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皮牢古城文化搭台谱写盛世华章</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和谐牢寨两委携手绘就最美蓝图</font></b></div></b></h1> <h3> 据资料显示,山西古建集团考察组会曾同翼城县文物旅游局专家,沿着乌岭古道过翼城县城,顺浍河河谷东行,渐入太岳山地。此时,眼前会出现由东向西倾斜的黄土梁,这里已到了临汾盆地的东缘。在此入山的当口,有个名为“牢寨”的村庄,这便是皮牢城所在地。<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一)“老村”的第一次逢会 </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 </b></font></h1><div> 上周末回村路过“大队部”,看见村民活动广场上搭起了戏台,广场上街道上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了,看样子是要唱几天大戏了。 </div><div> 坐在舞台前看大戏的生活已是好多年没有亲身体验了,内心突然有点想看戏的小冲动萌发。只不过想到明天还要上班,也只能恋恋不舍地回城,儿时那份难忘的看戏场景却一直闪现在眼前,我想我怕是着了那戏台的道了。 </div><div> 回城的那个晚上,给哥打了个电话,让哥有空领着老妈去看看戏。 </div><div> 还是那个晚上,突然在朋友圈里看见的一张图片,拍的是村里街道上摆上了一小排小吃摊之类的摊点,朋友圈还配上颇具诱惑的语句:谁来咱村逛庙会。是真的吗?这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说我们村有庙会了,犹如老姑娘初相亲般,甚是惊喜。</div><div> 于是赶紧给哥再打电话确认一下:咱村是不是有庙会了,有空领着老妈去转一转。让哥确认的目的很明确,如果消息是真的,那我一定要抽时间回去家门口的庙会上逛上一圈的。</div><div> 哥也不确定,说是没有吧,和往年一样村里唱戏时有几个摆摊的。</div><div> 庙会逛的多了,可老村的庙会却是对我有很大诱惑力的,毕竟是第一次。</div><div> 还没逛庙会呢,思绪万千,脑海中就已浮现老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div> <h3> 这是回城第二天在朋友圈里看见的,原来消息是真的了!</h3><h3> 其实哥也想不到村里今年会破天荒地逢起了庙会,还铺上了红地毯,比娶媳妇还喜庆,红地毯从大门口一直铺到了村民活动广场,喜迎八方来客。</h3><h3> 这是我长这么大,破天荒地见村里不但唱大戏还逢起了相当规模的物资交流大会,其实之所以说是物资交流大会,是因为这样才显得大气,才算配得上“破天荒地”这个头衔,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彰显新一届村两委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所谓人民安居乐业,享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二)久违的“推磨”</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昨天回家是周六,老婆上班,孩子上学,我独自一人宅家。<br> 每逢周末,是一定要抽个时间回村里一趟,这习惯是三年前才养成的,因为不想让以前的懒惰造成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再继续,于是每个周末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是必须回家一趟的。<br> 从城里驱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家。刚到村口时,还在想:微信上宣传村里的庙会到今天应该就是最后一天了,想必街道上早已冷清了许多。<br> 等看到大路边依然停放着许多车辆,又瞥见主街道上依旧还有许多摊点在营业,似乎只是欠缺了一点热闹的景象,也许我下午回家不是个时候,错过了见到繁华热闹的景象。<br> 回家没坐多久,哥说要去“推磨”。一听说“推磨”,脑海中马上就会闪现出驴蒙头转圈拉磨的画面或是人们手推磨磨面的石碾子的样子,再近一点的也就是机器磨面的场景了。<br> 记忆中上一次去村里“磨面”已经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记得那时还是在“大队”(现在的村民活动广场)北面靠路边的青砖瓦房里磨的面。<br> <br> </h3> <h3> 磨面之前,得先用筛子先把粮食使劲地筛干净,因为那时的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里还会留有许多没有去掉壳的,必须仔细挑出来再处理下,只是忘了那时有没有脱皮机之类的东东?小尘块筛下去了,大一点的得用手拣出来。</h3> <h3> 这是那时候“推磨”之前处理粮食的必备武器之——簸箕,作用就是把粮食里面的尘土和麸皮簸掉。上下簸左右摇,簸完,左右上下摇着往袋子里倒粮食,一不小心颠簸到后面的尘块就会流进袋子里,前功尽弃了。簸粮食那可是一项技术活,长辈们动作总是很娴熟,我只能是凑个热闹,还不时地帮个倒忙,结果少不了挨训,因为那时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时间很宝贵的,毕竟那个时候靠人力还是多一点,“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时令很重要的,长辈们的时间是计划好的,要不就得误事。因此动作麻利就成了生存的必备技能。</h3> <h3> 记得也用过这“古董”一样的“斗”来盛过粮食。</h3> <h3>这个算是比较先进的磨坊里出现的工具了。</h3> <h3> 这都是记忆里“古董”级的工具,不知现在谁家还有珍藏,想必也早已被收“老式玩意儿”的精明人儿廉价收走了。现在看见类似的物件也只能在记忆深处搜寻曾经拥有却不懂得珍藏的那些“老式玩意儿”了。“要是……,就不会……,哎!真他妈的后悔”这一类的句子成了遗憾、懊恼之睹物思物的常用语句。</h3> <h3> 他们也许那时很不起眼,可是一旦失去就不再拥有,因为那是历史,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留存着一代人的奋斗史,他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见证者。</h3> <h3> 这是村里现在的“磨面机”,虽不是最先进的磨面机,在我眼里也是个稀奇玩意儿,因为我对磨面机的记忆还停留在许多年以前的样子。</h3><h3> 这次自然是我十几年后也许是二十几年后再次“推磨”了,记忆这东西有时清楚有时模糊,反正这已经是我很长时间以后再次进磨坊了。</h3><h3> 说是和哥一起去“推磨”,其实我只能算是看客,哥说你别过来,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于是“听话”地一旁站着,看着。</h3><h3> 麦子往小池子里一倒,完事。机器一响,别管了。雪白的面粉慢慢流出来了,最先出来的是精品面粉,一定很劲道。</h3><h3> 我傻乎乎地竟然要去把面往袋子里装,哥说别着急,还要搅拌,前面白后面黑,推完搅好再装袋。</h3> <h3> 整天和书本打交道,慢慢忘记了好多东西,是不是等有一天记忆会退化到把韭菜和麦苗分不开了呢?万一有那么一天,我也就无脸再说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了。</h3><h3> 好在我还知道,这是一台什么机器?你知道吗?</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三)逛庙会</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看哥“推磨”,帮不上忙,无所事事中,索性和哥说我去街上逛一逛。</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说到逛街,其实应该是女人的专利,却在很多时候也成了我的习惯。“逛”我肆意妄为地把此字拆开之“我解”一下:坐上车或是启动十一号去狂一下,疯一时,借机放松下。</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在自己村里“逛庙会”,长这么大真是第一次,所以说是破天荒地。但这第一次也足以成为我村发展历程中最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以前,距离家门口最近的“庙会”,也就是每年农历十月份开始的“北捍物资交流大会”。每年都有,只是离家远了点,也就去的少了点。</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每次赶会,多是去买点吃的,麻花、油糕、焦花生、葵花子之类的是我的最爱。油糕、麻花曾经是奶奶的最爱,也是爸爸的最爱,后来成了我的最爱,因为他们不只是食物,慢慢地他们承载了我对亲人的思念,所谓睹物思人,故人已去,思念长存!</font></div> <h3> 说是“庙会”,独缺一座庙,也就是大小的摊点一溜排开,来来往往的人群予以点缀。</h3><h3> 每天两场传统蒲剧、琴剧大戏,一溜排开的小马扎上坐满了周边村子里的“戏迷”,满是花白的头发,偶有黑色小脑袋蜻蜓点水一般在这白色里滑翔停留,继而又飞走了。</h3><h3>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 (四)童年旧事看大戏</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3> 至于庙会上看戏,在我的心里应该一直以来都是老年人才拿着马扎坐在戏台下乐呵乐呵的专利,当然小孩子多半会趴在和自己个头差不多高的舞台边上,双手扣着舞台,个子小的下巴硬顶在舞台边上,两眼放光地看着那些穿着花花绿绿衣服、手拿刀枪棍棒斧钺钩叉或是吹着胡子、迈着小碎步在舞台上吱吱呀呀唱着腔儿的演员表演。等演员转到了跟前儿,小孩们会“呀”地一声四散逃离舞台,等走开了又会模样照旧地趴在那儿看戏。</h3><h3> 小时候我只能懵懵懂懂地看,看台上漂亮的相公、小姐咿咿呀呀地唱,顶棚上的汽灯打下来,活脱脱一个生色温暖的华丽世界,又似乎随时都会化成一缕青烟飞走。</h3><div> 一台戏演完,往往是繁星点点,月至中天,已是深夜了。摸摸酸涩的眼睛,看一眼身后,小贩们和那泡油鼓的父女早已收摊。人群陆续起身,夹着板凳,背起孩子,互相叫喊熟识的人,一路熙熙攘攘,结伴回家。</div><div> 我跟在大人后面,回家倒头便睡。一夜梦里都是戏台上光怪陆离的光影。</div><div><br></div> <h3> 瞧着这眼神!黑溜溜的大眼睛放着光似的盯着那些穿着花花绿绿衣服来会穿梭的人儿!</h3> <h3> 看大戏应该是那个时候最幸福的时刻,也是最热闹的场面了,满场子坐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乡邻,这时候家里的马扎、小木凳、小靠椅都排上了用场,没从家里带坐的乡邻,会“机警”从戏场的周围“xuemo(方言)”一个坐的东西,或是扒拉一块砖或是抱来一块大石头,要不就是拎来一根大树干,还能多坐几个人,一阵窃喜。</h3> <h3> 戏班子里的“乐师”们吹拉弹唱,跟着调哼着小曲,面露喜色地左右摇着头,眯着眼陶醉其中。</h3> <h3> 这些花花绿绿的“长袍短褂”、各色头饰之类的东东,在那时的孩子们眼里是颇具诱惑力的,一得空就会钻到舞台后边那个门那儿,偷偷看上几眼,一声厉声呵斥后,撒着腿儿迅速窜回舞台这边找大人保护,生怕挨了那画着吓人脸谱的“魁梧大汉”的打。</h3> <h3> 其实那时看戏纯粹是看热闹,完全不明白舞台上咿咿呀呀地唱些什么,只是借机可以吵着大人买点好吃的。</h3><h3> </h3> <h3> 这是昨晚让表弟发的村里唱戏的照片。其实下午五点多在村里广场那里转悠时,就早已有“戏迷”去占座位了。</h3><h3> 现如今看戏想不从家里带板凳、马扎,那就得提前去。其实村里早已把马扎用铁丝串好,一溜儿排开。当然也有好多乡邻早已从家里搬来了坐的椅子、马扎,放在早已相中的看戏最佳位置上,提前占好位,然后放心地回去吃饭,等开始唱戏前,只许早来一点坐在那就可以舒舒服服看大戏了。别人用椅子之类的物件占好的位置一般是没有人随意挪动的,这似乎也成了乡邻之间约定成俗的默契了,很少有煞风景之人,要不然又将会是一番争论或是争吵了,好在现在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做多,想想这也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功劳吧,人心皆向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五)童年旧事之看露天电影</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div> 若不是村里破天荒地逢庙会,我也不会爱老村之如此深切,现在唱大戏的这个村民活动广场的旧址就是以前那个土地面、好像还有一副破篮球架子、小时候经常演露天电影的“老广场”,广场南面以前是土墙壁,记得小时候在那上面追逐玩耍还挂了彩。</div><div> 小时候在“老广场”上看露天电影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div><div> 记得夏日傍晚,远远看见一块电影布悬挂在两根竖起的竹竿中间,多半时候天还是大亮着,我们早就兴冲冲地拿着家里的长凳或是小马扎去场上占位置。那个时候,小孩子总是先到的,我们就在空旷的场地上追逐打闹,玩躲猫猫。</div><div> 等到天色暗下来,大人们才会陆续来到。大人呼喊孩子,孩子叫着爹娘,有的站在凳子上高高举手招呼,有的用手电来回照,寻找自家的地方。中间有孩子哭,也有大人在高声地嬉笑,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汗味、烟味和皂香味。</div><div> 场边卖棒冰的小贩,推着自行车,自行车后座绑着装棒冰的木箱,小贩不断地用木块敲击箱子。这一晚我们基本上都能讨到钱买棒冰吃。还有打着马灯,推着平车买瓜子的,那时买的瓜子是用纸卷的桶子装好的,一袋二毛钱的,五毛钱的,大人们也会给孩子慷慨地买上一包吃。大人显得非常宽宏,仿佛这个日子,不能扫了孩子的兴致。</div><div> 当第一束白光打到银幕上的时候,银幕前会有很多的孩子跑来跑去,想努力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影子,久等的人群发出了很响的嗡嗡声。不一会,雄壮的片头音乐响起,银幕上出现闪光的五角星,嗡嗡声就忽然静了下来。<br></div><div> 那时放的一般都是“八一”或“长影”的老片子,像《上甘岭》、《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还有《闪闪的红星》、《冰山上的来客》等等。这些电影我们已看过很多遍,里面的对话早已烂熟于胸。比如,当“胡汉三”在某个场景出现时,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跟着电影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非常欢乐。</div><div> 当然,有时也会放《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外国电影。里面偶尔会有接吻的镜头,当男女主人公的嘴贴在一起时,所有人都在吃力地注视着他们的嘴唇,场内静得可怕,甚至可以听到远处的虫鸣。</div><div> 电影放着放着,会突然停顿,那是要换片了,底下一浪的嘘声。风大的时候,银幕被刮得飘忽不定,那些出现在银幕上的人,脸都变形了。渐渐的,我们没了兴致,会跑到银幕背面去玩。</div><div> “老广场”上的欢乐,往往随着银幕上打出一个大大的“完”字而结束。电影散场后,一片混乱,有的家长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于是紧张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而我一般都是紧紧抓着大人的手,我知道漆黑的夜里,有一条危险的回家之路——“老广场”上有一排和土路齐平的“板坑”,好像是生产队专门用来积肥。在一次电影散场后,我曾亲眼目睹有小伙伴失足掉入板坑,后被大人提起。这是我儿时关于露天电影唯一不好的记忆。</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六)“老广场”旧貌换新颜 </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 </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村里活动场所,也是记忆中的“大队”部吧,记得那时背面是一排瓦房,中间有个门洞进去好像就是“大队”开会的地方吧。排房的东边也就是现在崭新的大楼东墙边那里有一个老式砖建成的四五米高的照壁,照壁的一边一个一米左右宽的过道,再往北面就是一个不太陡的土坡,直通“坡池”——村里用来蓄水的地方。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老广场”那时是完全的接地气,土场地,一副老式的木质篮球架子杵在那儿。一投篮,砸到篮筐儿时,架子一晃一晃地,还会有“哐当”地夹杂着木坂的摇晃声和铁框的呻吟声,等篮球🏀落地时,还会把地上的土带起来了点,似乎要制造点特殊的梦幻效果,腾云驾雾,若是有点风刮起,嘴👄里边牙碜的很,到是也玩得欢畅。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现如今村里把“老广场”铺设装修成了这般美丽整洁的模样。篮球🏀场挪了地儿,建在了以前我上学时小学的那院里,还铺上了塑胶,再玩时不知该有多舒服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还没有进去耍过,只是在昨天远远地看了一眼。</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 (七)村小学的旧址展新姿</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3> 这就是我以前上小学的旧址,现在早已不见了昨天的痕迹。</h3><h3> 我是87年从小自然村小学升五年级时到这里来读书的。</h3><div> 那时的“牢寨小学”,整齐的瓦房被一条南北向的马路分开东西两排,我是在最东边的教室里读的五年级,教室的西边是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办公室西墙壁上悬挂着一块钢板,那是那时我们学校的“铃”,记得好像是敲两下就是下课了,敲一下就是上课了,敲三下就是放学了。</div><div> 那时能打上铃也是当学生的一种荣誉,再有就是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也是让其他同学羡慕的差事,足以说明人家是老师“身边的红人儿”。</div><div> 班里也就十几二十几个同学吧,我也记不太清楚,一是因为毕业的时间太过久远了,二是虽是一个村却因为日后各自忙碌而少了联系甚至于没有了彼此的音讯,于是就让记忆停留儿时的样子了。</div><div> 能记起的人儿还有几个,不知名字是否对,也许早已记错了,毅儿、锁民、宏泽、杨莽、素珍、永婷、慧芳、晓芳、小兵、小亮(不敢写你们的大名,不是不记得,只是涉及隐私),还有乔老师的孩子吧,还有几个见面能认识,请原谅忘记了您的名字了,也许就像您也忘记了我的名字一样,有点印象却死活也想不起来那记忆中曾经很熟悉的名字。</div><div> 记得那年上五年级时,是坐小村子“黑蛋叔(不知叔的大名,记得那时他们都这样叫您)”的“小卧车”上的学,军绿色的212“小卧车”校门口一停,太幸福了,那也是第一次坐那么高级的车,以前坐过最高级的车也就是二八自行车🚲了。</div><div> 五年级的学费正好是十元钱,那时好歹老爸是“挣钱”的,要不然那个年代上有哥下有弟的我多半会辍了学,想想三个大小伙子光吃饭就够大人发愁的了,还要求学,所以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才有了我今天稳定的工作和日后幸福的生活。</div><div> 昔日的同窗早已各奔东西,忙碌着各自的生活,幸福着自我的幸福。在小学校门口,我驻足良久,任思念飞回那个几十年前的昨天,有你有我,有他,追逐、嬉闹、欢笑,一幕幕只留存记忆,那也算是乡愁吧。</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八)和谐新村美景多 美丽牢寨万象新</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国家农业部于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乡村。村两委积极谋划,全民参与共建和谐新家园。</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一是建设了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包括门牌坊、外立面改造、村内街道广场硬化绿化工程等。</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二是体验是下一步发展途径。这是我作为一个牢寨村人的小建议而已。钱钟书老先生写过一篇《围城》,最经典的话语就是: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人就是这样,尤其是年轻人,不喜欢往大城市跑,而城里人又钟情自驾游,尤其是没见识过农村广阔天地的都市人,都乐意去乡村实践体验。</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我们牢寨村是富硒优质苹果🍎种植示范基地,紧紧围绕这一优势,大力推广发展苹果采摘园,尝试果树认领,建设特色采摘园,一定会吸引一大批农村生活体验爱好者领着孩子前来采摘,一次非常普通的摘苹果或是果树认领管理定会让他们流连忘返。还可以组织城里的孩子与农村的娃娃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相互了解,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取长补短肯定能促进各自进步,也可以通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体验,改掉城里孩子那些大少爷、大小姐的习性,农村的娃娃们也能由此增长见识,开阔视野。</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三是文化是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发展的灵魂。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不断播大国工匠、大国传承,同时也展现特色各异的“乡愁”。在这些片子里,有不少是与文化分不开的,包括酒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美食文化、工艺文化和家训文化等等,数不胜数。在我们国家,有不少村落历史悠久,有的在古代甚至胜过一些州郡。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经久沉淀下来的家文化、族文化等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牢寨村可以深挖地域特色文化,赋予它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让它成为美丽乡村发展旅游的瑰宝,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美丽乡村品味和社会美誉度,形成核心吸引力,造福一方百姓。</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四是生态是最终目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村两委紧紧围绕生态大作文章,旧街面重新硬化,街道两边重新铺设美化绿化,墙壁粉刷一新,并绘制村域历史文化传说图片。硬化便了民,绿化成了景,文化上了墙,真正达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美景。</font></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九)深挖历史文化价值 </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 皮牢古城底蕴深厚 </b></font></h1><div><br></div><div><br></div><div> 据资料显示,山西古建集团考察组会曾同翼城县文物旅游局专家,沿着乌岭古道过翼城县城,顺浍河河谷东行,渐入太岳山地。此时,眼前会出现由东向西倾斜的黄土梁,这里已到了临汾盆地的东缘。在此入山的当口,有个名为“牢寨”的村庄,这便是皮牢城所在地。</div> <h3> 历代军事文化学者研究认为,皮牢城在战国时期是魏、赵之间与秦、赵之间一直激烈争夺的地方,同时也是长平之战中秦军进兵的冲途(即通衢、大路)。后来在唐会昌三年(843年),河中晋绛节度使石雄东度乌岭大破叛将刘稹,仍取道于此。</h3><div> 皮牢城旧址位于今翼城县城东13公里,战国初属赵国。公元前360年,魏国向东扩张,攻克皮牢城,目的在于觊觎上党。《史记·赵世家》中“魏败我浍,取皮牢”;《史记·魏世家》中“(惠王)十年,伐赵取皮牢”都是记载这件事。</div><div>公元前259年,秦将王龁带兵攻克赵国的皮牢,全部占领了的上党。正月,军队停止战斗,驻守在上党。《史记·秦本纪》记载了这段史事:“(昭王)四十八年十月,韩献垣雍。秦军分为三军。武安君归。王龁将伐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正月,兵罢,复守上党。”</div> <h3> 《括地志》中写到:“浍水侧有皮牢城。”民国《翼城县志·古迹》则说:“皮牢城,《史记》周显王七年,魏败韩赵之师于皮牢。《赵世家》载:‘魏败我师于浍,取我皮牢’‘赧王五十六年,秦王龁败赵,拔皮牢’皆此地。即今牢寨村,遗踪尚存。”</h3><div> 今天的牢寨村在311省道北侧,北倚高坡,前临土垣,正处在乌岭古道中间。聚落呈方形,较为规整,街道整洁,静谧祥和。考察组成员在文献中及寻访中了解到,这里自古就是交通要隘,有军队驻守,故被称为“寨”,而牢寨的地名有可能就是“皮牢寨”的简称。</div><div> 据村中老者回忆,建国初期村周的城墙还有遗存,与县志中所载的“遗踪尚存”相符。在上世纪60年代前,城里并没有几户人家,大部分都是耕地。大约在“文革”前后,随着人口繁衍,附近村民才开始在城中修建房屋,逐渐形成现在的村貌。</div> <h3> 据70多岁的乔德宝老人说,他记得当时东、北、西三面城墙都在,唯独南面城墙没见过。据估计,可能是民国时期修建公路时拆除了。他还记得东城墙有东门一座,相对的西城墙有西门两座,三座城门呈品字形分布,“北门也是一座,位置在城的东北,并不居中”。</h3><div> 据省考察组成员推断,原来的南城墙和南门应该在311省道公路附近。根据北方城市南门、北门不直对的风水原则,其南门旧址当在南城墙的偏西南位置。</div><div> 乔德宝老人表示,他家的院子就修建在西门的外侧,他们在修建院子时费了很大劲才把西门拆平。他说,西城门是个砖券门,门两边有砖雕楹联,记得好像是“山河保定无终南”“日照西秦万里宽”。门洞上有门楼,是一座小庙,额书“善德楼”。说着,他突然又兴奋地讲道:“不过,靠北面的另外一座西门还保留着,可以去看看!”</div><div> 在这位老人的指引下,考察组成员向北行约三四百米,看到了城门遗址。城门遗址被包在一座农家小院里,东面砌墙,西面设门窗,已经改建成了一间窑洞供人居住。门洞为大青砖砌券,宽约3米余。可能是经过改建、地面垫高的缘故,门洞并不很高,大约不到3米。但是,安装门扇的位置依然能看得出来。</div> <h3>已被改造成住房的皮牢古城门洞</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十)皮牢古城</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貌新颜景象万千</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古韵牢寨大街小巷整洁一新</b></h1><div><br></div><div> 沿着城墙旧基,绕城一周,并走遍几条主街,大致明确了古城概貌。皮牢城旧址约略为正方形,边长约500米。主街为三横两纵,基本与原有城门相直。城中心为公共活动区域,地势开阔,旧有庙宇,现为村委会、学校和文化活动中心。</div><div> 据资料显示,牢寨全村有1200口人、2500亩耕地。近年来,村两委始终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全村发展苹果经济林1500亩,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苹果专业村”称号。同时,村中建成2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配备建设了凉亭、花廊、篮球场等;又建成2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露天舞台,安装了健身器材;硬化全村大街小巷,街道两边种植了树木花草,从根本上改善了村容村貌。</div><div> 2008年,牢寨村被翼城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2010年,被临汾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和谐村”光荣称号。</div><div> 在查阅了解牢寨村史等资料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山西新农村网”一篇赞美新牢寨的优美文字描述:“斜风细雨,苍松翠柏,整洁的村落,高大的景观树、光滑的水泥路面、健身器材齐全的漂亮的小广场,整齐划一的温馨住宅区……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新立于村西边主街道南出口的大理石刻“牢寨村”,像欢迎八方来宾的美女一样袅娜娉婷站立在村口。</h3> <h3> 位于村中间主街道口的村牌楼——俗称“八字门”。</h3> <h3> 今年装修一新的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活动广场。</h3> <h3> 整洁美丽的街景,文化墙。</h3> <h3> 新硬化街道两旁的文化墙之——古代的交通要道</h3> <h3> 新硬化街道两旁的文化墙之——牢寨伏击战</h3> <h3> 新硬化街道两旁的文化墙之——历史上繁荣的商贸都市</h3> <h3> 团结奋进的村两委班子</h3> <h3> 大街小巷都有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照亮古城的夜空,夜行的路。</h3><h3> 这盏灯是位于我家那个巷子里的,在我家房子西北角安着。自从这盏太阳能灯安装好以后,夏日的夜晚,灯下坐满了纳凉的左邻右舍,谈天论地,一片热闹祥和的幸福景象。</h3> <h3> 院子里拍的蓝色的天空,瓦蓝透亮,瓦蓝、洁白、深绿共同绘制了最美的画卷,相信生活会越来越美好!</h3><h3> 也祝愿古村新貌新颜新气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