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林阳</b></h3><h3><b>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b></h3><h3><b>民进中央开明书画院画师,</b></h3><h3><b>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b></h3><h3><b>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b></h3><h3><b>安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b></h3><h3><b>安阳市北关区政协委员,</b></h3><h3><b>安阳民进开明书画院副院长,</b></h3><h3><b>林阳传统写意花鸟画研修班创始人。</b></h3><h3><b> 多年来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教学,画风清丽脱俗,尤其擅长梅兰竹菊,作品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质。</b></h3> <h3>传统写意花鸟画,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所谓“境界”,指的是书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气象,一种意境,一种格调。<br></h3><h3><br></h3> <h3><b>虚幻之境
如果是纯粹对客观世界进行描绘,那么,这种“描绘”的功能,书画远远不及摄影、摄像便捷而逼真,书画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幽微感受。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气场,生生不息,变化无穷,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就是佛学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古时的书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受“虚幻观”的影响非常大,在书画作品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b><br></h3> <h3><b>画外之境
传统写意花鸟画追求的不是绘画技巧本身,而是“画外之意”。这“画外之意”,便是“文人画”含金量高于“画工画”的根本原因所在。画内之境可描,而画外之境难求,因为“画外之境”需要丰厚的学养、生活积淀才能达到。</b><br></h3> <h3><b>拙丑之境
书画创作固然需要技巧,但过分强调技巧,痕迹过露, 反而小家之气,给人以拙劣之感。如果率性而为,不讲技巧,以丑为美者实不可取。当不露笔痕混然天成的一种天真质朴之美。</b><br></h3> <h3><b>寂寞之境
要把画画好,注定是寂寞之道。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在心灵上往往是孤独寂寞的。艺术上的寂寞,指的是空灵悠远、静穆幽深的境界。是近乎不动声色的寂寞世界。是超越尘世、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b><br></h3> <h3><b>萧散之境
萧散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萧散,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得大自在,闲 散舒适。而作为美学概念的“萧散”,指的是精神上无拘无束,氛围上萧瑟清逸、散淡疏朗,超越一切秩序。像陶渊明、八大山人等。
这与文人的独立孤傲、旷远放逸的襟怀是相通的,与空、虚、寂、静的禅的境界是相通的。</b><br></h3> <h3><b>淡雅之境
风清云淡,是文人心仪的境界。追求的是“淡而无味,含义隽永”。古人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力求“象外之意(神似)”,所以可以“淡墨挥扫”,而得淡雅之境。</b><br></h3> <h3><b>简约之境
笔简意浓,笔简韵长,是传统写意花鸟画的重要创作方法。笔简,是把能省略的尽量省略,留下的寥寥数笔,足以抵得过满纸笔墨,甚至比满纸笔墨的容量更大,因为有许多含义尽在不言中、尽在画面外。</b><br></h3> <h3><b>心灵之境
画家 所写,不是眼睛看到的景物,而是在瞬间生命体验中的感悟。心灵之境,是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的境界。</b><br></h3> <h3><b>传统写意花鸟画的境界,总其上述可以领略其大概。</b><br></h3> <h3><b><font color="#167efb">林阳传统写意花鸟画研修班
华强城一期大门东侧,五号楼正下。
微信,电话18567712346
现开设:
周六下午班3点半-6点
周日下午班3点半-6点
周一到周四晚上班夏(晚7点——8点)</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冬(晚6点——8点)
常年招生,欢迎咨询。</font></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