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暑假是教师进行读好书,写好字的大好机会。为了让教师暑期能静下心来读书、写字,让教师爱上阅读与写字,让阅读与写字成为习惯。暑期前,我校召开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浸润书香 做智慧教师”的“慧悦读”教师阅读活动。</h3><h3> 孟敏校长明确读书要求,布置读书任务。并向全体教师推荐《课程力 成就卓越教师》和《正面管教》两本畅销书。要求业务领导及全体教师要以身示范,认真进行假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br></h3> <h3> 为满足教师需求,学校为全体教师购买了图书,供教师假期阅读使用。另外,学校还为教师特制了“教师假期读书笔记”电子模板。</h3> <h3> 读好书,与好书为伴,对于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让阅读成为习惯,英语组教师利用暑假时间, 按计划进行读书、写读书笔记, 把读书变成习惯,把“阅读”变成“悦读”。</h3> <h3>李继媛</h3><h3>《正面管教》这本书中关于"自尊与他尊"的解读让我颇有感触。我们想要孩子自尊自信自立,所以常常进行正面表扬。过多的表扬给孩子带来的是"他尊",是需要依赖他人的认可,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带来长期效果就是,孩子所有看起来"自信、大方、开朗"都是空中楼阁……到了一定的时候,没有别人的认可,这些美好的表现,都将轰然倒塌,然后就有可能一系列的行为偏差,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在失败中学,让孩子多参与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参与了解决问题,他们会更愿意遵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h3> <h3>祁力:</h3><h3>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能够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简单诙谐的书,我能够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h3> <h3>马雨蕾:</h3><h3>了解学情,才能有效提供需求与服务;心中有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必然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不单纯教显性知识,更要注重知识与思想、方法、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课程预设与生成,寻找二者之间最佳结合点……一切告之:只有真正拥有课堂效能意识,少在教的路上逗留,才可能达成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条件。</h3> <h3>苏洁:</h3><h3>阅读《正面管教》让我成长。文中说要“赢得”孩子,而不是凭你的力量“赢了”孩子。”</h3><h3>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h3><h3>我愿“赢得”一个学会做人的孩子,“赢得”一个拥有正面力量的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对我的顺从和依赖。那其实是在孩子身上输了自己,输了一个母亲的职责。</h3> <h3>崔海涛:</h3><h3>做教师,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将会按照书中讲的六个方面修炼自己,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选终不悔”;多读书、读好书,“腹中有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不断丰富完善自己,走向卓越。</h3> <h3>许杨:</h3><h3>读得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一位挚友,给予勇气和信心;认识一位智者,犹如荒漠渴饮甘泉,获得力量和希望。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通过读书,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h3> <h3>祁玉玉: </h3><h3>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不是有那么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吗?孩子不是为了“成才“活着,孩子是为了“快乐“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我是老师,同时也是妈妈,我知道只要我们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孩子。</h3> <h3>任静:</h3><h3>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还能祛除内心的空虚,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所以,读书人不会无奈和茫然,因为有书为伴;不会孤独和寂寞,因为有书为伴。</h3> <h3>单思思:</h3><h3>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哪怕错了也没关系,一起陪伴孩子去发现探索,而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到哪些道理这才是最重要的。但在教育实践中,当你有情绪的时候是无法去理性思考的,一切道理都只是道理,教育者要从自己坐起,接纳和反思自己的错才能接纳孩子的错,我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或被情绪控制了而不自知,把可怕的情绪都转移到了孩子那里,如果这样,孩子又将从老师这里学到了什么?它只学会了指责与埋怨,却没有吸取教训,没有学会承担后果和责任的勇气,没有敢于试错的勇气,只学会了逃避责任和放弃机会来躲避责备。这也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反思和体会。</h3> <h3>贺婷:</h3><h3>暑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h3> <h3> 整个假期,在上级领导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英语教师齐心协力,让书香润泽生命、墨香溢满校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