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世家 四代同行

阿德

<h3> 9月10日第35届教师节又来临了,每当这个时节我总觉得有些话想说,那就说说我家里的老师吧。记得有一年春节过年,我大哥书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书香门第“,下联是"世代园丁“,我盯着对联足足凝视了有三分钟,我想这副对联和我们家庭再贴切不过了。我的祖辈上我说不清,从我父亲算起至今四代人当过老师和正在当老师的就有12人之多。我来慢慢说给你听…</h3> <h3>  我父亲在扬州刚解放不久,经扬州中学黄应韶校长介绍到扬州中学工作,我清楚的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把我帶到他工作的地方,我第一次见到"树人堂",心想这楼这么高呀。想不到我父亲工作没有多久就生病了,以后再也没有能回到学校,直至病逝。</h3> <h3>  我大哥(黄霈德)从学校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进入学校教书,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h3> <h3>最早在南通中学、兴化中学、苏北涟水中学教书</h3> <h3>后来到扬州师范学校任教(校址在皮市街万寿寺),图片中为万寿寺的戒台至今仍完好的保留在扬州五中,现改为田家炳中学内。</h3> <h3>以后又到扬州工业专科学校(扬州工学院前身)任教,图片中有当年的大事记、工资单和扬州工专的老教师在九十年代末回母校的合影</h3> <h3>不久又调到江苏省干部文化学校任教</h3> <h3>这是省干校老教师93年的合影照片</h3> <h3>五十年代末响应党的号召到六合农业中学支教一年</h3> <h3>后来调到南京江宁县教育局、江宁县中学、江宁县土桥中学、江宁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h3> <h3>78年调回到扬州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后合并到江苏省扬州师范学校、扬州教育学院)</h3> <h3>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h3> <h3>在这期间还担任了九三学社扬州市委会组织委员、扬州广陵区政协委员、扬州市海外联谊会秘书长</h3> <h3>他干了一辈子的教师,教了一辈子的数学,和数字打了一辈交道。他自嘲:一支粉笔、二唇嘴皮、三尺讲台、四则运算、五进六出、七上八下、老九不臭、十足的教书匠。</h3> <h3>我大嫂(吴宗棣)五十年代在扬州二中工作,后来又随我大哥支教到六合工作</h3> <h3>后和我大哥一同调到南京江宁,先在江宁湖熟工作</h3> <h3>后来在江宁县秦淮中学、江宁县中学工作</h3> <h3>78年在江宁县土桥中学退休</h3> <h3>我大哥的儿子(黄健)63年~64年在江宁上访中学教书</h3> <h3>我大哥的大女儿(黄安庆)和她爱人也曾在江宁石马小学教书</h3> <h3>后调回扬州先后在石榴巷小学、宛虹桥小学、东关中心小学教书</h3> <h3>我大哥的小女儿(吴晓英)的儿子和媳妇也是老师</h3> <h3>她儿子在南京工业大学任教</h3> <h3>她媳妇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h3> <h3>我三姐(黄凤兰)中学毕业后曾在六合八百乡小学任教</h3> <h3>三姐家的儿媳在北京中国国防大学工作</h3> <h3>我大妹妹(黄凤霞)64年插队邗江农村在黄珏乡当过小学老师,76年回城后在扬州机床厂幼儿园当幼儿老师</h3> <h3>我小妹(黄凤笙)七十年代插队农村回城后被安排到扬州柴油机厂幼儿园工作,也是一名幼儿老师</h3> <h3>说到我自己惭愧了,59年我在扬州新华中学初中毕业,当时我一心想报考扬州师范或扬州医专(中专),家里人也很支持我的志愿,可是学校班主任不同意,多次到我家中找我父母亲和我大哥做工作,动员我高中报考本校,就这样我与教师这项工作擦肩而过。不过若干年后老天爷弥补了我的这个遗憾,我找的对象是苏州太仓沙溪中学许老师的女儿,巧的是三十多年后我儿子也找了一位扬州五中高老师的女儿。更巧的是我大哥的岳父也是一位老师(三十年代省立扬州中学的教师)。</h3> <h3>我大哥的内弟也是老师,曾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后定居美国工作,75岁退休时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荣誉状</h3> <h3>这是巧合吗,似乎是,但是我想这更多的是我的家庭与老师的情结吧。</h3><h3>我侄女晓英说得对,是祖辈代代传承的家训使我们明白: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女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是祖辈崇文尚德的家风使我们懂得:读书是成家立业之本。</h3> <h3>值此教师节之际我谨以这篇美篇作为节日礼物献给我家中的老师,并祝天下的老师节日快乐!</h3> <h3>同时感谢凤霞、凤笙、安庆、晓英、扬中等亲人的提供的资料和照片</h3> <h3> 2019年教师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