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说实话,我是不太喜欢虞美人这种园艺品种的花卉的,因为它又是罂粟科植物,而且每次看到虞美人的时候,耳畔都会传来南唐后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千古哀叹,脑海里总会浮现虞姬江边自刎的悲壮......</h3> <h3> 多年以前我就听过这么一种说法:说虞美人这种花,是当年虞姬自刎时,所流的鲜血飞溅在项羽的衣带上。后来衣带所埋的地方长出了一丛娇柔的花,便是虞美人了。</h3> <h3> 可是,最近翻阅《中国植物志》,上面却说“虞美人原产欧洲,我国各地常见栽培,为常见园林观赏植物。”<h3></h3><h3>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虞美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杂交品种,说它原产欧洲,我真的有点儿疑惑,虞美人是在何时引入中国的呢?如今的虞美人是否真的与虞姬有关呢?带着这些疑问,于是我便开始查阅了许多资料。</h3></h3> <h3> 《广群芳谱》花谱里收录了一些虞美人相关的文字。清代《花镜》里说:“江浙最多,丛生,花叶类罂粟而小,一本有数十花,茎细而有毛,发蕊头朝下,花开始直,单瓣、丛心、五色俱备,姿态葱秀,因风飞舞,俨如蝶翅扇动,亦花中妙品。”<h3></h3><h3> 这个八成就是现今的虞美人了。只是花朵“五色具备”,貌似与现今的虞美人有出入。</h3></h3> <h3> 再往前看几个朝代,唐朝《酉阳杂俎》中提到虞美人:“虞美人草,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在茎之半相对而生,人或近之,抵掌讴曲,叶动如舞,故又名舞草,出雅州。”<h3></h3><h3> 这里提到的虞美人,闻人声会起舞,形态上也与罂粟科虞美人有差距,只怕不是如今的虞美人。</h3></h3> <h3> 宋代《益州草木记》延续了虞美人“跳舞草”的传说,且更加奇异:“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花叶两相对,人或近之,即向人而俯,如为唱虞美人曲,则此草相应而舞,他曲则否。”<h3></h3><h3></h3><h3></h3><h3> 宋代《贾氏谈录》写到:“褒斜山谷中有虞美人草,状如鸡冠,大叶相对,歌唱虞美人曲,则两叶如人拊掌之状,颇中节。”</h3><h3></h3><h3> 虞美人的花状似鸡冠,叶片对生,若是对着植物唱虞美人曲子,两片大叶会如人般鼓掌,不能不说奇异。</h3></h3> <h3> 北宋时期的范镇写的《东斋记事》里说:“虞美人草,唱他曲亦动,传者误矣。”<h3></h3><h3> 这个老家伙倒是胆肥,尽然跳出来,打了前人的脸,我给虞美人唱别的歌,她也跳舞啊。也许,这个老家伙遇到了一株花心的虞美人吧。</h3></h3> <h3> 查到此处,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清代以前的虞美人只怕另有其物,而且是一种颇具神话色彩的“跳舞草”,这具体是哪种植物,只怕是不可考究了。<h3></h3><h3></h3><h3></h3><h3> 因此,罂粟科的虞美人到底何时传入我国,或许真的不可考究了。</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