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游:伊斯坦布尔地下水宫

聂奎林456165

<h3>  伊斯坦布尔建城已近二千七百年的历史。它曾经作过古罗马帝国的第二首都,其后又有近一千六百年持续不断地是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曾经一时是跨越欧亚非三大洲,天下无双的超级大国。 悠久且辉煌的岁月,造就了伊斯坦布尔这颗璀璨的国际性历史文化明珠。在其境内,历史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地下水宫即是其中之一。</h3> <h3>在伊斯坦布尔,地下水宫虽然算不上是首选的名胜,但属于很经典的景点。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编辑的《土耳其》中介绍:“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伊斯坦布尔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br></h3> <h3>游览世界最古老的集市伊斯坦布尔大巴扎时,我买了副土耳其旅游扑克。五十四张纸牌上,印了从土耳其挑选出来的五十四幅景点图片,堪称一套旅游名片。<br></h3> <h3>其中这张方块♦️Q,就收录了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br></h3> <h3>在土耳其还买了当地出版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两本书里也都收录了地下水宫。</h3> <h3>注意看,在这两本书介绍水宫的照片中,都有美杜莎的倒立头像。其中一本,右下角是美杜莎的倒立头像。<br></h3> <h3>另外一本,左上的两张<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图片都</span>是美杜莎的头像,一张侧卧,另一张倒立着。</h3> <h3>游览伊斯坦布尔前,我们一行四人中,望其和亚玲事先都作了功课。从老皇宫(托普卡帕宫)出来后,我们就按计划去寻找地下水宫。 地下水宫离老皇宫不远,在圣索菲亚教堂的附近。如果面对教堂,就在左边斜对面50米左右。</h3><h3>这是伊斯坦布尔首屈一指的古迹、世界上最宏伟的拜占庭建筑奇迹——圣索菲亚教堂的外景<br></h3> <h3>穿过电车轨道,进对面街口,不远就到。就在下面照片中这栋小楼的对面。<br></h3> <h3>地下水宫入门狭小,没有明显的标识,售票处也不起眼,这与它的名气很不相衬。<br></h3> <h3>如果不是排着长长的游客队伍,看不出来这下面就是水宫。<br></h3> <h3>事先不做功课,不刻意去寻找的话,多数游客都会与它失之交臂。<br></h3> <h3>Basilica Cistern是地下水宫的英文名称,也可以译为巴西利亚蓄水池。土耳其读音是Yerebatan(耶莱巴坦)。<br></h3><h3>记住Basilica Cistern或者Yerebatan就可以帮助找到地下水宫。这是水宫的标示牌</h3> <h3>这是离大巴扎不远的路口指示牌,写的Yerebatan就是地下水宫<br></h3> <h3>地下水宫的门票20TL(里拉),合人民币30元左右。游览伊斯坦布尔,可以买通票。但通票不包括水宫,到此还须另外买票。 水宫游览券上,也醒目地印着美杜莎倒立着的头像<br></h3> <h3>水宫提供电子导游器,但遗憾没有配中文的。在其他景点,如老皇宫可以租到配中文的电子导游器。<br></h3> <h3>随阶梯而下,地下水宫里环境幽暗、灯光螢豆,气温阴凉、水珠嘀嗒。扑面袭来一股悠幽古远、神秘莫测的感觉。<br></h3> <h3>水宫由数百根粗大的石柱作支撑。石柱顶部支撑起宏大的穹隆宫顶。<br></h3> <h3>水宫前端,有人设置了一块古代宫廷的场景,用来招揽游客留影的生意。看上去,我觉得这场景像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宫廷布置。<br></h3> <h3>在水宫里摆置奥斯曼宫廷的场景,我认为很不得当。</h3><h3>水宫是在公元532年由拜占庭帝国修建的。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古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以后的东帝国。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所延续的是古罗马的传统,其宗教背景是基督教。水宫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一根根支撑拱顶</span>的石柱,就是典型的罗马柱风格。</h3><h3>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宗教背景是伊斯兰教,弘扬的是穆斯林文化传统。 在时间上,地下水宫和奥斯曼宫廷两者之间也相差了近一千年。 在水宫中设置奥斯曼宫廷的场景,我觉得像“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的历史搞笑。<br></h3> <h3>水宫中,幢幢游客人影与根根古老石柱相互交错,亦幻亦真、虚虚实实。<br></h3> <h3>石柱底部的桔红色灯光,营造出一派神秘幽远,静谧朦胧的氛围</h3> <h3>站在没有游客的地方,挺立的古石柱围绕在自己周围,感觉像一个个静默的拜占庭罗马武士,簇拥四周,列队成阵,千年屹立</h3> <h3>在水宫里,我和亚玲的手机拍照很不给力,图像太暗,须经后期处理才能得到效果。<br></h3> <h3>望其的手机拍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br></h3> <h3>和伊斯坦布尔众多的遗址一样,水宫也有异同寻常的历史。但水宫和其他遗址又不同,对其历史、经历至今仍有许多猜测、疑点和大相径庭的说法。 有的说,水宫是拜占庭帝国建造的备战饮水工程;又有的说,水宫是为大皇宫和皇室提供用水而建的;还有的说,开始时是为宗教祭祀而建,后来才改作成巨大的水窖。<br></h3> <h3>有的说,在奥斯曼帝国屠城时,地宫曾是拜占庭幸存者的隐蔽藏身之地;又有的说,地宫曾被用作军事弹药库;还有的说,地宫曾经成为倾倒垃圾甚至抛尸的场所。<br></h3> <h3>水宫长140米、宽70米。336根高9米的粗大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砖制拱顶,<br></h3> <h3>石柱间均匀地相距4米。水宫储水量可达八万吨,如蓄满水可供当时全城人喝一个月。水宫的对称性和宏伟庄严令人震撼。</h3> <h3>《伊斯坦布尔》一书说,水宫“工程仅用了几个月”。但有的说,从公元4世纪到6世纪,耗时近200年,这座宏伟的水宫才得以建成。对建筑工程期的说法如此悬殊,究竟孰真孰伪?<br></h3> <h3>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巨大的地下工程,历史上竟然曾两度“失踪”。准确地说,居然两次被人类遗忘了。<br></h3> <h3>水宫第一次被遗忘,有的说发生在1453年,因奥斯曼帝国攻陷后的大屠城,以至无人知晓这个隐蔽的地宫;又有的说,早在穆罕默德征服伊斯坦布尔之前,水宫似乎就被拜占庭人自己彻底遗忘了。<br></h3> <h3>水宫第一次被遗忘发生在何时?因何而遗忘?语焉不详,但估计至少也是遗忘后隔了百年才被发现。 可发现后,又把它遗忘了。 水宫第二次被遗忘发生在何时?怎么导致的?语焉更不详。现在的解释是第一次发现后,没有对它“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就聊聊数字。那时候的人,马虎得真够呛。<br></h3> <h3>水宫历史上第一次神秘“失踪”后,到了1545年,民众告诉一位研究拜占庭遗址的外国学者说,若将桶投入地窖下面一处黑漆漆的洞里,就能打着水,有时甚至能奇迹般地打上鱼。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者几经探索,最终从一处地窖里进入了水宫。</h3><h3>第二次被遗忘,水宫又沉睡了近四个世纪。伊斯坦布尔老城的居民总感到能在静夜里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却又不明就里。又是一个外国学者几经勘查后才发现,打破了水宫的酣睡<br></h3> <h3>1985年,伊斯坦布尔市政当局对水宫给予了重视,进行了清理重修,于1987年对外开放,千年的地下水宫正式展现在世界的面前。从此,这处千年地下宫殿始得“应有的尊重”。 到现在,水宫已开放了31年。在伊斯坦布尔,作为遗址,水宫资格相当古老;但作为景点,它还是个新秀。<br></h3> <h3>水宫不大,随便逛一圈需要的时间不长。但据说,旅游旺季入宫要排上半个小时的队。我们这次也排了十来分钟。可见,世界游客对这个千年地下水宫的关注,拥有足够的满腔热情。<br></h3> <h3>在这座屹立千年而不被损坏,几遭遗弃又重闻于世的水宫里,最有看点的是三根“神柱”。<br></h3> <h3>其中有两根在水宫后部。这两根相邻的石柱底部,都紧压着前面多次提到的美杜莎的头像。<br></h3> <h3>据说,邪恶的蛇发女妖美杜莎,就被囚镇在伊斯坦布尔的这座地下水宫里。<br></h3><h3>在希腊神话里,美杜莎(Medusa)本是一个金发、大眼、身材曼妙的美女,因被恶毒的诅咒所害而成为蛇发女妖。 美杜莎由美丽少女被诅咒变成女妖的过程和情节,我觉得很悲戚、相当痛楚。这当中,既有爱情的美好,也有无端猜疑、嫉妒报复的丑恶。神话的版本不一样,但结论都相同:在她的目光的注视下,任何男人皆会变成石像。因有此毒功,她的头被砍下作为饰物用以避邪。<br></h3> <h3>这是女妖头像的通常绘画,眼睛凶狠怒睁,头发是些盘曲扭动着的惧蛇。<br></h3> <h3>在水宫里,美杜莎的两个头像都被紧紧地压在巨大的罗马石柱下。一个头像的顶部朝下,<br></h3> <h3>另一个头像右侧脸横着。<br></h3> <h3>有的说,在这里美杜莎的头像只是个石柱础;又有的说,把美杜莎的头像放在这里是用来垫高石柱的长度;还有的说,把美杜莎的头像紧压在这里,就是为了把她永远囚禁在水宫中。 那么,两个头像为什么要一个倒放一个侧放呢?我开初猜想,是否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破解她的邪恶法力? 面对种种疑问,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得出完满解释。<br></h3> <h3>我蹲下细看,美杜莎的头像雕琢精美,没有狠恶的目光,发丝自然卷曲,感觉不到凶邪与恶毒。<br></h3> <h3>我心问,这头像为何与常见的绘画不一样,雕刻得不像邪恶蛇发女妖呢?<br></h3><h3>我心想,这石柱不是用来镇压女妖巫术的吧?可能是为了不让恶毒的诅咒得逞,是为了不让少女美杜莎变成女妖美杜莎的吧? 我还想,两个头像一倒一侧地摆放,可能是为了增强抵御诅咒的效果,让防范措施更严密一些。 但愿我想的是对的。善应当超越在恶的前面,而且应当比恶更久远。 </h3> <h3>与别的石柱不同,美杜莎头像的石柱下都有小水池。不少人把这里当作许愿池,池中抛满了硬币。这些都应当是对善愿的祈求。<br></h3> <h3>在那套旅游扑克里,红桃♥️K也是一张美杜莎头像的图片。从图片上看,这座头像的雕刻风格、形态特征与水宫里的很相似。雕像不仅更巨大而且还是直立着的。眼神也不尖刻毒辣,而是透着茫然、哀怨和无奈。 </h3> <h3>查阅手头的资料后,得知这座头像位于土耳其迪迪马(Di dyma)。迪迪马在爱琴海的南边。我们的旅游路线曾与其擦肩而过。<br></h3><h3>另外一根神柱,传说是真正的“镇池”之柱。<br></h3><h3>这根石柱泛着绿色,与其他三百三十五根石柱都不同,柱面上还刻满了纹路。<br></h3> <h3>石柱旁的解释标示上写着“Crying Column”哭柱,还写着“Tear Column”泪柱。<br></h3> <h3>有的说,柱上的纹路是一个个流泪的眼睛。石柱满身都是伤痕,充满了悲伤和痛苦!看着泪眼,仿佛能听到哀泣。<br></h3> <h3>为什么要在这里竖立一根如此悲伤的石柱呢? 标示上说,是用以纪念建造水宫时死去的奴隶。 又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而死的数百名工人。 圣索菲亚大教堂完工于公元537年,水宫是公元532年修建的。我想,从时间点上来看,怎么解释才好呢?<br></h3><h3>但是,有的说,石柱上雕刻的是孔雀尾翎的花纹。尖角圆眼的纹路形状是孔雀之眼。这是根孔雀柱。<br></h3> <h3>持孔雀柱观点的说,这根石柱还是根“幸运之柱”。石柱上有个洞眼,若将右手大拇指插入洞中,手掌一边顺时针旋转,心中一边许愿。让洞外的四指完整地旋转一周,愿望将会实现。<br></h3> <h3>一行的丽华和亚玲都入乡随俗作了许愿。女性的第六感觉很灵敏。她俩本都有清澈的心景和柔美的善良,得了“神柱”的加持,愿望<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肯定能圆满</span>。</h3><h3>哦!“眼泪之柱”和“幸运之柱”,“哭柱”和“运柱”,迥然不同的身份能在同一根石柱上具备吗?! 我想,这也是可能的。时势变了,运势也会改变,随之而来的身份、地位和职能也都将发生变化。时来运转对人适用,对石柱也适用。 我还猜想,石柱上这圆眼尖角的纹路,会不会是“蓝眼睛”的渊源呢?<br></h3> <h3>蓝眼睛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吉祥物,几乎到处可见。<br></h3><h3>在卡帕多西亚的鸽子谷坡头,有棵<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枝上</span>挂满蓝眼睛的小树</h3> <h3>这是在蕃红花城的镇里,树身上披挂着蓝眼睛的大树<br></h3> <h3>售卖大大小小蓝眼睛饰物的摊位,在土耳其不计其数。<br></h3> <h3>民间传信,携带着蓝眼睛,能吸收嫉妒不善眼光的侵犯,可助人避邪趋利,获得吉祥。 这不跟地下水宫的孔雀柱是“幸运之柱”吻合了吗! 第二天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可以发现,这两个古迹不仅离得近,还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这是圣索菲亚大教堂走廊上的穹顶,<br></h3> <h3>这是地下水宫的穹顶。两者同出一辙。<br></h3> <h3>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花园里,也竖立着一些罗马石柱。<br></h3> <h3>两者何其相似,一个在地下,<br></h3> <h3>一个在露天</h3> <h3>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里也有根“幸运之柱”,石柱上也有个洞眼。用同样的方式,也能求得好运。只不过一个是方柱,一个是圆柱;一个被保护起来了,只留出洞眼,一个还没有被保护。这根柱子的名称是“Weeping Column”哭泣柱。据说,大拇指从洞眼中拿出来时,如果是湿的,身上的病就会好了。</h3> <h3>进入千年地下水宫,悠长旷远的点点滴水、静默不语的罗马石柱、迷朦幽暗的环境,加之奇异古远的希腊神话、久探不明的历史谜底、莫衷一是的坊间传闻,地下水宫是一个现实可见又虚幻莫测的世界。<br></h3> <h3>旅游资料介绍说:水宫底部有很多水,水中有不少的鱼,“成群的鲤鱼不时从水中鬼魅般闪过——水宫果然被神秘笼罩”着。 这说的,可能是水宫雨季的情景。我们是夏天去的,炎热干旱。也许因此,没有见到那么旺的水情,也没看到“鬼魅般闪过”的游弋鱼群。但即使这样,仍然能感受到被浓厚的“神秘笼罩”着。<br></h3> <h3>探明究理,核实真伪是史学家的奋斗目标。 而游客更多的是盼望从游览中寻求感官的冲击,心灵的触碰,精神的感受。有时,甚至还希望真相别那么太清楚,让自己的疑问、猜测和遐想能有自由放飞的空间。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当年与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并称为世界三大帝国。拜占庭帝国在时间上从公元395年至1453年,跨越了千年;在地域上跨越了东欧、南欧、巴尔干半岛、西亚和北非。帝国核心一直在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这座保存完好的地下水宫是一颗熠熠闪烁的明珠,让今人不得不感叹那个时代的辉煌和骄傲。<br></h3> <h3>据说,水宫现在还是个举办婚礼的地方。在这么一个蒙着千年神秘面纱的地方举办婚礼,那会打造出怎样的奇特场景、给人何种浪漫感受呢?太赞了! 还据说,有的公司会选择在这里召开年会。我想,积蓄了千年厚蕴的水宫,一定会在冥灵之中,隔着时空向现代事业传递强韧的定力。</h3> <h3>如果这里真是被用来办婚礼、开年会的话,看来千年水宫还在影响着现代伊斯坦布尔人的生活<br></h3><h3>建造地下水宫的难度肯定远超地上的建筑工程,而让人惊叹的是,水宫的坚固程度竞然也远远地胜越了地上的建筑。<br></h3> <h3>地震、兵燹、火灾、拆毁……种种天灾人祸极大地损坏了土耳其境内的许多古迹,如:荷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史诗中的特洛伊古城、<br></h3> <h3>圣母玛利亚、撰写圣经“新约”的圣约翰度过晚年和余生的以弗所古城、<br></h3> <h3>以及古罗马繁荣的温泉疗养中心希拉波利斯古城……等等等等古迹。</h3> <h3>这次在土耳其,水宫是我们看到的仅有的完整、无损,甚至是还能使用的拜占庭时代遗迹。 水宫愈越千年而不损坏,两遭丢失又重闻于世,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br></h3> <h3>产生这个奇迹的根和源是什么呢?我想来想去,认定是两个字,即:隐和水。 水处众人之所恶。水总是在万物之下,这种避高趋下的特点,致使水宫建于地下。隐于地下而不凸显,避开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风险,躲过了无数天灾人祸的劫难。<br></h3> <h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这种与道相近的德行,使得后人很难无端地下手,去摧毁前人修造的能够滋润万物的水工程建筑物。<br></h3> <h3>因水而得长存千年,并且至今还在使用的建筑物,我们在土耳其看到了一处,就是位于希拉波利斯古城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游泳池Antique Pool。<br></h3> <h3>这是个露天温泉游泳池。建于约公元前190年罗马帝国时期。比地下水宫还要早约700余年。迄今已有2200多年。<br></h3> <h3>2200余年过去了,泳池至今仍然公共开放,票价也不贵。大人50TL,约70元人民币,小孩20TL。<br></h3> <h3>希拉波利斯古城曾是温泉疗养中心,繁荣一时。当时,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基督徒、其他宗教徒,以及四面八方的游客都在此和谐相处,一起疗病康复,共沐温泉水的滋润。<br></h3> <h3>“这片遗址让我们对早已逝去的年代中的生活浮想联翩”。低于地面,并能滋养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温泉泳池还在使用,<br></h3> <h3>而希拉波利斯古城内轩昂傲气的牌坊、</h3> <h3>宏大壮观的剧场、<br></h3> <h3>雄伟庄严的殿宇、<br></h3> <h3>巍峨壮丽的宫廷、<br></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以及质感</span>厚实的城墙……,等等建筑物早已毁弃、坍塌殆尽。<br></h3> <h3>千年往事如烟,万世水过留痕。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水一直宗宗流淌着,<br></h3> <h3>息息不绝的流水,在希拉波利斯古城山坡下创造了永恒的美丽,形成了盖世无双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奇观——</span>棉花堡。</h3> <h3>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水任人去享受</h3> <h3>水蒸发形成的钙华池美景任人去欣赏</h3> <h3>水是最柔弱的,也是最强大的;水是最低谦的,也是最久远的。上善若水。在万里之外的土耳其,千年古迹也印证着这个万世之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