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生

顺其自然

<h3> 投稿人生 在早,喜欢写东西的都喜欢自己写的东西变成铅字,因为只有变成铅字才会让更多的人看到才会更有意义。而变成铅字的唯一途径就是给报刊杂志投稿。我从学会写作文开始直到退休总共投了多少稿?无一数记,投稿一生。 第一次投稿是在小学六年级,是给当时的天下第一报《人民日报》投的,内容是模仿当时的风格写了一通形势大好之类的文字。稿子发出后许久没消息,有一天宋老师问我“你给报社投过稿?传达室有一封报社的信是不是给你的?”我赶紧去传达室,桌上有一牛皮纸大信封,信封右下角赫然印着“人民日报”的红字,收件人写着“朝晖”同志收。没错,朝晖是我的笔名。我的激动可想而知,没法抑制狂跳的心,找个没人的地方几乎抖着手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手写的退稿信,虽然是退稿信还是写了很多鼓励的话,看得出写信的编辑很用心。只是那大半篇纸的钢笔字显得有些幼稚,让我对这天下第一报的神秘感和崇拜感多少淡弱了些。尽管当时我还只是个半大孩子。 第一次投稿真的变成铅字是在一九七三或者七四年。那一年全国批《水浒》,港务局组织工人理论小组写批判稿,我写的一篇被选中送去《青岛日报》在一块专版上发表了。那是我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变成铅字的自己的名字。那时的报纸万众瞩目,万众们一定也看到了我,那感觉很独特。 严格说那一次不能算是主动投稿,是跟风借了有组织宣传活动的力。但是给了我信心,也给了我动力。此后总惦着投稿的事,也不断投了些稿,但无一投中。原来投稿容易中稿难,便凉了心。直到198几年的时候,投稿才重新开始。那时我已经有了10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积累了一些写作和投稿经验,建立了一些媒体的人脉关系,投稿一发而不可收,并逐渐成了我此后生活里离不开的一件事。<br></h3> <h3>  说起投稿的动机,没别的,就是喜欢。喜欢码字的过程,喜欢文字变成铅字的快感,当然也喜欢被人关注和收获稿费。被关注可以帮助自己进步,稿费有限却可以回家得瑟少许,可以时不时地带着老婆孩子出门餐一顿。有一年的一个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从石景山的家里去“二七”剧场看部里包场电影,电影散场后路过“燕京饭店”,我不知深浅执意请两位女士进去吃饭,我说我刚领了50元稿费。1990年代初50元是可以饱吃一顿的。待坐定后看过菜单有些傻眼,想吃的家常菜没有,所有的菜都是20元以上的,最后点了两份西红柿烩面一个青菜和一个疙瘩汤,结账时71元,那可是我当时月工资的一半。心疼之余,把那次的尴尬经历写成稿子投给了《中国妇女报》,又挣回了几十元。 <br></h3> <h3>  我的前期投稿大都是写自己熟悉的与专业有关的内容,所投媒体主要就是《中国交通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法制报》、《人民公安》杂志和《金盾》杂志等。一开始都是名副其实的消息简讯一类的“豆腐块”,慢慢的题材扩展篇幅增大,其中不乏系统内稍有影响的纪实报道、长篇通讯和工作研究。2000年我把之前10几年间的投稿汇编了一本书,51篇,24万字,取名《交通大动脉在呼唤》。我原本想取名《作文集》,为了出版方便还是未能免应景之举,有些追悔。写了那么多有多少人看过我不知道,但有一件事令我感动永不能忘,那些年地方交通公安体制不顺举步维艰,我的几篇关于呼吁该项体制改革分析建议的文章发表后得到了行内人的关注,宁夏一位交通公安的处长让人捎话给我,说欢迎我去宁夏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未来体制如何。他们有苦衷,有话没处说,我替他们说了,他们记住了我。他们的感情朴素而真挚。<br></h3> <h3>  有时候的投稿只顾自己宣泄痛快不顾别人感受也惹恼了一些人影响了人际关系。有一年某港务局财务室保险柜被盗,暴露出企业管理上的漏洞,我给分析了一通发表在《中国交通报》上,这个港的领导生气了,查问是谁写的要“追责”,得知是“部里人”写的后才没脾气了。还有一次是1993年人大开会后决定新一轮的国家机关机构改革,我很兴奋,我反感机关的臃肿低效率和低收入由来已久,我喜欢改革,冲动之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存念许久的想法写了一篇稿子,发表时编辑给改了题目叫《1993,二百万大裁官》,其中对机关里的弊端现象披露了一二,说的全是真话。有位司级领导对号入座很恼火,尽管用了笔名还是猜到了是我写的,虽然所写都是事实不能把我怎么样,但还是影响了彼此的关系,心中的疙瘩始终无法解开。从那时起我告诉自己,职场有风险,投稿须谨慎。今天再看这篇文章,需要自我反省的还远不止“风险”、“谨慎”这么简单,我惊诧自己那时脑子没毛病却能写出那样的文字,惊诧那时报纸竟然能不加删减地发表出来,更惊诧事后居然没人找我的麻烦,除了那位有火发不出的领导。当然现在也不会有人找麻烦,因为这样的文字现在根本就没有机会让你发出去。自来年轻无忌便会留下佳话,老成世故只能造就一汪死水。<br></h3> <h3>  那些年通过媒体向社会有奖征稿和征集活动很多,比如电影“百花奖”和体育“十佳”的评选投票,行业广告词、图案设计和春联下联的征集等等。有的奖品很诱人,大奖都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刚刚时兴的家用电器一类。受大奖诱惑更是兴趣所在我参加了很多这类活动,终于在1987年《足球报》举办的春联征联活动中斩获了一等奖。报纸出的上联是“走出去,请进来,取长补短,足球要翻身,离不开革新开放”,我对的是“破陈规,标高格,鉴往知来,思想需解放,切莫再固步自封”。 获奖虽在我的期望之中,但绝不敢奢望一等奖,不知凭什么就入了评委们的法眼,大奖就这样不期而至,恍惚中感觉是在做梦。活动组织者让我去广州领奖,他们负担火车卧铺票。我想会是什么奖品呢?如果是彩电冰箱啥的寄来就得了,何必再花车票钱呢。到了广州才知道,《足球报》很重视这次活动,把大奖获得者请来,先参观了刚建成的天河体育中心和位于二沙头的国家足球队训练基地,看一场国家队争夺奥运出线权的国际比赛,最后由报社领导接见颁奖并吃一顿。报社把这些活动记录下来发表,以给全国4278件作品的征联应征者一个有始有终的交待。 征联共两幅,一等奖有两位,那位是来自湖北的罗家林。我俩都很关心奖品到底是个啥呢?组织者问我俩,两个选择:一个是由国家足球队全体队员签名的足球,一个是写有获奖字样的花瓶。我虽然很关注足球,却算不上个地道的球迷,那一届国家队的成绩一如既往地很差,他们的签名并不吸引我(贾秀全除外)。罗家林也这样认为。我们选择了花瓶,至少花瓶上的字可以证明我们获得过如此奖项。<br></h3> <h3>  到今天那个花瓶依然摆在家里某个角落。当年买它的花费可能不会超过20元,虽然它的价值不在于此,虽然上面的毛笔字很规整,很像那么回事,可是你怎么能确定那是真实的呢?即便是真实的它又能告诉你些什么呢?而一只有球员签名的足球,代表的是一段历史,可以讲述许多曾经的故事,与成绩好坏和你的好恶无关,是一件真正的有价值的纪念品啊!呵呵,那时还真是太年轻。与奖友罗家林广州一别30多年过去,前几年建立了微信联系,甚是期待相见。<br></h3> <h3>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给媒体的投稿不再热衷。我不喜欢官样文章的式样,不愿意自己的文章被编辑们按照他们的意愿修改,最主要的是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动力和热情,“江郎才尽”。不过2006年从机关调转岗位到基层单位水运院后,我又发现了新的投稿园地,就是单位的网站论坛。 我在新单位有个头衔叫“书记”。书记做什么怎么做我大体知道,只是不愿意像我看到的有些书记那样去做,更不想混日子。基层人是务实的,书记也必须务实。讲道理是书记的“专业”,但是道理讲大了也会没人听。基层年轻人多,你得让他们感觉书记离他们并不遥远。书记是有上级的,你还得让你的上级觉得你没有敷衍这个角色。我开始试着在单位的网站上开辟论坛,不断发帖“投稿”发表议论,用这种方式表明书记与众不同的存在。看看我都写了些啥《说说跳槽这件事》《回家过年,一路平安》《快乐很简单》《善待同事》《学会说对不起》《不要往井里吐痰》《信任无价》《学会尊重》《爱惜我们的家》《大局观和悟性》《乙方思维的修正》《做好内部的市场》《渴望优秀》《我骄傲,我是水运院人》《贵在自我加分》《竞者无败》《成长之道》,等等。前后八年多,投稿百余篇。都是有感而发,都说的是身边的人和事,都说的是我真心想说而许多年没处去说的话。没有收获“稿费”,也没有什么奖项,却收获了自信、信任和对这份职业的感觉。在这个单位“毕业”的时候还收获了两本书。前四年的“投稿”汇集成册《感动自己》,后四年的攒就一本《坚持自己》。前者是正规出版,印数是两版7000册,后者是自费自印,500册,自由散发。后者印数少了,“出版”效率却高了,没有人指指点点,没有编辑“刀笔”,省去了罗嗦。<br></h3> <h3>  退休了,投稿在继续。这回的投稿是在“朋友圈”。微信里的“群”和“圈”是个“神奇”所在,各种信息无所不有,让你时时惦记难以割舍,让平淡的日子不再平淡。我对于“朋友圈”的钟情还在于可以在圈里投稿。写了一辈子,思考和写东西无法停止,身心自由的时候更是把写点什么当做每一天必须要想、要做的一件事,就像吃饭和睡觉。有句话说,人生的时候会觉得永远不会死,死的时候又会觉得从来没有活过。你生命中发生了什么,感悟了什么,不记载下来时间就会随风而去,确实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而写下来就会把时间定格在某处,留下你生命的轨迹。 写出来的东西总要有去处分享,“朋友圈”是最佳选择。与曾经的投稿不同,在圈里投稿没有功利私欲,没有特定对象,没有身份顾忌,都是写自己过去的事情身边的事情和生活的感悟,无需证明什么,就像聊天、倾诉,只需要有人倾听。都是正能量,犯不着触犯其它,因而也惹不着别人。有朋友建议我有的文章可以拿出去发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却一点点那样的想法都没有,嫌麻烦。 曾经沧海难为水,历尽岁月只随心。我在《坚持自己》的封面上写着一句话“这个世界并不简单,而我们自己却不必复杂,只须保持清醒,坚持自己”。“投稿”这件事我坚持了一辈子,开始时的少年梦,后来时为着一份事业,到今天收获着一种心情,虽终究没有耀眼的成色,确是做了一件自己毕生喜欢的事情。我想这几年在“朋友圈”的投稿又可以汇集一本册子了,书名想好了,就叫《取悦自己》。 2018年9月3日星期一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