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作为80后的一代人,对身边的朋友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往经历,因为我所记忆的很多故事,哪怕是讲给70后的人听,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并且有煽情的嫌疑。只有跟我一起走过来的人,才会明白,为什么我如此感恩这个世界。</h3> <h3>十七岁时圆满的结束了义务教育,走出校门,我来到了北京的一家工厂,一干就是两年,在那里我见过像猫一样大的老鼠,它们每天在宿舍门前的下水道旁吃着工人们倒在那里的残羹剩饭,竟不怕人……,我第一次见到那只巨鼠时,目瞪口呆,心跳加速,两腿发软,不是夸张,实在是养的太肥了,我想如果是在南方,会不会有人捉来当做美味烤着吃?</h3> <h3>起初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连个同乡都没有。最大的期待是下班后,在厂区门口的便利店排队给家里打电话,听听妈妈的声音,然后告诉她我很好,由于排队的人很多,每个人通话的时间都控制在1分钟,便利店的老板经常跟我们一起去食堂用餐,我最喜欢买他家的“花生米”,那是我的零食。</h3> <h3>起初来到这个工厂没有安全感,是我最大的感受,谁也不认识,我害怕生病,因为附近没有医院;害怕出去逛街,会遇到骗子;害怕装在兜里的那200块钱会丢失,那是我回家的路费……</h3><h3>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慢慢的适应,和同事们一点点熟悉,成为朋友,我也慢慢的感受着身边的人对我的一丝丝善意和帮助。经历着这里发生的故事……</h3><h3>我记得:</h3><h3>有一次我在走出车间的更衣室过道里遇到了较为严厉的车间主任,我拘谨而羞涩的冲她笑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从饭盒里拿出了一个大肉丸子,硬生生的塞进了我的嘴里,笑着说“这孩子,差点把我的手指头咬下来。”我红着脸跑掉了,心中很是温暖。</h3> <h3>我记得:</h3><h3>还有一次,车间里开“安全生产”大会,缘由是车间里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会后要求大家要写不少于30字的“会后感”,我写了足足有50个字,得到了质检部主任的认可和表扬,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们大部分的生产工人初中毕业的都很少,好多都来自各省的偏远乡村,有的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甚至有的连学校都没有进过,她们唯一能够付出的就是勤劳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为了生活,拼命的努力着……</h3> <h3>我记得:</h3><h3>我认识一个宁夏的女孩,脸上长着密密麻麻的雀斑,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吹牛,尤其是喜欢跟她的好朋友“我”来吹牛,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喜欢她,喜欢跟她在一起,因为她说话幽默,总是能逗我开怀大笑;她心地善良,下班后会把我拽进她的房间,一起分享她的“家乡特产”,她告诉我,她的家乡山好水好空气好,那里的人也很好,我相信她的话,因为她就很好……</h3> <h3>我记得:</h3><h3>厂区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群年轻的帅小伙组成的保安队,厂区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因此保安队每天训练的时候都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我最好奇的是他们的宿舍,每次路过都要从窗户向里张望,干净整洁,军人标准,但最让我难忘的是他们的窗台上摆放整齐的水杯里,总会插着一朵红色的小花,枯萎了就会换上新的,从未间断……,这朵花映衬着整个房间那么的舒适而美好……</h3> <h3>我还记得:</h3><h3>厂区里有一位保洁大姐,操着一口很浓重的河南口音,大家都对她印象深刻并且很不喜欢她,是因为她喜欢一边干活一边骂街,可能是由于大家的整体素质不够,瓜子皮满地丢,给她的工作带来了麻烦,骂来骂去时间长了,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多了很多故意捣乱的人。有一次清晨,我看到她拿着扫把杵在一个墙角处发呆,便打了个招呼,她很温柔的对我说“新长出了一颗葡萄树,你们不要毁它”</h3><h3>我点头答应,此后,在无数个清晨,我都能听到大姐打扫院落的声音会停顿几秒钟,我知道她是再温情看着那棵葡萄树,用她的期待,盼着这颗生命快快长大……</h3> <h3>那段时光那段记忆,存储更多的是生活带给我的磨砺,是身边人的平凡与卑微,是冰冷的钢筋水泥竖起的与那个城市的隔阂,但是那又如何……,她们的心中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有无限的温情,也有深深的爱……,尽管她们生活在这个平凡而卑微的世界里。</h3><h3>感恩这个世界的温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