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躺騎的那些事

Music騎仕

<h3>兩輪躺車與常規單車~</h3><h3>關於躺車與公路車速度問題 很多人產生不少疑問 對此客觀公正的給出答案 </h3><h3>首先這是一個關於速度的概念 決定速度的有幾個因素 體能 性能 路況 風向 ... 等等 但要說的是如果不考慮上面幾大因素 答案是肯定的躺車一定快過公路車 這是歷史上經過驗證的毋庸置疑 大家可以有興趣查閱一下 躺騎車最終被禁止參與自行車競速比賽就是因為它的存在 公路車幾乎就沒有獲勝的機會 甚至躺車的競速型車獲得了一個貼切的形容詞 —— 貼地飛行 </h3> <h3>大家之疑問</h3><h3>躺車為什麼會比公路快</h3><h3>其一 躺車的發力相比公路車占優勢 公路車主要是靠騎行者的體重來發力 再加上蹬踏慣性 我們經常會聽到 搖車 這個詞 即通過將體重儘可能輪流壓在一隻腳踏上 對腳踏施加最大的力量 從而獲得更大的動力 約等於騎行者的體重 而躺車的發力通常主要依靠後背力量的支撐 通俗的講是靠後坐力來發力的 就如同我們靠著牆壁嚮前蹬踏發力一樣 這個力道要遠遠大於人的體重</h3><h3><br></h3> <h3>其二 當躺車速度提髙到某個級別時 風阻就成了提速的最大阻力 經過測算如果把常規立式車的風阻計爲100% 公路車的風阻大約爲70% 而躺車的流線型結構使得它的風阻還不足40% 所以非常佔據優勢 這也是躺車速度快的一個重要因素 除了歷史記載 現在也不時有這種挑戰競技 但結果是相同的 </h3> <h3>其三 安全性之疑問</h3><h3>躺車的安全性是不是不太好 恰恰相反躺車的安全性比常規車要好的多 就其躺騎穩定性主要取決於重心的高低 重心越低其稳定性越好 顯而易見躺車的重心是所有自行車中最低的 還有關於其靈活性 也稱之為反應速度 躺車舒適的騎行姿勢決定了騎行者騎行狀態更輕松 可以更冷靜的判斷路況 在復雜的路況具備更好的反應速度和能力 緊急狀態下 可以雙手剎車雙腳立刻就放在地上 試想一下兩側都有了支撐 想摔都摔不倒 而躺式的騎行姿勢可以確保即使緊急剎車也不會前翻 即使側翻因為距離地面近也不會產生過大的傷害 所以摔車受傷會輕很多 而且不會和車子纏繞在一起 也輕易不會摔傷頭部 頭盔的重要性遠不如常規車重要</h3> <h3>其四 規避安全風險</h3><h3>對於不慎導致交通肇事 首先會來自正面的碰撞會有腳踏和輪盤做爲第一道防線 其次是車架和前車輪爲第二道防線 然後纔是人的軀幹部分 最後纔是人的頭部 綜上訴述躺騎的安全實用性要更好一些 再有就是視野方面毋庸置疑 開過車的人都知道 躺騎的視野更寬 更遠而不像常規立式車一樣視野有限 </h3> <h3>躺騎的舒適性和身體健康首當其衝放在第一位</h3><h3>因為有舒適的靠背支撐 傾斜的躺姿使得即使長途騎行也不會使腰部重量成爲負擔 其頸部因爲有頸枕或頭枕支撐 不會像公路或山地車一樣 因為彎腰抬頭(彎腰露腚)而造成頸部的痠脹和痛 完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座椅可以緊緊拖住你的肩背部 這對於有腰間盤突出 腰肌勞損疾病而且又喜歡騎行的朋友而言絕對是一個福音 </h3> <h3><br></h3><h3>躺騎因其座椅的合理的設計 它完全可以包裹你的臀部 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 —— 前列腺(女性的會陰部位)不再受到壓迫 完全回避了相關部位疾患的發生 尤其是採用下把位的躺車 雙臂自然下垂放松了某些肌肉群長時間騎行不會感覺手臂痠麻 手腕不再負擔體重 而且是自然伸直狀態 完全改變了常規車因為承擔體重而使手腕造成的酸痛甚至疾病 雙手對車把的掌控也不再用力 在很多沒有騎過躺車的人看來 在他們的潛意識裏雙腿會覺得很累 其實不然 事實並非如此 腿部還會繼承肩部與腰部的後坐力支撐 因此不會感覺累 相反 因為騎行姿勢的改變 腿部會相應的放鬆很多 雙腳的蹬踏 由於腿和雙腳縮短了和身體(心臟)的垂直距離 血液更容易抵抗重力 心臟負擔會更小一些 </h3> <h3>未完待續 ... ... </h3><h3>綜上所述 躺騎車不但給騎行者帶來舒適之外 最主要的是身體健康方面這是常規立式車永遠也不能抗衡的 … … </h3><h3>無躺不騎 樂在騎中</h3><h3>無鎖不躺 所向披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