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真迹名家精品

MY

<h3>  2018年夏秋之交,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大师窖藏——近现代名家精品系列展》,汇集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李苦禅、林风眠、李可染、吴作人、陆俨少、吴冠中、陈半丁、钱松岩、关山月以及黄胄等40余位近现代名家的真迹作品,共50余幅。</h3><h3> 这批作品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收藏,其中不少佳作曾随数代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美术文化。为了发挥众多文化艺术品的惠民作用,该集团响应国家号召,策划了“大师窖藏”系列展,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展,旨在为促进群众性艺术欣赏和普及发挥作用。</h3><h3><br></h3> <h3>  欢天喜地 —— 任伯年 作于1889</h3> <h3>任伯年 (1840-1895)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清末海派四杰”之一。其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作品格调清新。其创作珍品《干莫炼剑图》轴、《风尘三侠图》轴藏于故宫博物院。</h3> <h3>  南瓜图 —— 吴昌硕</h3> <h3>  吴昌硕 (1844~1927) 浙江孝丰县彰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初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冷印社首任社长,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h3> <h3>  耳 食 —— 齐白石 作于 1947</h3> <h3>画中人物正在食鱼,误将鱼喂进耳朵里,画上题字“耳食不知其味 八十七岁白石老人”</h3> <h3>世世太平 —— 齐白石 作于 1952</h3> <h3>  齐白石 (1864~1957) 祖籍安徽宿州砀山, 出生湖南长沙府湘潭(现湖南湘潭)。齐白石是近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其书工篆写,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著有《白石草诗》等。曾任中央美院名誉教授,中国美协主席等职。</h3> <h3>  奔 马 —— 徐悲鸿 作于 1947</h3> <h3>徐悲鸿 (1895~1953) 江苏宜兴市𡵆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后仼中央美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混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h3> <h3>  奔 流 —— 刘海粟</h3> <h3>  刘海粟 (1896~1994)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历任南京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h3> <h3>鹌鹑 芭蕉 —— 李苦禅 作于 1963</h3> <h3>荷花 —— 李苦禅 作于 1972</h3> <h3>  绿 雨 —— 李苦禅 作于1978</h3> <h3>李苦禅 (1899~1983) 山东高唐人,中国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等职。擅长花鸟和鹰,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h3> <h3>鸡冠花 —— 朱纪瞻(1892~1996)作于1962</h3> <h3>朱纪瞻 (1892~1996) 江苏太仓人。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度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长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生前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美协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西冷印社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大艺术系教授等职。</h3> <h3>晚来风 —— 汪慎生(1896~1972)作于1952</h3> <h3>汪慎生 (1896~1972)安徽满村(现汪满田)人。幼在浙江兰溪当学徒,后在上海画炭画谋生。约三十年代初到京,先后任私立京华美专和辅仁大学美术系教授。解放后任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画院画师、院务委员等职。汪慎生擅长花鸟、山水,尤以花鸟著名。能工笔亦能写意,而以小写意最富影响。</h3> <h3>梅花 —— 吴茀之(1900~1977)作于 1961</h3> <h3>吴茀之 浙江省浦江县人,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中国画首领人物。吴茀之的写生观及其对花鸟画的理念,是以革新和个人品格为根基的,体现出关照自然、高于灵秀的人文情怀。吴先生擅长写意花鸟、兼作山水人物,亦自气度不凡。</h3><h3><br></h3><h3><br></h3> <h3>鹰与八哥 —— 王雪涛(1903~1982)作于1962</h3> <h3>王雪涛 ( 1903~1982)河北成安人,中国现代小写意花鸟画家,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他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其代表作有《群鸡图》、《万紫千红》、《百花齐放》、《四季花鸟》、《报喜图》、《雉鸡》等。王雪涛历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h3> <h3>山水风景联 —— 吴镜汀(1904~1972)</h3> <h3>吴镜汀(1904~1972)祖籍浙江绍兴。早年学画从清初王石谷入手,并得到近代画家金拱北的指导,吸取了丰富的传统技法,基础坚固。其作品兼容南北,多法具备,画面有的精谨,有的洒脱,气度雍容,呈现出深厚的绘画修养。主要作品有《秦岭》、《黄山人字瀑》等。出版有《吴镜汀作品选》。书画大师启功先生曾随其学书画。1954年任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58年参加筹备成立北京画院,任副院长和画师、美术编辑。先后任美协北京分会书记处书记、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理事和书记处书记。</h3> <h3>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陈秋草(1906~1988)作于1972</h3> <h3>  瀑布与水牛 —— 李可染 作于 1960</h3> <h3>李可染 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虽魏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疼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h3> <h3>  祁连山下 —— 吴作人 作于 1978</h3> <h3>吴作人 (1908~1997)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开始学习美术,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先生,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h3> <h3>清明时节 —— 郭味渠(1908~1971)</h3> <h3>  夜雨 —— 郭味渠(1908~1971)</h3> <h3>  水乡暮色 —— 林风眠 作于 1960</h3> <h3>林风眠 (1900~1991) 广东梅县人,出生地广东梅州市梅江区,自幼喜爱绘画,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绘画艺术,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其作品融汇中西文化传统于一炉,蜚声国际艺坛,代表作有《鹭》等,并有《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画集》等著作传世。</h3> <h3>  山 水 —— 吴镜汀 </h3> <h3>多彩 —— 萧淑芳(1911~2005)作于 1972</h3> <h3>  赶集归来 —— 陆俨少 作于 1962</h3> <h3>陆俨少 (1909~1993)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现代画家。擅画山水,尤擅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云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等职。</h3> <h3>山水四屏 —— 陈半丁 1969</h3> <h3>陈半丁 (1876~1970)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画家。自幼学习诗文书画,拜吴昌硕为师。擅长花鸟、山水,兼及书法、篆刻。曾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代表作品有《卢橘夏热》、《高枝带雨压雕栏》、《惟有黄花是故人》、《赤壁夜游图》等。</h3> <h3>  古寨驼铃 —— 钱松岩</h3> <h3>钱松岩 (1899~1985)江苏宜兴人,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古代文学及传统中国画的功力极为深厚。钱松岩的作品,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堪称“承前启后,一代宗师”。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均收藏或在显著位置陈列其作品。</h3> <h3> ——黎雄才 作于 1953</h3> <h3>黎雄才 (1900~2001)广东肇庆人。</h3> <h3>  山间公路 —— 关山月 作于 1954</h3> <h3>关山月 (1912~2000)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弘。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他创作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闻名于世。他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副院长、国画系主任,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h3> <h3>双猿 —— 张其翼(1915~1968)</h3> <h3>江南春早 —— 宋文治(1919~1999)作于1964</h3> <h3>家家都在花从中 —— 石鲁(1919~1982)</h3> <h3>燕山胜迹 —— 魏紫熙(1923~1987) 作于 1979</h3> <h3>高峡出平湖 —— 方济众 作于1964</h3> <h3>方济众 (1923~1987)陕西勉县人,現代画家。擅长山水、花鸟,作品取材于西北农村、牧区风光,注重自然性灵。水墨小品浑厚清新,将现实生活倒入田园诗情画的艺术感染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模式。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方济众早年曾任中小学美术老师,后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和宣传工作,1978年后任陕西美协副主席,陕西省国画院院长。</h3> <h3>送粮图 —— 黄胄 作于1961</h3> <h3>黄胄 ( 1925~1997)河北蟊县梁家庄人,师从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后成为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中国画艺术大师。他1949年参军,从事部队美术编工作,先后任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其美术作品《洪荒风雪图》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百驴图》为邓小平访日时的国礼。他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其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h3> <h3>李清照 —— 周思聪(1939~1996)作于1981</h3> <h3>本次展出的作品,让观众一次性见到如此之多大师的真迹,确实十分难得。在玲琅满目的大师画迹中,既可以欣赏到中国近、现代绘画微妙的色调和缤纷的色彩,从画家的笔墨情趣中,又可感受到中国美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新与发展。</h3><h3> (群友共享 无需赞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