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印象之-天长古镇(一)

胖鱼虫

<h3>  长久以来,我一直有个心愿,想写写我的故乡井陉天长镇,但羞于胸中无墨,知之甚少,难以如愿,一直搁笔至今。随着年岁渐长,回老家次数的增多,一吐为快的决心终于实施。</h3><h3> 我所说的井陉天长镇,主要指现在天长镇的东关、北关、城内和南关几个村,现在也称为宋古城。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叫井陉城关,别人问起,会说我是城关东关村城壕街卢家巷人,虽不能说生于斯,但可以说长于此,儿时的画面会常常让人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年少懵懂的我,总觉得自已老家的建筑和别的地方不同,到处是古老的房屋,高大的青砖灰瓦,歇山式的屋顶,城垣门垛、飞檐斗拱,官署学宫、寺庙石桥星罗棋布,民宅是一色的青砖灰瓦四合院,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可以说是长街小巷,古色古香。特别是晚上玩耍回家,走在漆黑幽深狭长的巷子里,不敢抬头,屋脊上的走兽仿佛是活着的动物爬在那里盯着你、看着你,不由得让你会快跑回家,见到奶奶和家人。</h3><h3> 由于篇幅较大,美篇有限制,我会分几篇写完。</h3><h3> 好了,话不多说,把我近时所拍所得奉上,以作记念!</h3><h3><br></h3><h3> 民国二十年(1931年)修、1988年整理重印的井陉县志料(总编纂:傅汝凤),中的“井陉县全图”</h3> <h3>  井陉以地形而得名。[唐]《元和郡县志》记载井陉名称由来称“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又[宋]《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h3><h3> 2005年,“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的井陉,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作为当年全国首家“千年古县”,其依据主要之一就是井陉县域内的天长古城文化遗产。也同样是因为这一古城,天长镇在2007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天长镇,东临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西接山西煤都阳泉50公里。境内石太铁路、307国道、石太高速公路、石阳公路纵横交错,素有燕晋通衢之称。其中,国保单位两处,省保单位9处、县保单位30处。   从井陉县政府所在地微水,沿307国道向西15公里,就是天长镇的所在了,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h3><h3> 古镇沧桑,天长镇自古以来就素有“晋冀交通咽喉”之称,是保留最好的文化、经济、军事、建筑遗产的太行山千年古镇。</h3><h3> 天长古城历史悠久,至迟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活动,近年相继在这一带发现先商和商代文化遗址,以及战国遗址,说明天长城一带的绵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据史志和出土文物证实,“天长”之名,汉初即有。约在东汉晚期到北朝时期,井陉县南部天长岭南侧绵河冲积成台地后,才开始在此建村。因为有天长岭,故命名为天长村。到隋代时,因该村地处交通要道,发展很快。到唐代,由于地处河北经山西入首都长安之要道,天长村也开始发展兴旺,到唐朝中叶,井陉县北有天护,南有天长,两大城镇均成为了当时井陉的经济中心。到唐末,此地起名为天长镇,置天长军。在镇内设置军使衙院并驻有军队以及管理驿务官员,成为河北西部军事重镇,并建有城池。唐末藩镇割据,此地为军事要隘。五代后晋时,又改为天威军。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县治所迁至天长镇,遂在唐天长城的基础上,重新建城,城墙为土筑。因北墙外为天长土岭无民居及道路,所以没有设北城门,只设东、南、西三门。当时除了修筑了城墙、城门外,还在城内建置了县署、学宫等。以后经历金、元两代,县城内行政设施等建筑日臻完善。特别明、清两代,又相继进行了多次修缮与增建。</h3><h3> 历史上,井陉县城几经易址,宋熙宁八年(1075年)井陉县衙由现在的井陉矿区天户村(古称天护城)迁到天长镇,开始修建县城城墙,并驻天威军。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58年,均为历代县城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的中心,作为县治之所共有883年,算来,天长古城已经有900多年历史了。1958年井陉、获鹿合并,县政府迁至微水镇。这座古城所辖乡政府仍叫城关公社,1986年才更名为天长镇,如今,古镇旧貌宛然,城垣、街道、庙宇、书院等保存较为完好,多为明清建筑风格。</h3><h3> 同时,古近往来,天长镇又是商客居留之所,山西和河北的货物在这里存聚交换,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流,兼容东西集纳山原的大跨度时空和大变革社会,形成了天长厚重又独特的历史文化沉淀,孕育了天长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汉鲁王相田叔,金吏部尚书贾守谦,明金石家韩文赏,清书法家李志元,给天长镇及其周边村镇留下极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h3><h3> 天长镇地理位置重要。有人曾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做过这样的描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上焉藩屏神京,下之保障民社,盖古岩邑也。”唐代大诗人王维过井陉时,以“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苍山”的诗句赞美这里的山水风光。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曾涉足此地,秦始皇出巡,韩信设背水列阵,清康熙西巡,孙中山赴晋视察等,留下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h3><h3> 天长镇又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h3><h3> “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井陉昨日双旗入,萧相无言泪湿襟”,唐代诗人陈子昂、杨巨源对井陉之地多激战之事感慨万千。因此,谈井陉之险,不得不说天长镇还是一座兵城、一座军镇。天长镇位于井陉县西部晋冀交接处,地处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太行山中段东坡要道,是万里长城内三边的终点,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h3><h3> 天长镇古城城如簸箕,北高南低,有东、西、南门,均有瓮城、弩台十九座,易守难攻,城厢古建,星罗棋布,唐置天长军,至今城西1.5公里,有一地名为教场村,传为当年天长军训练的操场所在地。宋为天威军,镇北不远石桥头村现在还有座建于宋元丰七年的通济桥,又名宋天威军石桥,建于1083年~1085年,经考证就是宋天威军所建。天长镇自古经历过五代的晋赵之战、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金元之际的史天泽大战武仙、明代李自成之乱、清代的庚子之役等无数次战争,在历史长河的浪花里,曾飞扬过秦皇战旗,激荡过楚汉号角,交融过燕赵文化,翻卷过抗日风云。秦始皇统一中国奔走征战的古驿道,至今车辙尚存古镇;汉将韩信背水之战的古战场,今日怀古耳边犹闻战马嘶鸣;聂帅百团大战的雄风,至今让后来者娓娓道来。</h3><h3><br></h3> <h3>在一部1913年巴黎印制的法文《正太铁路》摄影集中,有一张原汁原味的百年前井陉县城的全景照片,将天长镇所有文物古迹尽收眼底。从这张照片上能够充分领略到古人对这里地形所做的精辟阐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上焉藩屏神京,下之保障民社,盖古岩邑也”,天长镇古城前面是水,后面是山,位置极佳。尤其难得的是,法国人竟把当年古城的全貌都拍下来,按当年的摄影技术来说绝对超一流。如今,古城格局虽大致保存完整,但城墙的东、西城门都有毁坏,许多文物建筑都遭到破坏。</h3> <h3>  天长城建城初衷军用为主,受地形限制,城垣规模较小,城内的建筑主要是军政管理中心及官员的居所等,包括文庙、城隍庙等“公产”,当然也有部分富商大户。因此城内发展受到限制,建成城以后受吸引逐渐聚集而来的平民百姓只能在城垣外定居。这就自然形成了东关、西关、南关等村。但因历史上西关屡遭水患,加之不在主要交通(驿道)线路上,西关日益萎缩,现仅剩几户人家,划归城内村管理。至于南关更是水患严重,几次被冲毁,故实际上没有了真正意义的南关。唯东关左连古驿道,右接县城城垣,即是进出县城的门户所在,又是南来北往、东通西达的必经之处,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因东关大街东、南均是绵河,向东向南发展受限,只能沿古驿道向北发展。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为便于管理,只好将东关村一分为二。东关大街两侧,最初的东关村仍叫东关,老东关以北的新村另起村名。起名时,为破解天长城没有北门,缺失北关、建制不完整的缺憾,又因新村地处东关以北,就叫北关村了。至于绵河南岸是因紧靠驿道发展起来的村子,也象征性的叫成了南关村。我这么说不知是否有道理。当然,以上应该是宋或元朝的故事了,到了明清时代,天长镇东南北关的建制应该已经定型。<br></h3> <h3>  到现在写完,没能拍到或找到一张能展现现在天长镇全貌的照片,此憾也!</h3><h3> 下面一张图为民国二十年(1931年)修、1988年整理重印“井陉县志料”书中的“井陉县城关附近略图”,可清楚的看到民国二十年时天长镇的大致分布。</h3> <h3>  天长镇是井陉古驿道的总驿铺。</h3><h3> 井陉古驿道历史悠久,据2000年8月国际古迹理事会世界遗产协调官员亨利·克利尔博士考察后认为,现存井陉古驿道比罗马古道还要早100多年。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0世纪的西周时,周穆王西巡过井陉,便发现井陉为穿越太行山的一条孔道。有的考古专家反复考察论证,得出结论,井陉古道为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灭中山时正式开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车同轨”,遂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在原六国车马道路的基础上,开辟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古驿道,其作用是:供帝王出巡;传递政府的军事、政治文书;调动军队等,史称皇家大道。与此同时在各交通要道上设置亭、传、邮驿,供传递文书和吏使往来之用,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当年连接晋燕的秦朝古驿道,东起现今鹿泉土门关,经井陉东天门,出山西的固关,全长100公里。 当时井陉驿道自县城(今天长镇故城)起分为东西两路,每10里设1辅。总铺在县街东(今天长镇中操场),县东10里西河,20里横口,30里微水,40里东天门,50里上安,60里下安,再4里许至鹿泉;县西10里板桥,20里龙窝,30里界堠(固关),通平定州。 汉初,置井陉县后,县治所在 天户,为方便交通,井陉驿道由南改北,即由今鹿泉市白鹿泉西行,经井陉平望、威州,渡绵河后,经青石岭、赵村铺,过天户城,南经横涧、凤凰岭、石桥头、天长镇、板桥、长生口、龙窝、核桃园、旧关,直通山西。 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井陉知县罗懋汤鉴于此线由鹿泉到井陉城(天长镇故城)较秦古驿道远20里,从此,井陉驿道又由北线改为南线。即由鹿泉郄庄入井陉,经井陉亮子岭、下安、上安、东天门、微水、横口、张村、西河、天长镇故城,而后板桥、长生口、龙窝、核桃园、旧关入山西界。此线一直使用到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4年)石太铁路开通以后以及大清邮政开办以前。 井陉古道又称:“燕晋通衢”。古道辙痕历历,遗迹尚存。现在,井陉古驿道沿途不少地段尚有古道遗迹,有古道渡河的桥梁,有古道穿越而过的楼阁,有驿铺遗址。其中,保存最为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是东天门秦皇古道。 井陉古驿道是沟通冀晋的重要通道,素有“冀晋通衢”之称。数千年来,井陉古道上,燕赵晋秦之客,东西往来,络绎不绝。更因为井陉位处冀晋交界,历为兵家重地,在古道上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事变。如:秦王嬴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攻赵,秦将王翦由晋阳下井陉,次年,破赵军,入邯郸。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平乡县),丞相赵高伙同秦始皇次子胡亥秘不宣丧,用鲍鱼载于輼輬车中,以乱尸臭,从井陉古道将尸体运往咸阳。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韩信在井陉绵蔓河设背水阵,出奇兵袭赵营,大破赵军。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乱”,时,唐将李光弼、郭子仪出井陉,收复常山(今正定),破史思明。宋靖康元年,爱国将领种师闵和数千名将士与来犯的十万金兵在井陉苦战七天,饮恨殉国。1900年晚清名将刘光才在井陉奋勇抗击法、德联军,表现了中华爱国将士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 井陉古道又以其险峻而闻名于世。直到现在,翻越东天门古驿道两旁山壁间,还可以看到石壁上,类似“险隘古陉关,巍峨四面环”、“鸟道千百盘,青天许骚首”等诗句的题咏。 井陉古驿道是一部“史书”,它记录和见证了井陉县历史的久远和演变;它是一具“化石”,为我们探溯井陉县的历史和文明提供了物证。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  商贾云集</h3><h3> 由于天长镇处于冀晋交会之处,成为商品贸易集散地,集贸市场也应运而生,尤以明清时期最为昌盛。自清雍正年间起,商旅往来频繁,城关商贸区主要以东关、北关及城壕街一带最为繁华,共有各类店铺150余家,针纺织品、染纺布店、日用杂货、澡堂理发、烟酒糖茶、饮食加工、铁匠木器、租赁当铺、书店药房等,五行八作一应俱全。最有名气的店铺如醋李的米醋,三泉涌的陈醋,广义斋蜜果、麻片,裕兴居的干鲜果品,仁泰公的二锅 头,老油(宋)的小磨香油、芝麻酱,聚兴隆的调味品花椒、大料、酱油、面酱及黄表古连纸、毛头纸,五富隆的千层底鞋,马银匠的银镯首饰,兴源堂的梅暑丸、云贵药材等都是货真价实。</h3><h3> 到清末民初,商业布局发生变化,当时城内由于多为官署,故仅有药铺、书局及杂货屈指可数几家店铺;西关由于遭遇几次洪水冲刷,已无商号;南关临冀晋大道,商业店铺多为车马店及饭铺。主要商业区集中在城东门外城壕街、东关街及北关街南端一带。在“七七”事变前,较大的商号,城壕一带有德聚厚茶帽铺、天庆全杂货铺、启华书局、永盛增米面店、瑞丰银楼、中华饭店、久源通杂货、复兴书局、兴德成米面铺、聚源昌杂货铺、瑞盛昌米面糕点铺、三泉涌、恒盛银楼、方记肉铺、增盛泰米面店等;东关街路南较大商号有同义兴百货(后改久丰裕绸缎庄)、德泰林杂货铺、天顺成油坊、会荣长铁货、仁泰公酒坊、同胜德皮麻店、怀文堂文具店、五福隆鞋铺、仁和泰中药铺、聚兴隆杂货庄及聚源成百货店等;东关街路北较大商号有广义斋南糖糕点店、福庆和布庄、义泰祥粮店、聚源成杂货店、仁泰公酒店、福星堂药铺、吉成永酒坊、永春银楼、兴源堂中草药庄、裕兴居糕点鲜货、源发祥杂货、益丰祥布店、敦厚祥粮行及福聚永洋布庄等;北关街有庆源成百货庄、卢记铁匠铺、蔡记棺罩铺、吕记棉花铺、张记宋记油坊、李记执事坊及于记花轿铺等几家店铺。</h3><h3> 逢三排八为城关(天长镇)集日,外地的小商贩也云集此地,叫买喝卖声此起彼伏,赶集上店的人山人海。在吉成永、三庆居西侧有一片空地,旧称交易场、大操场,是一个露天农贸市场。其时百货云集,摊贩盖地。气功武术、耍猴弄蛇、占卜相面、修脚治牙、卖膏药、变戏法,百戏杂陈,煞是热闹。</h3><h3> 清末民初,英、美、日商的触角也伸到了这里,展开竞争,促销手段多种别样。日商雇佣津商在集市上推销月光皂,与英商的日光皂竞争抗衡,为招徕顾客,放映无声动画短片及笑片《大长衫》,轰动一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曾在这里为大联珠、三炮台闯过牌号;胡氏兄弟为了打开万金油的销路,天津分厂假本地梁记西药商之手,在此大搞虎豹面具的化装广告,鼓号喧天,穿街过市,大肆宣传。</h3><h3>到日本侵略者占领井陉时,商业已远不如前。时人将城关商号概括为两句话,即“二十四记一懋同,北关还有裕和兴”。这就是说,当时较具规模商号店铺共为26家。</h3><h3> 旧日天长城商号店铺,多为硬山顶布瓦式建筑,门脸以黑漆门板做成多块排列推拉式门。店铺后一般即为内宅,多为正房五间、左右厢房各三间格局。只有个别资金雄厚的店铺,如敦厚祥、聚兴隆,还设有库房。</h3> <h3> 这是现在的东关街了,一些建筑已变了模样。</h3> <h3>  北关街,沿街建筑有的也改变了原来的模样,也是现在较繁华地段。</h3> <h3>这是城壕街,古老建筑保留相对较好。</h3> <h3>  解放后,随着井陉县政府的搬走,井陉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渐渐转到微水了,正因如此,落寞的天长镇在半个世纪里才保存下来现在著名的“宋古城”,街中古老建筑的商铺鳞次栉比,活板排插的门面映入眼帘,古老二字立刻在脑海中出现。</h3><h3> 现在,天长镇在南边的城墙外新修了护城河,垫高路面围绕城墙新修了一条路,西起西门外,东至大石桥,并在小南门外建了一片商业区,主要是餐饮饭店居多,方便了大家旅游,且将农历的三八集迁到了东起大石桥西至小南门的这条街上,不过,集日上已没有了往昔的繁华。</h3> <h3>  古城形胜</h3><h3> 天长镇古城景色迷人,井陉八大景,天长镇就占了五大景。享有“临河倒影”之称的金代下寺塔,似千瀑奔泻、猛浪涛涛如万马奔腾的“绵河夜涨”,富有神话色彩的乏驴岭村“张果老仙迹”,故有“铁龙钻石”美称的北关村玉峰山,以及素有“护城古寨”之称的雪花山等,形成了一幅山水、塔、桥、城楼、寺庙,远近相映的景观。</h3><h3> 天长镇古建筑甚多,有社樱坛、风云坛、雷雨坛、山川坛、城陛坛、先农坛、城隍庙、八蜡庙、马王庙、东岳庙、后土祠、武庙、土地祠、萧曹祠、龙王庙、崔府尹庙、明灵王庙、文昌祠、节义祠、忠孝祠、察院、大石桥、凌霄塔、下寺塔、演武厅、霍宅、李府、许总兵府,另有各种敕修石牌坊19座。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到现在,天长镇仍然保持着古建风采。有人对天长镇城垣进行实地测量,天长镇城垣周长为170860米,整个天长城内面积为182457平方米。</h3><h3><br></h3> <h3>  天长镇的城垣。</h3><h3> 天长古镇城墙与平遥、西安的古城墙不同,其建筑材料不是用砖砌成,而是用大小不一,圆溜溜的河卵石或凿得方方正正的石头很齐整地垒砌而成。有资料称:天长镇城垣始筑于宋,初其规模稍小,现存的城垣建于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城周长三里,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二尺,立有东、西、南三门,起初时只是夯土为墙。因几遭水患,土城不堪洪水冲涮,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筑石城,俗称“簸箕城”。那是因为城北短南长,又呈北高南低之势,形状像簸箕。明嘉靖二十二年,南城墙被水冲毁,重新修葺。将南城墙、东城墙外包石料。在修建的时候,就地取材,利用了城南绵河水边的河卵石,初时,只是东门有瓮城,这次重修,又在南门和西门外增设了瓮城。并在城墙建弩台19座,用以护卫城池。东瓮城门朝南开,称“东聚门”,南瓮城门临河,称“会源门”,西瓮城门朝南开称“镇武门”。历史上天长镇的3个瓮城均开有一正一偏两个城门。但最初的瓮城应该是只开一个偏门,城门偏开是为了延缓敌人的攻击势头,加强防御。后来因种种原因三个瓮城又各自新开了一个位置较正的城门。之后多次修葺。现在,天长古城除西门及瓮城有损坏外,其余各城门及明代三城门的石匾额犹存。</h3><h3> 东、南、西城门上各筑有城楼。东门城楼规模为最大,歇山飞檐二层楼阁式建筑;南城门上建有单层阁式建筑,初称“览秀楼”,因在城楼上可观览城南绵河及雪花山的风光而得名,后改称“敞豁亭”(1958年拆毁);西城门上是硬山顶式楼阁,至清末已不存。城的东南角还曾建有“魁星楼”,为四角攒尖顶式楼阁建筑。下层祭祀魁星,上层为亭,可览风光。</h3><h3> 在古城外东南角还有一个城门,是天长镇保存较完整的城楼,叫小南门城楼,当地称之为“小南门”“观音阁”。歇山顶三层楼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隆庆时在门楼上镶有「燕晋通衢」题刻石额,城门上建有大悲阁,供奉观音菩萨和三官。清康熙元年,又在城门上扩建了香坛亭,供奉老张爷、财神爷、送子娘娘,阁中至今还尚存清代碑石。民国时期,在城门的外围又进行了再建,并在门楣上嵌有「山环水抱」石额。小南门的建筑物经历了自明代至民国四个时期续建和改建,目前是天长古镇保存较完整的城楼。</h3><h3> 天长城内,分东关、西关、南关、北关统称城关。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六月六日,绵河暴涨,西关被淹没,南关被冲毁,后以城内、东关、北关为城三关。城关东西、南北呈丁字大街,分别对应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三条街上,古建筑较多,排列有序,结构严整。如今,天长古城城墙西、北两面有毁坏,东、南及弩台等大部尚保存完好。</h3><h3> 现井陉旧城城墙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现在的南城墙</h3> <h3>现在保留的弩台遗址</h3> <p>  南瓮城,是天长古城的正门,也是三个瓮城中保存完好的一个。南门瓮城完整,平面半圆形,瓮城门原向东叫宁河门,后世封堵旧门又南向开了新门。内门城门上镶有明代青石门匾,上面刻有“文明门”三个大字。据介绍,明朝时城南吴家垴村、霍家庄村常有响马出没,屡屡进城扰乱治安,当时的知县罗懋汤因此命令向东的宁河门关闭,重新开了一个朝南的城门,并将瓮城内朝南的大门命名为“文明门”。外门城门上镶有明代天启年间题刻的“会源门”三个大字的青石门匾。“会源”二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有朋自远方来,广聚四方来客,不亦乐乎之意;二是汇集水流,由此门排出之意。</p><p> 南城门上建有单层阁式建筑,初称“览秀楼”,因在城楼上可观赏城南绵河及雪花山的风光而得名,后改称“敞豁亭”。览秀楼在1958年已被拆毁,现在看到的是近年新建的。南门外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名为“映秀苑”。天长镇每年的元宵文化艺术节都是在这里举行的,人们空巷而出,肃静的古城难得的热闹非凡。站在南门前的广场回望,可见长长一段修葺完好的古城墙自东向西蜿蜒而行,一眼望不到头,厚厚的石头城墙古朴坚实,将古城包裹得严严实实。真是石城壁立,远山如黛,诗意无限。 站在南门前的广场上向南望去,水流并不大的绵河(旧时称绵蔓河)绵延向东,曲折而去。两侧的河滩上,都已经被村民开辟为农田菜园。老人们说,现在的水势并不大,但在历史上,绵河水常常泛滥,洪水冲入古城。解放前,在南门前的护城河河面非常宽。老人们回忆“行人们走的桥40多米长,上面铺得都是木板。”</p><p>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一年夏天的一天,我正在绵河岸边捞小鱼玩耍,忽听得西边轰轰作响,抬头望去,一米多高的洪水奔腾而来,吓得我回头就跑,不多时,洪水倾泻而下,我刚待的地方已是汪洋一片了,此事多年后想起还会让我心惊。</p><p>  据《井陉县志料》记载,井陉之河流,以绵蔓河为最大。绵河旧时称绵蔓河,历史上因韩信列阵于绵蔓河边,背水一战,大败赵军,创造了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著名战例,从而使绵蔓河载入史册,背水阵所背之水即现在的绵河之水。绵河源出山西寿阳县东,经石峡,至娘子关东五里,入县境。绵河沿山麓过山峡,复转而南下,绕古城汇冶河而入滹沱河。因绵河经古城环绕而过,故当地人又称这段河流为护城河。</p> <h3>  南瓮城南的小广场,名叫映秀苑,映秀苑石碑的背面有四句话非常好。</h3> <h3>  这四句是: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游我古城,不虚此行!</h3> <h3>  南瓮城门外城门“会源门“”,门上镶有大明天启元年二月吉旦,题刻的“会源门”三个大字的青石门匾,旁边加刻:崇祯十三年重修字样,左边为:井陉知县罗懋汤,可见此门1621年重修过。</h3><h3><br></h3> <h3>  南瓮城外东南角城门“宁河门”外门城门上镶有明代天启年间题刻的“宁河门”三个大字的青石门匾。原来只开宁河门,取宁静绵蔓河之水的意思。</h3> <p>  南城门内门“文明门”,城门上镶有大明天启元年春二月吉旦青石门匾,上面刻有“文明门”三个大字。旁边加刻:崇祯十三年十月重修字样,左边为:井陉知县罗懋汤,可见此门1621年重修过。</p> <p>  南瓮城之中龙王庙,旁边树立「重修南门记」,公元2008年立。历史上,天长镇屡遭水患袭扰,城西、城南为重灾区,为平息水患,人们在此建了龙王庙。</p> <h3>宁河门内侧</h3> <h3> 走进内城门后,可从西内侧一户人家小门进入,登上南瓮城城墙。</h3> <p>  登上城墙首先看到的便是单层挑檐的“览秀楼”,可在城楼上观赏城南绵河及雪花山的景色,后改称“敞豁亭”,览秀楼在1958年已被拆毁,现在看到的是近年新建的。</p> <p>  古城墙在暖阳下呈现出斑驳的身影,屋脊层层叠叠,仿佛隐藏着诉不尽的故事和回味不绝的沧桑。</p><p> 站在南瓮城的最高处,真正才能体会到天长镇古城的精辟阐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p> <h3>  西南方是雪花山,素有“护城古寨”之称,雪花山上有碧霞元君庙,建于1533年(明嘉靖十二年),雪花山庙会在井陉周边比较出名,仅次于苍岩山庙会,雪花山庙会起源于祭神。是为祭祀碧霞元君而兴起的。庙会的时间为农历四月十六至十八,共三天,由天长镇所在各村组织,邀请周围四五十个村庄参加。届时人山人海,百技纷呈,客商云集,热闹非凡&nbsp;。</h3><h3> 雪花山也是古战场之一,为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7月,日本侵华战争全面打响。日军在占领北平以后兵分两路。其中一路沿平汉铁路南下,迅速占领保定,石家庄,随后沿正太铁路西进,从东向西进攻太原。为阻止日寇对山西的进攻,国共两党开始了共同抗战,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抗战,史称太原会战。娘子关保卫战就是这次会战中的一个战役。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终。在这次战斗中,担任娘子关正面一线防守任务的国民军38军17师将士浴血奋战,全师伤亡1万多人,在第十七师与日军交战中,雪花山是两军争夺的要害,该山是井陉城周边与通往山西的正太路边上的制高点,占领它就能控制井陉全城和封锁正太路。在两天一夜的激战中,雪花山反复易手数次,但终因在敌机的疯狂轰炸配合下,在兵力的悬殊及防守雪花山的第一○一团团长张世俊的疏忽下,雪花山阵地失守。张世俊被赵寿山就地处决。而在协助雪花山战斗中,第一○二团的张登第连长(中共党员),率百余名战士,坚守阵地,英勇奋战,全连壮烈牺牲,无一生还。日军占领雪花山后,随即向乏驴岭阵地发起进攻,国民陆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与日军浴血奋战了9个昼夜,为保卫太原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师旅团指挥员仅剩旅长1人,团长2人,营以下指挥员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士兵仅剩2000余人。此役后,第十七师官兵为了纪念雪花山和乏驴岭战斗,曾成立了一个剧团,起名为《血(雪)花剧团》,并编了一首战歌:“我们在乏驴岭上,誓与阵地共存亡;我们在雪花山上,血花裹着我们的刀枪;井陉车站夺大炮,娘子关外炸车辆……”。电影《贺小兵的十六岁》,真实地反映了血战雪花山、乏驴岭的惨烈。</h3> <h3>  东边是河东村,与北关有大石桥相连。有秦皇古驿道之“官道街”,出土过韩信“淮阴谈兵处”,西汉田叔、田仁父子丞相故里,河北名窑井陉窑之一宋金古瓷窑作坊遗址,明万历22年建造的凌霄塔(河东塔)遗址,春节千年民俗“狮子火”。</h3> <h3>  向北望是井陉古县城城内,面前正北是南门街,分布着右相李府、王家大院、原国民党县党部。南门街北到头便是一条东西街,东西街上自西向东分布着霍都堂府、女子学校、城隍庙、蔡家巷、文庙、井陉窑遗址、县衙、皆山书院等现存的古建筑群。远望可以看见井陉县衙门和日伪时期建造的炮楼。</h3><h3> 下面,先将这些景点标志奉上,后边会详细介绍。</h3> <h3>右相李府</h3> <h3>原国民党县党部</h3> <h3>王家大院</h3> <h3>城内东西街</h3> <h3>井陉窑城关遗址</h3> <h3>蔡家巷</h3> <h3>霍都堂府</h3> <h3>女子学校</h3> <h3>县衙遗址</h3> <h3>城隍庙</h3> <h3>文庙在井陉县二中院内</h3> <h3>皆山书院</h3> <p class="ql-block">  西瓮城门叫镇武门,西瓮城门上是硬山顶式楼阁,至清末已不存了,现西瓮城城墙己毁,只有南侧的镇武门侥幸保留了下来,同时保留下来还有南侧镇武门处约10多米长的一段瓮城城墙。门洞上方的石匾上刻有振武门三个字。天长镇西门外二里有村名教场,顾名思义,西门是驻守天长的军队每日去教场操练要经过的城门,故此称振武门,有提振士气,崇尚武力之意。据称,此门又是过去斩杀犯人必走的门,那些被判斩的犯人会经此门被押至河边处决。因此此门又被称为凶门,一般百姓出城入城往往会避开此门。时代变迁,今天居住在西门一带的百姓常常经此门出入。</p><p class="ql-block"> 从西关沿路向西,地势也越来越高,走不远,在路北的小山包前,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之为“板石坎”的地方,这里的岩石都是夹杂着许多河卵石的沙石,因为年代久远,都形成了一种叫做“河卵石即成岩”的坚硬石块。解放前,一些逃荒者甚至将石岩下的洞穴作为房屋居住。而在1948年,这里也曾作为防空洞使用。</p><p class="ql-block"> “板石坎”南侧20多米深的河道里,就是流淌着的绵河水,在河水淡季,这里水位较深,也是孩子们游泳玩耍的好去处,当地人称打澡起,儿时奶奶不让我去,有时我会跟着小伙伴偷偷跑去,但不敢下水,只得给人家看衣服,看着一群孩子在水里打闹。</p> <h3>向南过“镇武门”进入绵河河滩</h3> <h3>向东进入城内</h3> <h3>向西不远就到 “板石坎”了</h3> <p class="ql-block">  东瓮城叫东聚门,现东门瓮城仍在,瓮城向东的门现为正门,史料记载:东瓮城曾历经三次扩建,最外面的一层是民国三十二年,即日伪时期修建的。从门洞子里看,砖的颜色都不一样,红砖是民国近期的。再往里又是一层,门额上书“岳峙川流”,具体年代看不清楚,再往里又是一层门,且有石碑镶嵌,年代模糊依稀。东门城墙上原来建有两层的楼阁,城楼规模最大,为歇山飞檐二层楼阁式建筑。现楼阁与正门上部的城墙已塌,门券保存较完好,门匾仅存一“助”字。东门瓮城向东南开有一城门,城门拱券石上方嵌有石匾,匾上有阴刻 “东聚门”三字,右侧落款为“万历二年十月吉 知县钟遐龄立”,由此可知东聚门建于明万历年间。现东聚门已被一片房屋包围,行人无法接近,门洞也被封堵,原先出入东门都是通过“东聚门”出入。</p><p class="ql-block"> 东瓮城内南北各有二处建筑,建筑年代不详了。</p><p class="ql-block"> 走进东瓮城内门向北,有一条路叫“操场垴”,路东侧是城墙,西侧是皆山书院。向北转西走,就到了当年唐天长军练兵的地方了,路东侧的城墙已坍塌了许多,好多地方己露出石墙内的土墙和据说当年备战备荒所遗留的洞口,从“操场垴”入口走不远路东坍塌的城墙上有条小路可登上城墙。</p> <p class="ql-block">  抬头看,只留下一个“助”字,从侧面的可以看出已不是石匾了,应是民国三十二年日伪时期改建时留下的,门匾上的四个字是“城乡互助”。据老人说,原来出入东门是从东南角的“东聚门”出入,日军占领天长镇后,汽车、摩托等出入不方便,就废了“东聚门”,改走现在的城门。</p><p class="ql-block"> 1947年4月17日,晋察冀军区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井陉县城(天长镇),据父亲讲,仗打了一夜,老百姓第二天出来看,才知道解放了,那次战斗炸掉了瓮城上的建筑,只保留下了现在的只留下了一个“助”字。</p> <p class="ql-block">  在东城门向南进城壕街不远路西就看到“东聚门”门洞和门匾了,门楣上的“东聚门”和右侧落款为“万历二年十月吉 知县钟遐龄立”石刻依稀可见,门前一户人家堆放着很多杂物,很不容易发现。</p> <h3>  东瓮城内南北两个古建筑,依稀可看出当年的繁华。</h3> <p class="ql-block">  北侧是高大院门,书写“钱庄”繁体字,这里位置极好,是河北到山西必经之路,生意应极为便捷。此院原为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南侧院门掺杂西洋风格,门廊两侧花纹用水泥点缀而成,两扇黑色残破大门和门环是中式的,上面横匾被泥土覆盖,只能隐约看到“民新”二个字,应该是三个字,应读为“Ⅹ新民”。据东城外卖粮油的卢元明哥说,原来此处也曾作过原国民党党部,已无从考察真伪了。</p> <p class="ql-block">进城门向北走,就到“操场垴”(应为草场垴)了。</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东瓮城城墙上,东边是东关街,西边是“皆山书院”,几个工人正在房顶施工换瓦。</p><p class="ql-block"> 举目四望,但见主街宽阔,小巷幽深,纵横交错,井井有条。伴着长街小巷,古色古香的临街店铺鳞次栉比,活板排插的门面,迎风飞舞的招幌,让人犹如置身历史的幻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顺着“操(草)场垴”向北,就到天长岭了,地势逐渐拾高,步步登高如同登山。顺着巷道向北转西,就可以看到高大的天长岭,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不建北城门。站在高坡上,南边就是旧县衙,日伪时期建的炮楼就在眼前,西南角歇山式建筑、彩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的大殿是文庙。</p> <h3>  日伪时间炮楼的背面,四面都有瞭望孔。</h3> <h3>  只能看到文庙的侧面了。</h3> <h3> 面前就是高高的土岭天长岭了,在清朝以前的冷兵器时代要想翻越天长土岭恐怕非常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