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古村】碕石村

边疆知青

<h3>  碕石村隶属于宜章县迎春镇,2015年第四批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碕石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村落有180余栋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其中彭氏宗祠、玉公祠、承启书院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爬竿狮属市级非物资文化遗产,是有名的红色革命村庄。<br></h3> <h3>  位于村中央的彭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三檐马头墙,建筑面积为298平方米,三进式单层建筑,由门楼、迴廊、祭厅三部分组成。门楼顶部置飞檐式七层如意斗拱,为椽檩构架,盖小青瓦,脊梁置圆雕双龙藻井雕有云纹、花卉、动物等图案。门额上方悬挂原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题的“敬宗收族”匾额。二进为屏风隔扇,隔扇后是天井迴廊,穿梁结构。三进是彭氏族人的祭祀厅。<br></h3> <h3>  始建于1846年的承启书院是宜章的五所书院之一,也是中共宜章县委旧址,旧时又称“平民夜校”。旧址为人字形木梁,庑顶,盖小青瓦,砖木结构。正墙墙顶造型呈西洋格式,建筑占地面积为286平方米。<br></h3> <h3>  碕石村英雄辈出,养育了辛亥革命先锋彭邦栋、彭遂良、彭昭以及井冈山上的英雄“彭家将”。碕石村也是有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马日事变”后,中共宜章县委由县城秘密转移到碕石村承启书院,这里也是朱德、陈毅、肖克、彭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碕石暴动在宜章年关暴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彭晒、龚楷、肖克领导的以碕石儿女为骨干的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碕石独立营在打击反动势力、开展土地革命的战斗中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上井冈山后,原碕石农军被编为红四军二十九团二营七连,在军中能文能武,很有战斗力,被广大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群众赞称为“彭家将”。据统计,碕石村有160余名彭氏革命先辈上了井冈山,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朽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