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8月29日上午,主题为“学习分享,合作共赢”的初中英语学科培训研讨活动在赤峰八中举行。红山区八、九年级的英语老师们在教研员李济云老师的引领下,从“明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回顾上学期期末考试、部署本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探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出发,学习分享、更新观念,为在新学期帮学生们平稳度过“八年级分化关”和“九年级中考关”做好充分准备。<br></h3> <h3>一、明晰当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李济云老师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从最初的“重视双基、以知识为本”,发展到近些年“关注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如今,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已经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 <br></h3> <h3>这样的变化意味着在新时代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意识到英语不仅是一门考试学科、具有知识性,它更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其学科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 获得文化体验,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其次英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认真研究文本、挖掘其背后的主题意义和文化价值,力求教学设计情景化、问题化、活动化,帮助学生从表层的“语言知识学习”转向深层的“文化感知和思维塑造”。<br></h3> <h3>二、分析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研讨活动中,李济云老师着重通过“七下期末成绩VS入学基线测试成绩”、“八下期末考试成绩VS七上期末考试成绩”的对比方式,分析了红山区9所学校的七、八年级英语学科合格率变化及其成因。李老师再次强调,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惠及全体、学有所获、激发兴趣、树立信心”的,尽管各校的学情有所不同,但“重均分、防下降、稳合格”应该是每个学校的英语教研组在部署、执行和考评英语教学活动时,都应该最为看重的一个衡量标准。“不主动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感到被放弃”也应该是每个英语教师在面临“衔接关、过度关、分化关”时应该秉承的教学理念。英语教育是为了全体学生的教育,片面看重优秀率和大排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br></h3> <h3>三、部署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面对英语课堂学习内容难度提升、容量加大的情况,为了帮助八、九年级的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更加顺畅,李济云老师倡导八九年级的英语教师们:1.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继续整合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需要合理的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同时要注意补充和话题相关的影音视频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去感知世界,感知文化,让教学成为一个更加有机的整体。2. 做好课型研究,特别要注意探索如将Section A& B 的对话进行整合的听说课型,将Section C 和D 整合为阅读课、读写课、阅读语法课型或阅读复习课型。同时,在进行课型探索和教材整合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让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用“以输入促输出,以听读促说写”的方法,帮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并辅以听说读写看学习策略的渗透,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3.坚持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阅读材料选材,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让学生享受阅读,乐于阅读。4.发扬信息化教学优势,充分利用口语100等平台,将信息化教学与英语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革新教学方式,使之具备多样性。<br></h3> <h3>四、探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红山中学作为一个投入运营仅仅五年、教师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新建校,其英语教研组更是由17位充满朝气的铿锵玫瑰组成。这些青年教师在教研组长李冬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勤学善思,勇于探索,在近些年的英语教学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特别是上一届2017级的学生,通过这些青年教师的不懈努力,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取得了合格率上升幅度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本次研讨交流活动上,教研员李济云老师为红山中学的青年教师的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周平、吕静、于佳卉三位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颇具特色的课例,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br></h3> <h3>周平老师选取了三个分别以“改革开放后家乡城市的变化发展”、“荧屏娱乐与电子设备”、“科技世界与未来生活”为主题的读写课,选材设计有的具有浓郁的家乡情怀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有的具有很强科技时尚感,加上自己摸索出得独具特色的读写课教学模式,使得周平老师的教学设计浑然天成。吕静老师则分别选取了以“情绪和情感、小说与故事、人类与世界”为主题,介绍了她尝试探索的“复习课、写作课、阅读课”三个不同的课型。吕静老师的教学设计思维独到,求新求变,一方面具有鲜明的逻辑性,主线明晰,环环相扣,体现了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特色,引人深思,帮助学生进行文化感知和思维塑造,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于佳卉老师选取了一节以“保持身心健康”为主题的读写课和一节以“读书使人进步”为主题的阅读课。她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了教师备课的敬业之心,课堂实施的独具匠心,和对专业精益求精的执着之心。她能够有机的将时事热点和课本经典结合起来,并注重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作用,关注学生参与和心智发展。<br></h3> <h3>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所以,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考试学科、具有知识性,它更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和教育性。英语教师也不单是一门外语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智塑造上的雕塑师。铭记我们的身份和肩负的任务,向着打造一个“面向全体、惠及全体、学有所获、激发兴趣、树立信心”的完美英语课堂不懈努力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