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宝宝入园分离焦虑及温馨提示

大欣

<h3>进入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成长中的一个重要历程。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产生与转变,对幼儿能否比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同时家长也在产生成人分离焦虑的现象。成人分离焦虑会大大加重幼儿的焦虑心理,使幼儿的分离焦虑期延长甚至会影响到集体幼儿的情绪变化。因此我们利用有效策略帮助家长减轻成人分离焦虑,从而有效帮助家长减轻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的顾虑,进而也降低的孩子的分离焦虑。<br></h3> <h3>分析家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h3><h3>1.不了解而产生的不放心。</h3><h3>孩子初入园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其实对家长来说也是陌生的。成人考虑问题的全面以及缜密的思维使得他们对教师工作质量和幼儿园生活条件打着一连串的问号。</h3><div>2.对孩子的娇惯产生的不舍得。</div><div>现在80后家长正在成为幼儿园里的主流家长群,并进入“独带独”的时代,更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隐忧。被家长们宠爱的孩子自理能力弱,家长会担心他们不会喝水吃饭;担心幼儿不熟悉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不敢表达自己的基本需要等。因此面对孩子哭闹,是否送幼儿入园犹豫不决。</div><div>3.负面报道产生的害怕。</div><h3>社会上对幼儿意外伤害的报道而使家长产生的过分紧张和担心,害怕孩子个性太强在幼儿园招惹麻烦引发老师的不满;害怕幼儿园孩子多,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安全问题或意外伤害等等。</h3> <h3>帮助家长渡过分离焦虑的有效策略</h3><h3>一、有计划的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消除家园陌生感。</h3><h3>1.邀请来园参观:在入园之前先到幼儿园参观两回:了解一下园所班级的基础设施、人员配置、跟老师打个招呼,聊一聊自己孩子的情况,对于家长的合理化特殊要求及时记录,让家长感觉到教师的重视。鼓励孩子玩玩幼儿园的新玩具。</h3><h3>2.及时开展亲子活动或家长进课堂活动。</h3><div>二、多种方式及时的让家长了解幼儿的现状以及进步</div><div>1.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幼儿在幼儿园内的一日生活以照片、录制幼儿生活集锦等形式进行记录并反映给家长。</div><h3>2.颁布对家长的服务措施,并加强与家长的电话联系和在网络上的沟通。</h3> <h3>向家长介绍具体可行的方法</h3><h3>1.家长在送幼儿入园时要温柔而坚定。家长要有平和、坚定的心态:送孩子进入幼儿园,担心、失落、难受这些不适肯定会多少有一点点,但这个时候要很坚定,一定不能说分别的时候咱们再抱最后一下,再抱一下,有的时候孩子都好了,父母还得抱一下,这样的话家长会把紧张的情绪全部的传给孩子,其实孩子很敏感,对于父母,包括对老师的这种情绪,稍微的这种变化都可以感觉特别的清楚。如果做不到平静,可以避开孩子哭,跟别人倾诉,写日记,但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平和一些。</h3><h3>2面对焦虑严重的孩子,不问幼儿园的情况。孩子回来后跟孩子游戏讲故事,避开幼儿园这个话题。想了解孩子情况跟老师进行交流。</h3> <h3>通过小班教师细致的工作,以及丰富适宜的教育策略,有效帮助家长减轻了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的顾虑,进而也降低的孩子的分离焦虑,使孩子们分离焦虑期明显缩短哟。</h3> <h3>新学期,为了让您的宝宝安全愉悦的在幼儿园学习生活,幼儿园需要为学生、家长做一些温馨小提示。</h3> 着装<div><h3>1、小朋友刚入园,多半是秋季,9月份。这个季节,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家长给孩子选择衣服就需要慎重,以免引起孩子感冒等不适。一般应遵循,简单、舒适、方便脱穿,不冷不热。</h3><h3>2 建议为孩子准备一两套衣服装在书包里,以便更换。天气渐渐变冷了,一定要给孩子多添加衣服。</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3 为安全起见,请不要给孩子佩带任何挂件,不要让孩子携带贵重物品及首饰、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铁钉、小颗粒物、钉锥、玻璃珠等)入园。</span></h3><h3>安全</h3><h3>1、为保护幼儿安全,请您自觉遵守幼儿园的接送制度,如有特殊情况请别人代替接孩子,也必须严格按幼儿园规定!并且家长还要提供委托电话或在接送时请一定要跟老师打招呼,再接送幼儿。</h3><h3>2、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梯上打跳奔跑,不攀爬楼梯扶手,爱护楼道内卫生设施和墙面装饰。</h3><h3>3、接送幼儿要与接待教师亲自做好交接,不与接待教师久聊,以免影响教师工作。</h3><h3>4、请家长按照规定时间准时接送幼儿。如有特殊情况可与老师电话知会!</h3><h3>沟通 1、新生入园前后,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及个性特点。 2、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园的表现。 <h3>3、利用家长园地,公布每月教学活动计划、介绍家教方法和保健常识。</h3></h3></div><h3>4 对因病缺席的幼儿,要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健康状况。</h3>

幼儿

家长

孩子

幼儿园

焦虑

入园

分离

接送

教师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