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之旅

淋雨

<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  一位多年的老朋友问我:旅游好玩吗?想了下,回她:我能想到最好玩的,就是旅游了。</h3><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 计划好的暑假出游,临了,小棉袄说,她已经和同学约好了去这里去那里,怕是没时间。原来,我们的出行计划里有她,她的出行计划里已没了我们。有点伤感,但也只能接受。暑假过半,7月30号晚,小棉袄告诉我,她们调整了时间,8月1号到10号,是属于我们的。事情很多,时间很紧,但我们的大西北之旅终于是得以成行。</h3> <h3>  </h3> <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  可能在别人看来很平常,但在小岛民眼里,这都是黄土高原上一道不一样的风景。</h3> <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  </h3> <h3>  第一站兰州,放下行李,就直奔甘肃省博物馆。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博物馆当然是首选。但有点小失望,除了镇馆的几座恐龙化石,其它泛善可陈。</h3> <h3>  这座古人蜡像太逼真,凑了很近去看,还是不敢肯定是不是真人在扮演。一小男孩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指想摸它皮肤,快要碰到时,我很不小心的就喊了一声……哈哈哈,画面脑补😝</h3> <h3>  黄河。01年当背包客,从上海坐火车去北京那段,半夜时候从黄河经过,虽然强忍着不让自己睡着,但眼睛还是不知不觉的闭上。迷迷糊糊的听到有人喊“黄河到了”,赶紧睁开眼睛,朦胧中车窗外是月光下泛着鳞光的河水。还没回过神,火车已带着轰隆声跑远,甚是懊悔。这次是真正看到黄河,并把它捧到了掌心。河水很凉,浑浊,其貌不扬,但它就是那条让我们魂牵梦绕的母亲河。</h3> <h3>兰州黄河母亲雕像</h3> <h3>  汽车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离开黄土高原进入青藏高原,首先我们的环青海湖之旅。西宁塔尔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中心和黄教的圣地,由于历史的积累,文物极为丰富,建筑、法器、佛像和文献藏书,使诗院成为一座艺术的宝库,值得认真去观摩。但现实是面对汹涌的游客,也只能是走马观花。<br></h3> <h3>  黄衣喇嘛,武侠小说中与中原武林为敌的反派人物。心存敬畏,但看上去他们并不像身怀绝技的样子,手中也没有他们的独门武器-法轮。上个月李连杰就是在塔尔寺现身的,嗯,很有可能是代表中原武林挑战去了😂</h3> <h3>虔诚朝拜的藏族人</h3> <h3>僧侣们打坐做功课的地方</h3> <h3>转经筒</h3> <h3>街上跳舞的藏族小姑娘</h3> <h3>  青海的草原远没有内蒙古大草原的繁盛茂密广阔无垠,牛羊不用风吹草低,自己就“现”出来了😉<br></h3> <h3>很好的场景,可惜只能透过车窗抓拍</h3> <h3>  夜宿西海,因为《西海情歌》,因为瑛和勇儿的爱情故事。小镇很安静,行人寥寥,没找到丁点关于刀朗,关于西海情歌的元素,甚至大街上都很难看到“西海”两个字。看来小镇人民并没打算把这些元素做为卖点,也或许岁月早已冲淡了人们心中的那份记忆。<br></h3> <h3>找到一家外观别致的餐厅,装饰很用心。西海,总有你不一样的地方。</h3> <h3>  青海湖边大片的油菜花。<br></h3> <h3>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喜欢这相片,抓拍,然后就多了个文可夹在那里,可惜😜</h3> <h3>  青海湖号称中国最美的湖,但在见惯了大海的岛民眼中,不好意思,你真的只能叫“小巫”😝 <br></h3> <h3>  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的“天空之镜”。去茶卡盐湖旅游的女生,当然就是去拍照、拍大片。为了能与白色镜面湖水形成反差,更为鲜艳显眼,红色衣饰就成了首选。于是,那些平时穿衣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时尚人士们,就彻底的杯具了。各路女神汇聚茶卡一看,傻眼,到处都是红色裙子,红色披肩,满满的车祸现场😂<br></h3> <h3>远远偷拍的撞衫现场😉</h3> <span style="font-size: 17px;">  离开青海,车子沿着河西走廓古丝绸之路一路西行。河西走廓,位于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北系山脉之间的夹长地带,自古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争。路上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到沙尘暴,比较幸运,虽然不大,但也算见识到了。其实是希望它能来的更猛烈些,至于危险,不在考虑范围😉</span> <h3>丹霞地貌,形成于上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属于祁连山脉。</h3> <h3>  傍晚时候抵达嘉裕关市 。嘉裕关现在是工业城市,以生产钢铁为主,市区已找不到历史痕迹,更没有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找到大唐美食街,啃着大西北烤羊腿,蹭听隔壁桌客人点唱的歌曲,歌手声音略带沙哑,自带大西北的沧桑感。旅行,是一个欣赏美景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美食的过程。抵达一地,了解当地的特色小吃,那也是必做功课😋<br></h3> <h3>嘉裕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处于河西走廊西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边关,扼守着中原与西域的咽喉。<br></h3> <h3>驻守嘉裕关的将士</h3> <h3>武较场</h3> <h3>明代古长城保存下来最西边的一段</h3> <h3>  看这相片,莫名就会想到《大话西游》最后一幕:紫霞仙子在城楼上,至尊宝转身离去,和唐僧西行取经…就是这种意境,喜欢☺“……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br></h3> <h3>  游击将军,驻守嘉裕关的最高将领。穿越了一回,在关口向将军申请前往西域的关碟。将军:尔等何方人士,此去西域意欲何为?回:琼州人,此去贩卖丝绸。</h3><h3>谁知道将军明察秋毫:琼州何来丝绸,椰子足矣。</h3><h3>好吧,椰子能卖多少钱,那我们这一趟岂不是要喝西北风😭</h3> <h3>  关照:大明御使系琼涯人氐,登临中国万里长城嘉裕关,出使西域三十六国,敦请边防依律畅行<br></h3> <h3>  亲眼看到“左公柳”了,仰慕已久 。左宗棠,晚清重臣,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平定回乱,收复新疆,是为中华民族争取到最多领土的民族英雄。现在能有安定和谐的生活,很难说没有他的功劳。在他一路收复新疆的战斗中,命令士兵沿路种植柳树,故名“左公柳”。因为种种原因,很少能够看到他的事迹,但我们不应该把他忘怀。</h3> <h3>  出了嘉裕关,沿路越发荒凉,一眼望去,大多是茫茫的戈壁滩。敦煌是河西走廊最后一个城市,也是古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最后一个驿站。汉武帝在此设置了郡县,实行中央集权管理,以保障中原与西域以至欧洲贸易通道的安全畅通。后又在敦煌左右前侧河道处设置了两个关隘,以互成犄角,控制水源。</h3><h3> 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关就是两位诗人口中的玉门关、阳关。两千多年过去,玉门关只剩下一个小方墩,阳关遗址更只剩一片滩涂。但千百年来,因为这两首诗,后人们还是不远万里络绎不绝的前来此地缅怀故人,抒发情怀。这可能是两位诗人当初创作时万万想不到的。 话说王维、王之涣可算是最顶尖级的营销员,两千年前随随便便作了个文案,千百年来,当初推销的产品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还是乐于为此买单,经久不衰。 <br></h3> <h3>玉门关也称小方盘城。两关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明初闭关锁国,在河西走廊中西部修建了嘉裕关,并把关西人口迁入关内,放弃关外大片领土的管辖,导致玉门关、阳关逐渐废弃,以致消失。<br></h3> <h3>沙漠绿洲,很神奇。绿洲的瓜果真是甜,而且又大又便宜,小岛民回来了还是一直在念叨😋😋😋</h3> <h3>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罄笔难书,偷懒,只上图😉</h3> <h3>莫高窟洞内严禁拍照,洞外博物馆拍的仿制品<br></h3> <h3>  《又见敦煌》,边走边看的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新颖、震撼,再现了敦煌的千年历史。但如果对敦煌历史不够了解,怕是会不知所云。而且,在一个摩肩接踵的黑暗空间里,该怎样来保证观众的安全,如果观众之间有摩擦引发践踏怎么办?</h3> <h3>  雅丹魔鬼城,由于风蚀形成的一种地貌。虽然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么夸张,但置身其中,各种形态各异的怪石耸立在一起,还是能够给人带来震撼,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r></h3> <h3>  岛民第一次见到沙漠,心情自然是莫名的激动,各种拍拍拍。但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说好的“大漠孤烟直”呢😜还好,爬上沙山的最顶端,大胆往沙漠深处走上一段,极目远眺,大漠的荒凉、浩瀚,平旷无边就感受到了。至于“孤烟”,那就可遇不可求。<br></h3> <h3>  月牙泉,四周沙山环抱而不被流沙所侵蚀 ,一直以自然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小岛民唯唯诺诺,膜拜、仰视,赞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但,它还是经不起探究。认真一了解,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生产生活的大量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单单依靠自然的力量,已不足以维持月牙泉的现状,现在都是人工注水以保持原状。知道真相的我,心情打了折扣。嗯,还行😉<br></h3> <h3>沙漠落日</h3> <h3>  一阵冲刺,终于赶在太阳下山前跑到人群的最前端,拍到了沙漠落日的壮丽景色,甚是得意🤔。无法考究唐代诗人王维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述景色的准确地点,或许,这样奇丽壮观的塞外美景,只能存在于今人的想像中。</h3> <h3>兰州百年铁桥中山桥</h3> <h3>  坐七个小时的动车回到兰州,有点累,但放下行李还是出门了,不想错过傍晚时候在陌生城市徜徉漫步的机会。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们,眼睛里看到的一切都是新的。多年前一次偶然的傍晚出行,就爱上了这种感觉。 饿了,骑上小黄,窜大街钻小巷揾食物,与这城市的距离瞬间就拉近了许多。 大西北,再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