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韶山

<h3>仰望星空,让我们感到了自身的渺小,由此产生对自然、对道德、对人生的敬畏。</h3> <h3>仰望韶山,让我们拥有了膜拜的心情,由此产生对领袖、对历史、对和平的感恩。</h3> <h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h3><h3>韶山因出了个毛泽东而天下闻名,已成民众景仰的“热土”。</h3><h3>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遗物馆……</h3><h3>来自中国各地到湖南韶山瞻仰的民众汇成了一道道人流和车流。</h3> <h3>让我们回到韶山,伴随毛泽东的诗词来回味一下这位伟人的思乡情吧!</h3> <h3>这首七律,记述了作者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br></h3><h3>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作者高远的思想境界。</h3><h3>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正是“大跃进”和“大炼钢铁”时期,我国的粮食生产量大幅度下降,同时党内好大喜功,浮夸风盛行,毛泽东并未看到事实的全部真相。<br></h3> <h3>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重点,它既是议论,也是抒情。</h3><h3>“敢教日月换新天”,这里的“敢”字,用得遒劲、有力、贴切,充满斗志豪情,它雄浑刚健地体现了革命者敢于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h3> <h3>毛泽东的故居就座落在韶山落脉处的韶山嘴对面,叫上屋场。</h3><h3>1982年经党中央批准,“旧居”又改称“故居”。邓小平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匾额,黑底金字,庄重朴实大方。</h3> <h3>毛泽东诞生于此,并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h3> <h3>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叫做南岸,是他成长的摇篮、人生的起跑线。</h3> <h3>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h3> <h3>韶山的小径通向了外面,连起了世界,也连起了历史。</h3><h3><br></h3> <h3>毛泽东自1910年第一次走出故乡韶山,到长沙求学、投身革命,至1976年9月9日逝世的58年间,回家乡共计8次。</h3> <h3>1915年2月,首次回乡过春节;</h3><h3>1916年6月26日至7月9日,第二次回乡,探望患病的母亲;</h3><h3>1919年10月,第三次回乡,母亲病逝,奔丧;</h3><h3>1921年春节,第四次回乡,拜谒父母合葬墓;</h3><h3>1925年2月6日至8月28日,第五次回乡,“养疴” 200天,创建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韶山党支部,创办农民夜校;</h3><h3>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第六次回乡,共32天,毛泽东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h3><h3>1959年6月25日至27日,第七次回乡;</h3><h3>1966年6月17日至28日,第八次回乡,神秘地住在中外驰名的“西方一个山洞”——滴水洞别墅一号楼。</h3> <h3>1959年6月25日至27日,是他的第七次回乡。<br></h3><h3>由于毛泽东一行头天傍晚才到韶山,早上又走得匆忙,也不知道他一清早就去谒拜父母的陵墓,事前也没有什么准备。</h3><h3>正在为难之时,随行工作人员就近找了一束松枝,递给主席,主席满意地献在坟前,然后深深地鞠了三个躬。<br></h3> <h3>毛泽东在父母墓前肃立。</h3><h3>他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br></h3> <h3>毛泽东与韶山学校的师生们合影。照片很熟悉,很难忘。<br></h3> <h3>毛泽东看望乡亲,亲切交谈。</h3><h3>25日深夜,毛主席的住室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律诗。<br></h3> <h3>在这里,曾经的五口之家有三人投身了革命,年迈的父母用他们一生的辛劳将三个孩子培养成才,平凡而伟大,却没能走进开天辟地的新时代。<br></h3> <h3>1919 年春,毛泽东与母亲文氏、弟弟毛泽民(左二)、毛泽覃在长沙合影。<br></h3><h3>这是毛家母亲一生中唯一一次照相,也是母子四人唯一的一张合影。<br></h3> <h3>和平来之不易,历史需要铭记。</h3><h3>毛新宇将这本书以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的人生和革命历程为主线,叙写了毛泽东家族成员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走出韶山、走向中国革命的历程。<br></h3> <h3>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和杨开慧,俨然已经成为湖南革命界的一道风景,他们就是并肩战斗的一双知己、一对爱人!</h3><h3>在毛泽东早期革命中,杨开慧无疑是他坚强的后盾和助手。<br></h3> <h3>两个儿子出生时,毛泽东均不在场。</h3><h3>毛泽东是一个职业革命家,这就注定他不能像一个普通的丈夫、父亲一样,长长久久地陪在妻儿身边。</h3><h3>他亏欠杨开慧和孩子们太多。</h3> <h3>因为毛主席和杨开慧以及孩子们未曾有过一张合影,这张画像就算是他们家人难得的团聚时光。</h3><h3>毛主席手牵的应该是岸英,杨开慧抱着的是岸青,此时毛岸龙还没有出生。</h3><h3>画里的毛主席何尝不是一个喜欢孩子的父亲,体谅妻子的伴侣。</h3><h3>然而这样幸福的的时光总是短暂……</h3><h3>然而真正的事实是 :结婚八年来,一家颠沛流连。吃百家饭,走万里路……<br></h3> <h3>毛泽东感到愧疚,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贺新郎·别友》。<br></h3><h3>这首词是1923年毛泽东离开长沙赶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所作。<br></h3><h3>因为革命不得不舍弃个人幸福,奔走天涯;然而奔走天涯的目的却是为了千万人的个人幸福,其中也包括作者自己的幸福。</h3><h3>诗言志,从此诗内在的一种逻辑循环,不难看出毛泽东早期的抱负。<br></h3> <h3>这首诗让伟人走下神坛,我们看到有血有肉的毛主席 。</h3> <h3>他们之间有诗有情有子有意。</h3><h3>60年前,毛泽东生日,杨开慧写给丈夫的家书和情书。<br></h3><h3>一封收信人直到去世都未读到的信,一封在写完后60年才被意外发现的信。 信里,年轻的杨开慧将自己与丈夫在分开三年中的思念、绝望和希望中的坚持用文字一一斟出,格外动人。<br></h3><h3>幸运的是,信件得以保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爱为信仰而生的伟大女人!<br></h3> <h3>在毛泽东传世的诗词之中, 为杨开慧写的有三首: 一首别后相思的《虞美人》, 一首送别的《贺新郎》, 另一首就是杨开慧逝世二十七年之后, 六十四岁的毛泽东写下的类似悼亡诗的《蝶恋花》。<br></h3> <h3>自1929至1950年的21年间,毛泽东为革命牺牲的亲人有六位。</h3><h3>29岁爱妻杨开慧、28岁长子毛岸英、47岁大弟毛泽民、29岁小弟毛泽覃、24岁堂妹毛泽健、19岁侄儿毛楚雄。</h3><h3>艰难的革命时期,为革命作出这样牺牲的家庭有无数个,但作为领袖的家庭只有毛泽东家庭。</h3><h3>毛泽东虽是一个蔑视死亡威胁的历史巨人,他经常讲到死,也从不怕死。但是当面对自己亲人不幸死亡时,他既表现出坚强,又表现出一种无奈。</h3><h3>他多次用“为有牺牲多壮志"这种理念,来告诫自己,鼓励他人。</h3><h3><br></h3> <h3>韶山,红色的故乡, 革命的山川,红太阳升起的地方。</h3><h3>一个人的伟大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时间越久,实践检验得越多,越能凸显其伟大!</h3> <h3>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1961年12月访问韶山后激动不已,挥笔赞曰:“山川资俊杰,时势造英雄。"</h3><h3><br></h3> <h3>铜像广场始建于1993年,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2008年进行了改扩建。</h3><h3>广场长185m(寓意主席身高1.85米)×宽12.26m(12月26日是主席生日)。<br></h3> <h3>以开国大典的形象塑造的巨型毛泽东铜像,是献礼工程,且在全国仅韶山一尊。<br></h3><h3>主席铜像重达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寓意在位41年)。总高10.1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铜像三面环绕56株雪松,象征中华56个民族。<br></h3><h3>铜像揭幕当天曾发生过“日月同辉,杜鹃花开”两大奇观。<br></h3> <h3>思念绵绵,鲜花簇簇。</h3><h3>在韶山毛泽东广场,人们纷纷表达着对于毛泽东的景仰与怀念。</h3><h3>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依次向毛主席铜像鞠躬缅怀、敬献花篮,许下心愿,感恩伟人。</h3> <h3>2017年韶山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城市建设到道路交通管理、环境维护诸多方面继续提升,让人民群众满意,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韶山步入更美好的新时代。</h3> <h3>有一种精神, 穿越时代的云烟,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 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br></h3> <h3>史铁生说:“所谓仰望,即是天堂。”</h3> <h3>抬头,以仰望的姿势,以敬慕的心灵,独享一份心灵的宁静。谁说不是思念的天堂?</h3><h3>凝视,韶山成了图腾,成了不朽的仰望,成了虔诚的等待!</h3> <h3>9月9日是毛泽东主席的逝世纪念日,我们回到韶山,回顾历史,以纪念这位让世界改观、为世人仰望的伟人。</h3> <h3>年年九月九,今又九月九。<br></h3><h3>写在毛泽东主席去世42周年纪念日前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