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川 安 记 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修订版</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为成长于斯、工作于斯、生活于斯的第二代川安人,“川安”已成了内心最亲切、最眷恋、最柔弱的地方,对川安的情结就象盘根错节的血管,牢固地盘踞在身体的深处不可分割。任时光飞逝,川安生活、工作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印烙在我的心中,它是那么刻骨铭心!默数着岁月,静看着日出,常因“苦无神笔写川安”而汗颜,又常因跌入繁琐、迷于喧嚣和浮华而自愧!在这满天星斗的夜晚,静静地仰望天空,思绪慢慢展开,四十多年的往事从脑海中溢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川安建设,蓦然回首话艰辛</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川安记忆一)</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70年10月,仅有八岁的我随父母为支援三线建设,从西安惠安化工厂来到川南井口这个偏远的小镇。当时川安厂已基本实现了“三通一平”,但展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当时正值秋雨绵绵的季节,到处都是污泥和水坑,除一条碎石铺成的公路外,其余的都是泥泞小路。接待人员把我们一家五口人安置在仅有8平方米的井口供销旅馆居住,因实在拥挤,父亲带我到松林山同事家暂居,当我沿着湿滑的羊肠小道连滚带爬到达山顶时,已变成了一个“小泥人”。</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在松林山上已有十几幢“干打垒”住房,有的正在建设中。在"干打垒"墙壁上到处写着毛主席语录和打倒"红旗派“,打倒"保皇派",打倒"麻匪"等标语和口号。</span></p> <h1> 听1965年第一批到厂的父辈们讲。1964年国家建委召开会议,提出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的要求,几经选址,最终确定在江安县井口这个地方建厂,因属于保密工厂,在行业内有一个代号厂名,仅限于行业内使用,对外厂名为国营川安化工厂,后来大家习惯称之为川安厂。</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65年,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从西安、太原等军工企业抽调的骨干和一批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100多人及2000多参与建设的民工,有的挈妇将雏,有的告别了繁华的城市、阔别妻儿老小,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向井口这个人烟稀少、杂草丛生、沟壑纵横的山沟,正式拉开了川安建设的序幕。没有公路,只能通过井口渡口,靠人拉肩扛将建设材料和设备运抵现场;没有住房,只能住在租借的狭窄阁楼、闷热的仓库和临时搭建的蓆棚子;没有自来水,喝的是长江水和稻田水;没有食堂,只能“两块石头一口锅”。就是在这样风餐露宿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着一腔热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高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东风吹、战鼓擂”这样的主旋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始了川安建设的历程。</h1><h1> 为了保证“三通一平”施工进度,现场指挥部将职工和民工按部队编制,组建了一营(又名尖山营),负责公路修建、场地平整;二营负责宿舍、临时工棚、仓库的搭建。后来尖山、二营成为了川安厂的区域地名。1965年11月,开始了井口至南井公路大会战,在一营的带领下约有1700多职工和民工(民兵)参加。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大家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挥汗大干。整个工地热火朝天,劳动号子声、锄头、锤子、錾子叮叮铛铛响成一片,仅用了40天就完成了近6公里的路基铺设工作并实现通车。</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7年实现了通电、通天然气,并完成了水厂建设,职工喝上了自来水,至此,"三通一平"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厂房、生产线,办公楼、医院、学校、职工食堂、"干打垒"住房等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span></p> <h1> 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川安厂的建设也和其它三线企业一样陷入“武斗”的混乱中。1967年1月28日,泸州“联合会”动用了48辆汽车,载二千余人,与现场部分群众一起,强行夺取了川安厂现场党、政、财、文大权并抓捕干部群众三十余人,造成了轰动一时的“一.二八”事件。1968年外地“文革组织”将川安厂的一辆吉普车和一门60一122加农炮抢去泸州搞武斗。川安厂也发生了多起武斗事件,很多干部和群众受到伤害和摧残,建设工作一度停止。</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69年党中央再三强调“三线建设要抓紧”、“三线建设搞不好,毛主席老人家睡不着觉”。在这种情况下,川安厂建设者们排除干扰、克服阻力,又开始了川安厂的建设。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凭着苦干、实干加巧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快完成了主要军品生产线的建设工作。1971年当军品生产线投料试车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沉寂多年的山村沸腾了,大家在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的同时,流下了幸福的眼泪。</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当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对保密和工厂的安全有很高的要求,有一个连的部队驻扎川安,负责川安厂的保卫和产品武装押运工作。据说,第一批产品出厂时,码头上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就连搬运产品的人员也是由川安厂中层以上领导人员组成。直到七十年代中期部队才从川安厂撤离。川安厂投产后撤销了按部队编制的一营、二营,但仍保留着一些军营的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半军号声会准时在川安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缭绕。川安子弟是听着军号声成长,川安人也是在军号声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习惯一直沿续至今。</span></h1><p><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川安厂这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随着时光流逝而烟消云散,但青春的记忆却在心头刀刻斧砍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第一代川安人用宝贵青春年华浇灌和培养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天仍然是川安厂的精神脊梁。</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川安精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