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莫扎特Mozart 就像夜空中的一颗流星,生命虽然短暂,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把纯美的音符洒满自己生活过的两座城市,使萨尔茨堡和维也纳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之城。</h3> <h3>萨尔茨堡无论是城市还是辽阔的山野与乡间,都拥有着绝世之美。这座世界的文化名城,不仅是一颗深藏在欧洲腹内的珍珠,也是乐神莫扎特伟大又奇妙的摇篮。</h3> <h1>萨尔茨堡Salzburg</h1> <h3>音乐之声与音乐之乡,这里有真实的故事、电影的故事和旅游的故事,它们把萨尔茨堡的名胜古迹像串珍珠一样串在了一起。</h3> <h3>每当游人到访这座古城,都会兴致勃勃地去好莱坞经典影片《音乐之声》的拍摄景点-米拉贝尔花园,身临其境来到美丽而又浪漫的地方,感受那种迷人与神奇。</h3> <h3>《哆唻咪》-《音乐之声》的电影插曲,就是从这里开始唱遍全球!</h3> <h3>满怀好奇与兴奋,我来到被乐神洒满音符的古城,寻找那个传说中的仙境 ...</h3> <h3>走进古城著名的粮食街,瞬间被那些造型华丽、制作精美的铁艺招牌所吸引,它们千姿百态极具特色,每件都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h3> <h3>老街上熙熙攘攘,游客摩肩接踵,店铺鳞次栉比,莫扎特餐厅、莫扎特咖啡、莫扎特糖球、莫扎特玩偶, 甚至连面包也做成音符... 在这里,莫扎特无疑已成为商家最好的广告。</h3> <h3>坐在百年老店里品尝咖啡和巧克力球,十分惬意,不过咖啡里☕不能再放糖了。</h3> <h3>透过街上面包店的橱窗,看到里面摆满被制作成音乐符号的面包,非常有趣。</h3> <h3>不同品牌的莫扎特巧克力糖球我都要买回尝尝,沾沾大师的音乐灵气。</h3> <h3>音乐圣城萨尔茨堡,乐神莫扎特就诞生在这里,不过他的名声远远盖过了他出生的这座城市,很多人知道莫扎特,却不知道萨尔茨堡。</h3> <h3>粮食街9号是莫扎特的出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h3> <h3>故居门前手拉铃的小把手,依旧灵巧地挂在墙上。公寓内还有其他住户,所以每家都有个手拉铃,就像现在每个单元门的门禁按铃。</h3> <h3>看着一百多年不再使用的手拉铃,居然没有人把它取下来,生动的历史记忆就这样被细节如此保留了下来。</h3> <h3>莫扎特出生在这座寓所的四楼</h3> <h3>莫扎特无疑是一位天才级的音乐家,他异于常人的音乐能力,几百年过去了也无人能企及。</h3><h3></h3> <h3>他3岁开始弹奏,4岁就可以在半小时内学会一整首小步舞曲和三重奏,5岁就开始作曲,6岁开始到欧洲巡演(17岁之前莫扎特的生活一直是在巡演中度过),12岁那年就为奥地利皇帝写了一出意大利歌剧,短暂的一生创作了数百部作品。</h3><h3>我觉得莫扎特一定可以被称为绝无仅有的天才!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h3> <h3>在三、四楼的房间里,陈列着莫扎特使用过的乐器和珍贵的乐谱手稿。</h3> <h3>(莫扎特童年用过的古钢琴)</h3> <h3>水瓶座的莫扎特性格率直、随性,向往自由。他的音乐自然甜美,流畅剔透,总是那么沁人心脾,带有孩童般的天真无邪和浑然天成的美好感受,闪耀着神性光芒。</h3> <h3>故居纪念品店里的莫扎特T恤、玩偶...</h3> <h3>粮食街的另一端是萨尔斯堡大教堂。</h3> <h3>16岁时,莫扎特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欧洲巡演回到萨尔茨堡,在大主教练的宫廷乐队担任首席乐师。在这段时间里,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h3> <h3>进入教堂参观遇到一位热心的工作人员,她非常认真地为我们指点,这是莫扎特用过的洗礼盆,那是莫扎特当年在教堂演奏管风琴的地方👇</h3> <h3>(莫扎特曾在这里演奏)</h3> <h3>当<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时,</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他</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维护个人尊严的音乐家。</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是极其大胆而勇敢的,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span></h3> <h3>从大教堂出来就到了莫扎特广场,广场上竖立着莫扎特雕像,这里是世界各地游人的音乐朝圣中心。过去的莫扎特是为宗教为神服务,现在的莫扎特成为了众人膜拜的乐神。</h3><h3>雕像于1842年9月5日落成,莫扎特的两个儿子出席了落成典礼。1997年萨尔茨堡老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就嵌在莫扎特雕像前的地上面上,我觉得这是一半献给这座古城,一半献给莫扎特!</h3> <h3>冲出牢笼的莫扎特随后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h3> <h3>车轮载着热爱音乐的人们和我,沿着莫扎特的足迹,驶向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h3> <h1>维也纳Vienna</h1> <h3>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整座城市处处散发着哈布斯堡王朝高贵优雅的古典气质。众多的博物馆、剧院和宏伟华丽的建筑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骄傲与辉煌,城中大小剧院及音乐厅每晚的演出,公园和广场街头艺人的表演更是无时不刻地在提示着人们,这是一个一天都离不开音乐的城市,会让你觉得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勃拉姆斯、舒伯特等音乐大师,只能在这座城市里创作出不朽的音乐经典。</h3> <h3>就像画家都去了巴黎一样,音乐家都来到了维也纳,莫扎特也来到维也纳。</h3> <h3>(市政厅)</h3> <h3>蓝色的多瑙河静静地流淌,承载着欧洲数千年的文明,虽然河水已不再那么清澈湛蓝,但是维也纳一天都离不开它,《蓝色的多瑙河》与音乐同生的城市早已融为一体。</h3> <h3>(多瑙河畔)</h3> <h3>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纪念碑已成为维也纳的地标。</h3> <h3>(安卡钟-音乐报时钟)</h3> <h3>金色大厅是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内最大的音乐厅,咱们中国人认为它是最高音乐圣殿,其实它在维也纳不能排第一。<br></h3> <h3>(金色大厅)</h3> <h3>被大家熟知的,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就在这里举行。</h3> <h3>来到维也纳城堡公园,在这座一年四季被红色高音谱号花簇相拥的莫扎特雕像前,我不知坐了多久... 不得不说对维也纳的向往以及爱慕的情愫都源于莫扎特。</h3><h3>是这位音乐神童和音乐天才给这座城市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无法想像没有莫扎特的维也纳它将会失去多少光芒。<br></h3> <h3>(圣斯蒂芬大教堂Stephasdom)</h3> <h3>1782年8月4日,莫扎特在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举行了婚礼。 </h3> <h3>教堂南塔的费加罗厅,据说是莫扎特创作举世闻名的乐章《费加罗的婚礼》时的工作室。<br></h3> <h3>神童也会长大,面对成人的复杂世界,莫扎特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自由和尊严不计后果,个人生活不擅打理,婚后虽邀约不断收入不菲,但还是没能经营好自己所向往的平静的家居生活。这个百年难得一遇 “满脑子都是音乐” 的天才,历尽坎坷,英年早逝,博得后人无尽的倾慕和喟叹。</h3> <h3>(教堂顶层)</h3> <h3>尽管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有诸多不如意,但他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br></h3> <h3>莫扎特就像上帝派往人间的音乐天使,用音符浸润着人们的心灵。</h3> <h3>(维也纳 美泉宫)</h3> <h3>其实,莫扎特在六岁的时候就已来过维也纳,他曾被邀请到美泉宫为特雷西娅女王演奏。<br></h3> <h3>在这间大厅里,时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美泉宫为玛利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深受女皇喜爱,演出结束欢愉时刻莫扎特还跳到女皇的腿上,可见女皇是多么喜爱这个音乐神童。<br></h3> <h3><br></h3><h3>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歌剧院,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br></h3><h3>全世界最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演唱家舞蹈家都为能在维也纳国家剧院演出感到荣幸。<br></h3> <h3>(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筑顶端是戏剧之神青铜雕像)</h3> <h3>1869年5月15日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落成之日,剧院选择了莫扎特创作的歌剧《唐·璜》作为首演,以示对音乐大师的敬意。</h3> <h3>国家歌剧院主要以高品质的演出剧目成为世界歌剧的圣殿。在每年300场的演出中,无论是歌剧还是芭蕾舞,歌剧院的节目没有一天是重复的。<br></h3> <h3>剧院设施先进又贴心,每个座位后背的小屏幕上字幕自动翻滚,有多国译文可供观众选择。<br></h3> <h3>歌剧院建筑结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哈布斯堡王朝的奢靡之风令人惊叹。<br></h3> <h3>能步入其中观看演出,是我此行的期盼与愿望。</h3> <h3>在这美丽的夜晚,观看一场独幕歌剧《SALOME》,不仅满足了心愿,亦真心感到快乐与高兴。</h3> <h3><br></h3><h3>怀着崇敬与爱慕之情来到维也纳中央公墓,膜拜祭奠伟大的音乐家,我心中的乐神!</h3> <h3>维也纳中央公墓现已成为奥地利最有影响的荣誉公墓。在32A这个区域内,除了有莫扎特的纪念碑,还安葬着20多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br></h3> <h3>站在这里,感觉他们就在我的身旁,阳光透过枝叶的间隙洒落在草地上,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植物的清香,这里似乎没有孤寂与悲凉,让人感到的是温暖、宁静与祥和。<br></h3> <h3>(中央公墓 32A 音乐家墓园)<br></h3> <h3>贝多芬的墓在莫扎特纪念碑的后面,鲜花簇拥着白色大理石的墓碑,墓碑被设计成节拍器的形状,我在他的身边沉思静默许久,静静地...</h3> <h3><br></h3><h3>按照舒伯特的临终遗愿,舒伯特的墓安放在莫扎特纪念碑的右后方,与贝多芬墓平行。<br></h3> <h3><br></h3><h3>绿树掩映下的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墓碑最华丽,就在莫扎特纪念碑的对面。</h3> <h3><br></h3><h3>面对着乐谱沉思的勃拉姆斯墓紧挨着施特劳斯,似乎依旧继续着他们生前的友情。<br></h3> <h3>这些造型各异的墓碑如同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给公墓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br></h3> <h3>以青铜制作的莫扎特纪念碑为中心,这里几乎是音乐家们身后的集结地。</h3> <h3>(莫扎特纪念碑)</h3> <h3>1791年12月5日凌晨,年仅35岁的莫扎特在疾病与困境中离开了人世... </h3><h3>那一天在下雨,凄风苦雨中他被草草下葬在一座贫民公墓,当时没有立墓碑,之后也没有人找到确切的下葬位置,究竟他被葬在了哪里?至今是个迷。</h3><h3><br></h3><h3>为了纪念莫扎特,人们在这里为他建造了一座青铜纪念碑,让他在天国里和音乐家们永远欢聚。</h3> <h3><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Hiragino Sans GB"; font-size: 17.28px; white-space: normal;">维也纳人这样对莫扎特说:</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Hiragino Sans GB"; font-size: 17.28px; white-space: normal;">”在</span><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Hiragino Sans GB"; font-size: 17.28px; white-space: normal;">你生前这</span><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Hiragino Sans GB"; font-size: 17.28px; white-space: normal;">个城市给你的太少,</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Hiragino Sans GB"; font-size: 17.28px; white-space: normal;">在你身后却给这个城市带来的太多”。</span></h3><h3>我想,不仅仅是维也纳,还有萨尔茨堡。<br></h3><h3><br></h3> <h3>Xiang qichun 拍摄/撰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