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父亲,决定家庭的高度</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母亲,决定家庭的温度</h1><h3></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爸爸是孩子最好的老师</font></h1> 爸爸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用理性的父爱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提高自身素质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正确“导航”是爸爸的第一要责。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h1>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爸爸,爸爸也应该向孩子学习,别忘培养孩子合群意识,给孩子种下一粒“理想”的种子。
孩子99%成功来自爸爸1%的改变
<h1> 改变孩子从改变爸爸开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爸爸。</h1>“弱”爸爸教出“强”孩子,重视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别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
做一个“糊涂”的爸爸,爸爸要学会给孩子留面子。
<h1>爸爸一定要懂的“家教心理学”</h1>拥有积极的心态才能有个好未来。乐观,让孩子的未来充满阳光;独立,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自信,为孩子找到生活的指向标;化解嫉妒,为孩子心理上的毒瘤做化疗。
信心来自于爸爸的信任,打败自私,为孩子纠正“唯我独尊”意识。
<h1>爸爸必须给孩子的10种品质</h1>感恩,也是一种修养;宽容,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乐观,开启孩子光明未来之门;自信,构建孩子动力的金三角。
诚信,孩子人生的通行证;勤劳,培养孩子勤劳的“蜜蜂”精神;礼仪,孩子社交的“名片”;责任,将责任感植入孩子的心灵花园。
坚强,让稚嫩的肩膀不畏惧困难;主见,让成长的空间更自由。
<h1>好习惯决定孩子大未来</h1>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惜时如金,时间安排有诀窍,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节约,让生活更富有;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好卫生,好身体。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h1>爸爸“素质教育”</h1>发掘创造力,给孩子善于发现的眼睛;提升理解力,让孩子从阅读开始;集中注意力,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增强记忆力,送给孩子黄金效率。
发挥想象力,让孩子拥有五彩的天空;锻炼观察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11个“不要”</h1>1,不要让父爱失去理性;</h3><h3>2,不要让孩子总围着你的“思想”转;</h3><h3>3,不要总拿爸爸的权威限制孩子;</h3><h3>4,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判断孩子;</h3><h3>5,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h3><h3>6,不要为孩子的错误“买单”。
7,不要用“分数”衡量孩子;</h3><h3>8,不要一直强调孩子的“弱点”;</h3><h3>9,不要为孩子规划人生,让他自己去开拓。</h3><h3>10,不要和叛逆的孩子硬碰硬,重在引导;</h3><h3>11,不要助长孩子的虚荣心。</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最伤害孩子的7句话</h1>1,“你真笨。”
2,“给我滚出去。”
3,“这么多年,真是白养活你了。”
4,“没见我正忙吗,以后再说。”
5,“看我怎么收拾你。”
6,“你看隔壁家的××,比你强多了。”
7,“别以为你长大了,我就管不了你。”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爸爸教育孩子的6个细节</h1>爱心比金钱更重要,守时,就是守住你的诚信根基。别让孩子囿于自己的天地,将挫折变为孩子成长的契机。再富也要“苦”孩子,不要可怜,为自己负责。
提高孩子竞争力的“12个法宝”
专注,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承受,学会承受外部压力;挑战,鼓起勇气攀上胜利的高峰;分辨,是非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合作,培养团队作战的能力;口才,舌灿莲花,成就美好人生;反思,让孩子不犯相同的错误;输赢,正确面对胜利和失败。
沟通,猜疑与对抗的溶解剂;亲和,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责任,胜于能力的竞争力;应变,让思想冲破牢笼。
让孩子爱上学习
不做“高压”父亲,找到俘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不给孩子“贴标签”,适时采用“牧羊式”教育,巧设“陷阱”,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化劣势为优势: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给时间让孩子好好娱乐
给孩子一个好环境,让他玩个痛快,因势利导,寓教于乐,让孩子不再“一网情深”点燃孩子的想象力。
做孩子的学习榜样,及时用“后果”来督促他,及时表扬孩子的“爱学习”,培养“自我管理”是根本。
培养孩子的“特长”
做孩子的慧眼“伯乐”,维护孩子的进取兴趣。顺水推舟,做“有效地”偏科,不让孩子的热情“酣睡”,未雨绸缪,从“长处”抓起。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身教课:合格父亲,优秀孩子的开始
沟通课:更好地沟通,更好地了解
责任课:爸爸是水,孩子才是前进的舵
批评课:引导孩子进入正确的航道
表扬课:不要吝啬赞美的话语
幸福课:栽植一颗“向日葵”,收获积极的人生
爱心课: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成功课:种下优良的种子,长出丰硕果实
教育孩子绝对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爸爸们要加油了。<br></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孩子是否成才,决定权在父母!</h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遗憾的是,家长们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
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
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七种情况,造成家长对教育不上心</h1>1、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教育不教育关系不大;
2、认为自己忙,身心憔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心力不足;
3、认为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是听起来好听,用起来不管用;
4、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之流,顺其自然,过问不多;
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作业,上补习班。
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音乐、美术、弹钢琴等。
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学习,不知道,也不愿意探究。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去实践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
处于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家长不学习,很难教育好孩子。因为身处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心浮气躁,跟着社会思潮走,被大众化思潮裹挟,缺乏理性思考,和长远的眼光。
<h1> 那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呢?可以针对以下,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家长?</h1>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老师的作用也很重要,老师、家长、孩子究竟要怎么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呢?以下28条铁规律告诉您!
<h1> 老师、家长、孩子都要知道的中国28条教育铁律!</h1>1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 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 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 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 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 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 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9 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 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 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2 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3 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4 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5 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6 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7 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18 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19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20 人的一生充满了大量的暗恋。如果孩子暗恋某个异性,请不要嘲笑他。“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苏格拉底语)
21 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2 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3 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4 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5 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26 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27 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28 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