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 style=""><b> 赏花方知人间美 </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 style=""><b> 观景乃晓天地宽</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 style=""> </font>──我的旅游门票欣赏</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u><b><br></b></u></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 祝 飞 </u></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1 style="text-align: left;"><b>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富裕起来的人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也从1999年的“五一”开始实行了所谓的长假,即“一周七天”连续休息,以便于人们集中时间进行旅游,短短的七天长假,一下子可以带动国家数百亿元的收入,旅游已成为各项产业中独立的一项财源滚滚的大产业,各城市、景点随处可见的旅游社,足以说明此行业是效益,利润很高、很火红的行业。</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left;"><b> 我国有壮美河山,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景观资源都十分丰富。为了适应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增加游客的兴致,各个地区旅游圣地、景点相继推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旅游门票(参观券、入</b><b>场券、纪念券) 各个旅游景点在印制旅游门票时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都试图在方寸之间把本旅游点的内容集中表现出来,给游客的突出的印象。</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我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也曾去过若干地方,国内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遗址也留下了不少我的脚印。作为有心人,于无意中陆续收集保留了数百张各地的各类门票、参观券,去某一景点便留下门票纪念,而不是随手丢掉,回来后放在一个个大信封、档案袋里,若干年下来,几大文件袋竟被塞得满满的, 就这样通过多年的积累,不觉竟有数百家的各类门票、参观卷。近来得闲,便将此稍加分类整理,将按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先后、尺寸的大小、景点的内容,分别粘贴在了一张张A4大的色纸上,一下子竟也贴了整整150多页!看看这许多名称、色彩、形状大小各异的各地门票,坐在家里可再次领略中华文明及历史文化传承带来的浓缩的异样精彩。将这些我以往的行程足迹,由不同时期的旅游门票集中展现,却也是一件十分快乐和赏心的悦目的事,每当见此方寸之间所表现出的风光,我的思绪便被立即拉回到当年的美景中去了,往往又能引申出许许多多早已淡忘的故事。(如去四川海螺沟旅游,在回来的途中某地,广东同事又渴又累,看到路边小店门前牌子上大字写了“ⅩX 奶茶”,下面价格 8 字很大,后面还有一个不到 8 字一半高度的 0,后面又是与8一样大的元,一般人看了都认为是8元;同行几人看了一眼,都要了一杯,大口渴了下去,只有那个广东小个子同事,认为便宜,连渴了三杯,付款结帐时,人家说是明码标价80元一杯!3 X 80 = 240元。渴了下去此时又吐不出来,面对这样宰客的路边黑店,因为赶车,只好认帐,否则走不了。此事一直成了我们经常调侃他的笑谈:“你钱多,这么便宜也喝不下三杯呀!二杯还不行吗?………),这样旅游途中产生的趣味小故事还有很多,因为我所有的门票收藏,全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没有一张是为了收藏而收藏,从别人手中要来,所以说,这些门票是我曾经去过这些景点、地方的最好见证。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翻开我的门票收藏,稍加比较就发现,不同时期的门票大小、印刷纸张及票面价格有天壤之别。特别要说明的是,早期的景点门票,当年都不叫门票,许多都叫做:参观卷! 那时还没有旅游服务的概念。一些旅游点的门票毫无设计可言,印刷很简单,仅有名称、票价,纸是最薄的与公交车票相似,设计者根本没有考虑要留存纪念,仅为一次性使用。如票面价格最低的仅为0.05元一张,纸张是很普通,很薄的小白纸,尺寸为3.5mm×10mm颜色也仅是单色淡墨,就象当年的公交车票,仅仅作为购买进门的凭证,谁也不是会将这种门票留着纪念。如1983年杭州西湖周围的许多景点、公园都是0.05元:如花港观鱼、虎跑、岳王庙、六和塔等,当时较贵一点的也只有0.20元至0.40元一张门票:如灵隐寺等,价格低到不可想象!有许多的景点因种种原因,不同时期先后曾去过多次,如北京、泰山、苏州、杭州、庐山、厦门、成都等,门票也逐渐提高,从1元、2元、3元到5元、10元、20元、30元等,现在许多著名的景点都到了数百元以上,根据趋势看,以后可能还会上涨。</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有些景点,从购票处购票后,到了进门时即给收去或直接撕掉,或将此随手扔在设在进门位置的废票箱里,使旅游参观的人没有了纪念的凭据。甚为遗憾,我有许多的地方去过,却没有留下门票,有些是集体活动,所购的是所谓团体票,个人都没有的,究竟是进门被收去了还是以后丢弃,现在已不得而知了。如当年在北京的一些景点的票没有留下,如故宫、雍和宫、北京大观园、世界公园、定陵等,另外曾先后去厦门二次(1987年2月,1995年5月)竞然没有一张厦门景点的票,武汉黄鹤楼、长沙岳阳楼,尽管留下了不少的照片,缺少了门票还是略为欠缺一点,只有南昌的滕王阁像银行卡一样大小较厚的门票。再后来,我也“聪明”了起来,在一些集体活动的进门后,与收票处工作人员商量,故保留了几张“团体票”,如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安徽合肥的“徽园”等。</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当然在票价提高的同时,门票的设计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具备了收藏保留纪念的价值,如1994年深圳世界之窗建成刚开放时,每张门票上都有持票人的头像照片、年月日,以便永久纪念:在购票时站在窗口一固定位置,出票的同时便给你拍好头像,当时给人一种惊喜,当然25年前 70元/人的门票也不便宜!我曾先后去过二次,故保留二张带有头像门票。可惜十多年后再去,票价上涨了110元/人,而这种门票上留影的服务却都被取消了! </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十多年前,我所经历最贵的旅游门票是2003年七月去四川九寨沟、黄龙的门票,分别是145元 十 90元(门票十景区交通车)和210元,从前一阶段的新闻上得知,这些景点的门票价格又上调不少。后来一次次的被刷新纪录。总之,今后的旅游的各项费用会花费很多,全是在发展旅游的名义之下,尽管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已提高了不少,基本解决了温饱,但想再提高生活质量,享受人生看外面的世界,去名胜古迹观光旅游,我想也不是一般老百姓都能承受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以前很便宜的时候没有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又缺少钱了!</b><b>最大的问题是,门票价格大幅度的提高了,但服务的质量却没有能够相应的提高,而且还大大的下降了!许多的旅游团,变味成了“购物团”!</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1><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5><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3><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1><p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font-size: 17px;"></b></h3><h3></h3><h1><b> 近年来的门票设计、印刷已成为一个专门领域,由于各地开发旅游市场的力度加大,为吸引游客,也为了推广自己的特色,小小的门票不但十分精美,图案设计,色彩及用纸也很讲究,原来普通的小白纸,早已不用了,一般都是80克以上的铜钣纸及15 0克的卡纸,有的门票还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制成有较强防伪信息内容的PVC材料,如南昌腾王阁门票,海南三亚天涯海角门票,杭州灵隐飞来峰,佛山祖庙等即好看,又便于保存纪念。在方寸之上,门票还印有旅游常识,景点介绍,文化背景甚至背面、折页也印上了广告,内容丰富、精美的程度使人爱不释手,因此使收藏门票都兴趣大增,并形成了专门的收藏群体。</b></h1><h1><b> 从收藏的门票时间先后来看,有早期杭州的所有景点的门票,而且同一景点的门票,有数次不同时间、不同价格的,可以对比其变化;有无锡,苏州所有景点门票,如太湖头渚,苏州虎丘,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怡园,狮子林,天平山,寒山寺以及苏州乐园;有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宋庆龄故居,十三陵水库,万里长城,中南海,颐和园(北京的一些特殊景点也早已不对外开放了!);有南京的金陵饭店旋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中山陵,明教陵,灵谷寺,玄武湖,(熙园*总统府),夫子庙大成殿;无锡宜兴的张公洞,善卷洞,灵谷洞等;有山东泰山,曲阜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四川成都的武候洞,杜甫草堂,青羊宫,青城山,都江郾,九寨沟、黄龙;西安的大小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半坡遗址,华清池;湖南的长沙、韶山滴水洞,花明楼,岳麓书院;安徽九华山;江西庐山;云南的丽江、广西的桂林……等等太多了,不能一一写下。</b></h1><h1><b> 因在岭南工作生活时间较长,广东省境内的旅游点很多,有若干的大型人造旅游景点如深圳华侨城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由于宣传力度大,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国内外的游客蜂拥而至,那时我在深圳时也曾陪同同事朋友去过多次。然而我对人工景点不是太感兴趣,对大自然的风光、名山大川、对人文历史文化遗产还是情独有钟的。在珠海的多年,那在当地较大规模的,按圆明园 1:1 建造的23个大型宫殿 :“圆明新园”人工景点,我一次也没有去过。倒是对远离喧嚣市绘的城市,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集合于一体的大自然景区:岭南四大名寺(韶关南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光孝寺、潮州开元寺)鼎湖山、七星岩、广东大峡谷让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还想再次游览的念想和向往…………</b></h1><div><b><br></b></div><h1><b> 门票上的各地风光秀丽的图画和摄影作品就是一幅幅我国文化历史、景色的缩影,每逢闲暇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再次回想起:那山的青翠,天的高远,云的飘渺,水的纯净……那一片只有童话世界才有的美丽,如挥之不去的五彩梦,时常缠绕在我的心间,这是自然造化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b></h1><h1><b>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童年的天真烂漫,少年的反抗莽撞,成年的甘苦杂糅,如岁月的不可往返,最终都会消失在漫漫的旅途中。</b></h1><h1><b> 回忆应该也是十分有趣的美好的人生享受。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静地走完。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b></h1><h3><b> </b></h3><h3><b>
</b></h3><h1><b><font color="#010101"> 2018 年9 月 8 日</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江苏 盐城</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江苏 苏州</font></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江苏 无锡</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江苏 南京</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浙江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北 京</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上 海</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陕西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广东 深圳</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广东 珠海</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广东 中山</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安徽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山东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湖南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四川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吉林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海南省</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广西 云南</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其他省</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安微,江西,甘肃,河北,陕西)</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 赏花方知人间美 </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 观景乃晓天地宽</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 ──我的旅游门票欣赏</font></b></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u><font color="#167efb"> 祝 飞 </font></u></b></h1><h3><b><u><br></u></b></h3><h3><b><u><br></u></b></h3><h3><b><font color="#167efb">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富裕起来的人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也从1999年的“五一”开始实行了所谓的长假,即“一周七天”连续休息,以便于人们集中时间进行旅游,短短的七天长假,一下子可以带动国家数百亿元的收入,旅游已成为各项产业中独立的一项财源滚滚的大产业,各城市、景点随处可见的旅游社,足以说明此行业是效益,利润很高、很火红的行业。</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我国有壮美河山,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景观资源都十分丰富。为了适应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增加游客的兴致,各个地区旅游圣地、景点相继推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旅游门票(参观券、入场券、纪念券) 各个旅游景点在印制旅游门票时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都试图在方寸之间把本旅游点的内容集中表现出来,给游客的突出的印象。</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我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也曾去过若干地方,国内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遗址也留下了不少我的脚印。作为有心人,于无意中陆续收集保留了数百张各地的各类门票、参观券,去某一景点便留下门票纪念,而不是随手丢掉,回来后放在一个个大信封、档案袋里,若干年下来,几大文件袋竟被塞得满满的, 就这样通过多年的积累,不觉竟有数百家的各类门票、参观卷。近来得闲,便将此稍加分类整理,将按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先后、尺寸的大小、景点的内容,分别粘贴在了一张张A4大的色纸上,一下子竟也贴了整整150多页!看看这许多名称、色彩、形状大小各异的各地门票,坐在家里可再次领略中华文明及历史文化传承带来的浓缩的异样精彩。将这些我以往的行程足迹,由不同时期的旅游门票集中展现,却也是一件十分快乐和赏心的悦目的事,每当见此方寸之间所表现出的风光,我的思绪便被立即拉回到当年的美景中去了,往往又能引申出许许多多早已淡忘的故事。(如去四川海螺沟旅游,在回来的途中某地,广东同事又渴又累,看到路边小店门前牌子上大字写了“ⅩX 奶茶”,下面价格 8 字很大,后面还有一个不到 8 字一半高度的 0,后面又是与8一样大的元,一般人看了都认为是8元;同行几人看了一眼,都要了一杯,大口渴了下去,只有那个广东小个子同事,认为便宜,连渴了三杯,付款结帐时,人家说是明码标价80元一杯!三杯 X 80 = 240元。渴了下去此时又吐不出来,面对这样宰客的路边黑店,因为赶车,只好认帐,否则走不了。此事一直成了我们经常调侃他的笑谈:“你钱多,这么便宜也喝不下三杯呀!二杯还不行吗?………),这样旅游途中产生的趣味小故事还有很多,因为我所有的门票收藏,全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没有一张是为了收藏而收藏,从别人手中要来,所以说,这些门票是我曾经去过这些景点、地方的最好见证。 </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翻开我的门票收藏,稍加比较就发现,不同时期的门票大小、印刷纸张及票面价格有天壤之别。特别要说明的是,早期的景点门票,当年都不叫门票,许多都叫做:参观卷! 那时还没有旅游服务的概念。一些旅游点的门票毫无设计可言,印刷很简单,仅有名称、票价,纸是最薄的与公交车票相似,设计者根本没有考虑要留存纪念,仅为一次性使用。如票面价格最低的仅为0.05元一张,纸张是很普通,很薄的小白纸,尺寸为3.5mm×10mm颜色也仅是单色淡墨,就象当年的公交车票,仅仅作为购买进门的凭证,谁也不是会将这种门票留着纪念。如1983年杭州西湖周围的许多景点、公园都是0.05元:如花港观鱼、虎跑、岳王庙、六和塔等,当时较贵一点的也只有0.20元至0.40元一张门票:如灵隐寺等,价格低到不可想象!有许多的景点因种种原因,不同时期先后曾去过多次,如北京、泰山、苏州、杭州、庐山、厦门、成都等,门票也逐渐提高,从1元、2元、3元到5元、10元、20元、30元等,现在许多著名的景点都到了数百元以上,根据趋势看,以后可能还会上涨。</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有些景点,从购票处购票后,到了进门时即给收去或直接撕掉,或将此随手扔在设在进门位置的废票箱里,使旅游参观的人没有了纪念的凭据。甚为遗憾,我有许多的地方去过,却没有留下门票,有些是集体活动,所购的是所谓团体票,个人都没有的,究竟是进门被收去了还是以后丢弃,现在已不得而知了。如当年在北京的一些景点的票没有留下,如故宫、雍和宫、北京大观园、世界公园、定陵等,另外曾先后去厦门二次(1987年2月,1995年5月)竞然没有一张厦门景点的票,武汉黄鹤楼、长沙岳阳楼,尽管留下了不少的照片,缺少了门票还是略为欠缺一点,只有南昌的滕王阁像银行卡一样大小较厚的门票。再后来,我也“聪明”了起来,在一些集体活动的进门后,与收票处工作人员商量,故保留了几张“团体票”,如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安徽合肥的“徽园”等。</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当然在票价提高的同时,门票的设计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具备了收藏保留纪念的价值,如1994年深圳世界之窗建成刚开放时,每张门票上都有持票人的头像照片、年月日,以便永久纪念:在购票时站在窗口一固定位置,出票的同时便给你拍好头像,当时给人一种惊喜,当然25年前 70元/人的门票也不便宜!我曾先后去过二次,故保留二张带有头像门票。可惜十多年后再去,票价上涨了110元/人,而这种门票上留影的服务却都被取消了! </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十多年前,我所经历最贵的旅游门票是2003年七月去四川九寨沟、黄龙的门票,分别是145元 十 90元(门票十景区交通车)和210元,从前一阶段的新闻上得知,这些景点的门票价格又上调不少。后来一次次的被刷新纪录。总之,今后的旅游的各项费用会花费很多,全是在发展旅游的名义之下,尽管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已提高了不少,基本解决了温饱,但想再提高生活质量,享受人生看外面的世界,去名胜古迹观光旅游,我想也不是一般老百姓都能承受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以前很便宜的时候没有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又缺少钱了!最大的问题是,门票价格大幅度的提高了,但服务的质量却没有能够相应的提高,而且还大大的下降了!许多的旅游团,变味成了“购物团”!</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近年来的门票设计、印刷已成为一个专门领域,由于各地开发旅游市场的力度加大,为吸引游客,也为了推广自己的特色,小小的门票不但十分精美,图案设计,色彩及用纸也很讲究,原来普通的小白纸,早已不用了,一般都是80克以上的铜钣纸及15 0克的卡纸,有的门票还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制成有较强防伪信息内容的PVC材料,如南昌腾王阁门票,海南三亚天涯海角门票,杭州灵隐飞来峰,佛山祖庙等即好看,又便于保存纪念。在方寸之上,门票还印有旅游常识,景点介绍,文化背景甚至背面、折页也印上了广告,内容丰富、精美的程度使人爱不释手,因此使收藏门票都兴趣大增,并形成了专门的收藏群体。</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从收藏的门票时间先后来看,有早期杭州的所有景点的门票,而且同一景点的门票,有数次不同时间、不同价格的,可以对比其变化;有无锡,苏州所有景点门票,如太湖头渚,苏州虎丘,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怡园,狮子林,天平山,寒山寺以及苏州乐园;有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宋庆龄故居,十三陵水库,万里长城,中南海,颐和园(北京的一些特殊景点也早已不对外开放了!);有南京的金陵饭店旋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中山陵,明教陵,灵谷寺,玄武湖,(熙园*总统府),夫子庙大成殿;无锡宜兴的张公洞,善卷洞,灵谷洞等;有山东泰山,曲阜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四川成都的武候洞,杜甫草堂,青羊宫,青城山,都江郾,九寨沟、黄龙;西安的大小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半坡遗址,华清池;湖南的长沙、韶山滴水洞,花明楼,岳麓书院;安徽九华山;江西庐山;云南的丽江、广西的桂林……等等太多了,不能一一写下。</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因在岭南工作生活时间较长,广东省境内的旅游点很多,有若干的大型人造旅游景点如深圳华侨城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由于宣传力度大,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国内外的游客蜂拥而至,那时我在深圳时也曾陪同同事朋友去过多次。然而我对人工景点不是太感兴趣,对大自然的风光、名山大川、对人文历史文化遗产还是情独有钟的。在珠海的多年,那在当地较大规模的,按圆明园 1:1 建造的23个大型宫殿 :“圆明新园”人工景点,我一次也没有去过。倒是对远离喧嚣市绘的城市,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集合于一体的大自然景区:岭南四大名寺(韶关南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光孝寺、潮州开元寺)鼎湖山、七星岩、广东大峡谷让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还想再次游览的念想和向往…………</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门票上的各地风光秀丽的图画和摄影作品就是一幅幅我国文化历史、景色的缩影,每逢闲暇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再次回想起:那山的青翠,天的高远,云的飘渺,水的纯净……那一片只有童话世界才有的美丽,如挥之不去的五彩梦,时常缠绕在我的心间,这是自然造化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童年的天真烂漫,少年的反抗莽撞,成年的甘苦杂糅,如岁月的不可往返,最终都会消失在漫漫的旅途中。</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回忆应该也是十分有趣的美好的人生享受。</font></b><font color="#167efb"><b>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静地走完。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b></font></h3><h3> </h3><h3> </h3><h1><b><font color="#167efb"> 2018 年9 月8 日</font></b></h1>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心有阳光,生活处处旖旎如花;</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心存美好,人生处处美景如画。</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因为珍惜,一切美好;</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因为懂得,大爱相随。</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一一祝飞 编后记</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受美篇软件所限,一个文件最多只能存放100张图片,还有若干不能同时分享,甚憾!)</font></b></h1> <h1><b>现在有闲时闲心闲情做一些闲事了! 😝😂😂😂😂 😝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