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很多人之所以能越活越优秀,都因心中葆有热爱之事,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从中找到属于自我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对于平淡的生活而言,热爱无疑是最好的解药。它会赋予你能量,赐予你热情,吸引你不断去探寻生命的更多可0能性。泰戈尔写道:当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且充满潜能的,如果此时的你还沉浸在对现实的抱怨中,那可以肯定,并非生活欠你一份满意,是你欠生活一份热爱。心有热爱,心中自有光芒。去找到你所热爱的事,并为之全力以赴,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p> <h3>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泱泱大汉、煌煌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就是人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一种文化自觉!<br></h3> <p>人都有维护固有观念的本能,但过于固步自封,绝对不是件好事。经常有人把这种状态和年龄挂钩起来,觉得是自己活到了一定年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才开始变差。但实际上,真正让一个人衰老的原因,往往与年龄无关,而是从你丧失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开始的。要想让日子过得丰富,就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多了解,多接触新生事物。不要总是怀有偏见,更不要盲目抗拒,因为很多时候,你拒绝的可能不是一件事,而是通往新生活的一扇门。打开眼界,才能改变认知。世界其实很精彩,就看你愿不愿走出来。</p> <p>生活,平淡琐碎,每个人都是在忙忙碌碌中为了生存而努力奔波着,只有心存阳光,远离阴霾,心境才会开阔明朗。岁月,虽然增长了年龄,却筛选了身边的真情,让我们看清了好坏,看懂了真假,收获了真情。时间,无法重来,岁月,不会回头。我们现在度过的每时每刻,都是仅此一次,最为珍贵的,走了,就不会回来了,没了就不会再有了,所以,请千万珍惜,别肆意挥霍时间。</p> <p>阳光总在风雨后。勤奋是生命力量的源泉,是获得成功的必须。成功对于每个人其实都只有两步。一步开始,勤奋努力;一步坚持,永不放弃;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用你的勤奋,坚持去坚定别人的坚持,成大业的人,往往都不是能力最强的人,唯有勤奋才能成就。生命密码是勤奋,精神境界愚智分。</p> <h3>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葵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事实如此, 正应了一句俗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秕子”。</h3> <p>生命里带有几种色彩,饱含着失落时的灰暗和繁华时的斑斓;生命有一份记忆,铭刻着岁岁年年痛苦与失落、幸福与美好。生命有一种滋味,包含了一生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生命有一定长度,贯穿着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与春夏秋冬。生命里也有一种爱,委身时光深处,即使无言,也温暖。永怀善意,勤勉坚毅。观察想法和感受的本来面目,为它们腾出空间,允许它们自行地来来去去,就是一种“开放”。</p> <p>自省可以察人,观人亦资自知。鸟之双翼,剪之双刃,缺一不可。心静者,必登高,然后可以望远,俯瞰众生心愈清;心和者,必仁爱,然后可以济人,包容万物心愈慈;心慧者,必淡泊,然后可以平坦,笑面冷暖心愈安。心若静,得到不长奋,失去不久悲;心若和,得到不狂妄,失去不嫉恨;心慧者,得到终失去,失去亦重来。生活,是晨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盐。走过的路,经过的事,看过的风景,已经随着光阴渐行渐远,不必哀叹,也无需伤感,除了快乐,我们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珍惜当下,恬淡随意地生活,便是浅浅的快乐。</p> <p>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有时候人的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别人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贪婪,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能看到别人的愚昧,却看不到自己的无知;能看到别人的目光短浅,却看不到自己的狭隘。人生就是要多些反思,多些扪心自问,才能认识自己,幸福才会不期而至。生活中,在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盏灯。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黑暗,重要的是,信念不可以被磨灭。转过身去,换个想法,天再黑,人再背,眼前有一盏灯就好。只有保持最美的心境,才能拥有最美的人生。</p> <p>不是成功的路太远,而是能坚持的人不多。我们总是太容易放过自己,舍不得让自己多吃点苦。但是,对自己喜欢的事,只有坚持下去,道路才可能越走越光明,视野才会越来越开阔。放下浮躁,静下心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唯有日积月累的坚持,才会有厚积薄发的成功。</p> <p>时光,沉淀了我们浮躁的内心;丰富了我们多彩的生活;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尝尽人间百味的人生才更加生动。</p> <p>经常听到有人感慨,业余时间不想浪费,却又不知道可以做点什么。对此我们要明白,兴趣并不是一开始就摆在那里的。恰恰相反,它需要你一步步去探索,才能在众多的选择中,逐渐培养出对某件事的喜好。所以,迈出第一步至关重要,同时把标准放低一点,不必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毕竟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要知道,我们发掘兴趣的目的,只是为了释放压力,而非增加压力。找一个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并能令自己感到愉悦的爱好,可以学一门乐器,练一项手艺,也可去集集邮、插插花、冲冲浪。 学会享受兴趣带来的快乐,让性情在兴趣中得到陶冶和升华,生活自会变得从此与众不同,充满滋味。</p> <p>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行走在旅途,鲜花和荆棘映衬,坦途和坎坷衔接,艳阳和风雨交织,得志和失意错位,需要我们淡泊豁达,宁静致远,静看花枯荣,淡视云卷舒,沐浴春风不自傲,挑战逆境不伤情,在修正中砥砺品性,在省悟中拓宽心胸。成败自清醒,是非一笑过,让人生多些惬意,多些感动,多些精彩,多些永恒。</p> <p>“停止学习后的大脑就和停止吃饭后的身体一样,是会垮的。”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只在于习得新知识,更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保持深度思考,从中不断修正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了解,继而获得真正的成长。学习从来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应该是人生任何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淘汰。无知者,以为学有涯,有知者,明白学无境。让不断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你所收获的,将会是应对生活最大的底气和智慧。</p> <p>人生在世,总是有些空城旧事,年华未央;总是有些季节,一季花凉,满地忧伤。许多事,看开了,便会峰回路转;许多梦,看淡了,便会云开日出。学会思索,学会珍藏,微笑领悟,默默坚强。</p> <p>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一切从容过,轻舟已过帆。这川流不息的人生,就像一首抒情的诗,曾经写下千言万语,最后还是一张白纸。那些你曾艰难走过的路,后来回头看,每一段都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里程。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p> <p>生活的模样,取决你凝视它的目光。你对生活有多少热情,生活就会回馈你多少精彩。学会感恩,做一个懂得知福惜福的人,才能不辜负生命中一切美好的相遇和相伴。</p> <h1>纵观整个社会,漠视文化、破坏文化、割裂文化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所向披靡,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丢了很多,而新的文化又没有建立起来。如此下去,还有什么文化繁荣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可言呢?我们的领袖现在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也说明我们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还显得不自觉、不自信、不自强。先说文化自觉。现在,很多人对文化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浮躁的。尤其是不少处于执行角色的下级地方官员眼里,只有GDP,只有政绩,只有乌纱帽,只有财政收入,文化是“靠边站”的。哪里还谈得上自觉把文化提到重要位置,自觉担当文化发展的使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们有引以自豪的文化产品,有值得敬重的文化,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吗?文学,影视,音乐,舞蹈,出版,动漫,诸多领域,似乎都没有。倒是“拆得一塌糊涂、建得千城一面”的“壮举”,今天毁“名胜古迹”、明天拆“千年粮仓”的大胆行动,一再发生。年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消失,其中大部分为类似宋元粮仓和释迦寺这样的不可再生文物,“崽卖爷田不心疼啊!”。一些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文化活动,就像浮在水上的浮萍,一捞就没了。比如娱乐选秀节目,虽然热闹一时,但虚火的成分多,文化的含量少。什么诸葛亮、武松、曹雪芹、西门庆等名人故里之争,更显对文化认知的浅薄,太过功利,这肯定谈不上文化自觉。且鄙俗化的潮流,不顾后果的粗制滥造,甚至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蔓延,使中华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特别在农村,人们看电视、看电影、看报纸、看书还比较困难,又如何培育起文化发展的土壤呢?如此现状,文化的觉醒、使命和担当从何谈起?再说文化自信。积贫积弱了上百年的中国人,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已经缺乏信心了,培育文化自信刻不容缓。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要么嗤之以鼻,要么弃之不用,要么束之高阁。一个民族,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是可悲的。而国际上,反而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汉语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对一些原本陌生的洋文化、洋节日,甚至西方的一块手表,一个皮包,国人倒是顶礼膜拜,沉缅于西人的圣诞节和好莱坞大片中不能自拔。西方的节日,比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多半是宗教节日。俺就纳闷了,圣诞节、情人节这类的西方宗教节日为什么这么受到青少年的热捧?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知道Xs也是圣诞的意思,并不一定听说那个叫瓦伦丁的修道士。西方的影视,如好莱坞的大片、东洋的动画片之类,有些也没什么太多的文化含量。那个粗糙、情节简单的奥特曼,情节雷同,趣味性不强,却深深地抓住了儿童的眼球。西方的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在国内场上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很容易让游戏玩家在游戏的同时接受并认同其中的价值观。还有迪斯尼等文化项目在中国落户,表面上看是好事,既有名,又赚钱,还热闹,实则我们在文化上输了一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一热一冷,正好反映出我们在文化上的不自信。本土的东西弘扬不起来、传承不下去,洋的东西自然就乘虚而来。必须铭记的是,中华文化五千多年,尽管有糟粕,但很精华也是无容置疑的。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但不是照单全收,不分青红皂白,忘了本,丢了根。近期中国青年报就人们还讲不讲传统生活礼仪规矩进行了调查,对象大多是年轻人,结果显示,仅16.1%的人在生活中还遵循传统礼仪。如此下去,中国还是中国吗,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又在哪呢?然后说说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说,文化自强是建立自觉和自信基础之上的。如果连自觉和自信都没有,文化自强不是一句空话吗?真正强大的文化是精深的,比如唐诗宋词、维也纳的音乐、文学和美国电影,那是传世经典。有了这样一种土壤,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来看一组数据吧,就知道中国文化的自强之路还任重道远。据统计,西方50家媒体娱乐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文化场。美国新闻署在个国家设立了个新闻处和个宣传活动点,在83个国家建立了图书馆。这个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总数5%的国家,却控制着世界75%左右的广播电视节目及其生产与。再加上好莱钨、肯德基、麦当劳、牛仔裤、可口可乐等,美国文化几乎走进了世界每一个家庭。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 中文的信息在世界信息总量中不到4%,图书报刊出口额是进口额的四分之一,电子出版物出口数量是进口的六分之一。还有英国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影视产业,也给我们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化冲击。中国的文化出口呢,还不到人家的一个零头。所以说,你光有GDP有啥用,人家照样不信你、看扁你,还动不动就用武力和霸权来威胁你。这既是经济上的不自信,更是文化上的不自信。美国的一些华人教授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留学生:“ABC”很好——外语很好,“XYZ”很好——数学很好、业务很好,懂得“美元、英镑”,会打经济算盘,但对“长城黄河”不甚了了——对祖国的地理知之甚少,“经书史记”不知道——对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一无所知。他们说,这些人就算学了些东西,也只是个“香蕉人”——黄皮白心。文化自强,从何强起?说了这么多,我想国人特别是各级官员对文化不自觉、不自信、不自强的根本原因,还是对文化是个什么东西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如果把文化等同于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写写画画,那就大错特错了。对文化而言,固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作为国家层面,无疑是广义的文化。在我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典籍、制度、礼仪,还指做记、留痕迹等。“化”既有教化、教行的意思,又有改变、生成的含义,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文化合在一起则是一个过程,既包含主体对自然界的改造,也包含了主体自身的变化”。一般而言,古人对文化的理解,一是指典籍制度,二是指礼仪风俗,三是指文治教化。尽管直至今天,人们对文化是什么众说纷纭,有的说文化是人,有的说文化是家,有的说文化是社会,有的说文化是根,有的说是文化历史长河。但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环境,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力量发展力量。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而我们把文化等同于精神文化或者物质文化,把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给缩小了。文化的作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的,只是我们平时感觉不到而已,或者说我们平时根本就没有顾及它。看看西方哪些城,罗马,巴黎,维也纳,卫城,就知道文化是个啥玩意了。再看看美国的百老汇、好莱坞、苹果、谷,就知道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了。要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首先必须在全社会培育崇尚文化、敬重文化的良好氛围,让各界人士静下心来思考和研究文化,繁荣和发展文化。尤其是官员,必须把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认知,加以繁荣,加以发展。如果总是抱着急火攻心、急功近利的思想,来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肯定不现实。尤其是要注意用正确的文化观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歪了,对文化发展是一大“灾难”。依我看,所谓的发展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文化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和推动力。通过充分保护、传承、利用、创新、吸收,10年,20年,30年,50年,年,坚持下去,俺就不信有如此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的中国,文化强不起来。关键问题是,各级对文化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捧,对文化发展有一种时不我待的责任和使命,而不能是红眼病想方设法的打压,又回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的层面上去消灭文化,尤其在政绩考核上,特别注意考核文化、考核文化发展的效果,包括公共性的和盈利性的,包括事业和产业等各个方面。指挥棒不调整,还是沿用过去政绩考核的老办法,官员不可能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干部考核的体系和机制,能不能对破坏文化的也来个“一票否决”?我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也要实行最严格的文化保护制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需要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别动不动用《皇帝新装》的虚伪和自以为是的荒唐来糊弄百姓,让文化始终徘徊在经济发展的边缘,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只有尊重文化,尊重历史文化,让真正懂历史文化的人得到尊重,让古代文化艺术品有真正的金融价值,才能是真正的文化自信!</h1> <h3>雨,有急,有缓;路,有平,有坎。世上的事,有顺,有逆;人生的情,有喜,有悲。顺境,不要得意,不要狂妄傲慢,顺境还能持续;逆境,不要气馁,不要绝望悲戚,逆境就有转机。人生路上,无论怎样,我们都要走下去。荣也好,辱也罢,坦然面对,心平气静,安然于得失,淡然于成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