青名单</b></p><p class="ql-block"> (90人,已故10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大烧锅地村(25人,已故6人):</p><p class="ql-block">一队(10):安智生、冯为公、姜桂兰、陈又青、安智英、梁秀芝、薛媛、王少才(已故)、麻忠山(已故)、张瑞华(已故)。</p><p class="ql-block">二队(10):冯来廷、于海泉、黄岗岭、张文才、宋英达、林新民、刘桂英、耿玉环、郑瑞秋(已故)、王美荣(已故)。</p><p class="ql-block">九队(5):沈英、韩素珍、李久春、王纪元、郭素玲(已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旗下地村(24人,已故2人):</p><p class="ql-block">三队(13):赵鲁民、苑常宝、洪英林、赵鲁军、冯英斌、耿志勇、尹文通(已故)、吴宏、王华平、荆安妮、陈盈、沈淑贞、吴玉泉。</p><p class="ql-block">四队(11):张森、傅力军、刘树槐、程亚峰(已故)、张志田、陶玉海、姜桂芹、吕秀霞、徐玉兰、李姊棣、李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元茂隆村(41人,已故5人)</p><p class="ql-block">五队(11):静林、许玉成、申树明、尹学武、夏志远、静慧、刘建秀、温福群、赵大峦、宋淑兰、纪玉兰(已故)。</p><p class="ql-block">六队(9):王景泰、贺济民、梁如珪、杜树森、陈丽芬、邓履平、付亚琴、邓履康(已故)、李宝江(已故)。</p><p class="ql-block">七队(11):李志学、张玉香、陈振贵、王书兰、李志荣、王文芝、董兆云、商荣荣、胡宝昌、胡士华、程义德。</p><p class="ql-block"> 八队(10):赵福宏、李毅夫、段俊岭、李素琴、刘金环、孙慧芬、陈淑华、黄亚萍、付涛(已故)、吴秉寅(已故)。</p> <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5日6:00,住在平庄的同学就聚集在矿区文化宫广场,清点人数……</p> <p class="ql-block">挂置横幅标语:“赤峰平庄知青感恩之旅”。</p> <p class="ql-block">6:30准时向赤峰出发。</p> <p class="ql-block">平庄的同学到达赤峰,在指定地点与北京的同学汇合。五十年的思念之情,在热情的拥抱与泪水中迸发。</p> <p class="ql-block">7:50,在挂着“北京知青回乡之旅”、“赤峰、平庄知青感恩之旅”横幅的车队,满载着身穿印着“元茂隆1968——2018知青”T恤,佩戴“元茂隆首批知青重回第二故乡”胸卡的老翁老妪,穿过车水马龙的街区,在来往行人的注目下,迎着旭日兴致勃勃的驶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68到2018,50个寒暑弹指一挥间,就像车窗外斑驳的秋色一掠而过,而我们回家的心情却如丰收的硕果急切而又深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回 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沙海归舟</b></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一个执拗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纠结成难解的心结</p><p class="ql-block"> 丝丝缕缕</p><p class="ql-block"> 把老知青的脑海占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2018 绕不过去躲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热点话题</p><p class="ql-block"> 笼罩着神州大地</p><p class="ql-block"> 数不清的知青群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一个梦寐以求的渴望与希冀</p><p class="ql-block"> 如同晨光中跃上窗台的雄鸡</p><p class="ql-block"> 引吭报晓 高唱鸣啼</p><p class="ql-block"> 唤醒梦中沉睡的我你</p><p class="ql-block"> 不达目的 不饶不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个个年届花甲古稀</p><p class="ql-block"> 铁了心打定主意</p><p class="ql-block"> 哪怕步履维艰 杖策出行</p><p class="ql-block"> 哪怕必须亲人陪伴 甚至依赖轮椅</p><p class="ql-block"> 哪怕搭过桥支了架刚做过手术</p><p class="ql-block"> 哪怕拖着多病赢弱的躯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哪怕列车拥挤</p><p class="ql-block"> 一票难求</p><p class="ql-block"> 哪怕买不到卧铺</p><p class="ql-block"> 甚至没有坐席</p><p class="ql-block"> 千万里行程要一路站到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明知当年的集体户老屋</p><p class="ql-block"> 历经诸多变故</p><p class="ql-block"> 早被时光抹去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没留下丝毫可以凭吊的遗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明知当年熟悉的</p><p class="ql-block"> 年长和同龄的乡亲</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已经辞世亦或迁居</p><p class="ql-block"> 有共同语言</p><p class="ql-block"> 能促膝忆往的乡间知己</p><p class="ql-block"> 踏破铁鞋难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回到那边曾经励炼青春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p><p class="ql-block"> 那里僻壤蛮荒</p><p class="ql-block"> 并非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没有仙山琼阁 风光旖旎</p><p class="ql-block"> 恰恰相反</p><p class="ql-block"> 当年 那里曾是劳其筋骨</p><p class="ql-block"> 苦其心志的炼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 仍属小康路上</p><p class="ql-block"> 欠发达的地区</p><p class="ql-block"> 死乞白来赖还要回去</p><p class="ql-block"> 为何咱们如此痴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五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是你我人生旅途</p><p class="ql-block"> 绝无仅有的一座特殊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想再见第二个“半世纪”</p><p class="ql-block"> 梦呓!没戏!</p><p class="ql-block"> 排除万难 义无反顾</p><p class="ql-block"> 拼着老命也要回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为了回味五十年前</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p><p class="ql-block"> 奔赴“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 迈出第一步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为了寻觅半个世纪前</p><p class="ql-block"> “接受再教育”</p><p class="ql-block"> 遗落在荒原边陲的</p><p class="ql-block"> 青春足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为了抚平那郁结胸中</p><p class="ql-block"> 经年不化的垒块</p><p class="ql-block"> 为了破解那撂不下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始终让人搞不懂的</p><p class="ql-block"> 恨爱交际的矛盾心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为了感恩 为了回报</p><p class="ql-block"> 为了续写知青与老乡</p><p class="ql-block"> 半辈子交往接下的</p><p class="ql-block"> 难以割舍的深情厚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为了生命的年轮</p><p class="ql-block"> 再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为知青岁月再加盖一枚</p><p class="ql-block"> 验证年检的深红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如同当年回家过年探亲</p><p class="ql-block"> 非走不可 坚定不移</p><p class="ql-block"> 历尽艰辛 在所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如同1976年遭遇唐山大地震</p><p class="ql-block"> 牵挂亲人安危 昼夜兼程</p><p class="ql-block"> 归心似箭 恨无双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如同当年办病退大返城</p><p class="ql-block"> 势不可当 迫不及待</p><p class="ql-block"> 千方百计 只争朝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故土的膜拜</p><p class="ql-block"> 虔诚的心灵洗礼</p><p class="ql-block"> 昔日是从乡间拼命逃离</p><p class="ql-block"> 今朝是从城里自愿而去</p><p class="ql-block"> 二者岂能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与当年返城相比</p><p class="ql-block"> 心境大不同</p><p class="ql-block"> 最根本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就是起点终点完全倒了个儿</p><p class="ql-block"> 不折不扣的反向逆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如同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p><p class="ql-block"> 商定归期 考虑周密</p><p class="ql-block"> 购票食宿 安排过细</p><p class="ql-block"> 制作横幅 斟词酌句</p><p class="ql-block"> 营造氛围 策划联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收集健在故人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讨要手机号码以便联系</p><p class="ql-block"> 排列寻亲访友的次序</p><p class="ql-block"> 选购恰当可心的见面礼</p><p class="ql-block"> 那份激动热切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赛过初恋期盼约会的甜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北京 赤峰 平庄</p><p class="ql-block"> 各组各的团队</p><p class="ql-block"> 商定统一的的行期</p><p class="ql-block"> 各回各插队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却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第二故乡回访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不再纠结</p><p class="ql-block"> 早已淡化的苦难与伤痛</p><p class="ql-block"> 不为辩解</p><p class="ql-block"> 当年纠葛的孰是孰非</p><p class="ql-block"> 不为继续</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悔不悔</p><p class="ql-block"> 这个永无休止的争议</p><p class="ql-block"> 只是因为我们这代人</p><p class="ql-block"> 额顶有着共同的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捡拾拼接那破碎斑驳</p><p class="ql-block"> 远逝的芳华</p><p class="ql-block"> 回收那集体户生活</p><p class="ql-block"> 五味杂陈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本意初心不为游山玩水</p><p class="ql-block"> 千里迢迢是为了我们青春的奠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把我们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收集梳理</p><p class="ql-block"> 为后人评说上山下乡</p><p class="ql-block"> 留下真实 留下细节</p><p class="ql-block"> 以共和国同龄人的诚信担保</p><p class="ql-block"> 拒绝戏说 拒绝演绎</p><p class="ql-block"> 写出经得起时光考验的“知青史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梦境中 依稀看到</p><p class="ql-block"> 袅袅炊烟扯起礼宾的旌旗</p><p class="ql-block"> 排排绿树扬起欢迎的手臂</p><p class="ql-block"> 间间农舍勾起淡淡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条条乡路通向久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知青们高举着感恩的横幅锦旗</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聚首村头翘盼我们安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对许多人来说</p><p class="ql-block"> 杂事缠身 体质下降</p><p class="ql-block"> 成行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对某些人来说</p><p class="ql-block"> 或许此行</p><p class="ql-block"> 是人生舞台谢幕前</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次返乡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像“知青春运”</p><p class="ql-block"> 又一次演练复习</p><p class="ql-block"> 滚滚车轮敲击着</p><p class="ql-block"> 延伸向天边的钢轨</p><p class="ql-block"> 耳畔仿佛拉响</p><p class="ql-block"> 知青专列启程的汽笛</p><p class="ql-block"> 夕阳晚照下</p><p class="ql-block"> 车窗外掠过迷人的秋色</p><p class="ql-block"> 心海中荡漾起层层涟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去!</p><p class="ql-block"> 哪怕返乡之旅</p><p class="ql-block"> 最终的结局不尽如人意</p><p class="ql-block"> 但只要能重游故土</p><p class="ql-block"> 再看一眼那浸洒过青春汗水泪水</p><p class="ql-block"> 历经风雨的多情土地</p><p class="ql-block"> 亲眼看一看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沧桑巨变</p><p class="ql-block"> 亲身感受一下</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改革开放</p><p class="ql-block"> 给新农村带来的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那就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没有怨言</p><p class="ql-block"> 没有失落</p><p class="ql-block"> 没有遗憾</p><p class="ql-block"> ——我心足矣!</p> <p class="ql-block">上午9:30,我们终于来到朝思暮想的元茂隆村。</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气温虽然很低,但是乡亲们早早就拉着“热烈欢迎北京、赤峰、平庄三地知识青年回家”的横幅等候在村委会门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村头下车,打着“五十年的思念与祝福,感恩元茂隆父老乡亲”的标语,排成五路纵队,急不可耐的向村里走去。</p> <p class="ql-block">冯来廷带领大家边呼“感恩安庆镇、感恩元茂隆“、”向父老乡亲们学习”、“向父老乡亲们致敬”的口号,边向路旁的乡亲们招手致意。几十年没喊口号了,但我们的肺腑之音得到了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元茂隆喜气洋洋如同过年,鞭炮齐鸣、标语醒目、鲜花朵朵、载歌载舞。乡亲们与三地知青紧握双手,思念与牵挂相撞击,热烈与热情相呼应,隆重的场面令人动容、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亲人们,我们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朵朵鲜花迎亲人,一朵鲜花一颗心。</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安庆镇党委陈振军书记、尊敬的元茂隆村委会和各队的领导、亲爱的元茂隆村的父老乡亲们:</p><p class="ql-block">你们好! </p><p class="ql-block">金秋九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更是我们知识青年难以忘怀的日子。</p><p class="ql-block">50年前的今天,我们这些被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学业的热血青年,告别了母校,告别了亲人,从平庄矿中、赤峰二中来到了赤峰县安庆沟公社元茂隆大队。9月13日,北京十中的同学紧跟随其后,也踏上了上山下乡的征途。</p><p class="ql-block">是元茂隆大队的父老乡亲接纳了我们,为刚刚步入社会的“毛孩子们”遮风挡雨。是元茂隆这片热土养育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真情。从此,开启了充满苦辣与酸甜、艰辛与快乐的新生活,在人生的道路留下了蹒跚而又坚实的足迹。</p><p class="ql-block">50年来,我们虽然先后离开了这里,走上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但是无时无刻都在怀念着第二故乡,牵挂着这里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打井人”,50后的今天,已经古稀之年的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终于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全体知青在组委会成员冯来廷的组织下,把50年的思念与感恩之情化为不太标准却十分真诚的军礼,向在场的各级领导和父老乡亲表达深深的谢意。</p> <p class="ql-block">安庆镇党委陈振军书记,元茂隆村党总支部郭磊书记、村委会杨国志主任与其他成员、各生产队长、村民代表和闻讯赶来的乡亲们参加了“元茂隆大队首批知识青年重回第二故乡启动仪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元茂隆村党总支部郭磊书记致欢迎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p><p class="ql-block">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雁北长城脚下菊花绽放,英金河畔欢歌一片。在国庆、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在此,我代表元茂隆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和全村四千多父老乡亲,对北京、平庄、赤峰知青回访第二故乡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节日的问候!</p><p class="ql-block">峥嵘岁月,往事历历。回想起下乡的日子,知青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结下了别样的感情。有甜蜜也有悲伤,但是这些知青们始终与乡亲们保持联系。因为他们忘不了这片令他们魂牵梦绕的热土,还有待他们胜似亲人的父老乡亲,以及一起战严寒斗酷暑,一起秋收的火热场面。</p><p class="ql-block">一代知青的你们,心怀历练之志,顺应时代之潮,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来到了元茂隆这个广阔的农村天地里,你们经历了由知识青年到插队农民的艰苦转变,挑百斤担,吃千般苦,乐于奉献;住土房,吃玉米面,坚守清贫;锤炼品格,磨砺毅力,志在千里。</p><p class="ql-block">乐学好问的你们,掌握了从播种到收割等一系列本领,丰富了人生阅历;知识渊博的你们,为元茂隆农村和农业发展传知送宝,展示了一代知青的风采。</p><p class="ql-block">团结友善的你们,视农民如亲人,与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情谊。元茂隆的山水,因为你们的到来而更加亮丽多彩。</p><p class="ql-block">年轻有为的你们,因为有了元茂隆的经历而更加丰富,因为有了元茂隆的经历,锻炼了你们的筋骨,坚强了毅力,为你的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你们矢志不渝,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你们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们感到十分欣慰。</p><p class="ql-block">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元茂隆村民心中的偶像,现如今已到了古稀之年,但你们从未忘记曾经奋斗奉献青春的这片热土,始终惦记着第二故乡的发展和变化,始终没有忘记这里的父老乡亲。但因当时的条件有限,没有照顾好你们,我们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代表元茂隆村全体党员、干部、村民,祝你们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快乐永远伴随着你们!希望你们常回来看看,因为这里永远是你们值得怀念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的倡导者、北京知青苑长宝向郭磊书记和杨国志主任赠送锦旗。</p> <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的策划人、赤峰知青代表宋英达和组委会成员、平庄知青代表刘树槐向元茂隆村委会敬献由宋英达先生满怀深情书写、与会知青签名的七米长卷《不忘知青岁月,感恩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宋英达是从元茂隆走出的著名书法篆刻家,曾为众多国家领导人、文化名人及国际友人治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90周年之际,中国集邮专门制作发行了刊载他的书法、篆刻作品的主题邮册。</p><p class="ql-block">宋英达博览群书,贯通中外,曾作为赤峰文化学者随团访问日本。他在赤峰市人大任上,对我市的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和城市景观设计做出了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宋英达为曾在元茂隆得以历练而自豪,元茂隆为有这样的知青而骄傲。</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模特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红红火火大中华、江南柳、马背上的萨日朗、爱在赤峰;多才多艺的村民现编现唱,用评剧曲调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演出,歌颂了新农村美好的生活,展现了村民们良好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宋英达作为“元茂隆首批知青重回第二故乡活动”的策划人,结合当年的经历与感受向安庆镇党委陈振军书记讲述活动初衷、政治考量、总体设想与预期效果。</p> <p class="ql-block">音响师在烈日灼晒下被眼前的场景所感动,看得如醉如痴。</p> <p class="ql-block">元茂隆村党总支部书记郭磊与大烧锅地二队的赤峰知青林新民合影,郭书记的父亲就是当年的生产队长。</p> <p class="ql-block">“元茂隆首批知识青年重回第二故乡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各村的生产队长带领大家分散看望父老乡亲,陈书记和我们一起到大烧锅地村走家串户。</p> <p class="ql-block">在镇党委陈书记的陪同下,我们看望了住在大烧锅地村、当年下乡时元茂隆大队主任孟兆彬的老伴。身体魁梧康健的孟主任,带着“文革”时期心灵与肉体的伤害过早的离去,女儿也撒手人寰。孤独的老人和女婿支撑起这个不幸的家庭,是镇政府精准扶贫对象。得知外孙女内蒙古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我们酸楚的心得到一丝欣慰。</p><p class="ql-block">小小“红包”,深深心意。宋英达代表大家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老人家眼含激动的泪花,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舍不得松开,拖着瘦弱的身躯坚持要送到院外。</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又看望了当年的老房东李国瑞老伴,回顾亲如一家的往昔。</p> <p class="ql-block">当年和我们一起干活,一起玩耍的郭凤海依然身体健壮精神矍铄。</p> <p class="ql-block">大烧锅地原一队副队长王起之子王金廷是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得知知青回乡的消息,早早就在村委会院内等候。</p> <p class="ql-block">知青点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组委会成员冯来廷带领平庄知青在王金廷陪同下看望原大烧锅地二队妇女队长杨玉兰(王洪存遗孀)。</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王金廷、杨玉兰、韩素珍。</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黄岗岭、张文才、冯来廷、刘桂英、姜百玲。</p> <p class="ql-block">看望二队石匠于福夫妇。</p> <p class="ql-block">住在元宝山矿的平庄知青耿玉环,当年在大烧锅地二队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次专门坐出租车赶来参加活动。还带着慰问品看望好友郭凤琴和她90高龄的老母亲,看到宽敞明亮的居住环境和满圈的牲畜家禽,为第二故乡的发展变化和乡亲们富足的生活而高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徐滢心:离开酷热的南京,借到北京之隙来到闺蜜耿玉环家避暑小聚。适逢当年下乡知青组织50年纪念活动,有幸陪玉环一起重返生活过三年零二十天的地方,她去参加村里组织的欢庆仪式,把我安排给当年特别要好的密友郭凤琴家,其女儿和三舅妈带我到镇里正建的工业园区和村民的新居参观游览,随拍了一些新农村新景象,颠覆了我对北方农村的固有印象,小街小巷规划的整齐有序,村民的环保意识超乎想象,除了新鲜好奇,更多的是钦佩和羡慕。</p><p class="ql-block">虽然初次且短暂的接触,质朴善良的郭凤琴一家就视我为朋友,用自家种植的菜蔬热情款待了我,临行时又送给闺蜜和我不少自产的的土特产,真诚邀请我以后一定再来多停留几天,面对如此真诚与热情我无言以对,除了感动还是感动。</p> <p class="ql-block">图一:旗下地知青合影。左起:苑长宝、尹文通、沈淑珍、程亚峰、张森、赵鲁民、姜桂芹、刘树槐、李 伟、陶玉海。</p><p class="ql-block">图二:慰问当年的队长孙学儒遗孀。</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沈淑珍、李 伟、宁大娘、姜桂芹、张 森。</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陶玉海、尹文通、赵鲁民、刘树槐、程亚峰、苑长宝。</p> <p class="ql-block">千山万水心连心,见到你们格外亲。</p> <p class="ql-block">旗下地知青苑长宝、张森看望当年的队委会成员、小队保管刘成玉。</p> <p class="ql-block">慰问当年四队队长的遗孀。</p> <p class="ql-block">旗下地村的知青走访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图一:刘树槐紧紧抓住村民董晓国的手,询问当年下乡时一起干活的伙伴、晓国哥哥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图二:李伟向当年四队的队委会成员、小队保管刘成玉转达知青们的问候与谢意。</p><p class="ql-block">图三:苑长宝与老乡亲付士悦亲切交谈。</p><p class="ql-block">图四:姜桂芹慰问当年在一起干活的社员王海峰。</p><p class="ql-block">图四、五:和当年的小队长及社员的合影左起:张国平、姜桂芹、万洪明、王彦清、刘树槐、万士平(当年的小队副队长)。</p> <p class="ql-block">左起:苑长宝爱人吴桂金、杨宝合(村委会主任杨国志父亲)、苑长宝、尹文通在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别梦依稀感逝川,故园50周年前。当我们回到了昼思夜想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各级领导和父老乡亲,用隆重热烈的场面接待久别的亲人,欢迎仪式结束后,原六队队长王清华开着自家三轮车接我们回家。</p> <p class="ql-block">上图:北京知青申树明、宋淑兰夫妇当年下乡时在第一位房东吕志家的合影。</p><p class="ql-block">下图:五队的北京知青刚下乡时没有房子住,当时正在服兵役的吕志把自己准备结婚用的新房,让给了知青做安置房。这次到他家里探望,现在的住房又比他当初的婚房不知要漂亮多少倍,真为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到高兴。</p> <p class="ql-block">五队的北京知青静林,儒雅谦和、多才多艺,因“右派”子女的身份,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但凭着正直的品质与执着的精神,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上留下了闪亮的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他心怀感恩之情,与同下乡在元茂隆村的平庄知青赵福宏专程开车从北京到赤峰,在宋英达和我的陪同下,走家串户看望有恩与己的乡亲们。特别是与曾经的房东杨玉林的女儿杨桂兰(霞子)、儿子“墩子”相见的情景,令人泪奔,至今难忘。也正是这次回访,为今年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趟了路子积累了经验。</p><p class="ql-block">这次杨桂兰、李祥夫妇听说知青重回第二故乡的消息,早早就来到村委会等候。</p><p class="ql-block">图一:当年风华正茂的静林。</p><p class="ql-block">图二:去年杨桂兰、李祥夫妇看到静林喜出望外。</p><p class="ql-block">图三:回忆往事,高兴而泣。</p><p class="ql-block">图四:看望墩子。</p><p class="ql-block">图五:杨桂兰(前排左起第四人)和乡亲们与北京知青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静林:1973年,我在北京过完春节返回元茂隆。当时村里的知青已分几批抽调回城安排了工作,剩下的知青就没几个人了。后来虽然生产队和大队几次推荐我回城,但因“家庭问题”都被上边否定而剩下我一人,每天随队里的社员一起出工下地干活,回来后自己在知青点做饭住宿。一段时间后,感觉以后也没有什么出路,就有了换个地方,换个环境的想法,经和父母写信联系,征得了他们的同意,並由他们和我在河南的亲戚联系商量,最后决定我转到河南亲戚家的农村插队。</p><p class="ql-block">一晃到夏天,下地干活时,杨玉林大叔得知知青点就我一人了,热情的邀请我到他家去吃住,省得一个人起火做饭,孤孤单单的。这样我就搬到了杨大叔家,时间好象是七月份,这段时间我一边下地干活,一边联系办理转插调动的事,直到九月份才办理完转插的手续。在这两三个月里,我受到杨大叔一家人热情的关怀和接待,把仅有的两间住房收拾好一间给我住,他们四口人住一间,虽然他们的一儿一女年岁不大,也都在十岁往上了,挤在一起住还是很难受的。这让我一直心存感激,终生不忘!我最后离开元茂隆时,和队里干部做了交待,我这半年在队里出工所挣工分,年底结算后,剩多剩少都留给杨玉林大叔,最后连我的所用劳动工具,行李等都留给了杨大叔家。至今回想起这一家人,在我最孤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接纳了我,使我终生感动,感激!</p><p class="ql-block">杨大叔当时40多岁,性格有些内向,平时不太多言语,由于经常赶马车出外,见识要比一般社员多很多,平时休息大家聚在一起,都喜欢听他讲些外面的闲闻趣事,而且他们老两口都很热心助人,谁家有事找他们帮忙,都很爽快的热情相助。大叔平时没有用车任务时,就和大家一起下地干活,而且还是一把好手。</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长久,杨大嬸的本名已不记得了。去年回去,两位善良的老人已经不在了,只看到他们的两个孩子霞子和墩子,每当想起往事,就禁不住心酸落泪。</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静林:第一张照片,是探望村民翟树田时在他家的合影,当年我们在五队下乡时,他也就十五,六岁,还算不上壮劳力,现在己是六十多岁的老者。</p><p class="ql-block">第二张照片是探望五队村民吴显志时的合影,真希望他有机会来北京时,我们再相聚!</p><p class="ql-block">第三张照片是我和五队的返乡知青鲍喜莲,在大队部前欢迎知青返乡会上的合影。</p><p class="ql-block">最后这张是我和当年五队生产队长鲍喜恩大哥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傅雅琴:“回元茂隆看看”是埋藏我心中多年的夙愿。感谢苑长宝的提议,赵鲁军、温福群的积极组织,感谢宋英达、安智生大哥和组委会的各位同学的辛勤付出,使我的愿望成真。</p><p class="ql-block">从1968年9月到1970年9月,我在元茂隆只呆了两年,但我今生难忘那里的乡亲们给予我的关心和爱护。</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1968年夏天的北京,天似乎是灰蒙蒙的,由铁道部颁发给父亲的证书和奖状竟给我们家里带来了恶运,一夜之间,父亲成了斗争对象。记得父亲在刚刚被批判的当天晚上,告诉我们兄弟姐妹“我是被冤枉的,你们可以和我划清界限,但是早晚会弄清的。我的成绩是国家认可的,今后不管你们到哪儿都要踏踏实实做事做人”。在沉重的“家庭包袱”和不受待见的环境下,我小小年纪就来到了元茂隆。是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接纳了我,没有丝毫的歧视。</p><p class="ql-block">记得春天间苗,我分不清哪是草,哪是谷苗,边摸边间,先是蹲着间,累了又猫腰间,实在太累了就爬着间。一个人两条垅,尽管反复变化着姿势使劲干,还是落的好远,地头休息我不休息,是姜桂兰、王桂兰、王清荣、刘金兰、李素兰等农村小姐妹们纷纷来帮我。而后她们在我的两边,一边干自己的一边帮着我不掉队。每当想起在元茂隆的日子,这些情景就在脑海里出现终生难忘。这次去我谁也没见到,她们都嫁到了其他地方,也是近70岁的人了,从乡亲们口中得知改革开放以后她们的生活都好了,也都是一大家子人,现在很少回来了。知道她们过的好,虽没见到她们我还是很欣慰的。</p><p class="ql-block">这次去元茂隆最大的收获就是回去了,真是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地方,唯一的遗憾就是时间太快太短暂了。</p><p class="ql-block">图一:这是原六队北京和平庄知青探望当年的生产队长吕新广时在他家留的影。前排左一是当年的王清华队长,左二吕队长老伴,左三就是吕队长,当年吕队长和王队长对知青非常照顾,吕队长如今已经是80岁高龄,由于身体的原因没能去大队看我们,由他的儿子去大队看我们,如今他的儿子也是队长,子承父业,带领乡亲们劳动致富。当看到当年的知青来看他时,拉着知青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让儿媳赶紧准备饭菜。</p><p class="ql-block">和队长们合影的知青左起:北京知青贺济民、傅雅琴、陈丽芬、邓履平,平庄知青李淑琴、陈素华、刘金环,北京知青杜树森,平庄知青段峻岭、李毅夫。</p><p class="ql-block">二图左起:吕队长老伴、吕队长、王队长、另一个老乡记不得姓名了。</p><p class="ql-block">图三:是在吕队长家院子里六队的知青合影。</p><p class="ql-block">图四:从吕队长家里出来。农民生活改善了许多,家家都是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以前全是干打垒的土房不见了。</p><p class="ql-block">图五:贺济民、陈素华、傅雅琴、刘桂英、冯来廷。</p> <p class="ql-block">亲如兄弟。左起:程义德、孙瑞(安庆镇养老院院长)、朱海民(现任元茂隆七队队长)、吴国良(现任元茂隆村冶安主任 村保管员)、李志学。</p><p class="ql-block">67岁的孙瑞是原七队的社员,曾任元茂隆大队主任,现任安庆镇养老院院长。在青年点时,孙瑞曾在夜里把一只活麻雀偷偷放进男知青宿舍的顶棚吓唬知青,这小子当时也是一个淘气的小屁孩。</p> <p class="ql-block">铁哥们李祥和程义德。李祥身体健壮、为人忠厚,各种农话都拿得起、放得下,当年干活没少照顾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程义德:1969年,村里派民工修赤峰西大桥时,我俩搭伙抬筐朝夕相处,挖桥墩地基他总是照顾我,他抬重头,让我抬较轻的一头,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深情厚谊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社员武桂林老伴,今年87岁,生有二女四子,个个都很有出息,其中大儿子武国栋退休前任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老社员杨海,今年83岁了,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听说知青来看望,出门迎接。</p> <p class="ql-block">在当年的知青点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午12:00,“纪念三地知识青年下乡五十周年联谊会”在“四季春大酒店”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安庆镇党委和元茂隆村委会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广大父老乡亲如盼游子,倾情而至。大厅的电子屏幕配乐展示着知青当年的老照片与即时之照,现场氛围十分热烈。</p> <p class="ql-block">胡宝昌:尊敬的安庆镇党委陈书记、尊敬的元茂隆村委会各位领导、各位生产队长、各位村民朋友,</p><p class="ql-block">姜桂芹:亲爱的来自北京、赤峰和平庄三地的知识青年朋友们,</p><p class="ql-block">合:大家中午好。元茂隆首批知识青年重回第二故乡联谊活动现在开始。</p><p class="ql-block">胡宝昌:今天我们相聚在元茂隆,看望思念已久的父老乡亲,共叙上山下乡50年的知青情怀。</p><p class="ql-block">姜桂芹:充满感恩之情,内心无比激动。</p><p class="ql-block">胡宝昌:50年前的9月5号,我们陆续从北京、赤峰、平庄来到这里,迈开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姜桂芹:回首在元茂隆的日子,我们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父老乡亲的关心照顾培养教育,学会了农活、学会了生活、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怎样做人。</p><p class="ql-block">胡宝昌:50年,说长不长,仅是半个世纪。</p><p class="ql-block">姜桂芹:50年,说短不短,一万八千二百六十天。</p><p class="ql-block">胡宝昌:50年,我们从未忘记关心照顾我们的大小队干部和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姜桂芹:50年,我们从未忘记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p><p class="ql-block">合:啊!元茂隆,我们回来了,带来北京、赤峰、平庄知青的殷切问候!</p><p class="ql-block">胡宝昌:首先,欢迎安庆镇党委陈书记讲话。</p> <p class="ql-block">安庆镇党委陈振军书记在联谊会上热烈欢迎北京、赤峰、平庄知青的到来,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对我们重返第二故乡的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对于被他尊称为“前辈”们当年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陈书记介绍了安庆镇和元茂隆村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生的巨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元茂隆村委会杨国志主任致辞。</p> <p class="ql-block">北京知青代表赵鲁民发言:“首先对安庆镇党委和元茂隆村委会领导及父老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50年前,我们下乡到元茂隆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受到广大父老乡亲的关心和爱护,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最好的师傅给我们做饭料理生活。劳动方面手把手的教我们干农活,感受和学习到贫下中农朴实勤劳的品德,以后我们又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有不少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和在元茂隆接收再教育的结果是密不可分的。在此,我们再次向元茂隆的父老乡亲们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我们相信,在安庆镇党委和元茂隆村委会的领导下,我们元茂隆村父老乡亲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p> <p class="ql-block">安庆镇党委陈振军书记,元茂隆村党总支部郭磊书记和村委会杨国志主任与北京、赤峰、平庄知青重回第二故乡活动组委会成员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左起:刘树槐、苑长宝、冯来廷、杨国志、宋英达、陈振军、安智生、胡宝昌、郭磊。</p> <p class="ql-block">大烧锅地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大烧锅地村二队一铺炕上的四兄弟:林新民、张文才、宋英达、黄岗岭。</p> <p class="ql-block">当年插队到元茂隆村的北京和平庄的姐妹们。</p> <p class="ql-block">酒逢亲人千杯少,点点滴滴感恩情。</p> <p class="ql-block">冯来廷、刘桂英夫妇一曲《敖包相会》演绎了当年山村月夜的恋情。</p> <p class="ql-block">姜桂芹一曲优雅委婉的《梨花颂》助兴今天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苑长宝随歌伴舞,身形蓄势,臂舒如鹰,步履矫健,神采飞扬,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感恩每一滴水,它把我滋养;感恩每一枝花,带给我芳香;感恩每一朵白云,编织我梦想;感恩每一缕阳光,托起我希望……”北京知青温福群用声情并茂的歌声表达对父老乡亲们的养育之情。</p> <p class="ql-block">林国琴曾是张玉香的学生,老师回乡探亲,敬老师一杯,以表心意。</p> <p class="ql-block">程义德和静林合影话当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程义德:静林你可还曾记得,1969年冬的一天夜里,生产队的粮食加工点因社员去给打火机加油不慎失火,你和王景泰等北京知青以及平庄矿中知青都赶到现场扑救,王景泰怕房子里存放的汽油桶爆炸,想冲进内移出汽油桶被大家制止,知青们和老乡一起奋力扑救,那个场面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现在仍然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王维江一曲《再见了,大别山》彰显了夕阳正红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的元茂隆鞭炮齐鸣载歌载舞杀猪宰羊如同过年。乡亲们用最隆重的仪式、最质朴的语言,热烈欢迎三地知识青年的到来,感动得我们热泪盈眶无法言表。</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仿佛又回到了历史上的今天,穿越到曾经属于我们的年轻时代。</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又一次感受到元茂隆父老乡亲的热情与质朴,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我们深切缅怀为这片土地奋斗一生的大队陈国清书记,孟兆彬主任。</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曾在这里奉献青春、已离逝去的10名知青战友。</p><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时光总是走的那么快。这次重回第二故乡的活动,在欢快的气氛和恋恋不舍中就要结束了。</p><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活动,我们北京、赤峰、平庄三地的知青盼望已久;</p><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活动,安庆镇与元茂隆村委会的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精心筹备;</p><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活动,父老乡亲们像迎接久别的亲人,早早就在村头等候;</p><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活动,安庆镇礼仪公司的师傅与歌手、四季春酒楼的老板和开车的师傅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诚挚的谢意!</p><p class="ql-block">感谢美好的生活给予我们这次重返故乡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感谢故乡的父老让我们把终生回味的聚会珍藏。</p><p class="ql-block">再见了,各位领导和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再见了,我们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借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后无论身在何处,我们三地知青感恩的心,永远和元茂隆的父老乡亲、山山水水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的今天,各位前辈到元茂隆村下乡!五十年后的今天,你们再次回乡,让我深受感动!</p><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前辈们在元茂隆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半个世纪后再回乡,你们留下了深深的不舍和感动!</p><p class="ql-block">安庆元茂隆村永远是你们的故乡,我谨代表安庆党委政府和安庆三万多父老乡亲,欢迎你们常回乡!这就是故乡、就是咱们的家!</p> <p class="ql-block">第二故乡是知青一生难以割舍的思念!那思念是对纯朴乡亲的感恩,他们收留了幼稚而且娇嫩我们;那思念是青春的记忆,我们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遥远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张玉香、温福群、宋淑兰、邓履平、安智生、胡宝昌、毕道玲、申树明、张森、×××、陈志国。</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傅雅琴、姜百玲、刘桂英、杨桂兰(霞子)、赵大峦、、陈素华、商荣荣、陈振军、陈丽芬、李 伟、姜桂芹、沈淑贞、梁秀芝、韩素珍、姜春华、刘金环、邹亚君。</p><p class="ql-block">三排左起:冯为公、李志荣、李志华、耿玉环、鲍喜莲、×××、郭磊、王金廷、程亚峰、安智英、宋英达、黄岗岭、吴桂金、武敏政、李志学。</p><p class="ql-block">四排左起:张文才、林新民、×××、×××、×××、杨×、吴国良、×××、×××、李毅夫、贺济民、苑长宝、李志国、杜树森。</p><p class="ql-block">五排左起:程义德、静 林、段峻岭、刘树槐、孙瑞、王维江、×××、×××、赵鲁民、陶玉海、冯来廷、尹文通、李祥。</p> <p class="ql-block">元茂隆首批知识青年重回第二故乡活动,像一缕春风吹开了尘封50年的记忆,像一条纽带连接起元茂隆父老乡亲与北京、赤峰、平庄知青的友谊。这不,大家按着我们印发的《通讯录》纷纷加上了好友,“返乡行”、“知青岁月”、“元茂隆好友”、“元茂隆姐妹”群相继建立,快捷的网络每天都传递着亲人们的问候与祝福,报道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催发着我们今生难以割舍的情谊。</p> <h3>  9.5重回第二故乡活动蔓延了友谊之火,不仅增进了三地知青的感情与联系,而且相邀相聚日趋频繁。</h3><h3> 9月13日,北京知青在卢沟桥晓月湖聚会纪念插队50周年,“怀念昭乌达,不忘赤峰情。”</h3> <p class="ql-block">平庄知青也频频小聚,回忆逝去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温福群:50年知青重返元茂隆第二故乡活动,规模空前,亲情涌动,场面热烈,令人感动!这次活动组织,从策划、筹备、投入、组织,到圆满成功,与组织者付出的心血分不开的。在安庆镇元茂隆当地百姓,还有北京、赤峰、平庄知青和家属中反映强烈,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辛苦了,我的知青朋友。辛苦了,当地的领导和父老乡亲。是组识这次活动的紧密配合,还有那深深的情谊,密不可分的。让我们见到了50年前风风雨雨在元茂隆这块土地上战天斗地的身影,还有父老乡亲与知青之间那感人的情感。可以说这是一部教育下一代的教科书。永远不要忘记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有这部历史,传承下去。我们热爱我的祖国,热爱内蒙古赤峰元茂隆这片热土,把美丽的青春献给了那里父老乡亲,献给那片土地。我们收获了人生,走出了第一步,影响着几代人。感恩,我的人生。感恩,在元茂隆的摔打锻炼。感恩,元茂隆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沈淑贞:安智生、宋英达:你们好!感谢你们为返乡成功所付出的一切,你们安排的这么周到,让我从心里佩服。在参观赤峰新区时,我能亲耳听设计者亲自讲解,我难以言表。到达我五十年前呆过,住过 的乡村时,乡亲们的热情震撼了我,泪水模糊了双眼动人心弦,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明白你们的辛苦付出。一切都在无言中。听说安大哥身体不舒服,很希望您好好保养身体,十年后我们还要一同回家。谢谢的话就少说了,希望我们能北京见。祝您健康全家幸福。再见!</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7日9:06于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李志学:《难忘的乡情 》</p><p class="ql-block">三地知青50年重返第二故乡的活动圆满结束了,但知青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回来后还沉浸在返乡的令人激动的场景中,一幕幕在农村时的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知青刚下乡时生产队派吴明山给我们做饭,为了保证我们知青吃好、吃饱,生产队免费供应蔬菜,粮食不够,由生产队补贴,时不时还想办法弄点肉改善生活。下乡第一年评工分,当时是学习大寨评工法。平时记出勤天数,到年末按社員的体力、劳动态度,评出一、二、三等。一等工每天10分,二第工每天9分,三等工每天8分。我们知青点年龄差距大,大的干活跟上了,小的跟不上。评分时队长提议,知青们头一年干,有的跟不上,但他们尽力了,都评一等工吧,乡亲们一致同意。</p><p class="ql-block">知青们返城时,结婚的不招。我和陈振贵两家都在七队,冯来廷在烧鍋地。我就向大小队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把冯来𨑳两口子迁到七队,大小队马上同意,并给我们批了房身地。 </p><p class="ql-block">9月5日上午10点多钟,我们的汽车到旗下地,原七队的孙瑞、朱海民、武国良等许多人到旗下地接我们,社员张海文老伴也特意赶来,她说:''张海文在赤峰有事,实在回不来,特别嘱咐我来看看",同时孙瑞告诉我们说:“咱们七队的乡亲们听说你们回来,九点钟就在村前街等你们呢”。11点多钟,李祥用车拉着我们上原七队走访看望乡亲,会计张素兰,79高龄的她还在前街等着我们。看到我们到了,乡亲们纷纷围着我们问这问那,那种热情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下午我们快走时,张素兰又打发她老闺女到旗下地送我们。郭磊、孙瑞等人一直把我们送上车,令我们十分感动。 </p><p class="ql-block">回来后,林国芹几次視频,告诉我们这次返乡活动,在元茂隆反响很大,乡亲们一致反映,50年了,知青们都六七十岁了,还那么精神,还没有忘记元茂隆,没有忘记乡亲们。郭磊书记感触更深,号召村民要继续传承优良民风民俗,发扬知青精神,把元茂隆建成更加富饶的美丽乡村,要继续努力,让村民的日子过的更好,早日实现奔小康的奋斗目标。</p><p class="ql-block">这次返乡意义深远,终身难忘。 </p><p class="ql-block"> 2018.9.7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张玉香:《回首五十年 重返元茂隆 》</p><p class="ql-block">50年前的9月5日,我同来自北京、赤峰、平庄三地的90名知识青年,到元茂隆插队落户,在那里我渡过了10个春秋。那里有我的兄弟姐妹,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可爱的学生。</p><p class="ql-block">50年后的9月5日,我又回到了那片难以割舍的故土。</p><p class="ql-block">那天当我们乘车刚进旗下地村口,就听到鞭炮声齐呜,看到乡亲们夹道欢迎,小朋友们手拿着花束载歌载舞……那沸腾的场面让我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女儿回家来啦"! 回忆当年,我们初来乍到,很不适应,是乡亲们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生产技术上,是乡亲们手把手地传帮带,使我们很快融入了农村广阔天地。 尽管当年我们青春年少,是学习知识的最佳年华,但文革使我们中断了求学之路,为此我也感到终生的遗憾。但农村的磨练,使我有了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乡亲们的朴实、真诚、善良的品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我脑海中打下深深的印记,使我懂得做人要光明磊落,做事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从而奠定了我的人生基础,使我终生受益。</p><p class="ql-block">这次返乡,看到了我的很多学生,他们有的当了人民教师,有的担任了农村的各级领导,有的成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10年中,我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元茂隆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这次返乡,看到了元茂隆村整齐的街道,明亮的瓦房,笑容可掬的乡亲们……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内心十分喜悦。 </p><p class="ql-block">我衷心祝愿元茂隆的父老乡亲生活越来越好!衷心祝愿我的学生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2018.9.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陈振贵、王书兰夫妇:我们这次没能参加<span style="color:rgb(1, 1, 1);">北京、平庄、赤峰三地知青重返元茂隆活动深感遗憾。但在微信群中看到了每个让人激动的场面如临其境。特别是同一青年点的同学走访、看望乡亲的情景更是让人感动。不由自主回忆起当年与乡亲们在一起共同劳动的难忘岁月,现在看到的却大多数已是下一代。待有时机一定去探访曾生活过的第二故乡,看望父老乡亲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8.9.7 于准格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董兆云:元茂隆首批三地知识青年重返第二故乡联谊活动场面隆重热烈,盛况空前,看后心情激动,感概万千,久久不能平静。镇、村政府对这次活动之重视,接待规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广大知识青年和元茂隆的父老乡亲同甘苦,共患难结下的深厚友谊,定能传承下去,载入史册。元茂隆我的第二故乡,对那里的父老乡亲风土人情有着特殊的感情,50年前我们来到这块热土,进入人生的第一课堂,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特别是七队的父老乡亲特有的淳朴、善良、以及无私的情怀无时不刻在感染着我们,同时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知青返乡的活动由于特殊原因未能成行,深感遗憾。但值得庆幸的是网络的发达,使我看到了活动的全过程,又感到欣慰。最后祝元茂隆产业有新的发展,蒸蒸日上!父老乡亲身体安康,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祝所有知青朋友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美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8.9.7 于深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苑长宝: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北京到赤峰的高铁开通了,安智生又一次把咱们知青聚在一起回到了元茂隆。我们在一起相拥相抱,哭啊、笑啊,泪水、口水湿满了衣襟……。老伴儿把我推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精神兴奋起来。接着这个梦往下想:就是的,为什么不行呢?这次活动激活了我们的情感,沟通了联系的渠道,可以做到一呼百应;沿途又看到高铁正在紧张施工,开通后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北京、赤峰。真希望高铁开通的那天,我们再相聚在一起。这真不是梦,条件只有一个:我们都健康。我为所有知青朋友祈祷,祝宋英达、安智生二位身体健康!祝所有的朋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到那时,我们再相聚。(这梦加想就是梦想吧)</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8日5:27于丰台家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傅力军:安智生好!你不但是这次活动的主要发起人、组织者,而且你做的美篇也让我陶醉了!</p><p class="ql-block">智能网络时代已让我们的距离和时空不成为问题。当我在网上看到你发的美篇和乡友们发的一张张充满激情的照片和视频时,激动的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看到:迎亲人和返故乡二支队伍相见的场面,在我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元茂隆村的父老乡亲们男女老少和可爱的孩子们花枝招展个个穿着节日的盛妝,打着"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三地知青朋友重返第二故乡"的巨幅横幅,从百米长街前来迎接50年后前来探亲的当年的孩子们,三地知青也早早的下了大巴车,穿着红绿色印有"元茂隆知青•1968——2018"的统一服装,八字排开簇拥着挂着"北京知青返乡之旅"的大巴车两边向乡亲们徐徐走来、走来。这两支怀着亲人相见的急切、热盼心情的队伍,有着巨大的向心力吸引力,急剧靠拢,向对方急步流星地走去。刹那间,两支队伍会合了,融为一体。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和问候声响辙天空。亲人们沸腾了,元茂隆沸腾了,这片热土沸腾了!此时的我早已忘记了是在异地他乡,感情完全融入了这个回家的队伍,激动、幸福丶欢欣,快乐久久不能自拔。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已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当我看到宋英达巨幅书法作品赠送给第二故乡时,为之动容。你是社会名流为赤峰发展规划着蓝图,为书法界做着贡献,为老年人学书法讲课,是赤峰二中庞大群的领军如此忙人,为我们这次活动不遗余力添了浓重的色彩。用我先生的话说"英达好样的,是帅才!"这里向你鞠躬,道一声辛苦了!</p><p class="ql-block">当我看到姜桂琴、李伟手捧红包去乡亲家看望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不就是离开家乡五十年的当年的孩子回家吗。亲人是一家。当我看到刘树槐发的乡亲们晾晒的黄灿灿的玉米,沉甸甸的向日葵,缘油油的庄稼和青堂瓦舍的住宅的照片,乡亲们过着丰衣足食,歌舞升平,安定祥和的幸福日子,我这个怀乡之子心里踏实了,欣慰了,放心了。</p><p class="ql-block">苑长宝你为这次活动不仅操心受累,还慷慨解囊为大家订送了统一服装。向你致敬!谢谢你!</p><p class="ql-block">当我看到鬓染轻霜年逾花甲古稀的三地乡友们老当益壮,自信满满的精神状态为之自豪!我们这一辈就要活出精氣神!</p><p class="ql-block">安智生你高品位、高质量的美篇,爱不释手,如饮老酒,也弥补了我的遗憾。鞠躬了,道一声:受累了!欺待着你的更好作品,以饱眼福。 </p><p class="ql-block"> 2018.9.8日于旅游途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程义德:《回 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茂隆</p><p class="ql-block"> 一个让我们魂牵梦绕</p><p class="ql-block"> 难以割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那里的民风纯扑、敦厚</p><p class="ql-block"> 那里的老乡热情、善良</p><p class="ql-block"> 那里沃野千里、土膏肥润</p><p class="ql-block"> 那里遍地都是大豆高粮</p><p class="ql-block"> 50年前,一群朝气逢勃的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 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开始走向人生的第一课堂</p><p class="ql-block"> 元茂隆以他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就像迎接亲人一样</p><p class="ql-block"> 星移斗转,四季轮回</p><p class="ql-block"> 50年仿佛就在一瞬间</p><p class="ql-block"> 可他却承载了多少知青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记录了多少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p><p class="ql-block"> 历练了多少学子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积淀了多少历史的醇香</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重返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 激动的心情早已飞向</p><p class="ql-block"> 曾经生活、劳动过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元茂隆,我们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心潮澎湃、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思乡情感、尽情释放</p><p class="ql-block"> 来到了熟悉的农舍</p><p class="ql-block"> 见到了思念的老乡</p><p class="ql-block"> 迎来张张惊喜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坐在温暖的土炕</p><p class="ql-block"> 拉住长满硬茧的双手</p><p class="ql-block"> 早已是话语梗咽、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知青回来啦" </p><p class="ql-block"> 消息不径而飞,传遍大街小巷</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放下家务,停下农活</p><p class="ql-block"> 拿着农具,抱着孩子</p><p class="ql-block"> 走出家门,来到街上</p><p class="ql-block"> 嘘寒问暖,互诉衷肠</p><p class="ql-block"> 场面热烈,呯动心房</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时间很短、很短</p><p class="ql-block"> 送别的路啊很长、很长</p><p class="ql-block"> 一双双紧紧拉住的手送到很远很远</p><p class="ql-block"> 一句句贴心的话温暖胸膛</p><p class="ql-block"> "常回家看看,别让我们太想、太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元茂隆"</p><p class="ql-block"> ''请多保重,我亲爰的老乡"</p><p class="ql-block"> 50年后,这里没有变</p><p class="ql-block"> 没变的是</p><p class="ql-block"> 这里依旧政通人和</p><p class="ql-block"> 这里依旧满眼风光</p><p class="ql-block"> 这里依旧物茂粮丰</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老乡依旧淳朴善良</p><p class="ql-block"> 50年后,这里变了</p><p class="ql-block"> 变的是</p><p class="ql-block"> 整洁的街道,崭新的民房</p><p class="ql-block"> 变的是 ''农工轻林"全面发展的经营理念</p><p class="ql-block"> 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镇村二级领导集中精力</p><p class="ql-block"> 带领村民奔小康</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7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坦诚:本美篇堪称大作!宏篇巨作!内容的涵盖之广泛,情景描写细腻,感情渲染之强烈,是对知青情感的真实记录!</p><p class="ql-block"> 岁月这把利剑,</p><p class="ql-block"> 削去的是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花团锦簇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风雨,</p><p class="ql-block"> 长路漫漫,</p><p class="ql-block"> 他们已不再年富力强,</p><p class="ql-block"> 岁月把痕迹刻在脸上,</p><p class="ql-block"> 而生命之火却燃烧</p><p class="ql-block"> 在每个人胸膛。</p><p class="ql-block"> 美篇是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也是一代人对历史的回望。</p><p class="ql-block"> 它记录了难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记录了一代人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愿老知青们:</p><p class="ql-block"> 好好享受今天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用浓墨重彩的晚霞,</p><p class="ql-block"> 描绘幸福描绘梦想,</p><p class="ql-block"> 描绘那色彩斑斓的生命长廊!</p> <h3>  《我的这壶老酒》</h3><h3> 宋英达</h3><h3><br></h3><h3> 发酵了五十年 蒸馏了五十年 勾兑了五十年 窖藏了五十年</h3><h3> 不止是红高粱 也不止是杂粮五谷 不止是圣泉水 也不止是汗水血水冰茬子水 不止是清香浓香酱香 也不止是杂陈的五味</h3><h3> 我们自己酿造 加上无奈加上苦涩 我们自己酿造 加上奋斗加上拚搏 我们自己酿造 加上幸福加上欢乐 不轻易地送人 因为谁喝了也得呛一个跟头 不轻易地抛售 因为年份太陈分量太重太重</h3><h3> 五十年的酿造 五十年的滋味 五十年的回甘 五十年的后劲</h3><h3> 清心明目 舒肝利胆 滋阴补阳</h3><h3> 尤以增强记忆拒绝遗忘为最 就着岁月 和着泪水 醉也不醉 不醉也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