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8月。有幸参加了游侠客组织的“湖北恩施行”,也算是又一次见识了闻名天下的长江三峡美景和恩施大峡谷的旖旎风光。</h3><h3> 游侠客需要交作业,看到许多团友已经上传了精彩作品,因此只能试着发几张本次拍摄的片子上来,请大家评头论足,也算是完成任务了。</h3><h3> 好,闲话收住,开始上片子。</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一·宜昌,你是一座光荣而又美丽的城市</b></font></h3> <h3></h3><h3> 宜昌是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坐落在长江的中游。它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h3> <h3> 宜昌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江滨城市。</h3> <h3> 它也是一座具有抗战光荣历史的城市。</h3> <h3> 1938年,南京失守后,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一时间成为了悬系中国命运的咽喉要道。</h3> <h3> 紧要关头,民生公司的总经理卢作孚挺身而出,指挥员工们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日夜抢运战时的物资和人员。</h3> <h3> 在整个大撤退运输中,民生公司共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员工牺牲,61人受伤致残。 </h3> <h3> 有关资料显示,到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h3> <h3> 如今,宜昌大撤退纪念碑屹立在长江之滨。</h3> <h3> 它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h3> <h3> 为这座城市增添英雄主义色彩的,还有著名的“石牌保卫战”。</h3> <h3> 石牌保卫战是指1943年5月至6月间,发生在湖北宜昌的一场中国军队对日本军队以弱胜强、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它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h3> <h3> 这场决战,日军伤亡兵力25718人,损失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而中国军队仅以伤亡一万余人的代价,取得最终的胜利。</h3> <h3> 石牌保卫战的胜利,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攻打重庆的企图,遏制了日军肆意践踏中华国土的铁蹄。</h3> <h3> 如今硝烟散尽,先辈们誓死卫国的英雄壮举,将获得后人永远的崇敬!</h3> <h3> 从石牌村向西,便是宜昌如今热门的旅游景点:三峡人家了。</h3> <h3> 三峡人家主要由巴王寨和龙进溪两个景点组成。</h3> <h3> 巴王寨古朴险峻,风格粗犷。</h3> <h3> 而龙进溪则显得小桥流水,秀美温柔。</h3><h3><br></h3><h3><b>巴王寨风光</b></h3> <h3></h3><h3><br></h3><h3><b>龙进溪风光</b></h3> <h3><b><font color="#ed2308">二·巴东,神农溪纤夫</font></b></h3><h3> 巴东神农溪的纤夫,是三峡古老文化的活化石,如今,他们正在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h3><h3> 神农溪的裸纤文化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过去的纤夫,大多是家境贫寒之士,他们整天泡在江水中,如穿着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就穿不了几天,因此,天长日久便形成了裸体拉纤这种劳动的形式。</h3><h3> 劳动是美丽的,因此,裸纤这种载体也应该是美丽的。</h3> <h3></h3><h3><br></h3><b>巫峡日落及巴东县城夜景</b> <h3> 有诗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h3> <h3> 落日余辉中的巫峡,显得格外的壮美。</h3> <h3> 夜色中的巴东县城,璀璨晶莹。</h3> <h3><b><font color="#ed2308">三·气象万千的恩施大峡谷</font></b></h3><h3>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境内,是一个被专家誉为能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的国家5A级景区,它也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h3><h3> 壮美无比的恩施大峡谷空间宏伟开阔,景观层次丰富,山体变化多端。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h3><h3> 虽然天气不算很好,但在景区我们还是拍到了一些不错的片子,也了解学习到不少地理和人文知识。</h3><h3><br></h3><h3><b>梭布垭石林</b></h3> <h3> 梭布垭石林被称为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是国家4A级景区.。</h3> <h3> 梭布垭石林拥有大小共100多个经典的自然景观。</h3> <h3>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土家族的山歌对唱。</h3> <h3> 整个石林犹如一座海底迷宫,美轮美奂。</h3> <h3><br></h3><h3><b>七星寨景区</b><br></h3> <h3> 清晨,虽未拍到日出的美景,但拍到了火红的霞光和奔腾的云海,也算是不枉此行了。</h3> <h3> 山里健硕的挑夫,他们不仅为游客减轻了负担,而且还是很好的向导。</h3> <h3> “一炷香”,恩施大峡谷中的镇谷之宝,高度150米、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其傲立于群峰之中千万年,曾历经多次大地震而仍然屹立不倒。</h3> <h3> “大地山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赞叹不已。</h3> <h3> “母子情深”,好贴切地比喻。</h3> <h3> 白云缭绕,如入仙境。</h3> <h3><b><br></b></h3><h3><b>云龙河地缝</b></h3> <h3> 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h3> <h3> 应该说,水是云龙河地缝中的最美景观。</h3> <h3> 飞流直下的瀑布,煞为壮观。</h3> <h3> 每一个水景处,都挤满了拍照留影的游客。</h3> <h3><b><font color="#ed2308">四·濯水古镇,风雨廊桥</font></b></h3><h3> 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境内。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濯水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h3> <h3> 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h3> <h3> 濯水古镇的风雨桥横跨于阿蓬江上,桥长303米、宽5米,据说是目前亚洲最长的木制廊桥。</h3> <h3> 廊桥夜景</h3> <h3> 古镇风光秀丽,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创新。</h3> <h3><b><font color="#ed2308">五·恩施女儿城</font></b></h3><h3> 中国恩施土家女儿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区七里坪,作为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土家女儿城精心的谋划了整体建筑风格,仿古与土家吊脚楼相结合,完美的体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h3> <h3> 我们来到女儿城的当天,正值“女儿会”期间。</h3> <h3> “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土家族区域性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h3> <h3> 大街上热闹非凡,充满节日的气氛。</h3> <h3> 穿着民族盛装服饰的美少女,煞是养眼。</h3> <h3> 在民俗博物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原生态的土家族生活和生产场景。</h3> <h3> 腊肉(熏肉)是这样做成的。</h3> <h3> 土家族的婚房</h3> <h3> 节日期间,我们入住的客栈,也被装点的如宫殿一般。</h3> <h3><b><font color="#ed2308">六·恩施土司城 </font></b></h3><h3> 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是恩施市的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也是一处反映土家族历史文化的工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