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水长流,三所有贡献!(副本)

赵祝平

<h3>三科研所弟一任所长高万琪,他原为国民党教官,后为抗大教官。</h3><h3>三科研所,于1963年在北京四道口成立,对外为总字306部队,中间为89002部队,后为61469部队。当时二科研所于1962年,在北京太平路24号院成立,对外称总字307部队。1966年春,二,三科研所合并,搬来洛阳,称为弟三科研所,对内为《原子防护工程研究所》。现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h3><div><h3>1986年,赵祝平和高万琪所长照于洛阳军休所他住的房前。</h3><h3><br></h3></div> <h3>  三科研所弟二任所长孙立芳,他原为43军解放海南岛时政治部干事。1991年,赵祝平与孙立芳所长照于南<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京他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孙立芳当所长时,于1969年,指示我带队有汪新,李继林三人去重庆浩陵白涛镇816工程工地执行任务。孫所长指出,816工程是国家绝密工程,你们带去的记彔本回所后一律交给保密室销毁,回后绝对不能对别人讲你们去过816工程工地。</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三人来到重庆市住重庆飯店,二机部来个工作人员核对了我们三人的名字,这人就回去了。一会来了当时二机部革委会主任和副主任看我们,问我们来过几次重庆,我们说头一次,就安排我们在重庆参观革命遗址一到二天,然后乘船来到浩陵。到了浩陵码头下船后,有个通讯员接我们来到54师政治部主任在浩陵的家,正好常奇来探亲,她热情地招待我们。常奇的爱人是54师政治部主任,主任讲:乘车去白涛镇816工程工地太不安全,这里路很险,叫我们乘地方的船去安全些。</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乘船来到了白涛镇当时定为绝密工程的816工程工地,和负责施工的工程兵54师及设计单位四科研所在工地负责设计的人员商量,由于当时国家穷,在816工程主导洞(60米高Ⅹ30米直径)及其它配套工程的被覆方案上省点钱。工程建设单位二机部的革委会主任和副主任提出,首先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省钱的问题。我们提出用《喷锚支护》新技术完成整个816工程的被覆行不行?汪新和李继林都介绍了《喷锚支护》的特点:薄,密,分,深,快,省及核爆试验受力等情况。研究的结果,四科研所在工地负责工程设计的同志感到还是用传统的钢筋砼被覆可靠放心些,他们一时对《喷锚支护》新技术接受不了。最后采取主导洞工程顶部(半园拱)和周围墙的上部三分之二为钢筋砼被覆(60公分厚钢筋砼),墙周围下段三分之一採用《喷锚支护》被覆(30公分厚喷锚支护)。</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师的领导都在场,高个参谋长介绍说:816工程已施工5年了,5条坑道掘进。有个排长很能干,带领全排掘进到主导洞了,可山体内有个很大的水库一直没有发现,大水往下直冲,把工程机械装载机等都冲到了洞口,排长及全排的战士都牺牲了,冲下来的水中还有旧衣服,我们还要施工好几年,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这个工程是我们师牺牲人最多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再就是816工程排水口部的《抗爆装置》,要作核爆试验方案的准备,按照816工程排水实际情况定核爆试验方案的尺寸。21一43核爆《抗爆装置》试验完成后,816工程排水口部都安装上了经过43核爆检验的《抗爆装置》,确保816工程在敌人原子弹袭击下正常工作。</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最近(2018年8月),北京的老战友,原在军委工程兵政治部工作,曾去过816工程工地作过调查的刘清源同志发来短信讲,他们已看到北京电视台播放了由军委工程兵54师施工建造的816工程是那样的伟大。</span></h3> <h3>1979年,三科研所科技处夏处长提出叫王承树(注:这时还未上任弟三任所长)和王如芝副所长(女)来科技处和大家一起照个象纪念,科技处全体人员参加,在沟里办公楼顶平台上照。我当时是计算机室副主任。</h3><h3>周恩来总理多次请王如芝副所长吃飯,并说她是中国弟一个女爆破专家。</h3><h3>王如芝副所长在60年代初就提出,我们要建设同美国苏联一样的摸拟原子冲击波的激波管,不久在王如芝付所长的努力下建成了1485毫米激波管及其配套的各型几套激波管。还建成了爆炸荷载发生器,土中平面波加载器,冲击大电流装置,一级压缩空气炮,土壤动应力应变仪,土壤一维压缩仪,400T动载材料试验机,200T静力试验台架,409一1型光测弹性力学试验机,正弦压力发生器,低频调频多路量测仪等等装置,填补了我国许多空白。</h3><h3>王如芝副所长,是位好专家好领导。1966年夏,我在132医院住院,所领导在召开科研室以上领导办公会,王如芝副所长在会上提出,六科研室赵祝平去年在场上为了完成任务超剂量吃了放射性,应叫他去疗养灰复下身体。六室张自昇主任立即告诉本组组长宗奎元由何建中同志去132医院为我办好出院手续,並给我兵种发的去总参鸡公山57疗养院的疗养证。</h3> <h3>1986年,照于洛阳三科研所院内。</h3><h3>张树华,雷万啟(副所长总工程师),周丰俊(弟四任所长,后评为国家工程院院士),赵祝平,李成恩政委,娄主任。</h3> <h3>1986年,王丰林已退副所长,杜华己退政治部主任,裴增年已退器财处处长,赵祝平照于洛阳。</h3><h3>王丰林副所长,于1956年在朝鲜为志愿军484部队副团长(工程兵六团),团长是卢躍华,我是新兵营战士。1958年王丰林为7169部队(兵团级)嫩江部(正团级)副部长,还有副部长石丰周,部长是卢躍华,我是嫩江部机械营(四营)十二连三班班长。</h3><h3>7169部队(兵团级),毛主席当年对该部队抱有厚望。7169部队司令员兼政委陈士榘,参谋长赵东寰,政治部主任姚国民,宣传部长王颜,后勤部长尧卫东(抗日时叫尧抗东),要完成20,21,22三个基地和404等工程的建设。</h3> <h3>1986年,赵祝平,张自昇已退六室主任,何立臣己退科技处副处长。1963年,何立臣在北京二科研所三科研室当协理员,直到来洛阳科研三所6科研室至1966年夏季为止。此照片照于张自昇主任当时住的二炮洛阳军休所他的家门口。</h3> <h3>顾金才为国家工程院院士。</h3><h3>三科研所有四名工程院院士,周丰俊(清华毕业),顾金才(西安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楊秀敏(科技大学毕业),任辉啟(逝大毕业),这是三科研所的光荣。</h3><h3>1966年,军委工程兵成立了科研部,负责对下属五个科研所和一个试验场的领导工作,取消了《原子防护工程研究院》。原院长罗宏彪调往兰洲军区任副司令员,原副院长强自珍调往21基地(核爆试验基地)任司令员兼政委工作。</h3> <h3>周丰俊为国家工程院院士。</h3> <h3><br></h3><h3>照片,革命螎炉育新人。</h3><h3>下:顾忠意(总后),王保俊(防化),曹德水(工程兵《原子防护工程研究院》二科研所四室主任),张喜安(建委)。</h3><h3>中:张XⅩ(总后),云桂春(女,建委),姜会烩(卫生部)。</h3><h3>上:柴景昭(建委,清华大学弟一届毕业生),陈XX(防化),赵祝平(工程兵《原子防护工程研究院》二科研所三室),楊兴全(防化)。</h3><h3>1965年春节刚过,上级机关带保密室人来,找二所四室曹德水主任和我二人谈话,叫我们二人代表工程兵。由国家建委,国家卫生部,总后勤部,防化兵部组建赴21基地执行我国弟一次空中原子弹爆炸试验任务的效应队,研究出在原子战争条件下,野战部队吃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办法来。你们要绝对保密,没有给本单位领导汇报的任务,不能给任何人讲,内部只能讲去西北执行任务,违者受党纪处分。</h3><h3>我们到了21基地,首先检验孔雀河的水能不能飲用?检验后给基地报告,孔雀河的水未经处理不能喝,难怪1964年进入场区的人肚子痛,又拉肚子。基地即刻通知仃止饮用孔雀河的水,从马兰拉水来喝。孔雀河的水只作一般洗消用。</h3><h3>我们这次住和工作在黄羊沟五大队对面山坡上,接受五大队姚国民大队长的领导。一天张爱萍工作站通知全体乘车去照象,有朱光亚等领导,还有程开甲等人。几天后又通知乘车在戈壁滩上走很远的路由张爱萍取的地名叫《开平》的地方看总政文工团的演出。</h3><h3>就这时上级通知因国家困难减薪,我由每月78元减到73元,毛主席带头减薪,记得新入伍的大学生是每月62元未减。另外,上级通知取消军衔制,我们在场上的军人立即执行。</h3><h3>大家都是穿着有军衔的服装上场执行任务的,上级讲取消军衔制,立即发新的帽微和领章。全场军人快速行动马上执行改过来,在原来服装和军帽上换成新发的帽微和领章。</h3><h3>这次原子弹空爆的时间是1965年5月14日,由兰洲军区空军飞行员,于福海架国产轰五飞机投弹控制爆炸点离地面1000米正好,荣立一等功。</h3><h3>这次核爆是原子弹当量不大,我们就在黄羊沟山坡上坐地看爆后火球(有20多公里),这时只有参观点上的负责人才有四万倍的墨镜戴上,国家这时一下还造不出来那么多四万倍的墨镜,其余人背对爆心闭眼,原子弹空爆后,光幅射过去了,戴墨镜的负责人喊一句转身看,大家才转身。</h3><h3>想起一件事。核爆之前,当我们各项工作准备进行了一半的时候,基地紧急通知:当时苏联中央要对我国核基地进行打击,一是导弹袭击破坏掉,二是大兵进攻,占领我们的核基地,不让我们搞核试验。得到这个情报之后,基地紧急通知大家带好干粮和水向东向南二条线撤退,只要把人保留下来就好办。这时饼干等干粮已经发到个人手上了,基地通知各吹食班要带足干粮。大家正紧张地准备向南向东两线出发撤退时,党中央情报部门最新得到的情报说:苏联中央内部意见不统一,有人坚决反对进攻中国的核基地,那等于苏联向中国开战了。后来,苏联未进攻成,我们全体人员紧张了一阵,又开始进行核试的各项准备工作。</h3> <h3>回顾下革命圣地井冈山和古田。</h3><h3>1976年,我已去军政干校学习,开门办学来到井冈山。</h3><h3>三湾村。</h3><h3>毛主席当年整编后的部队在这集合向井冈山进军。我们从三湾起,一律步行。前面过山后,通过一个小房(大家在纪录片上看过),来到古城,当年毛主席等在古城文昌宫开过会,和宁冈县委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再就是研究了井冈山上袁文才和王左两支部队的事情。</h3> <h3>来到朱毛会师桥。 </h3><h3>毛主席在龙江书院屋里办公,知朱德今天来,毛主席看外面朱德带南昌起义部队的残部来了,快步出门走到我坐着照象的桥上,迊接朱德的到来,共议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大事。</h3><h3>1928年5月4日,在龙市广场搭台召开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弟四军大会。那天人上台,台垮了,有人说,今天日子不好,改日。朱德说句,台子垮了,再搭起就行了。成立了红四军,龙市人民有歌謡:红军来到龙市街,大草坪上搭戏台,成立工农红四军,吓倒白军叫唉唉!从此井冈山到了全盛时期。</h3> <h3>八角楼。</h3><h3>毛主席当年住在矛坪村八角楼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燃》等好多文章,敌人知道了要来烧掉八角楼,袁文才动员毛主席住到山上离袁家近的羊桥湖村谢美成老人家,毛主席住上去了,有很多故事……。矛坪村的老乡们看毛主席身体瘦弱,主动下到矛坪村到羊桥湖村去的山冲水凼里抓一条娃娃鱼做给毛主席吃。袁文才有近100条旧枪,可以保护毛主席。</h3><h3>袁文才初见毛主席时,提出要为他的部队派党代表来,很快就派去了党代表。毛主席住羊桥湖村谢美成老人家时,经常坐在下坡的路边一个大石头上看对面山上袁文才部队的操练。</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毛主席住在八角楼时,经常看书的地方。</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毛</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主席当年经常坐这树下看书,看文章,这地点在八角楼对面。我和二炮一个来学习的同志在这合影。</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步行到井冈山当年办的各个工厂,黄羊界,大小五井,坎平。</span><br></h3> <h3>红四军政治部(在古田会址旁边)。我和试验场来学习的同志一起合影。</h3><h3>我们步行到坎平时,老乡们介绍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为袁文才和王佐二同志平反召雪,毛主席拉着袁文才爱人谢老人的手照象吃饭。</h3><h3>毛主席刚来的弟三天,有一批湖南人在井冈山打工,这些人给汪东兴讲,要见毛主席,汪东兴跟毛主席说了,毛主席说,叫他们来,这伙打工的人高兴得去了,谈了一阵打工的情况,他们主要是想见见毛主席,毛主席亲热地拉着他们的手还照了象。</h3><h3>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住了一周要走时,大家要为毛主席会餐,毛主席不同意,走的那天,毛主席把饭莱端到大餐厅上和大家一块吃见面。</h3><h3>毛主席走时,井冈山人民有几百人囲在毛主席跟前,这些人和毛主席一起慢走一百多米送毛主席上车出发。</h3> <h3>古田外照。</h3><h3>由福建省军区司令员作报告,介绍当年古田会议决议行程的过程。</h3> <h3>我们到井冈山时,老乡们像迊接当年红军一样,老乡们讲,我们是解放后弟一次来这么多解放军。后来政治队从坎坪经朱沙冲离开井冈山来到瑞金沙洲霸中央苏区学习参观,经大柏地来到古田,在上抗县城也呆了很长时间,在古田助民劳动一周。</h3><h3>我站着接水的下方是雷锋班弟九任班长曲建文同志,他来学习时是沈阳军区工兵团付政委。</h3> <h3>黄羊界我们政治队一班全班合影。</h3> <h3>徐洲军政干校政治队合影。</h3><h3>军政干校,政治队全军工程兵七个班。军政干校,以前是日本鬼子坦克学校,后为工程兵军政干校,再后为工程兵指挥学院,现在为全军訓练基地。</h3><h3>1976年上半年,所党委决定我去徐洲军政干校学习一年。我去后学校校长薛克忠在政治大队宣布:一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史;二开门办学,从上海一大会址起,井冈山到古田。</h3><h3>开课之前的弟一件事,是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后期,抓到了国民党徐洲战区剿总司令杜律明,把他压送到华野司令部交给华野参谋长陈士榘,陈士榘指示部下薛克忠为押战俘的同志写个收条。即:收到战犯杜律明一人。这个条子一直放在徐洲淮海战役纪念馆。</h3> <h3>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核爆。当时军委工程兵《原子防护工程研究院》二科研所和三科研所有不少人参加,他们斗苦水,斗缺水,斗风沙,斗严寒,斗艰苦环境,战胜了一个个困难,争取到了伟大胜利!</h3> <h3>下面黑白集体照片中:</h3><h3>原第六科研室拆消时集体照中<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名字都对,但也有个别字写得不对。下面分解的有的人还没有名字,有的名字不对(应当可以修改,我还不会)。</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原来一起工作的老战友们,他们未转业,随住洛阳军休所。</span><br></h3> <h3>这张照片中有好多人很面熟,但叫不出名字来了。</h3><h3>前排坐的有樑炯鋆,孙永起,周丰俊,雷万啟,后排有李超斌。</h3> <h3>2016年5月21日,战友在北京聚会留念。</h3> <h3>刘裕国</h3> <h3>陶一鸣,林知恩,缪克忠。</h3> <h3>缪克忠,陶一鸣,刘维玉,徐政文。</h3> <h3>唐敬增,袁春霞。</h3> <h3>沈贤达</h3> <h3>徐兆有夫妇</h3> <h3>徐水根</h3> <h3>徐福彦</h3> <h3>徐广辉</h3> <h3>徐兆富</h3> <h3>曾辉</h3> <h3>曾荣升</h3> <h3>张同</h3> <h3>周先华</h3> <h3>肖廷金</h3> <h3>谢伯财</h3> <h3>宋同太夫妇。</h3><h3>宋同太同志,三科研所四科研室政委转业,原是中央军委命名的《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的指导员。他的《好十连》在西北7169部队(兵团级)参加建设完成了20,21,22三个基地及404等工程之后,编入军委工程兵第54师103团,随54师开赴重庆浩陵白涛镇,当时定为绝密工程的816工程工地,以随六万人的大军失踪为名,秘秘干了十多年的国家保密工程一一816工程。2018年8月分,国家以庆祝该工程部分对外开放之机,邀请宋同太同志带夫人参加了庆祝活动。</h3> <h3>张得信夫妇</h3> <h3>陶一鸣,缪克忠</h3> <h3>赵冬敏</h3> <h3>李超斌</h3> <h3>楊治敏</h3><h3>楊治敏的爱人莫景猷原在总参三部工作,她们离开部队后,因工作需要,楊治敏去日本学习,莫景猷去西德学习,后莫景猷任董事长,他们办了个《华日通讯有限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灯火总设计师和总指挥是楊治敏的爱人莫景猷。莫景猷的父亲是全国劳动摸范,当年毛主席就是乘他父亲开的船从重庆来到武汉的。</h3> <h3>曹长林夫妇,张忠志,李福厚夫妇。</h3> <h3>黎柳如</h3><h3>黎柳如同志,原是军委工程兵《烽火文工团》歌唱演员,来三科研所计算机室工作后和她爱人周厚才一起调入北京信息化研究所工作,黎柳如在该所情报资料室工作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后受中央电视台聘用,声樂进步很快。曾于2007年7月24日,组织慰问团慰问在京的老同<span style="line-height: 1.8;">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黎柳如大校为团长,宋祖英为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团长。</span></h3> <h3>黎柳如,李双江。</h3> <h3>雷万啟</h3><h3>雷万啟同志,曾为三科研所副所长总工程师。</h3> <h3>寇克诚</h3> <h3>王健全夫妇</h3> <h3>曹炽康,缪克忠</h3> <h3>张忠志</h3> <h3>耿长湖</h3> <h3>李继林</h3> <h3>刘万林</h3><h3>刘万林同志参加过43原子弹爆炸试验。2l一43试验方案是军委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提出来的,把原子弹放在山顶上爆炸,体会下我军高级指挥部内的人员是个什么感觉,周恩来总理批了这个方案。</h3><h3>我和刘维玉同志在43场区,执行《抗爆装置》的试验任务,正在调试仪器时,带队的刘平声主任来说,基地叫马上撒场回去。海军大门的人,空军的人,我们都回原单位了,43场区空无一人,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叫撒场的。</h3><h3>回去一月以后又通知上场了,继续完成任务。这是执行43任务的弟二次上场,这次科研所领导少量的调整了人员,我是这次带队人之一。我上次执行的《抗爆装置》试验任务由刘绍华,林知恩,刘维玉完成。</h3><h3>在原子弹爆炸之前,也是零时之前,我组识全体共产党员讲了一次党课,记得党员坐滿了一个大帐棚的。相隔几十年了,我在一次整理东西时,发现这个讲搞还在,已成历史了,讲的内容《做一名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讲党课的时间是1971年10月43场区。</h3><h3>43试验,原子弹放在山顶上做的小屋内,那时落后,全部恒温。山顶爆心下是一条倒人字型坑道,最底层两个房间是按我军高级指挥部的实际情况摆设,布置放动物猴子,原子弹爆炸后从高速撮影机的镜头看,猴子从这个角又跑又叫的跑到那个角,被掉下的灰凝土块打死了,这个房间是用钢筋砼被覆的。另一个房间是用《喷锚技护》被覆的(只用钢絲网水泥加矛杆),原子弹爆炸时(像强烈地震),猴子又叫又跑,从这个角跑到那个角,但没有掉下来的东西打到猴子,猴子一直是活着的。其余各房间放的狗都震死了,说明《喷锚技护》被覆优于钢筋砼被覆。但二间房的猴子解剖后检查,内伤几乎一样。</h3><h3>43任务完成后,新疆军区(当时为大军区),邀请工程兵参加43任务的同志去鸟鲁木齐做客,天下大雪,在大雪中,我们还去了毛泽民等烈士陵园悼念先烈们。执行21一43任务的同志来乌鲁木齐市后,都住在军区弟一招待所,军区懒副司令在迎接宴会上祝酒,军区工程兵部主任兼政委贾万通讲话,这次话动主要是贾万通主任发起的。贾万通原是军委工程兵技术总队(352部队)的总队长兼政委,全国定十大军区时,他调新疆军区工程兵任主任兼政委工作,这次话动也许是他表示对中央军委工程兵的感激。</h3><h3>谈起21一43试验,想起了老七室刘运松同志。43原子弹核爆后,刘运松同志带高速摄影机由我随同去已部分开挖的九号地下核爆现场。我们沿着有放射性物质的坑道进去摄影,因温度太高,这还不到爆心,我先打灯,一会换了人,刘运松同志在高温60度坑道内坚持了很长时间拍摄。刘运松就是这次病倒送医院后不久去世的,他很长时间不想吃东西,也不想入睡,他受放射性兆射太重,时间又太长。后来检查出,在老大哥那里买来的高速摄影机竟是个放射性物体,他去世时只有30多岁。</h3> <h3>周云祥</h3> <h3>李占田</h3> <h3>黄建忠</h3> <h3>王汉忠</h3><h3>王汉忠同志,曾参加过我国于1964年10月16日弟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和1966年6月弟一次氢弹爆炸试验。</h3> <h3>兰学瑞</h3> <h3>曾惠泉</h3><h3>曾惠泉曾是三科研所副总工程师。</h3> <h3>文树春</h3> <h3>宋茂信</h3> <h3>曹炽康</h3> <h3>张树华</h3> <h3>谭福期</h3> <h3>宋保德</h3> <h3>袁俊才</h3> <h3>张文进</h3> <h3>孟卵生</h3> <h3>杜志斌,张传凡,周先华,邓建民</h3> <h3>孔宪君,候岳衡(前排)。</h3><h3>王欣欣,李元莉,尧丹韦(后排)。</h3> <h3>三科研所,四科研室,部分战友于2006聚会北京。</h3><h3>一排:张传凡,侯月衡,王英剑,张瑞和,朱副主任,朱副主任爱人,王贵中。</h3><h3>二排:尧丹韦,?侯岳衡夫人,?楊培英,黎柳如,王欣欣,尹永山。</h3><h3>三排:郭庆林,蔡统和,?孔宪君,孙永起,黄佳胜,周正想。</h3><h3>四排:周厚才,林知恩,侯志强,高洪旭,邹家泉,?。</h3> <h3>原三科研所,四科研室部分战友2006年于北京聚会。</h3><h3>一排:刘冀蜀,徐留伟,周厚才,殷仁昆,张传凡,尧丹韦。</h3><h3>二排:高永莉,李英,王欣欣,黎柳如,楊青,赵芳,李晓琴,张卓娅。</h3> <h3>张振英<span style="line-height: 1.8;">,李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仁,</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李仁金,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传凡,尧丹韦。</span></h3> <h3>湖北省博物馆前尧丹韦同志来会见老战友们集体照的这些同志,原在三科研所工作。里面有阚成林,肖廷金,张義等同志。</h3> <h3>1979年,送李学谦同志去军内新工作岗位。</h3><h3>杜<span style="line-height: 1.8;">志斌,王宝林,李学谦,赵祝平,徐永祥。</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沟里计算机房外照。</span></h3> <h3>1979年,计算机室合照。</h3><h3>三排:黎柳如,焦云鹏,强良炳,刘建中,柴廷章,乔建华,邱承先,周兆林。</h3><h3>二排:要玉綠,杜志斌,王宝林,李学谦,徐永祥,赵永魁。</h3><h3>一排:崔义云,陶一鸣,周先华,张传凡,赵祝平,夏庆麒。</h3><h3>在沟里计算机房外照。</h3> <h3>1964年下半年,我311研究组,在北京大学物理楼用激波管试验的基础上,在西勃子进行国家保密工程《抗爆装置》(当时叫消波槽)的化爆试验,回北京于八达岭长城上照。</h3><h3>周云祥,王美莹,楊治敏,赵祝平,常司机。</h3> <h3>311组部分同志于1964年,在北京市太平路24号院,二科研所办公搂屋顶平台上照。</h3><h3>蔡惠源,赵祝平,高秋实,楊治敏,</h3><h3>何建忠,刘绍华,林知恩,周云祥。</h3> <h3>这张照片应该说,是在完成2l一77至2l一78核试中照的,好象是60年代后期。</h3><h3>照片里有很多很熟的战友都叫不出名字来了,有几个还能叫出来。王如芝副所长,冯廷信科技处长,这次上场是他负责带队。尧丹韦,冉干事,袁俊才,刘万林,蔡惠源。</h3><h3>有很多人执行别的任务去了不在,我就不在。我和蔡惠源二人按照王如芝副所长的意见,是执行一个任务的,那就是水压自记仪首次进行核爆试验检验。</h3><h3>我们在一室试验平台架起火药激波管研制成功了水压自记仪后,王如芝副所长提出,现在就去场上参加核试检验,若无问题正式使用。</h3><h3>我和蔡惠源带仪器参加了21一77和2l一78氢弹空爆试验。77核爆之前,王如芝副所长提出在核爆之前先进行一次化爆,150公斤一炮的TNT放在木架上放了3炮,水压自记仪放入水下1米深处,这次有不少新仪器,都没有问题。</h3><h3>77空爆,人员撒到70公里的山坡上坐地看爆心上空,每人发个4万倍的墨镜(戴上后什么也看不见),氢弹爆后在空气中传来一陣浪花式的响声浪圈,大家都往后一仰,吓一跳,脸上发热,看到核爆火球好像就在眼前,翻滚的红白浪非常激烈,马上象磨姑似的定在空中,后来听基地传出,人员应撤到80公里外参观更好。这次氢弹爆炸试验,理论计算是250万吨级,爆后实测是370万吨级,美国报导是500万吨级。</h3><h3>接着进行21一78小型战术氢弹爆炸试验。要求飞行员超低空快进入爆心前,然后猛直升到5000米高空,把弹打到爆心上空炸(假设敌陣地),飞机仰着飞回。有个飞行员为了练这个动作,飞机在空中转了360度,撞地机毁人亡。</h3><h3>后来正式试验时,全场人员撒到距离爆心20公里外戴上四万倍的墨镜坐地看爆心,飞行员按上级的要求都做得很好,但飞行员楊国祥同志架国产强五飞机三次投弹都未投下。当时技术落后,弹体要提前予热,投弹装置全部打开了,飞机在空中面临爆炸的危险,揚国祥同志作了牺牲的准备不跳伞。这时坐地参现的人也是这次全体工作人员,想着耽心不知飞机在什么地方爆炸。广播上哑雀无声,大家都在十分紧张的静音之中。基地领导一时也荒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想起了一个办法来,指示架机的飞行员楊国祥同志跳伞保命,让飞机朝着苏联方向飞去,飞到那里就在那里爆炸。基地在实施这个方案之前,请示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生气的指示:飞机从那里起飞的就降到那里!</h3><h3>这时马兰机场一片紧张,留下小车司机开车,一个医生,机械手共三人,其余人全部进入防空洞。这时楊国祥同志已架国产强五飞机弟三次投弹未投下,在空中只转圈,听到周恩来总理指示后,楊国祥同志架着国产强五飞机掛着氢弹安全降落到马兰机场了,机械手快速顺利拽下了装在氢弹上的起爆引信,安全地说句,我们的强五飞机带氢弹在空中转了几圈,基地领导既高兴又激动地说:我们的强五飞机首次带氢弹巡航了!我们坐地参观场上的呐叭马上响起了轻松快乐的歌曲。即查后,弹打不出去的原因是机械故障,一根弹簧失灵。一周后投弹成功,飞行员揚国祥同志记一等功。楊国祥同志的表现情况,前几年在中国老年报上登过。</h3><h3>《水压自记仪》经过了一次大的氢弹空爆试验和最小的一次战术氢弹空爆试验后,数据和波型都很正常,都是在爆心下1米到1米5水深的专用水池下做的试验。后来顺利安全地进行了21一43地面核爆《抗爆装置》的试验(抗爆装置原型,仪器在水下),试验后,《抗爆装置》很快用于816工程,确保816工程在敌人原子弹袭击下正常运转。</h3> <h3>1964年,西勃子化爆试验,现场照。</h3><h3>本组有好多人不在,如:组长宗奎元就不在,参加试验的战士们都在。有带领本组作试验的科研室主任张自昇,本组有刘绍华,林知恩,黄瑞祥,王先政,楊治敏,王美莹(是科研院派来随试验的医护人员),赵祝平等。</h3><h3>干别的事去了,没有参加照象的人有组长宗奎元,有高秋实,何建中,刘维玉,阿力山,周云祥,蔡惠源。</h3> <h3>该照片于1964年,照于北京市太平路24号院二科研所办公楼平台上,有311组和314组的同志。</h3><h3>张树华(314组),林知恩(311组),赵祝平(311组),宋举宽314组),李正楷(314组),楊治敏311组)。</h3> <h3>共100张照片。</h3><h3>上面有很多老战友参加过我国原子弹,氢弹,导弹的效应试验以及为核潜艇初期提供工程保障发射导弹试验的同志都未写上,加上编辑水平有限,请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