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司机接机后,将我们直接送到了宾馆。</h3><h3><br></h3><h3> 放下手中和肩上的行李,直接倒在了床上。似乎穿越一般,突然断片了。魂牵梦绕的北京,不曾想象,我们竟然就这样相遇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心中多年的愿望,一种不可言喻的情愫。</h3><h3><br></h3><h3> 接下来的两天是我们的自由行。在宾馆确定两天的行程后,我们计划了今天的路线:国家科技馆——南锣鼓巷。</h3> <h3> 北京的公交很方便,地铁路线就有二十多条,出行很是便捷,于是我们选择搭乘地铁。在奥体中心站出站后,导航显示国家科技馆距离奥体中心很近,因此,我们打算步行前往。途经鸟巢和水立方,咨询了一位商店老板,科技馆还在两公里之外。头顶着烈日,队伍浩浩荡荡,我们果断打的前往。</h3> <h3> 去科技馆的途中,偶遇一辆奔驰迈巴赫S600,起售价近140万元,顶配近300万元。那车牌前面的红色“使”字太惹眼。司机告诉我这是一辆大使馆的车,黑底白字,由两组三位数的数字组成。前三位是国家代码,以与我国建交的顺序号为代码,后三位是编号顺序码。</h3> <h3> 途经奥体公园时,远远就看见这座形状奇特的塔。此塔外形酷似钉子,被称为“大钉子”。“大钉子”由五座单塔组成,错落有致,最低塔高186米,最高塔高246.8米,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座柔性钢结构超高建筑。</h3><h3><br></h3><h3> 该塔结构极其复杂,施工难度相当高,于2011年动工修建。2016年1月,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该塔命名为“北京奥林匹克塔”,从此,该塔上永久悬挂奥运五环标志。北京也因此成为了继加拿大蒙特利尔之后,全球第二个永久安放奥运五环标志的举办城市。</h3> <h3> 国家科技馆进门的标志性图案。</h3><h3><br></h3> <h3> 高铁的动画展示激起了小家伙的好奇心。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高铁,无论在速度还是安全以及科技含量方面,都成为了继德国和日本之后,被世界广泛认可的国家。</h3><h3><br></h3><h3> 京沪高铁,我国最新研究的新型高铁线路,直接使高铁的运行速度达到了480公里每小时。这段铁路并没有经过任何的特殊的改造,但是却跑出了世界震惊的速度。曾经在铁路事业一直领先全球的日本,这次也不由对中国高铁发出了赞叹。</h3><h3><br></h3><h3> 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的“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是在1500米可模拟不同低气压环境的真空管道里,开展不同磁悬浮模式比例模型车运行测试,包括高温超导磁悬浮模式在内,试验速度超过音速,理论上有望达到时速1500公里。届时中国将引领世界的轨道交通。</h3> <h3> 青藏铁路动态模型。</h3><h3><br></h3><h3> 青藏铁路(Qinghai-Tibet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h3><h3>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线路全长1956千米,</span>一期工程东起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全长<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814千米</span>;二期工程,东起格尔木市,西至拉萨市,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全长1142千米;</span></h3><h3><br></h3><h3> 青藏铁路共设85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16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截至2015年3月,青藏铁路的运营速度为14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h3><h3><br></h3> <h3> 盾构机动态模型。</h3><h3><br></h3><h3>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涉及地质、土木、机械、力学、液压、电气、控制、测量等多门学科技术。</h3><h3><br></h3><h3> 此图展示的模型是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和中铁十六局集团合作研发的中国国产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2015年11月14日,该盾构机</span>在长沙下线,<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直径8.8米,总长100米。每台售价比进口同类产品便宜2000万元以上,</span>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机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垄断,将加速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大铁路网建设的步伐。</h3><h3> </h3> <h3> 盾构机刀盘</h3> <h3> 钛合金载人球壳“深海勇士”。可下潜到4500米深海,承受16481吨海水的压力,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钛合金制成。</h3> <h3> 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可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 </h3><h3><br></h3><h3> 航天服是在飞行员密闭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功能服装。早期的航天服只能供航天员在飞船座舱内使用,后研制出舱外用的航天服。现代新型的舱外用航天服有液冷降温结构,可供航天员出舱活动或登月考察。<br></h3><h3><br></h3><h3> 从科技馆出来,我们上了旅游观光巴士,前往南锣鼓巷,司机耐心细致地介绍沿途风景和景点,北京越发显得亲切。</h3> <h3> APEC会标<br></h3><h3><br></h3><h3> APEC(<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亚太经合组织</span>是亚太区域国家与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h3><h3><br></h3><h3> APEC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官方经济合作组织。此椭圆的地球模型,绿色表示国家,蓝色表示海水,中间是白色的APEC英文字母。APEC会议的承办:APEC年会由各成员经济体轮流主办,同时遵循一年由东南亚联盟成员举办,一年由非东南亚联盟成员举办的方式,明确规定不是主权国家的成员(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不主办APEC年会。<br></h3> <h3> 外护城河。</h3> <h3> 钟楼,通高47.9米。</h3><h3><br></h3><h3> 钟鼓楼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两楼前后纵置,相距百米,一改钟鼓楼左右对峙的传统,并且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前所未有。 </h3><h3><br></h3><h3>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即公元1272年),当时位置处于在大都城(即今北京)的中心,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之后又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重建钟鼓楼,并确立了其位于都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地位。后相继毁于火。嘉靖十八年(1539年)鼓楼遭雷击起火,第三次重修。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钟楼。钟鼓楼在清代历经修复,所见到的鼓楼建于明代,钟楼则建于清代。</h3> <h3> 鼓楼</h3><h3><br></h3><h3> 鼓楼通高46.7米,在古代,铜刻漏计时,鼓手们听到铙响后击鼓定更,钟楼听到鼓声后撞钟报时。</h3><h3><br></h3><h3> 随着历史的发展,钟鼓楼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1924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后,钟鼓楼便失去了报时功能。</h3> <h3> 在去往南锣鼓巷的路上,偶遇烟袋斜街。</h3><h3><br></h3><h3> 此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
</h3><h3> 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h3><h3><br></h3><h3> 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br></h3><h3> 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h3> <h3> 无轨电车架空线网</h3><h3><br></h3><h3> 2018年7月7日,随着一辆挂着大红花的无轨电车从肖村桥西公交场站驶出,北京第29条无轨电车正式投入运营。<br></h3> <h3> 北京公共交通的出现始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有近百年年的发展历史。从1921年至1949年,北京的公共交通经历了由初创到发展,再到衰败破产三个时期。<br></h3><h3><br></h3><h3> 1921年北洋政府组建了北京电车公司,1924年12月18日,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投入运营,该线全长9公里,共10辆运营车。因为车体与电路由一根外形酷似辫子的线连接,故而无轨电车又被称为“大辫子”电车。</h3> <h3> 一路停停走走,半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了南锣鼓巷。</h3> <h3>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h3><h3>
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h3><h3><br></h3><h3>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现已完全改造成为步行街,车辆不可通行。
</h3><h3><br></h3> <h3> 漫步南锣鼓巷。</h3><h3> 喜欢这种古老的砖结构建筑,年代的厚重感给予了它美的沉淀和内涵,虽饱经沧桑,却用它淳朴的色彩和浓郁的文化底蕴,对话五湖四海的游客。</h3> <h3> W很会凹造型</h3> <h3> 走着走着,看到一家比较有特色的由家庭宅院改造的餐馆,于是我们迈了进去觅食。</h3><h3><br></h3><h3> 里面的装修古朴典雅,这个摆在楼梯口的书柜吸引了我。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装潢,但就是这种寻常百姓的亲切感给了</h3> 老北京特色小吃:文宇奶酪。<br><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