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接上篇,德令哈火车站到大柴旦露营地,再奔甘肃这一路,还有些光影应予补记。</h3> <h3> 可鲁克湖还是挺大的,不是我上篇所写,也不是我眼所见的百余亩,而是大小两湖加起来一百余平方公里。看来,世界并不一定是我们亲眼所见的样子,还有许多是目力所不及的。世界它是它本来的样子,呵呵,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了。</h3> <h3> 远道而来,尽量多走走多看看。露营地清早,沙丘嬉闹过后,准备出发了。</h3> <h3> 24日清早8点从大柴旦露营地出发,经过崇山峻岭,下午3点才进入靠近新疆哈密的甘肃酒泉市敦煌市境内,地域辽阔的酒泉市占甘肃全省面积的42%,敦煌处于酒泉下属县区最西部。</h3> <h3> 穿过阿尔金山脉与祁连山脉之间,过当金山口。一路荒漠凄清,但只要有村庄、集镇,那四周一定种满了树,那一片片绿就显得弥足珍贵了。随着树开始多起来,我们知道目的地快要到了,除了白桦、白杨,还有大量的旱柳,葡萄林也出现了。下午近6点我们到达阳关镇,到了闻名遐迩的“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阳关三叠之“阳关”。</h3> <h3> 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因此关在玉门关之南,相对而论取名“阳关”。</h3><h3> 我和孩子们不禁吟诵起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h3><h3> 客舍青青柳色新。</h3><h3> 劝君更尽一杯酒,</h3><h3> 西出阳关无故人。</h3><h3> 据考,元二要到位于新疆库车的安西都户府做官,从阳关出关。王维在渭城(古秦都咸阳)设宴为元二饯行。出得阳关,这在唐代可谓生离死别。王维为此题诗足见二人情深意切。</h3> <h3> 关前为张骞雕像,一夫当于关前,但张骞非一夫之勇,而可谓勇谋忠义皆备。张骞是汉武帝时伟大的外交家,丝绸之路开辟者,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一次出使西域一百多人,久经磨难,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归时仅剩其和堂邑父二人。通过两次出使,维护了西汉统一,扩大了西汉对西域乃至中亚、西亚地区的影响力。张骞由阳关出境,一生功名盖世。</h3> <h3> 这是出关景区前再拜,与上图出现色差。</h3> <h3> 古代在此更换通关文牒。</h3> <h3>威震西域</h3> <h3> 关隘张贴捉拿嫌疑犯的“通缉令”。</h3> <h3> 阳关当然是有“酒”的。浊酒一杯家万里。以酒壮行出阳关。从古到今,这里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h3> <h3> 阳关当然也有“柳”的。杨柳青青送别离。</h3> <h3>历代文人书阳关,道不尽边塞苦、思乡情。</h3> <h3> 土基堆。</h3> <h3> 这是阳关唯一自古保存至今的,烽火燧。四周作了保护,我在最靠近处仰望。</h3> <h3> 在烽火燧不远处,我寻拍到漫漫黄沙一孤亭。想起:千里搭凉篷,没有不散的宴席。独占高处,心中勾画几多古人送别景。</h3> <h3> 第二天,我们集体打卡选在这里。回望关城已黄昏,已是下午8点。</h3> <h3> 阳光照在阳关上,已是夕阳时分,想起主席1935年词《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很应景。</h3> <h3> 出关城景区赶往敦煌城,月亮上来了,边关冷月,这是多少文人和边防将士的寄情之物啊!《咱当兵的人》词唱:头枕着边关冷月,身披着雨雪风霜。当初唱得多么高亢,而今面对竟生出几多凄怆。倚窗而坐,曾经边关的冷月,树,草,荒漠地,惹我思绪万千。也不知何时再见阳关,或许人生难得再见,连同这树、草和地。也不知自古多少人出得阳关再未归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