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了太极拳,那时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每天的清晨,迎着微风 和着音乐的节拍,慢慢舞动着手臂,能和大家一起享受着运动带来的乐趣。 经过时间的推移,我逐步感到 太极拳有着无限的魅力,它将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年83岁高龄的周延岐老师(2022年2月12日仙世),是我接触太极拳的启蒙老师,在我太极生涯中起了导师的作用,使我规范的学习了太极拳和太极剑的国家竞赛套路,初学的几年中,在太极拳的表演和比赛中出类拔萃,从而越发喜欢上了太极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袁美君老师(已去世)是我接触太极拳后的第二任老师。1993年后的几年中,我是松园老年体协太极拳队的年轻队员,袁美君老师任教练,这段时间我的太极拳演练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今后的太极拳习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千禧年后,为了更近一步了解太极拳的真正含义和实战技击,我投奔了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全忠大师,学习了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及太极推手。师父扎实的功底,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开始热身到练拳架,都亲自传帮带给了我莫大的帮助,跟随大师学拳数年,拳技大大提高,掌握了陈式太极的要领,拳也打得出色,得到了师傅的肯定!陈全忠大师是我走进太极之门的第一任太极师父!如今93岁了依然能上台表演!为陕西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居住变更,在西郊练拳时,看到了一位老师和几位拳友切磋太极,他出手干净利落,轻松自如,技高一筹,又谈笑生风,他使我认识了吴氏太极拳,是我的第二任太极师父,西安吴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郑福记大师。2014年,2016年曾两次跟随郑师父参加了第三届,第五届武当国际演武大赛,两届大赛共收获了八枚金牌 一枚银牌 一枚铜牌!其中女子太极推手擂台赛,分别取得了金牌一枚、铜牌一枚的优异成绩!今年师父也79岁高龄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安红星乳品厂的徐应昌师父是我的和式太极拳的恩师。如今跟随10年,师父手把手的教我太极拳的要点,把太极最重要的松胯、擒拿手法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使我能更多的掌握了技击技巧,在一四年的武当国际演武大赛太极推手技击赛上获得女子55公斤级的金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88岁高龄的徐应昌师父,作为和式第十二代传人,仍坚持早上练拳,把自己当靶子让我们练,为和式太极拳的传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德高望重的 乾县名师张建德师父。自打相见,就觉有缘。他扎实的基本功和练拳时的精气神、红拳的快手和舞动的长枪,让我由心里佩服,尤其是鞭杆,上下翻飞,交手对练,甚显功底。张师傅年轻时可是山里寻高师,背着干粮去学艺的执着练武奇才,深得各个名师的喜爱,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张师傅乐于传承,耐心教我鞭杆,我也认真的学习。苦于相距较远,不能常听教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师爷李刚(李凤兴)大师,和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深得太极奥妙,太极手法运用自如,生前弟子众多。爱惜人才,常给我的耐心指导。从中受益匪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玄武门活动时,有幸发现一位老师,白林鹏师父。他默默练拳,从不张扬,他传承了刘瑞大师的和式太极拳,手法轻灵,技术娴熟,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技巧。他传授与人从不保守,我常常请教他。从他那里我深刻理解了太极拳的“舍己随人”,而“随人由己”的道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一生中遇见的各位好师傅!是您们让我爱上太极拳!这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span></p> <p>正在编辑</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