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评《开学第一课》

静夜书

<h3> 今天,是九月一日,我们各学科按照上级的要求,在下午四点前完成相关的工作。今天,是周六,每个学科至少有十六位老师,在紧锣密鼓的选题选课,为本月末举办的全市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改实验阶段的展示活动全心作着准备。全市每学科至少有十六位教研员在跟进指导。 </h3><h3><br></h3> <h3>&nbsp; 我从八月二十一日参加省级教材培训开始,一直到今天,基本上是连轴转。又忙又累。吃过晚饭,真想脸不洗、牙不刷,就一头栽到床上,痛痛快快地睡到自然醒。但是,今晚八点,央视一套栏目播放“开学第一课”,不想错过。我一直,开心的以为,这是为我们专设的。同时,我也相信许多老师也会自觉自动自发地去收看。 </h3><h3><br></h3> <h3> 我做过一线老师,真切地知道打造一节优质课有多不易,打造一节精品课有多不易。在短短的时间内,须得举全组之力、全校之力,以至全区(县)之力。而打造一节示范精品样板课,甚至要举全市之力、全省之力。用时一年,举全国之力打造的这节课,自然,让我满怀期待。 </h3><h3><br></h3> <h3>  我担任着教研员,听了十多年课,也评了十多年课。其他学科的课,我也听过,但从没评过。人说,隔行如隔山。又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的本行是语文,语文之外,我是门外汉。我以为:隔科亦都如隔山。所以,不宜妄言。 </h3><h3><br></h3> <h3> 全程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我心绪难平,困意累意全消。习惯所致,我这个外行今晚也就破例来戏评一下这节国家级的公开课。 &nbsp;&nbsp;&nbsp; 这节课,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全课能紧扣“创造向未来”这一核心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环节清晰,衔接自然,并有阶段小结,较为紧凑。较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切的好像是该说高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多样,有演讲、歌舞、游戏、叙事及实验演示。以丰富的形式展示教学的内容,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样的效果。其中亮点很多,眼为之一亮,心为之震撼。比如珠心算的展示,令人惊奇;国产大飞机吴总设计师的事迹,令人敬佩;师生之间的情谊,令人温暖;感恩母校,报效国家的情怀,令人动容;无壳孵化小鸡的实验,让人耳目一新。充满了正能量,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创造,开创美好的未来的热望。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另外,这节课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h3><h3><br></h3> <h3>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是缺憾的艺术,缺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可也正因为有缺憾的存在,才给我们追求教学完美的空间与时间。按照我市自主互助学习课堂的标准来衡量,这节课还有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h3><h3><br></h3> <h3>&nbsp; 首先,没有以学生为本。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参与率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始至终是旁观者,是观众甲、乙、丙、丁。寥寥的几名参与者,主要还是配角,承担着伴唱、伴舞、伴游戏的任务。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了背景。让人觉得,在课堂中他们可有可无。虽然也有几个镜头,切入了几所学校的学生活动,但这也仅仅是停留在展示的层面,还不是参与式的互动。好容易有个学生做了主角,还是以唱歌的形式出场。我不是说唱歌的形式不好,因为开学的第一课,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科,唱歌属于音乐学科范畴,采用这种手段正常合理,但频繁的采用同一手段,会让人发生审美的疲劳,也达不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本节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着与成人间的对话,很少在意学生的感受,也没有注意引导学生与成人的对话,听听学生的心声。似乎也没有注意到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比如,画画的环节,完全可以交由学生来完成,结果教师都包办代替了。特别是,课堂小结,多好的教学环节。教师却没有用来启发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梳理、思维调整、能力强化与境界的提升,而是直接给出结论。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整个课堂中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没有认知,哪来的感受,哪来的激情,哪来清晰的目标,哪来的创造?没有这种创造的欲望与能力,怎么向未来? </h3><h3><br></h3> <h3>  其次,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我们都能看到这节课,容量很大,推进的速度呢,又很快。内容设计缺乏梯度。课堂中,学生有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甚至还有大学的。他们的认知、思维能力本不在同一个点上,即使是主要针对中小学生,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一统的设计,没有区分度,缺乏针对性,必然导致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从而影响有效性。关于“创造”这个概念,那么针对小学生的创造内涵是什么,针对中学生的创造内涵是什么,针对大学生的创造内涵又是什么,不清晰,不明了,不具体,就显得有些空洞。知识不清晰,能力难落地。何况教师也没有一视同仁,有的学生一次发言的机会也没有,有的学生(姑且这么界定)多次发言,还不断地给展示的机会。厚此薄彼,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h3><h3><br></h3> <h3> 第三,缺乏有效的互动,缺乏课堂即时的生成。教师填鸭,内容一项接着一项,跟赶集似的,学生没有静思静悟的过程。师生的课堂互动应是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并以此相长。课堂中,难得的几次互动,还都是简单的应答,学生脱口而出的,不是他认真独立思考后得到的结论,互动停留在浅表的层次。而且,其中的一次互动,还让我很紧张,就是撒老师将大飞机模型抛向学生们,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可别伤着谁呀。这个环节既低效又随意。本来,在开学的第一课上,如果是因为表现好,得到大飞机这个奖励,对学生而言,那种鼓励是别有意义的,这种靠运气的偶然得到,失去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而且,我觉得这一教学行为引发的负面效应不可忽略,你是要让课堂上各种教具没有实际教学意义的胡乱飞向学生,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吗?这节课,预设的部分都得以顺利完成,但有的内容,比如,游戏的环节,给人的感觉就是传递一个这样信息:要锻炼身体,才能敏捷的应对,才有条件去创造。如果说,这是为了强调合作,莫不如教师能够再利用这个契机,从数学的角度,让小学生估算下长宽,辨识下形状,计算下周长;从物理的角度,让初中生琢磨下重力与摩擦;从语文的角度,简单描述下竞赛的情境;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说说该如何与人相处协作;从生活的角度,看看学生对淀粉知多少,过期的淀粉怎么再利用,怎么样能又快又省力的将它清理走等等,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能说多深说多深,说不出来也不要紧,说错了也不要紧,正好给他们提供一种思维的角度,一种思考的方式。引领他们进一步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这样,既激趣又设疑,引领思考与探究,形成一个更高层面的多角度多学科的合作,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岂不更好?尝试着做一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收获。学生也就不会只是简单地看一场游戏,乐乐完事了。 </h3><h3><br></h3> <h3>  第四,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加强规范。称呼学生,可以直呼其全名,不知道姓名的,可以笼统地说,那名男同学,这名女同学,而不是称呼“那个胖胖的男孩子”。胖胖的,的确是那个男孩的外貌特征,但在课堂上,我们老师不会以任何类似的特征来称呼学生。对学生的关注点应放在他的核心素养上。教师之外的人,给人起绰号,叫人绰号,情有可原,但在课堂上,不能呼人绰号。我也知道,在这个特定的课堂情境中,“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没有轻慢和侮辱之意,有人叫了,不止一次,本人认了,似乎还很开心坦然。如果是私人场合,我相信这样可能还会拉近感情,增进情谊。但这是课堂,老师没有就这个问题给予引导,纠正,会不会让学生觉得,给人起绰号,叫人绰号是件无所谓的事情?反正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情况,我可是在反复的强调中,记住了这些绰号,他们的本名一个也没记住。 </h3><h3><br></h3> <h3>  最后,说说课堂的几个细节问题。一是,时间的问题。目前,小学生一节课的时间是四十分钟,初中生一节课的时间是四十五分钟,之后,他们需要休息十分钟。因为播放的连续性,没有课间休息时间,可以理解,那么,教师能不能换个方式让学生们休息下?二是,撒老师写别字的问题。雪中送炭,不是雪中送叹,无论本人如何巧妙地借助同音转换,这个“叹”字也不该和″雪中送"三个字放在一起,让别字堂而皇之的摆在课堂上。这不是急中生智,这一点儿也不幽默,更不值得称道。不可思议是,撒老师这样做了,何老师还跟着叫好。 </h3><h3><br></h3> <h3>  注:以上是当时所写的实录,写完倒头就睡。醒来后,又觉得自己可笑,这不是真正的课堂,较什么劲?这是一档节目。又因为在课堂中隐隐约约的捕捉到一丝羞羞答答躲躲闪闪的娱乐气息,本着“娱乐至上”的心里,不为切磋,只求一笑,娱乐自己,作此戏评。为了区别于正评,就不提教学改进建议了。何况我还是个外行,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br></h3> <h3> 一觉儿醒来后,又想弱弱的问一句:两位自称为老师的人,可有教师资格证?如果两位有资格证在手,我现在就认真地和两位老师探讨一下,课堂的导入问题。这节课的导入,时间过长,而且,也没有起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的作用,可以删去。当然,一节课从设计到实践,期间的辛苦不言而喻。我也由衷地相信,“开学第一课”会越来越好。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助力。<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