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之石,筑渭源教育之高地 ——渭源县未雨绸缪,率先开展高中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培训工作

萍萍

<h3> 为了能够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认真思考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与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深入探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策略和方法,使我县的普通高中教学与甘肃省即将实施的高考改革要求相适应,渭源县组织高中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279人次,在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先后赴浙江杭州市、山西太古县、上海市、张掖市、定西市等地参加新高考改革方面的相关培训,内容涉及到新高考改革方向、选课走班、学科核心素养、生涯规划、考试评价、教学教研、学业水平测试、新高考的考试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培训着手之早、层次之高、参培人数之多,都在我省走在了前列。</h3> <h3> 一、培训情况</h3><h3> 1.2017年3月,我县由高考备考中心前头,派出各高中教导主任、教师代表共10人去杭州,参加了全国高中新高考改革策略既走班教学现场观摩活动。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教育科学研究院董莉做了《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的浙江行动》的报告;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蔡小雄做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的理念提升与行为跟进》的报告;杭州长征中学的汪文喜就长征中学的实际做法,包括排课,学生选课,学生走班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参观了长征中学,这个中学在杭州来说,生源质量较差,但新高考工作做的很有特色。校长和教务主任做了《新课改校内落地三年心路历程分享》的报告,并和大家一起作了交流和讨论。</h3><h3> 2.2017年11月,县上派出高中校长、教师共计16人,由主管副县长带队,赴山西太谷参加高考备考暨教育均衡化观摩研讨会。培训期间太谷县教研室张四宝做了《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创建智慧课堂升级版》的报告;太谷县教研室的杨文泉做了《2016-2017年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与行动》的报告;太谷县教育科技局督导室主任田会牛做了《创新新思路谋发展,多措并举促均衡》的报告;培训期间参观了太谷县学校,并作了交流。</h3><h3> 3.2018年7月,我县教体局分管局长、教研室主任、各高中学校校长、教师共计10人分两批赴张掖参加了甘肃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h3><h3> 4.2018年8月,我县组织高中骨干教师58人(包括校长、教务主任),由高考备考中心牵头,去上海参加了全国普通高中骨干教师新高考专题高级研修班。培训内容有:上海市建平中学首席教师、上海市高考命题专家廖飞做了《高考改革下的学校格局与教师转型》的报告;上海格致中学副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吴照做了《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变革和学生指导》的报告;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凤光宇院长介绍了新高考制度的相内容,并分析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以高考改革介绍为前提,制定了课堂专心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方向,指导我们抓住课堂转型的关键;上海市命题专家廖飞有主讲了《“职业体验课程”的建设管理与成效》。期间各学校学员,就培训的问题结合新高考和本校实际,进行了交流;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华林飞就高考改革对教学和备考的影响,高考命题注重的是学科素养,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干的高素质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吴金瑜做了《新高背景下的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策略》;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全球职业规划师缪仁票做了《新高考下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的专题讲座;期间参观了上海市曹杨二中,汪洋校长就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模式等做了汇报,并就现场提问作了解答。</h3><h3> 5.2018年8月,县教体局局长、分管局长,教研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四所高中学校校长,中层以上班子成员及2018年新入学高一级科任教师共185人分两批参加了定西市教育局组织的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市级示范教师培训。定西市教科所所长郭忠做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修订的时代特征的专题报告》;兰州市教科所所长高国君做了《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报告;西北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吕世虎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与教学》的报告,期间学员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h3><h3> 每次培训回来后,县上都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二次培训,效果很好,反响强烈。教师们的许多疑惑得到了解决,提高了认识,为新高考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h3><h3><br></h3> <h3> 二、培训启示</h3><h3> 1.高考改革对普通高中办学格局的影响</h3><h3> 新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三年,一学年52周,教学周40周,社会实践一周,假期11周,一周35课时,一课时45分钟,18课时为一学分。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含校本课程8学分)。为实现新课程改革与新高考改革相互对接,明确必修课程是各地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依据,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是高考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的主要依据;选修课程一部分是国家依据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而延伸拓展出的课程,另一部分是校本课程,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由学生自主选择,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体现。</h3><h3>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首先应从教学方式上要有所突破,“走班制”是必然。走班将会导致班级管理混乱,班集体意识淡化,任课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会出现困难,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反馈评价困难,还有场地限制等等;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分层、分级、分类处理,将不同需求、不同水准的学生划分行政班;要做到全员育人,班主任和导师双向负责制;在高考选课上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提前做好学生生涯规划等等。</h3><h3> 2.新高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h3><h3> 在新高考模式下,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学有所用,要求学生一定要在高中阶段对自己的职业要有规划,这样就不至于出现“跳槽”频繁的现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中要注意,从思想认知、个人优势、组织架构、课程体系、活动形式、管理流程、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规划。学校、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适当时机可以召开这样的主题班会,在年级方面可以组织年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组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甚至有必要开设生涯规划课程。</h3><h3> 3.高考改革对教学和备考的影响</h3><h3> “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是会落伍的”。高考改革,首当其冲是从教学和备考方面的改革,在新高考的课标中主要有两大突破,三大变化,新高考录取中主要突出“两依据,一参考”,重点在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所突破,要求学生在“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科教学目标从以前的三维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培育。</h3><h3> 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2019-2021年的高考(过渡期)试题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呢?</h3><h3> 首先,是鲜明的育人导向。一是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政治与法治”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二是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等。三是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语文、历史、外语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四是强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在地理、生物、化学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五是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内容,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意设计能力,感悟和弘扬劳模精神。此外,在有关课程标准中还体现健康中国建设等要求,对课程标准中一些提法和表述也根据十九大报告做了规范。</h3><h3> 其次,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科当中,语文课程标准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从2018年开始,已经是今后高考的命题焦点。</h3><h3><br></h3> <h3> 三、疑难困惑</h3><h3> 1.我县高中学校现有的硬件建设和教育经费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评价体制等各个层面的理论制度不适应新高考;现有的教师的编制人数、学科结构等各方面还不能满足、适应新高考。</h3><h3> 2.如何真正让质量成为学校的生命线?不论课程怎么改,高考怎么改,是3+(7选3)还是3+(6选3),最终还是离不开用分数来区别学生,用录取率来评价学校。</h3><h3> 3.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选科?吃“套餐”,或是“自助餐”,哪种好?不是内容或营养决定的,而是能吃到哪种,哪种更适合自己的胃口决定的。</h3><h3> 4.质量还是最关键的因素,谁都不能弯道超越。</h3><h3> 5.课程和学科核心素养将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h3><h3> 四、今后打算</h3><h3> 为了迎接2019年开始的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我县在县级以上层面,已多次赴外地学习观摩、培训研修,考虑我县高中学校实际,当务之急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h3><h3> 1.各高中要及早筹划,稳步实施。应该尽快成立新高考改革领导小组。在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的同时,根据省、市指导意见,制定学校新高考改革拟行方案。并请专家进行指导修改,让全体教师讨论、学习。以便达到强化新高考改革理念,明确改革方向,统一思想,形成共识。</h3><h3> 2.各高中要有计划地开展全员校本培训。新高考改革实施的第一年,首先是实现平稳过度,积累经验。对首轮新课程实施新高一的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要优先培训,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即可走出去,也可请进来。听专家报告,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组织研讨会,结合学校实际,去讨论操作层面上的一些东西。另外,班主任培训这一块也非常重要,因为走班后对学生的管理是全新的工作,学生稳定是前提,班主任尤其要及早提升生涯规划指导水平。</h3><h3> 县上将在适当时候(省上方案出台后)邀请外地专家再次开展县级层面的全员培训。</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