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敏

娜年娜月

<h3>画作疗疾 清代王石谷的《秋山红树图》画得甚好,王时敏观后大加赞赏并欲留下。怎奈王石谷不肯割爱,时敏老人只好在画上题词作罢:“石谷此图虽仿山樵,而用笔措思全以右丞为宗。故风骨高奇,逾出山樵规格之外。春晚过要,携以见视,余被欲留之,知其意颇自珍,不忍递夺,每为怅怅然。余时方苦嗽,得此饱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者昔人檄愈头风,良不虚也。庚戊谷雨后一日西卢老人王时敏题。”由此得知时敏老人欣赏王石谷的《秋山红树图》后,痛苦的咳嗽竟然消失。因此有感而发,题了上面一段话。 苍天清客 太仓人王时敏,子孙众多,且又都贤能。王时敏尤其钟爱儿子颛庵(王掞,第八子),孙子麓台(王原祁,王时敏次子王揆之子)。康熙九年(1670年),两人都以20岁年龄高中进士,当时喜报交互送至。正赶上吴伟业在座,这位大文人吴梅村先生就开玩笑说道:“那个老天爷啊 ,应当是您家门下的清客吧?”王时敏感到惊骇,就问说的是什么意思。吴伟业说:“善于探听到主人所想要的而巧妙趋奉,让主人事事如意的,就是门下的清客啊。如今的老天爷正好接近于此。”王时敏不觉微笑。 </h3><h3><br></h3> <h3>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br></h3> <h3>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王时敏少时即聪慧伶俐,《国朝画征录》中就有记载:“姿性颖异,淹雅博物,工诗文,善书法,尤长于八分,而于画有特惠。”于是其祖父就嘱托董其昌来指导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他少年就开始从摹古入手,深究传统画法,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 由于家里古书、名画收藏丰富,且大都是名迹,像当时很少传世的李成的画他都能够见到,这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根据当时规定,由于祖先功劳显赫,子孙可不经科考而继承之,王时敏在24岁时就出任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玺印的官,后又升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祭祀礼乐),仍兼管尚宝司事。 游历时光 曾奉命至山东、湖广、江西、福建一带巡视封藩,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观赏各地名画真迹。对董源、巨然作品收藏的集大成者、江北收藏大家睢阳袁枢(大司马袁可立子)尤为推重,其曾为袁枢绘工笔肖像,自拔盛赞道:“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邱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乃犹勤向鄙蒙索其点染,荏苒一年,未有一应。盖时见公墨沈,不觉小巫气索,欲下笔而辄止者数四。兹于其轺车戎装,聊仿一峰老人笔意,作小幅丐郢。昔人所谓“恒似似人”之语,转觉学步之难为工也,特书以志吾愧。关门紫气幻云烟,大石寒山列两边。割取一峰深秀色,可堪移入米家船。”(《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由于他淡于仕途,更喜笔墨,因此于崇祯五年(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 晚年归隐 十二年后,明朝被起义军推翻。后,清军入关,王时敏归顺,保住性命,继续归隐山林,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掞(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其孙王原祁康熙九年成进士后,深得康熙喜爱,入值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时敏卒于家中,时年89岁。</h3><h3> 后世影响 王时敏的传世作品有《仿山樵山水图》、《层峦叠嶂图》、《秋山图》、《雅宜山斋图》等,并著有《西田集》、《疑年录汇编》、《西庐诗草》等。王时敏兼工隶书,榜书亦负盛名。王时敏的作品在立意、布局、运笔、色彩、线条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中国画海中一朵瑰丽奇葩。 </h3><h3><br></h3><h3><br></h3><h3>王时敏的山水画多是仿古之作-学倪云林,学黄子久,学董源,亦学董其昌。他一生以临元画为主,并得董其昌亲自指点,受董影响极深。其临古水平之高,令人生叹。其“一意摹古,反对创新”的思想对清代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王时敏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曾自白道:“迩来画道衰,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王时敏早年多临摹古画,均按宋元古画原迹临写而成,笔墨精细淡雅,已见临摹功力。早中期风格比较工细清秀,如37岁作的《云壑烟滩图轴》,现存上海博物馆,干笔湿笔互用,兼施以醇厚的墨色,用黄公望而杂以高克恭皴笔,具有苍浑而秀嫩的韵味。42岁时的《长白山图卷》,则用笔细润,墨色清淡,意境疏简,更多董其昌笔韵。至晚年,以黄公望为宗,兼取董、巨和王蒙诸家,更多苍劲浑厚之趣。如72岁的《落木寒泉图》,75岁的《仙山楼阁轴》,84岁的《山水轴》,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峰峦数叠,树丛浓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间,皴擦点染兼用,形成苍老而又清润的艺术特色。<br></h3> <h3>王时敏 长白山图卷 纸本,墨笔,纵31.5cm,横201cm 故宫博物院藏 该图绘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画家时年42岁,是其早期代表作。据题跋,知此图所画是“御史大夫张公”的别墅。该别墅座落在山东邹平西南的会仙山,因山中云气常白,故又名长白山。题跋中所云之赤松子乃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为道教所尊奉。   王时敏在京居官期间,明王朝正处在摇摇欲坠之境地,外有后金(清)铁骑的步步进逼;内有数十万农民起义军“横行”三秦大地,势不可挡,而朝廷内部“诸臣但知觉同逐异,便已肥家”,局势愈发难以收拾。《长白山图》所表现的正是王时敏等文人雅士对宁静幽雅的隐居环境的向往,反映出他们的理想生活和人品情操。此图用笔细润,墨色清淡,意境疏简,已脱去董其昌遗法,是画家逐渐形成个人画风期间的重要作品<br></h3> <h3>清 王时敏 仙山楼阁图轴 纸本,墨笔,纵133cm,横63.3cm 故宫博物院藏 自识:“乙巳冬日,写仙山楼阁图,为静孚道兄尊堂方太夫人七秩寿。王时敏。”钤“王时敏印”、“西庐老人”、“玄赏”印。“乙巳”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王时敏时年74岁。上诗堂有清初吴伟业题云:“陈子静孚母夫人方太君七十,王烟客奉常、王湘碧郡伯绘仙山楼阁图以为祝。郡伯所制可以颉昂松雪,若太常此帧苍深高远,尺幅之中恍见仙真楼上,出入于烟云缥缈间,笔墨之奇非仅得子久三昧也。太夫人女箴妇德可镌琬琰,余将托诸诗歌,得两公妙染,真所谓画中有诗,不待九如之颂,可效凹觥之祝矣。吴伟业题。”本幅鉴藏印:“过云楼考藏金石图书”、“顾子山秘笈印”两方。 此图是王时敏为友人陈静孚之母七十寿辰而作。画面上峰峦叠嶂,林木葱郁,流泉曲绕,长松挺立。山谷中点缀着茅亭草舍,环境清幽。在构图和笔墨方面都具备典型的中国画特征。首先,构图方面采用全景式构图,以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景物,近景双松清晰挺拔,远景高山连绵巍峨,所画内容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十分契合祝寿的主题。其次,在笔墨表现方面,继承董巨(董源、巨然)、元人的笔墨传统,尤其是黄公望的画法,以仿古见长,具有程式化的特点。笔法精绝老到,为王氏晚年佳作。《过云楼书画记》著录。<br></h3> <h3> 清 王时敏 松壑高士图轴 纸本,墨笔,纵79cm,横47.8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松壑高士图。辛丑秋日为耿庵社长先生六十初度寿,弟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印,“西庐老人”、“西田”朱文印二方。鉴藏印有:“荫北鉴藏”、“壶中墨缘”、“莱臣心赏”、“虚斋审定”共四方。“辛丑”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王时敏时年70岁。 据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为祝好友金俊明(耿庵)60寿辰所作。因此,图中特别突出地表现了具有长寿寓意的峰峦和松柏,以此寄托其祝福友人“寿比南山”的美好意愿。图中山石、树木以娴熟的笔墨皴擦点染,于苍润浑厚中不失清幽秀雅,颇得董源、黄公望“平淡天真”的神韵,是王时敏晚年山水画的典型之作。《虚斋名画录》著录。<br></h3> <h3>清 王时敏 山水图轴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 纸本,墨笔,纵117.5cm,横48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层峦叠壑,民居错落。画面布局充实繁密,山石画法以黄公望为宗,于披麻皴后又用横点叠皴,或勾或点,各具风姿。笔法圆润,浓墨点苔。风格古朴高雅,具有大气淳厚之感,是幅不可多得的佳作。本幅款署:“乙未季月摄翁老兄六十初度,写此为寿。弟王时敏。”钤“西田”朱文葫芦印、“王时敏印”白文印。“乙未”是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时敏时年64岁。“弟”当是作者的自谦之词。鉴藏印有“孙氏弘一斋印”等数方。<br></h3> <h3>清 王时敏 山水图轴 纸本,墨笔,纵135cm,横63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己酉初交为公超词兄画。王时敏。” 钤“王时敏印”、“西庐老人”、“真寄”朱文印。“己酉”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王时敏时年78岁。 此幅构图为王时敏所作之常见格局,峰峦叠嶂,林木丛生,溪流小桥,屋舍隐现,一派江南的山水景象。用笔古秀,布局深远,以披麻皴写山石,浓墨点苔,意境近黄公望,为王氏代表作。<br></h3> <h3>清 王时敏 山水图轴 纸本,墨笔,纵84.5cm,横40.7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乙卯春日雨窗画。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方印、“烟客”朱方印。作者历经两个“乙卯”年,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作者时年24岁;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者时年84岁。 图绘清谷溪涧,远处飞瀑高挂山岩,近处幽舍掩映,几株古树郁郁葱葱。采用平远式构图。景致中融汇了元人黄公望、高克恭、倪瓒等人的风格,使画面既有古意又清新自然。图中墨色清润淡雅,用笔细腻朴拙,意境疏简高逸。树木、飞泉的刻画使人感到静中有声,画外有音,意趣精妙。<br></h3> <h3>清 王时敏 落木寒泉图轴 纸本,墨笔,纵83cm,横41.2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左上有王时敏自题:“癸卯长夏仿倪迂笔意写落木寒泉图,时敏。”钤“王时敏印”、“真趣”印。鉴藏印有:“孙煜峰”、“曾在方梦园家”、“太原氏藏”、“希逸”等6方。“癸卯”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 此图是画家72岁时所作,写太湖秋高气爽之景色。设景简略,绘平坡疏树,山麓茅亭。在画法上宗法倪瓒,山石树木勾勒用渴笔正锋侧出,转折处露锋芒而笔墨浑然,但点叶与小树画法仍近黄公望笔意,其苍厚蕴藉的风致反映的是画家晚年的典型面貌。清方浚颐《梦园书画录》著录。<br></h3> <h3>清 王时敏 端午图轴 纸本,墨笔,纵100.8cm,横40.1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丙辰端午西庐老人戏墨。”下钤“王时敏印”(朱文)、“西庐老人”(白文)印。鉴藏印有“桐阴馆藏”、“陆润之鉴藏”二方。丙辰为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王时敏时年85岁。 此图是王时敏为端午节所作的节令画,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民间习俗在端午节时将菖蒲、艾草编节,用以薰避蚊虫,因而菖蒲、艾草是端午节的代表物。该图所绘花卉笔墨简练洁净,清新古雅,表现了吉祥喜庆的意境。此图是王时敏较为罕见的墨笔花卉,为其晚年作品。<br></h3> <h3>清 王时敏 虞山惜别图轴 纸本,墨笔,纵134cm,横60cm 故宫博物院藏 该图是1668年王时敏77岁时为送别福建烟草商戴瑞阳所作。此图取常熟城郊虞山之景,用笔苍劲老辣,颇具元代黄公望笔意,山石作披麻皴,苔点细密, 皴染细腻,一派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 </h3><h3><br></h3> <h3>清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册 纸本,墨笔或设色, 纵39cm,横25.5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是依据杜甫诗意,为外甥董旭咸绘制的。王时敏作画,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曾自白:“迩来画道衰谮,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西庐画跋》)无论大轴巨幛,还是扇页小品,俱要“略不失古人面目”,对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更为心折,此册亦不例外,但在笔墨技法上,不独仿黄公望,也融汇了董源、巨然、王蒙诸家,组合成自己的面貌,和其他单纯摹古的作品相比,显出难得的生动随意。 图册十二开,每开隶书杜诗二句。其中第一开“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小青绿写夏日景色,小全景式构图,略学宋人,山崖壁立,茂树葱笼,飞瀑直泻。近景为长松翠竹,一渔人自溪中泊舟而归,负网沿山径走向山坳中隐现的两间瓦屋,一片山明水秀,景色怡人。第二开“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画暮色迷濛,新月如钩,峰峦、平湖、茂竹都被薄云雾气所笼罩。临溪草堂,柴门前二友人依依话别,意境深幽。全图纯以湿笔绘成,苍润中富清秀,诗画相应,可观,可游,可居。 此册作于康熙乙巳年(1665年),王时敏时年74岁,体现了他较为全面的创作素养和山水画功底,与其常见作品相比,颇多变化之妙,是其晚年炉火纯青之作。 </h3><h3><br></h3> <h3>清 王时敏 墨笔山水图扇页 纸本,设色,纵15.7cm,横49.8cm 故宫博物院藏 扇页有自题:“乙巳小春散翁老先生连举两雄,写此称庆。弟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印。“乙巳”是清康熙四年(1665年),王时敏时年74岁。 此扇以全景式构图绘清溪谷涧,繁林茂树。从画法可见作者对元代黄公望笔意的熟练运用,并加以再创造。作品用笔细腻朴拙,设色清润淡雅,皴染分明,将文人画气质与工丽的设色山水完美结合,意境沉雄中具萧散之气,是作者晚年风格的代表作。<br></h3> <h3>清 王时敏 山水图扇页 金笺,设色,纵17.2cm,横52cm 故宫博物院藏 扇页有自题:“乙丑小春画。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印。 “乙丑”是明天启五年(1625年),王时敏时年34岁。画幅上有陈继儒题:“窗前树已红,梦笼山犹绿。眉公。” 此图以润笔为主,受董其昌影响,画仿元人黄公望,水墨与浅绛同染。构图疏密得当,并有高山与低谷的错落之分,于充实中不失空灵。山峦多以长线条皴擦,侧锋卧笔点苔,既得石体坚硬的质感,又不失山峦葱郁深秀的气韵,代表了王时敏早期山水画的典型风貌。<br></h3> <h3>清 王时敏 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 纸本,设色,纵15.1cm,横49.3cm 故宫博物院藏 扇页有自题:“戊戌初秋仿黄子久笔。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印。“戊戌”是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王时敏时年67岁。 此扇构图以视野开阔的平远法取势,远处山峦叠嶂,草木成荫;近景平湖碧水,蜿蜒曲折。在水际、山坳处房舍、板桥穿插隐现,俨然世外仙境,深得文人画淡泊清幽的审美意趣。图中景致繁多,但疏密呼应,高低错落,于严谨的章法中不失隽永的形式趣味,是王时敏晚年仿黄公望的代表作。<br></h3> <h3>清 王时敏 隶书诗轴 绫本,隶书,纵193.4cm,横49.8cm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泰巅岱趾临乔松,纵横矫矫蟠虬龙。 含星漏月逼宵汉,睥睨不肯膺秦封。 何处携来穀城石,云根屹嶻如拱壁。 一编未得遗人间,静点苍苔流紫液。 石貌奇兮松干贞,松心坚兮石骨清。 松石相伴足千古,吟风漱玉俱有情。 偓佺仙人頳发短,松苓石脂吞嚥满。 真与松石长年交,永日盘桓意款款。 恭祝盘如老年翁仙诞。 西庐老人王时敏。 款署:“恭祝盘如老年翁仙诞。西庐老人王时敏。”钤“王时敏”白文印、“烟客”朱文印,引首章“西庐”白文印。 此书为七言诗一首,为“盘如老年翁”祝寿而作。书法结字方正,用笔厚重,不强调蚕头燕尾,具有明人“以楷写隶”的诸多特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