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伦敦,一个熟悉的名字,曾经无数次在小说在文章在诗歌在电影里看到过对你的描述,终于,有一天,带着想象,带着期待,走近你,面对你,感知你并描述你--你现代,你古老;你生机蓬勃,你节制冷静;你富于创新,你恋旧守成;你每每引领世界的潮流,你从来珍视自己的传统。你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原来有一种本色的优雅,有一种骨子里的高贵;有一种淡然的美丽,有一种谦和的自信。那,就是你,我心中的伦敦,这个世界的伦敦。</h3> <h3>初到伦敦,目不暇接。感觉最富视觉冲击力的当属列阵于城市街区中的那些或尖顶或圆顶的古老建筑。起初视为珍稀,见了就拍,后来发现根本拍不过来--无论乘车或步行,抬首仰望,总有嵯峨的塔端越过行道树苍翠的树冠,在城市的高空俯视着你。</h3> <h3>西敏寺高耸入云的双塔。西敏寺,皇家专属大教堂。英国的历代君主都是在这里加冕登基,英国王室成员的婚礼和葬礼也会在这里举行。它的外观恢弘凝重,装潢优美精致,整座建筑金碧辉煌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h3> <h3>早上,还没开馆,等待参观的游人已经在西敏寺前排成了长龙。队伍虽长,但秩序井然。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光长眠着许多英国王公贵族,还有英国的历代英杰,如牛顿、达尔文、乔叟、哈代、狄更斯等;不久前霍金也赶到这里与他们聚合。人们无不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期待着走进这神圣的宫殿。</h3> <h3>教堂的入口,身着红色长袍的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游客的咨询和提问,而我则被眼前层层叠叠繁复精美的浮雕所吸引。</h3> <h3>凝望门廊上方的圣母雕像:且不说人物的神情、姿态,只看这既有质感、又有动感的衣裙,已经叹为观止。</h3> <h3>进入大厅,再往里面就不允许拍照了。也好,专心参观吧!</h3> <h3>西敏寺对面的议会(国会)大厦,也称西敏宫。原以为议会大厦大概是一座现代建筑,却原来也是皇家出身。西敏宫和西敏寺以及白金汉宫等王室建筑一样,仅在外面看并不能想象出内里规模的宏大幽深,却有1000多座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尽藏其中。</h3> <h3>其时议会大厦附近发生一起恐袭事件,安保级别明显提升。几经预约,方才购得参观议会大厦的门票。只见上下议院,区域分明;对垒交锋,君意民心;刀光剑影,历史风云;细细观览,难得此行。</h3> <h3>英国议会创建于13世纪,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议会之母”。 议会制度开启了民主政治的先河,而君主立宪政体在成功的改变了英国政体格局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程。</h3> <h3>议会大厦塔楼一角的伦敦大本钟正在整修之中,琵琶遮面,难见真容。</h3> <h3>著名的伦敦塔桥。伦敦塔桥横跨泰晤士河,因位于伦敦塔近旁而得名,是伦敦的最佳代表建筑,也的确称得上世间最美的桥梁。伦敦塔桥所具有的开合功能更让人产生无限向往。天空下着微雨,云变成了青灰色,拍出来反而有些水墨画的诗意。</h3> <h3>坐落在泰晤士河边的伦敦塔,是又一座历史悠久的王室庄园。它既是坚固的兵营要塞,又有宫殿、教堂,还设置了监狱专门关押上层“叛逆者”。在这里既能细细相看镶满璀璨宝石的“帝国王冠”和辉煌权杖;也能亲临阴森牢狱,一睹令人毛骨悚然的残酷刑具--围绕着权力而发生的血腥宫斗瞬间从荧屏走到眼前。</h3> <h3>伦敦塔内养着七只乌鸦,时而在院落的草地上踱步,时而猛然飞起,又落在城堡粗黑的栏杆上。那硕大的体型和凌厉的姿态,远远看去,还以为是老鹰。一个古老的传说是,只要塔里还有乌鸦,英国就不会遭受侵略,反之英国将遭受厄运。没想到在我们这里象征着霉运的乌鸦,竟成了英国人的吉祥鸟。</h3> <h3>大型摩天轮伦敦眼。</h3> <h3>静静流淌的泰晤士河。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全长346公里,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横穿伦敦,河流两岸风光无限。</h3><h3>河岸高耸的透明建筑是2012年才告竣工的碎片大厦。这是一栋钢结构全玻璃的通天大厦,高达309.6米,称欧洲第二高大厦,形成伦敦又一新的景观。</h3> <h3>伦敦城还遍布着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和展览馆,这里是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藏有7000万个自然标本,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馆。</h3> <h3>大英博物馆。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世界著名四大博物馆之一。拥有藏品800多万件。</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英博物馆埃及馆保存完好的木乃伊。</font></h3> <h3>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这是一座设计艺术史博物馆,也是185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的会址。</h3><div><br></div> <h3>位于特拉法加广场北侧的国家美术馆。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之初,据说馆内只有38幅作品,当时的乔治四世说服英国下议院通过决议,拨款向私人收购画作。之后美术馆又得到很多民间收藏家的捐赠,使现在的馆藏画作达到2300幅之多。</h3> <h3>拉斐尔的《粉红色的圣母》(1507)。</h3> <h3>伦敦所有的国立美术馆和博物馆均不收费。那日突降大雨,只见正在特拉法加广场休闲游玩的市民纷纷奔向近旁的国家美术馆。一时间,国家级艺术殿堂成为普通百姓遮风躲雨的“避难所”。</h3> <h3>特拉法加广场上的喷水泉。</h3> <h3>雨后的特拉法加广场。这位老者跪在地上,用金灿灿的钱币排列出一行行漂亮的美术字--展示绝活儿,中外相通啊!</h3> <h3>走在伦敦街头,不时会看到街心或路旁矗立着的名人雕像--英国人用这种形式向他们历史上所有卓越的人物致敬。这是位于西敏寺近旁草坪上的丘吉尔雕像。只见他身裹风衣,手持手杖——一副典型的英伦装扮,目光炯炯,注视着对面的议会大厦。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他的一些话语:“我能贡献的别无其他,唯有鲜血、劳苦、眼泪和汗水”,“健康的国民才是国家的最大财富”。</h3><div><br></div><div><br></div> <h3>白厅街的二战妇女纪念碑。围绕着长方体的石碑,排列着17位身着不同服饰、面部却被掩盖了的女性人物,象征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数的普通女性所承受的不同苦难和承担的巨大责任。纪念碑矗立于道路中央,两侧不断驶过汽车,游人无法近前仔细欣赏,而只能于路边驻足眺望。</h3> <h3>在宽阔大气的白厅街有一个看起来也很普通的小巷,巷口的铁栅门挡住了游人的脚步。</h3> <h3>此处便是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之所在。</h3> <h3>游客们隔着铁门,朝巷子深处引颈眺望。只听一个游客向值守卫兵发问:这个门不可以打开吗?卫兵笑答:可以开,只要你是总统!人群中随即爆发出欢乐的笑声。</h3> <h3><font color="#010101">伦敦的建筑十分规整,一个街道上所有建筑的外立面一定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而建筑和道路的拐角转向也一定非常自然圆顺,像一首优美的旋律,绝无刺耳生硬的音符。更有线条呈现出流畅弧度的建筑和道路,让你感叹它们和谐的美,感叹它们的共存共生--不知是先建了这弧形的房子再有了这弧形的道路,还是先有了这样的道路又建起这样的房子。</font></h3> <h3>伦敦的建筑多呈灰白或暗黄色,在这柔和中性的城市基调之上,又有其他色彩恰到好处的调和映衬。比如街头的路灯,灯杆及灯罩便是清一色的漆黑,铁艺特有的质感和简洁明朗的造型使城市的气质愈发显得典雅沉稳。</h3> <h3>交通信号灯的灯柱也秉持着它的老式和全黑。</h3> <h3>在这并不明艳的城市背景里,有一道夺目的色彩在缓缓流动,那便是公交车。双层、红色,在日光下散发着洁净的光泽,这是伦敦巴士开过来了。</h3> <h3>还有这笨笨的邮筒和电话亭,也许早已在世界其他城市消失,在伦敦,却始终以惹眼的红色固守在路边道旁,似乎在提示着游人,这里曾是邮政和电话的发源地,来,跟新古董合个影吧!</h3> <h3>天空湛蓝,空气清新,伦敦已不再是狄更斯笔下的“雾都”。</h3> <h3>逛逛伦敦闹市区。</h3> <h3>牛津街。在17世纪之前,牛津街主要作为从伦敦西城到牛津地区的道路而存在。如今牛津街是伦敦首选的购物街,在这条不到两公里的街道上,竟云集了超过300家大型商店。</h3> <h3>已有超百年历史的老牌百货商店赛尔福里奇。赛尔福里奇大楼高处镶嵌的大钟,将悠扬的钟声送往街道的每一个角落(文后视频1)。</h3> <h3>店铺林立。</h3> <h3>橱窗琳琅。</h3> <h3>行人川流不息。</h3> <h3>萨维尔街的一家西服裁缝铺。萨维尔街以传统的男士定制服装闻名。“定制”一词就起源于萨维尔街,意思是为个别客户量身剪裁。短短的一条街被誉为“量身定制的黄金地段”,据说很多名人如丘吉尔等都曾是这里的常客。这样的高品质服务,价格当然不菲。</h3> <h3>多次观察发现, 伦敦对自行车非常宽容。</h3> <h3>大街闹市,竟敢和机动车并驾齐驱。</h3> <h3>还有这位,驾着个三轮儿在街边等生意。喂,城管来了!</h3> <h3>街头电子地图,可随时查阅。</h3> <h3>来到伦敦多日,和年初在新加坡一样,纳闷始终没见到过一位清扫工人,今天在路上终于见到一个正在收运垃圾的环卫工和他的垃圾收运车。</h3> <h3>公交车站。来之前想当然的认为伦敦自然应是白人的天下,不料街头地铁餐馆超市每每所见,竟常使自己感觉来到了一个新移民国家:各种肤色各样语言各类服饰的人们悠然自得的走动在这个城市,心中不禁暗自叹服英国人民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h3> <h3>皮卡迪利广场上的歌舞表演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文后视频2)。</h3> <h3>中国城。高大的牌楼,这一面写着:中国太平。赞!</h3> <h3>另一面写着:英伦呈祥。再赞!</h3> <h3>伦敦西区的皇后剧院,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巨幅海报。</h3> <h3>黄昏时分,女王陛下剧院的观众开始进场,今晚上演的剧目是常演不衰的音乐剧《歌剧魅影》。</h3> <h3>街角的小酒吧灯光闪烁,开启着伦敦人的夜生活。</h3> <h3>伦敦还有一座桥因为一部电影而一举闻名,那就是电影《魂断蓝桥》的故事背景地滑铁卢桥:因为躲避空袭,玛拉在滑铁卢桥邂逅上尉军官罗伊。就在两人准备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罗伊突接命令随部队开拔。接着罗伊的名字出现在阵亡名单中。为了生活,玛拉沦为街头应招女郎。罗伊并没有死,他回来了。玛拉无法面对与罗伊的重合,她来到滑铁卢桥,毅然向一辆辆飞驰而过的军车走去……</h3> <h3>凄美感人的情节,风靡世界的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细腻出色的表演,已经使《魂断蓝桥》成为爱情片的经典。走上滑铁卢桥,看到多年幻想中赋予无限诗意的这座桥,也只是一脸素颜平平常常的站在那里,真真佩服英国人的从容淡定。</h3> <h3>印象里英国人古板拘谨,其实不然。你看这位肩背手牵的老人,可谓满眼的慈爱,一脸的幸福,其辛苦与快乐与中国老人并无二致。</h3> <h3>经常看到相伴而行和睦有加的英国家庭--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就拍背面啦。</h3> <h3>圣保罗大教堂,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1805年纳尔逊元帅的葬礼、1852年威灵顿将军的葬礼、1965丘吉尔首相的葬礼都曾在这里举行,前两位直接葬在了这里。1981年戴安娜和查尔斯王子的盛大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现如今戴安娜早已香消玉殒,不禁感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h3> <h3>圣保罗大教堂一侧的钟楼。</h3> <h3>坐落在泰晤士河南岸的环球剧场,是当年年轻的莎士比亚初到伦敦的落脚地,也见证了莎士比亚从在剧院打杂到成为伟大戏剧家的人生历程。</h3> <h3>莎士比亚的创作在他活着的时候,是被当时的英国学院派看不起的。而今这里每天都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戏剧,以此致敬这位只在小时候读过六年家乡文法学校的文学天才。</h3> <h3>贝克街221号,福尔摩斯博物馆前人头攒动。这个由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塑造出来的名侦探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福尔摩斯迷们怀着满腔热忱来寻找他们的心中偶像。<br></h3> <h3>福尔摩斯寓所里帽子烟斗放大镜一切井然,缺少的只是侦探本人,当然,他办案去了。</h3> <h3>享有盛名的诺丁山集市,已经拥有150年的历史。混进喧闹的人流,原来英国人也爱逛地摊儿。</h3> <h3>杯盘茶具,精致漂亮。</h3> <h3>各色项链儿手链儿是姑娘们的最爱。</h3> <h3>吉他乐手在街角弹唱。</h3> <h3>水果、蔬菜 …… 世界不大,我们有的,伦敦人都有,且价格不贵,质量上乘。</h3> <h3>嗅着花束的芬芳,耳边似乎响起莎拉·布莱曼《斯卡布罗集市》那美妙的歌声。</h3> <h3>穿行于伦敦的大街小巷,会发现很多粗壮的老树,枝叶繁茂,在城市中昂然挺立。没有足够的年头,它长不了这么高这么大。惊讶之余不禁会想,我们也是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啊,我们的老树都去哪儿了?</h3> <h3>不能不说说伦敦的地铁。初次乘坐伦敦地铁,好像一脚踏进了蒸汽时代。设施老旧的线路和站台、行进中摇摇晃晃的车厢,非常适合有怀旧情结的人们体验。</h3> <h3>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1856年开始修建,1863年投入运营,最初以蒸汽机车牵引列车。1890年改用电力机车牵引列车。100多年过去了,世界上恐怕已经鲜有没有地铁的国家,各地的地铁规模和建造标准也在节节攀升,而在地铁的发源地伦敦,站台和线路设施几乎都保持着当年的原样。</h3> <h3>离我们住处最近的一个地铁小站,上客量不多。每天早上,步行5分钟,来到这里,刷卡,进站。<br></h3><div><br></div> <h3>没有电梯,人们静静地步行上下台阶。</h3><div><br></div> <h3>就在这里候车。站台很静,站在这里有时候会有些恍惚,好像站在19世纪的某个地方。</h3> <h3>时值上班高峰,车来了,却上不去,没关系,坐下来,继续恍惚。地铁站内没有电梯,没有空调。最糟糕的是一部分列车也没有空调,当然,只是一部分。从家里出发之前,特别关心伦敦的天气,因为看到报道,还配了图,今夏伦敦出现了多年不遇的高温,地铁犹如闷罐,西装革履的英国绅士也挥起了中国扇子…… 还好,等我们于中国的立秋之时出发抵达,伦敦的天气已经转凉了。</h3> <h3>贝克街站台。站台的墙壁上记述着伦敦地铁的修建历史。在修建这条世界上谁也没见过的地下铁路之前,伦敦各大报章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比如地道会不会塌下来,旅客会不会被火车喷出的浓烟毒死之类。1862年,4.8公里长,7个停靠站的地下铁道基本完工了。大约40名英国官员乘坐在没有顶棚的木制车厢里对地铁进行了第一次巡游。车厢类似大型的煤矿运煤车,绅士淑女们肩膀以上的部分全部暴露在外,每到一站,人们脱帽欢呼,以表达喜悦之情。二战中,伦敦地铁的隧道担当起了防空洞的作用:成为了战时的军事指挥中心、战时工厂、医院和市民的避难所。丘吉尔本人就在一处小地铁站里继续工作。《魂断蓝桥》里玛拉和罗伊躲避空袭的防空工事就是伦敦地铁的滑铁卢站。有着如此辉煌历史的伦敦地铁,有着如此认识价值的伦敦地铁,旧一点儿,老一点儿,又何妨呢?如果有机会再来伦敦,希望还能乘坐这样的地铁。</h3><div><br></div> <h3>伦敦的地铁站火车站里面也有很多艺术作品,壁画、雕塑,形式不一;现代、传统,手法多样。行色匆匆时,可以一掠而过,候车等人时,可以细细观赏。这位拿着扳手穿着工装的工人形象,第一眼看到,脑海里便跳出一句熟悉的歌词:咱们工人有力量!伦敦人纪念的可不止是伟人和大人物,也有普普通通的劳动者。</h3> <h3>英国人爱读书,此话真的不虚。地铁车厢,车站候车室,随处可以看到捧着厚厚书本的英国人。尤其在拥挤摇晃的地铁车厢里,我这里紧抓扶手双脚站稳尚且左右摇摆,他那边却潜心书本兀立不动如处无人之境,这个差距啊……</h3> <h3>英国的男士普遍衣着整洁,西装衬衣领带,一丝不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说到英国男士,人们常常会使用“绅士”一词,但究竟何为“绅士”,恐怕很难给出完整的答案。但走路不摇晃,坐下不抖动,目光不飘移,衣着不潦草,这些,应该都属于绅士的表现吧!</h3> <h3>英国的女性不算特别漂亮,穿戴也不抢眼,但看上去很舒服--传统意义上的“淑女”应该不存在了,但知性、优雅、得体、友善等品质就像一种气息,能从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悄悄散发出来。从小说中的简爱、苔丝,到现实中的英国女作家勃朗特三姐妹、简·奥斯丁、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及创作《哈利波特》的罗琳,甚至再看看眼前已经九十二岁了依然风采照人的英国女王,你实在找不出不喜欢英国女性的理由。</h3> <h3>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国际科学界确定的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h3> <h3>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大理石中,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喜欢双脚跨在这条铜线的两侧,拍照留念。</h3> <h3>8月,正是英国女王外出休假的时候,得以购票参观白金汉宫。第一次走进在位君主的宫殿,与平时参观那些“故宫”的感觉还是有所不同,同时对于照例的不许拍照规定也表示十二分的理解--作为在位的君主,任由各色游客徜徉穿行于自己的王宫,已经足见这位老太太的豁达开明!</h3> <h3>同各大国立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参观不同,凡属涉及英王室的景观诸如西敏寺、西敏宫、伦敦塔、圣保罗大教堂以及温莎城堡等处景点一律售票参观。道理也很简单,维持一个庞大王室的开支,对英国人民会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此,门票创收--既满足了老百姓一探王室生活的热切需求,又有效的补充了政府有限拨款的不足,一举两得,何乐不为?</h3> <h3>话说英国人民对他人的信任度也是极高的。在伦敦塔售票处购票时,因为六十岁以上的游客票价有优惠,孩子欲出示我与老伴儿的护照以做证明,售票人员一边出票,一边说“不用了”。待来到入口,大家停下脚步欲请工作人员验票,人家却看都不看,一个请进的手势一律放行。后来的所有景点皆如是。在国内被严查惯了的我们,一时竟有些难以适应,总想问问,你凭什么那么相信我们呢?</h3> <h3>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女王。已经92岁的女王,批阅文件、接见政要、了解民情、回复信件,每天的日程还是排的满满的。这样的生活,自1953年开始,已经坚持了65年。每个周二的晚上,女王会在会客厅接见英国首相。在她的会客厅里安装有一扇暗门,当来宾落座,女王能从一这扇隐蔽的暗门里走出,瞬间出现在客人面前。</h3> <h3>女王极有艺术品味,宫中的画廊挂满了她喜爱并收藏的画作;她也会邀约嘉宾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观看演出和举办舞会。闲暇时,老太太会到花园散步,有时还带着自己的狗狗。</h3> <h3>参观结束,穿过宫中苍翠的园林,回到平民的世界,心却似乎还留在那个神秘的院落里。英国的国家政体堪称奇迹,无疑,也是一个完美的范本。</h3> <h3>女王虽然不在宫中,但白金汉宫的禁卫军换岗仪式依然照常进行。于是早早来到白金汉宫广场,等待着盛大仪式的出现。白金汉宫广场占地辽阔,各种青铜雕塑环绕着的,是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纪念碑的顶端是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金色,发着耀眼的光辉,异常醒目。</h3> <h3>排在白金汉宫门口等待观看换岗仪式的人们。</h3> <h3>执勤的警察。</h3> <h3>你见过骑马巡逻的警察吗?还是女的!</h3> <h3>鼓乐手身着红色的制服,戴着黑色的熊皮帽子,伴着震耳的鼓乐,精神抖擞,步伐整齐,沿着宽阔的林荫大道向白金汉宫广场走来。</h3> <h3>皇家威武的骑兵队伍走过。马蹄得得,敲击着广场平整的路面(文后视频3)。</h3> <h3>换岗结束,游人四散。人们开始在林荫道上漫步。这遍地的黄叶告诉人们,伦敦真的开始入秋了。</h3> <h3>浓荫密布大树参天的海德公园。伦敦的公园除了树,便是草地,像田园,像原野,像牧场;任你走,任你坐,任你躺。</h3> <h3>河岸边的露天酒吧。英国人很爱晒太阳,当我们寻找树荫的时候,他们在寻找太阳地儿。英国人除了下雨,也从不打伞,所以在英国的日子里,再热再晒,我们始终没有勇气把太阳伞拿出来。</h3> <h3>奔跑在海德公园。</h3> <h3>伦敦,现代又古老的伦敦;创新又守旧的伦敦;引领世界潮流的伦敦;恪守自我传统的伦敦。你当然也有不足和瑕疵。比如,有大约半数的公共厕所是收费的,甚至一些设在车站和公园的厕所也设置了无人值守的投币装置。这就让有需要而口袋里刚好又没有零钱的人望厕兴叹--我说伦敦,你连殿堂一样的博物馆美术馆都不收费,你差这点儿钱吗?希望我的意见有议会议员看到,写下来,投到议会议长的羊毛口袋里,让上议院下议院都好好合计合计……</h3><h3><br></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