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很喜欢顺路参观总统故居。一是解说很好,可以了解美国历史,二是保护得好,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建筑装修和生活,第三是时间合适安排老少皆宜。这不正好要去昆西办事,就去了Adams的故居。这个老房子300多年了,是美国第二任总统John Adams 父母买的"二手房",也是他的出生地。他哈佛毕业后,做了两年老师攒钱学律师,最初没客户没收入回家"啃老"时也住这里的。老Adams 是农民,平时也积极在镇里教会管事儿,冬天农闲就做鞋做靴子。辛勤劳作,过着清教徒的生活,给每个儿子都留了房子和田地,这个观念和中国农民也很一致啊。</h3> <h3>老Adams希望长子读书,做个牧师,提高家族社会地位。儿子呢,可能课业太简单觉得没意思,一天到晚逃学,在田里海里撒野。眼看👦14岁了,一心要当农民,老爸就让他干了一星期最辛苦的农活希望他改主意,叛逆期👦还是坚持要当农民。老爹给他找了个有挑战性一点的老师,👦兴趣来了,16岁就去上了哈佛。因为老爹付了他教育费用,John Adam 分到的房子比弟弟们小些,田地也少些,挺公平的。父子房子就隔20米,好方便啊。他结婚当天搬进老爸给他的房子,他的长子美国第六任总统 John Quincy Adams(JQA)就出生在那里。</h3> <h3>在长达10多年时间里,John Adams在外面忙着立国大事,太太Abigail 在辛勤管家管孩子管农场,还要注意局势。两人一千多份通信是现今重要史料。</h3> <h3>美国前7个总统里只有两个家里没有黑奴。其实也不是第二第六任比别人高尚,这对父子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啊,又是在工业化的北边。JA一直在外面当外交官,自己当总统前又给华盛顿当了两任副总统。他是真爱当农民啊,发出"琐事"影响他"享受农田"的感慨。不过当我读到他卸任前夜还忙着发任命书,感觉高官的"告老还乡"归农之意,和"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还是很不同的。</h3> <h3>未来的第六任总统8岁就可以自己骑马去波士顿给妈妈取信件了,11岁跟爸爸去欧洲外交,14岁做美国在俄国外交官的法文翻译,他爸14岁还在田里野呢😄。不过山野出身的总有点皮,这不在白宫浴缸里养上鳄鱼了。他的太太是最早也是第一个海外出身的第一夫人,现在有川普太太作伴了。</h3> <h3>John Adam 在欧洲做外交官多年以后,他的太太Abigail, 一个从来没有离开麻省,觉得费城遥远的殖民地时期妇女,在局势稳定点也下决心坐了一个月的海船去了英国。住了豪宅,看了法国的奢华装饰,住不了原来的小房子了,托人买了新居 peace field. 新居也算是昆西当时的豪宅,Abigail小时候也去过,是记忆里的庄园了。期望值那么高,Abigail欧洲回来踏进这个房子的时候自然就很失望,怎么"儿时宫殿"变"小黑屋"了。现在看见的房子是经过几次扩建的,先后四代人在这里住过,他们家人口也多,有时候三楼挤上13个孙辈。不过John Adams倒不在意房子大小,很开心房子带着大片农田啊。</h3> <h3>Abigail 是第一个入主白宫的第一夫人,也是在进入现代以前美国最博学的第一夫人。按👦说法是她那个时代最有独立意识的女性。</h3> <h3>这个新房子有些地方也挺反应出她个性的。她扩建时希望有法国式的高屋顶,建筑师说不行,她就要求把地板降低,得到她要的效果。一般人门框上的马蹄铁是正着盛运气,她的倒过来,让运气泼向你😄有点"福到了"的意思。</h3> <h3>这个房子的风格在第三代"白富美"女主人手里有些变化,她带来了折合相当于现在一千五百万美元的嫁妆。家里添了些仆人房间,房子附近的蔬菜园子也变成小花圃了。花圃边界灌木几百年了,在Adams一家搬来前就有的。</h3> <h3>Adams一家都爱读书,JQA很希望能有一个石头墙房子保护他的图书。一直到他的儿子才有钱造了这个图书馆,也是美国第一个总统图书馆。</h3> <h3>很喜欢John Adams 这段话,他们家四代也差不多是这个映照,不过我觉得前者是美好愿望,后者怎么象无奈的规律呢。亚当斯说我学习政治和战争,是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有自由学数学和哲学,我的孩子们必须学数学和自然科学,这样他的孩子就可以学艺术和诗歌。在这个房子里的四代Adams,前两代是总统,第三代"纸上研究政治"是记者和作家,第四代致力于保护研究家族历史,把家族房产变成纪念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