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豫自驾行

大川

<h3>两部车,七个人,平均年龄超六十,行程四千余公里,穿越五省市,历时十五天,来了一场一的自驾游,朋友们都说是“壮举”,我倒认为是“任性”。<br></h3> <h3>第一站是悬空寺,其实只能算路过远眺了一下,原以为悬空寺座落在山上,没想到只是在山脚下,与原先脑子里的印象反差很大。</h3> <h3>大同土林是个非常不起眼的景点,甚至当地人都不太清楚有个叫土林的地方,他们把这里叫做“石板沟”,没有路标,没有大门,只有一条不起眼的小道通向景区,如果没有GPS我们绝对找不到这里。</h3> <h3>形态怪异的土林,或壁立,或层叠,或猛兽欲起,或神魔欲行……大自然是经过多少个春夏秋冬的风吹、雨刷,才在这厚厚的黄土层中,雕出了这么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br></h3> <h3>夕阳照耀下的土林,重点是我俩的影子。</h3> <h3>土林中间是一个小湖,水面平静的像一面镜子,是拍倒影的好地方。</h3> <h3>太阳即将落山,好绚丽的晚霞。</h3> <h3>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h3> <h3>佛像气魄雄伟、生动活泼。其继承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生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br></h3> <h3>墙上的彩绘壁画也异常的精彩。</h3> <h3>万年冰洞座落于山西忻州市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村境内,专家称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br></h3> <h3>万年冰洞很神奇,虽离地面不深,但里面温度却非常低,夫人怕冷穿上了防寒服,可是我依然还是一身短打扮,也没感觉太冷。<br></h3> <h3>洞内冰柱、冰笋、冰台等,形态各异,是冰似玉。<br></h3> <h3>与溶洞的钟乳石一样,冰柱冰锥在灯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但却比钟乳石要晶莹剔透的多。</h3> <h3>万箭齐发。</h3> <h3>路上遇然发现的景点,事后在高德地图查寻才知道是汾河源景区。</h3> <h3>李家山村位于临县碛口古镇南五华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著名画家吴冠中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h3> <h3>古村形似凤凰,民居依凤身、两翼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于70度的山坡上,构成了一种极具视觉震撼力的效果。<br></h3> <h3>典型的黄土地貌、幽雅的自然环境、层叠的窑洞大厦、浓郁的黄河风情、纯朴的百姓人家……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师生采风创作。<br></h3> <h3>这里也是拍人像的好地方。</h3> <h3>进村的道路有点陡,原来徒步要走两三个小时,现在汽车可以开到村口,只是道路有点窄,有些胳膊肘弯要来回调两次才能通过,好在上下山的道路是分开的,对向没有来车不用错车。</h3> <h3>距碛口镇一公里左右的西湾村,临河而建,村中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br></h3> <h3>村内两横五纵七条小巷把各处院落串联起来,院院相通、户户相连,只要进入一座院落,就可以游遍全村,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因为它是顺着山坡修建的,下层院子的屋顶,就是上层房屋的院子,哈!有点绕,看得懂吗?</h3> <h3>靖边波浪谷是我们这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景区尚未开发完成,从被发现到现在只有五六年时间。其形如波浪,色若红霞,纹理毕现、千姿百态。<br></h3> <h3>景区深处有一景点叫地心探秘,又叫“一线天”,据说有几公里长,但像我这样的体型走几十米就不错了,否则很容易被卡在里面,据说万一被卡住了要饿瘦了才能脱险。<br></h3> <h3>好在能找到这里的人不多,不然游客的安全一定是个问题。沟中的线条都是雨水冲刷出来的,发大水时这里是很危险的。</h3> <h3>波浪谷的岩石叫“红砂岩”,是相当的脆弱,人踩在上面都会掉渣,为了保护修了长长的栈道,但我感觉栈道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并且还影响了景观。<br></h3> <h3>倒是景区外一小片让我们玩的很嗨,当然光线好是主要原因。</h3> <h3>波浪谷真的太美,美出了飘逸灵动,美出了温婉柔和,美出了绚丽多姿。<br></h3> <h3>太阳马上落山,依依不舍,流连忘返。</h3> <h3>第二天,意犹未尽的我们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来到一片未开发的波浪谷保护区,悄悄的不要告诉别人,景色是真正的原生态。</h3> <h3>坐地成佛吗?</h3> <h3>人家是“英雄救美”,我家是“美救英雄”。</h3> <h3>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朝圣是必须的。</h3> <h3>主席故居门前留影。</h3> <h3>原本想拍张延河水宝塔山的照片,就像小时候课本上画的那样,但宝塔山早己被现代建筑遮挡的严严实实,开着车围着山转了一大圈,只拍到这么个山尖尖。</h3> <h3>雨岔大峡谷是我们此行的重头戏,“雨岔大峡谷,堪比美国羚羊谷”的宣传早己令人充满神奇和向往!但出发之前就听说景区己关闭,不甘心的我们决定冒着白跑的危险愣闯一次。幸运的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向导,谈好了价钱,换乘当地人的车直奔景区。由于正在修路,路是真心的难走,崎岖不平,尘土飞扬。<br></h3> <h3>实际上雨岔大峡谷并不是一个集中的景点,它是由大大小小若干条沟所所组成,各条沟之间有几公里的距离,若想赏读这轴斑斓瑰丽的大自然奇妙画卷,你需要攀峰脊,下深沟,走山梁,行砂岩,颇费一番体力才行。</h3> <h3>但是,当你一旦进入沟底,一定会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折服,阳光照射到岩壁上,产生迷离的色彩,与岩石上流动的线条组成一幅梦幻般的画面。<br></h3> <h3>随着阳光角度的变化,走一步,甚至转下身,一幅新的图画又会呈现在你眼前,所以你会为下一秒充满了期待。 <br></h3> <h3>当阳光照射进入峡谷,在岩壁上折射出来的“天使之光”,仿佛时光隧道,让你感叹这是上帝留下的光和影。<br></h3> <h3>科学考证:几亿年前发生的强烈地震,使这里的黄土高坡分裂成一道道大裂缝,又经过千百年的风雕雨蚀,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峡壁凹凸不平、线条流畅的峡谷。<br></h3> <h3>雨岔大峡谷是真正看天吃饭、看天旅游的地方,正因为它是排水的通道,所以一遇大雨必发洪水,为了安全景区也必然关闭。我们刚从景区出来就下起了暴雨,何等的幸运!</h3> <h3>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其中尤以乾坤湾为最,弯道弧度320度以上, 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完全就是一幅天然造化的巨幅太极图。</h3> <h3>乾坤亭内太极图。</h3> <h3>河道上的小岛称为“定情岛”,没能上岛就远远合个照。</h3> <h3>清水湾,黄河边的一湾清水,颇具江南的几分清秀。</h3> <h3>清水街真是够冷清</h3> <h3>清水桥。</h3> <h3>清水衙门,在这儿当官是注定发不了财的。</h3> <h3>伏羲台本是伏羲祈天的地方,我们借用一下吊一吊嗓子。</h3> <h3>这哪里像在旅游,怎么看都像工头领着农民工下工地。</h3> <h3>介么大的葫芦,里面装的肯定不是葫芦娃。</h3> <h3>会峰寨,东临黄河天堑,四面悬崖突兀,山环水抱,形如虎踞,势若龙盘,易守难攻,被称为“陕北小华山”。<br></h3> <h3>黄河千古水悠悠,会峰奇寨山茫茫。千百年来,一个陕北高原的山寨守护黄河边,颇像一座欧洲古堡。<br></h3> <h3>壶口瀑布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能表达出来的,只有去过的人亲身才能体验到那种气势磅礴、恢弘大气。几年前从山西一侧看过壶口瀑布,这次从陕西一侧观看,感觉更加壮观。<br></h3> <h3>滔滔黄水倾泻而下,激流澎湃,浊浪翻滚,水沫飞溅,烟雾迷濛,狂涛怒吼,声震数里。“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正是对壶口这一景象的真实写照。<br></h3> <h3>像片如论如何也表现不出黄河的气势,拍一段小视频让大家亲临其境。</h3> <h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h3> <h3>“一里壶口十里雷”,滔天洪水倾注一壶,万钧之力激起撼天惊雷。好想高歌一曲“黄河在咆哮”。<br></h3> <h3>陈炉古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是北宋名窑耀州窑直接承袭地。</h3> <h3>明代以来,陶业发达,其烧造陶瓷的炉火近千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br></h3> <h3>千年瓷业发展的历程积淀了浓厚的陶瓷文化,“罐罐垒墙、瓷片铺路”,构成了陈炉古镇独特的古镇风貌。</h3> <h3>此景今日犹在,是目前最为吸引游客的古镇景观,堪称陈炉一绝。<br></h3> <h3>瓷坊陶吧星罗棋布。<br></h3> <h3>古老的耀瓷制作技艺仍可展现在眼前。<br></h3> <h3>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号称“华夏第一陵”。<br></h3> <h3>“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我俩只能合抱树干的一半。<br></h3> <h3>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后,由华族部落联盟首领推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历朝历代除了个别时期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br></h3> <h3>从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陕参加公祭活动,2004年开始每年对黄帝陵祭祀国家公祭,黄帝陵祭典的至上性、持续性和唯一性,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认可。</h3> <h3>宏伟高大的轩辕殿,形制寓意“天圆地方”,后面石碑上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像。</h3> <h3>微风下旌旗烈烈,拍出了道骨仙风的侠客味道。</h3> <h3>因为担心我们一行人的体力,华山是我们最后才决定去的景区,华山目前有两条索道,我们走的是西峰上北峰下,是相对而言较省力的一条线路。</h3> <h3>西峰山顶,西峰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其顶峰为一块完整的天然巨石,状似莲花,因此又被称为莲花峰。西峰是神话故事《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h3> <h3>华山自古一条路,并且以险峻著称,现在由于游客剧增,为避免危险将道路加宽,还加固了栏杆,视觉上不那么险了。</h3> <h3>华山虽然不如原来那么险,但爬起来依然还是那么难,有些地方还要爬这样的云梯。</h3> <h3>一览众山小。</h3> <h3>坐在东峰山尖尖上环视四周,无限风光在险峰。</h3> <h3>指点江山,手指处就是《智取华山》中最难攻的一处。</h3> <h3>“华山论剑”,每个峰顶都有这样的大石头,不知金庸和华山谁抄袭了谁。</h3> <h3>都说黄山的松美,其实华山的松树也很好看。<br></h3> <h3>原打算五个主峰全部走过来,无奈体力不支放弃了中峰,即使这样我们上上下下走了几十公里,直到下午五点才走到北峰索道站,着实把大家累坏了,别忘了我们是“老弱病残”团,年龄最大的己超七十岁。</h3> <h3>三河口,黄河、渭河,泾河三河交汇处。</h3> <h3>前面我们遇到过黄河最窄处——壶口瀑布的波涛汹涌,再见识下黄河最宽处——风陵渡的烟波浩渺。</h3> <h3>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建筑基本不复存在,看到的基本都是复古建筑。<br></h3> <h3>开启关门。</h3> <h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出自此楼。<br></h3> <h3>天气好时这个方向是可以看见华山和黄河的,可惜今天有些许雾霾,登高未能望远。</h3> <h3>与《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塑像情景摆拍,作弊乎?代笔乎?</h3> <h3>鹳雀楼内外到处都是文人墨宝。</h3> <h3>地坑院是在高速路上的路牌上偶然发现的,酒店大堂说地坑院夜景漂亮,但这种商业化的地坑院夜景实在不敢恭维。</h3> <h3>倒是在小吃街看见陕西人用那么大的碗吃面,着实吓我们一跳。</h3> <h3>为了一睹地坑院的真实面目,我们第二天又找了个天然的地坑院村落。“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对陕州地坑院的真实写照。<br></h3> <h3>地坑院是另一种窑洞形式,据说冬暖夏凉,但目前基本上只有老年人居住,年轻人大多搬到了地面上。很多朋友质疑地坑院下大雨会不会被淹,事实上每户地坑院中都有地井排水。</h3> <h3>山西平顺县的穽底村,四面环山,山青水秀。</h3> <h3>大坝围湖形成人造瀑布。</h3> <h3>导航导的是壁挂公路观景台,结果导到另一座山上,离目的地挺远的,倒是可以远观壁挂公路,同时欣赏了太行风光。</h3> <h3>穽底壁挂公路,是人工“掏山”而建,它的透气、通风、照明功能必须完全依靠人工凿出来的“窗户”。</h3> <h3>禁不住美景的诱惑,把车停在路边下车拍照。</h3> <h3>别有洞天。</h3> <h3>穿过挂壁公路,回望月亮桥,感觉既雄伟,又秀美。如同此次旅行让人回味……<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