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雁正欲再翔飞》

马俊

<h3>  1962年的一个春日,情系故土的母亲怀抱刚满周岁的我不顾一切的从云南思茅飞归广汉。自此,我与广汉这座小城结下了再难割舍的深重情缘。我在广汉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此间,“文革”的风暴掠走了我年轻的母亲,是广汉人真挚的情愫给了我最为的温润的抚慰。 1972年的一个夏日,父亲将我接离广汉。泪别之时,我默默的告诉自己,今生今世一定要重回广汉。从此,命运的小舟承载着我,先后辗转云南、河南、重庆。远方的广汉始终似若一缕暖晖沐浴着我,令我情牵梦萦,归心似箭。 1992年的夏季,即将正式建台的广汉电视台为我提供了回归故乡的绝佳机会。我最终成为广汉电视台首任播音员、主持人,多舛命途从此改变。此后,我心怀感恩,激情飞扬地活跃在电视荧屏和文艺舞台,行走于乡村、机关、企业、校园、社区,触摸广汉历史文化,见证广汉发展变迁,尽享广汉城池魅力。 2015年的春天,可怕的癌症垂青于我,在与病魔和死神博弈的日子里,是来自广汉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身份的人们,给了我真诚的关怀、贴心的温暖、切实的帮助,激励着我顽强的走过沼泽,走到今天,走向明天。如今,劫后余生的我,比任何时候更加热爱广汉这片多情的土地,热爱广汉纯善的父老乡亲,祈愿广汉一如金色的大雁迎着灿烂的朝阳振翅高飞…… 为修养身心、潜心创作,我告别了喧嚣的城市,长期栖居幽静的山谷,但近期广汉撤市建区工作启动所引发的市声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着热量,也时刻灼痛着我的心。我清楚的知道已有众多的市民前往信访部门登记表达意愿,我清晰的听到了炎炎烈日下民众“宁市不区”的阵阵呼声,我更清醒的意识到广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已然成为当下所有热爱广汉的人们纠结于心,痛彻于骨的火热交点。 &nbsp; 作为生长于广汉、受益于广汉、深爱着广汉的我,置身如此关键的时刻,面对如此重大的选择,我没有理由置之度外、保持沉默。我有责任和义务将我的感慨、思考、希冀分享给所有信息所能到达的人们,不求达成共识,只求分享交流。 我与众多热爱广汉的人们一样,无数次的回望广汉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曾经的辉煌、今昔的变迁。也曾一厢情愿的渴望广汉重回成都的怀抱,以名副其实的“成都后花园”的华贵姿容傲然于世。也曾一度对德阳的管辖心怀疑虑,对广汉发展举步维艰深感迷惘…… 然而,当我再次理性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广汉发展的历程,重温曾经引领广汉人创造无数奇迹的“敢为天下先”之广汉精神,冷静分析撤市建区的时代背景、真实利弊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广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曾经的辉煌、惯常的优越,深重的情结,已然成为一种负累,一层雾霭,影响、拖拽、阻止着今天的广汉再为人先、登高望远,轻装前行。 我很难忘记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汉在周边地区鹤立鸡群的无限风光和洋溢在广汉人脸上的无比自豪。但是,仅仅短短数年之后,广汉便发展滞后,债台高筑,深陷窘境。当一位时任政府领导私下告诉我广汉政府已捉襟见肘、等米下锅时,不得不令我惊愕万分,心生悲戚…… 我更难忘记2006年,不堪重负的广汉与“十强县”渐行渐远,广汉民众“涅槃重生、再创辉煌”的呼声日渐强劲之时,德阳适时调整了市委主要领导,一场“比较反思找差距,面向未来求发展”的大讨论全面展开。经过深入调研和冷静思考,我饱含深情的撰写出长达15000字的文章《比较·反思·共识——献给期盼再度辉煌的广汉》。此文由市委办和政研室以2007年第一期《书记参阅》的形式印发。在这篇文章中,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广汉人更应该有广汉人的精神、广汉人的激情,有广汉人的气魄、气度和胸襟。今天的广汉人必须正视的是,经济发展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已是广汉唯一的选择。只有把经济发展作为广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既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切实做好事关广汉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这才是我们走向又一个辉煌的唯一通天之路…… 十年的时光悄然逝去。尽管历届市委、政府竭尽心智,不遗余力,尽管60万广汉民众齐心协力,奋发踔厉,尽管广汉的发展成效卓然,前景可期,然而,与成都周边地区相比,与发达地区相较,无论经济总量、城市格局、城镇风貌,还是民众收入、消费水平、幸福指数均相去甚远。要想实现“重返十强”、“重铸辉煌”的宏伟目标,还须广汉破冰起航,疾速扬帆。 &nbsp; 我们理应看到,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变迁是常有的事,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也常有变化,这是根据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而为。广汉的区位优势、城市历史、人文底蕴、发展后劲有目共睹,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座县级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格局、发展空间、土地指标等已近达极限,未来发展必受制约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多少人知道,享誉世界的旷世精品三星堆,从“一醒惊天”到耀世开馆,从遗址公园到文化产业园,尽管广汉人为其竭尽了全力,为什么至今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什么依然如此寥落沉寂?又有多少人知道,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蓝天摇篮”,被广汉人引以为傲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什么终将万般不舍的搬迁至成都辖区?又有多少人知道,发展态势强劲的广汉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时,为什么必须更名为“德阳高新区”?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均是受制于广汉作为县级城市现有的层级、格局、规划、空间、资源、财力等客观条件,这是仅凭广汉民众的美好愿望、满腔热情、强烈诉求均无法改变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广汉再次陷入发展瓶颈、面临重要战略选择、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和竞相比拚的大环境的时候,广汉的发展要想突出重围、凸现自身比较优势,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借成德同城的历史机遇,率先成为成德同城发展的先行融合区。一旦广汉撤市建区,即由县级城市变为地级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城市规划、城市格局、城市空间、城市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城镇化水平等均可得以拓展和提升,广汉必将迎来又一个跨越发展的崭新时期。 古老的广汉成为年轻德阳的一部分,或许所有广汉人从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然而,我们何不试想一下,在成都经济圈和成德同城化中,在未来四川经济发展规划中,德阳作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他的城市格局、总体发展规划、游刃有余的调控空间,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日渐完备的城市基础配套,一诺千金的豪迈气概,激情四溢的蓬勃活力,定会引领、带动、助推重要功能区广汉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惠及广汉的普通民众。 诚然,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惯常的行政手段和简单的说教是绝对不行的。它需要各级政府在充分听取广大民众心声的同时,坦诚、透明、详尽地把撤市建区的必然趋势、重要意义、发展前景、真实利弊传播到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广汉人心知肚明,了然于胸。它需要群情激昂的广汉民众,放下心中的负累,平静激荡的心绪,了解事情的真相,理性分析撤建的利弊,着眼广汉的发展,以大气包容的气概,宽阔广博的胸襟迎接这一重要的变革。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一座城市的历史不会因为辖制的变化而轻易更改、断裂或消亡。文化是极富生命力的,一座城市的文化必将在发展中得以丰富、积淀和升华。 行文至此,我不由得再次想起布袋和尚的那首小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还想起2012年的金色秋季,在为“三星堆飞翔节” 撰写的主持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从远古飞来,带着古蜀先民的神秘、威仪和气概;你向未来飞去,带着三星堆人的思索、梦想与豪迈。 众所周知,在广汉美丽的鸭子河里,生长着无数只金雁。在广汉民间,它们有着神奇的传说,在广汉人的心中,它们有着美好的寄予。虔诚的希望和祝愿,我们共同挚爱的广汉一如羽翼丰满的金雁,迎着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朝着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振翅飞翔! <br></h3><h3> 广汉夜色……</h3> <h3> 小城广汉……</h3> <h3> 离别广汉时……</h3> <h3> 广播电视台……</h3> <h3> 初上荧屏……</h3> <h3> 舞台主持……</h3> <h3> 病魔袭来……</h3> <h3> 松林夕照……</h3> <h3> 松林悠居……</h3> <h3> 静心修养……</h3> <h3> 迎春团拜……</h3> <h3> 情倾笔端……</h3> <h3> 神秘三星堆……</h3> <h3> 蓝天摇篮……</h3> <h3> 鸭子河畔……</h3> <h3> 金雁翔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