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光"熊孩子的人生浮沉

谭永志

<h3>又到一年开学季。小朋友们不要说话了,请打开课本,翻到第一页,今天讲"凿壁偷光"的故事。<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nbsp; 还记得,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和“悬梁刺股”都是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语文老师会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讲:你看匡衡小朋友家里特别穷,生活很艰苦,但是非常喜欢学习,冒着眼睛近视的危险,为了节省自家的灯油和蜡烛,把墙挖了个窟窿,借助隔壁微弱的灯光看书。 现在回想起来,又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两家共用的隔墙,你中间掏个窟窿,经过邻居同意了吗? 房价都涨上天了,人家贷款买套房子容易吗!花了几十万刚装修好,就这么让你给毁了? 你说是为了借光看书,看点啥谁知道?你这样借光,隔壁宝强家还有没有点隐私权? 摊上你这种邻居,算倒了八辈子霉了。你看“囊萤映雪”和“悬梁刺股”的那几个小朋友,同样是刻苦学习,人家就不会干这种缺德事儿。<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着老。这种损人利己,品行不端有问题的孩子,出事是早晚的我给你讲。不信的话往下看。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 史料记载,这个叫匡衡的熊孩子确实用功,不光晚上凿壁偷光,而且很有心计。投到一书香门第家中干杂活,主动提出不要工资,但希望能够借阅主人家的藏书,把人家感动了,允许他随时借阅。 靠着这种精神,匡衡博览群书,终于学有所成,十几年后,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 自学成才的到底比不了那些经过名师点拨正规教育的,匡衡连考了9年,才考上一个“丙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刚过及格线。 难怪当时语文老师不敢说匡衡长大以后的事,毕竟我们今天的教育看的就是分数,讲出来太打击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索性就不告诉你匡衡的考试成绩了。 因为成绩不好,用人单位也没明确他的职务,更没安排具体工作,平时在办公室管管图书整整档案打打杂什么的。 虽然只是个普通科员,但工作清闲,更重要的是,从此再也不用为看书发愁了。 嗜书如命的匡衡如鱼得水,在书海中尽情遨游,知识水平与日俱增,尤其在《诗经》研究方面颇有造诣,见解独到,在文化圈内渐渐有了些名气。<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 汉元帝当太子的时候也是个文艺小青年,平时喜欢写个诗练个字,俩人很投缘,没事的时候经常叫匡衡到东宫家里探讨修辞作赋,因此对他的才学文笔十分欣赏和了解。即位后,马上提拔匡衡入朝为官。 匡衡深谙官场规则;学习再好,不如常往领导家里跑;工作很辛勤,不如跟对人。 有大领导赏识,仕途走的顺风顺水。随后的几十年,匡衡的官越做越大,从郎中到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再到御史大夫,最后一直到了丞相,封安乐侯。 一个出身卑微的放牛娃,从小刻苦用功,自学成才,依靠自己的努力,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本来是一个挺励志的故事对不对,可是,匡衡终于还是没能保住晚节。<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堡垒总是先从内部瓦解崩塌,再坚挺的神话,有时候也会一戳就破。 匡衡有个儿子,在酒桌上与人发生争吵,官二代通常脾气都不太好,一怒之下拔剑把对方杀了。 人命关天,况且能与丞相儿子一起喝酒的都不是一般银儿,人家死盯着非让杀人偿命。没办法,定了个秋后问斩的死罪。 坑爹呀!儿子犯事当爹的又不能不管,于是丞相府勾结黑X社会成功劫狱,但事后消息泄漏。 汉元帝为了社会稳定,顾及朝廷颜面,把这事压下了,没再追究匡衡的连带责任。 这事儿成了当时的舆论焦点,坊间议论纷纷,大V自媒体推波助澜,一时谣言四起,比天一轮X奸哪会儿闹的还凶,根本管控不住。众目睽睽之下,匡衡虽贵为丞相也无良策可用。 直到公元前33年,元帝驾崩,汉成帝即位。新领导迫于朝野压力,派人重新调查,于是匡衡劫狱救子昭然若揭。还举报先帝当年封侯的时候,封给安乐侯匡衡的土地本来是30万亩,匡衡利用地图上的失误,钻了个空子,非法侵占土地42万亩。 汉成帝听过汇报十分恼火。身为国家重臣,不思报国,与黑X社会沆瀣一气 ,居然还贪图小便宜,非法占地。当即宣布免去匡衡一切职务,没收全部财产,贬为庶人,发回原籍,永不再用。 就这样,曾经权倾朝野的匡衡灰溜溜跑回山东老家了。不久,郁郁而终。<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 一语成谶,前文我已经讲过,人品不好的孩子,早晚会出问题的。打小我就看出来爱占小便宜的这个匡衡不是什么好鸟,小时候偷光,长大了偷地,身败名裂是早晚的事。 作为正面教育孩子的榜样,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刻苦学习的楷模,长大后竟然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事情,这课没法讲了! 小朋友们,下课!<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