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上海师范大学丁念金教授《教师行为的转变》的讲座。<br></h3> <h3> 丁念金,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已发表论文约140篇(其中独立发表约130篇),出版个人独立专著5部,主编著作多部,主持课题21项,获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教学基础理论”。主攻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兼及教育哲学、教育评价学、教师教育学、学习学的研究。</h3> <h3> 讲座中,丁教授先从四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入手,引导我们思考教师的基本价值。他认为,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创造完满的个人生活,促进美好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素质是教师美好生存的主要条件。人的素质发展是社会发展与和谐的首要条件,其中教师素质起重要作用,它对学生素质发展和社会的素质发展都有着榜样和示范的作用。<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丁教授认为人本质上是学会的,教只能做到,不能保证会;要会,必须经过学,有些学是不需要教的。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育的关键,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强有力地用脑,直接发展素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和时间管理能力。而真正高效的教师行为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因此</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教师的教学行为将不再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和掌控学生,而要转向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一)近现代主流教学中的教师行为有哪些基本特征?
</h3><h3>1、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强调教师的讲授和控制。其实,人是自主地吸收外界因素、建构自己的素质、实现发展的。现代主流教学严重地违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这规律。</h3><h3>教师讲授看似效率高,但讲授知识许多遍,学生也难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能成功地应对考试,更难发展学习力和创造力。</h3><h3>2、整齐划一地进行教学。严重地违背个性差异规律。</h3><h3>3、基本上将学生学习局限于课堂。其实,课外学到的东西更多。</h3><h3><br></h3> <h3>(二)主流教学思路下的教师行为</h3><h3>●写教案、“学案”</h3><h3>●传授知识</h3><h3>●掌控学生</h3><h3>●课外批改作业</h3><h3><br></h3><h3> 丁教授认为,这些都应该被逐渐消除,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丁教授还为新型的教学思路提出了建议。</h3><h3>(一)新教学思路的关键特征</h3><h3>1、以全面而个性化的素质发展为宗旨
这是能够实现的,因为学习效率会显著提高
2、以学习为中心
3、学习高度个性化
4、超越课堂
5、注重创造
6、注重师生共同发展<br></h3><h3>(二)特别重要的三种学习方式</h3><h3>1、自主学习</h3><h3>●使学生在心智活动上达到大强度和高水平。</h3><h3>直接形成内在素质(包括内化的知识等),而教师传授一般是传递表面信息,难内化为素质。而应对考试、生活和工作需要素质。</h3><h3>●可以实现学习的个性化。</h3><h3>●可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学习兴趣。</h3><h3>●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h3><h3>2、个性化学习</h3><h3>●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速度都应该适应自己的实际情况。
●每个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br></h3><h3>3、创造性学习</h3><h3>●创造性学习利于应对考试。如果即扎实地掌握了知识技能,又具有灵活变化的创造力,就能应对各种考试。</h3><h3>●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h3><h3>●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途径。</h3><h3>●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学习:自主学习;深层理解;注重灵活变化。</h3> <h3> 丁教授指出,面对新教学思路,教师将不再是“代教材言”的“教书匠”,而成为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导师,开发课程和开展研究的专业人士。教师现有的知识和多数能力都能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h3><h3> 因此,新教学思路下教师的行为应该是:</h3><h3>(一)激励学生学习</h3><h3>(二)指导学生学习</h3><h3>(三)开发校本课程</h3><h3>(四)研究</h3><h3>(五)学习</h3><h3> 展望未来的社会,也将会出现新的局面:</h3><h3>1、人类进入新的时代</h3><h3>2、教育进入新的时代</h3><h3>3、教育将面临部分挑战与机遇</h3><h3>4、新型学校的部分探索历程</h3><h3>5、教师行为转变与教育新格局</h3> <h3>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应在教育改革中整体构思、长远规划、注重关键,奋力前行!教师一方面要追求素质的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教师行为转变以促进整个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