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访泉头村

续丽丽

<h3></h3><h1>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h1><h1> 时光匆匆,夏去秋来。为不辜负每一个鲜活的日子。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啦——历山深处泉头村。</h1> <h1>  车在去往西闫的路上肆意飞驰,公路犹如长长的水袖飘逸缠绕在翠绿的山峦间,正享受着在水袖上起舞的惬意,突然看到舜王谷路标指示牌。舜王谷到了,泉头村还会远吗?</h1> <h1> 车行谷里,车轮碾压着河卵石路面的嘎嘎声响,划破山谷的幽静。本与河水同行,可流水与路面构成的错觉,总让我认为是在逆流而上。</h1> <h1> 一江春水向东流</h1><h1> 偏有此河走西口</h1> <h1>  车碾压着河卵石路面缓缓颠簸前行,多次跨越河水。每涉一次水,都会莫名得兴奋激动一次,总想打开车门光脚踏进水里。</h1> <h1>  沿途美景不由分说簌簌扑入眼帘。簇簇野花笑脸盈盈,涓涓流水低唱浅吟,灌木草香醉入心脾,奇石怪壁肃然屹立。悠闲吃草的牛群,怔怔凝视我的小狗,舜王床边的天然踩脚凳子……每一点细碎的美好都不忍放过。尤其到处出现的白色十字标记,政府将有什么动作? 仿佛美好的游区开发指日可待!</h1> <h1>  </h1> <h1>  路上有很多这样的标记,政府将有什么动作?</h1> <h1>  没走多远,便看到这块牌子。瞬间眼前一亮,仿佛困扰已久的难题突然间有了正确答案。</h1> <h1>  舜王床,床边还有天然踩脚凳。</h1> <h1>  半山浓荫掩映处,突现一座庙一样的建筑。何方神仙居于此?哪位隐者自怡悦?“</h1><h1>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h1> <h1>  神秘和好奇驱使我们必须走近它,亲自揭开它的面纱。</h1><h1> 原来才是泉头村的一个自然村 ——砖窑村。目前只剩一户人家尚未搬迁,其他院落窑洞门口均被封堵。</h1> <h1>  车驶上一小段水泥路面,便看到一排窑洞,据说这是当年的饭店、旅馆、马帮商铺。不远处的学校残垣断壁,但难掩当年的较高规格。不由在此驻足良久,想象此地昔日的繁华,也疑惑有谁会来到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做生意? <br></h1> <h1>  后来了解到,我们一路同行的小河,流经沁水、翼城、绛县、曲沃四县,入浍河。这里曾是连接四县的重要交通要道,四通八达,当年的繁华就不难解释了。  </h1> <h1>  在村里的一块稍微宽敞的地方,我们把车停下。正询问“听说你们村里有个叫郭东的爱鸟人?”“谁找我?”早已先声夺人。应声抬眼,天哪!他就是传说中的坚守泉头村、几十年如一日的护鸟人——郭东?</h1><h3></h3> <h1>  郭东正在上方院落附身微笑,好像专门等候我们的到来。惊喜之余,素未谋面的郭东一边招呼我们进屋,一边给每人冲了一碗土蜂蜜水,端起碗,连同那份诚挚的热情顿时甜到了心底。</h1> <h1> 郭东的院子是全村的制高点,站在这里,俯瞰全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h1> <h3>冬日里的泉头村</h3><h3>图片由郭东提供,太原友人航拍。</h3> <h1>  和郭东的聊天中,得知,他现住的房屋为清乾隆7年(1742年)所建,距今276年。村里有建房碑文记载最早的距今317年。</h1><h1> 在郭东的带领下,又在村里到处转了转。不胜感慨这里的晋商茶马古道和古老民居,默默地见证着千百年人类文明史。</h1> <h1>  “带你们去九龙潭吧,会让你们更加惊叹!”好客的郭东提议。</h1> <h1>  出发前,郭东非要我把嫂子的裤子换上,唯恐杂草枝叶把我的美腿划伤。我执拗不穿,就要以这种最贴近自然的方式,表达对大地的深情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最原始景观的肃敬。<br></h1> <h1>  去往九龙滩的路崎岖陡峭,羊肠小径棘荆丛生,郭东拨杂草砍荆枝,瞬间为我们制作好出行拐棍,方便我们得心应手。我们在大呼小叫中,连滚带爬,磕磕绊绊,一手抓藤一手扒地,忽而鹞子翻身,忽而猴子探月……终于在郭东的倾力协助下看到了念念已久的九龙潭。 遗憾的是,有一截隐避在树林棘草里的直通沟底的陡坡实在让我腾不出手拍照,但这条“走的人多了”的不是路的路却最令我难忘,第一次走这样的路,无疑给我的人生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采。如果有朝一日这里被开发,用钢筋水泥修筑了方便游客上下的台阶,反而会失去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和体会。相比人类制造,我更喜欢上帝创造的原生态—— 九道梁汇聚与此,犹如九龙聚首,九道梁就有九条沟,九条沟就有九股水汇聚,犹如九龙戏水。九龙庙就建这龙脉之首,坐视九龙,镇守一方。九龙潭因此得名。 我一边惊呼“好美呀”,一边迫不及待地在朋友的鼎力拉拽下,爬到中心石上。与九龙潭的零距离接触,让我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像小时候一样耍赖,连喊不走啦。 此刻的我已和天地融为一体,与万物互为风景。 嶙峋巨石,山顶狮子头 ,陶醉于上帝亿万年形成的佳作里,心旷神怡,留恋不返,多想“高枕石头眠,寒尽不知年”。</h1> <h1>村间土路</h1> <h3>郭东提供,友人拍摄。</h3> <h1>  中心石</h1> <h1>  耍赖,不走啦😄。</h1> <h1>  此刻的我已和天地融为一体,与万物互为风景。</h1> <h3>嶙峋</h3> <h3>狮子头</h3> <h1>  置身于悬崖峭壁,惊险刺激,郭东师傅总是身轻如燕,如履平地,他飞檐走壁的一幕幕令我瞠目,低声慢语的应景解说让我难忘。<br></h1> <h1>  其实那处峭壁几乎垂直于十多米深的沟底。因本人拍摄角度或拍摄水平太烂,远远没有拍到那种惊险刺激的感觉。<br></h1> <h1>  顺着石缝里往上走,就是一线天。沿着出水口往下游走,还有更绝美的悬崖峭壁、舜王台、舜王脚。不过得这样才能过去。我们望而生畏,却步返回。</h1> <h1>  秋色清浅入画眉,秋风飒飒伴我飞 ,瓜子寨、搓板坡、万年石滩……还在静静地等候我们,而我们不得不说“下次见”。临行,郭东又抛出一个诱惑,明年要带我们领略原始森林、和他一起去喂鸟…… </h1><h1> 挥挥手,作别天边的云彩。美丽而神秘的泉头村,再见!忠诚的护鸟人郭东师傅,明年还再来!   </h1> <h1>  走出舜王谷,天空通透高远,云儿悠闲自在,“起舞的日子”这般美丽。</h1><h1> 自古逢秋悲寂寥</h1><h1> 我言秋日胜春朝</h1> <h1>  护鸟人郭东还告诉我们,每年都有很多全国各地的拍鸟爱好者慕名而来。目前可拍到的珍贵稀有鸟类主要有勺鸡、红腹锦鸡和灰头灰雀。并热情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他们的拍摄作品,现精选几幅与大家共赏:</h1> <h1>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雾一勺鸡</h1><h5>紫荆小聚摄</h5> <h1>红腹锦鸡——“魅力翼城,大美历山”摄影大赛二等奖</h1><h3>翼城郭强摄</h3> <h1>红头长尾山雀</h1><h3>晋城孤帆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