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雾说雾

李文勇

<h3>  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无论爱山爱水,也无论谈山说水,都不会忽略雾的存在。因为,雾会给水增添了灵气,雾会给山增添了神秘。在先秦以前,人们对云和雾的理解是一样的,云和雾是不分的,云就是雾,雾就是云。后来,文人墨客才把云、雾分开,雾升为云,云降为雾。</h3><h3> 雾是无色的。在炫目的人世间,只有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缤纷映衬和比对下,雾才有了颜色。</h3><h3> 雾是无形的。时而聚,时而散;时而薄雾朦胧,时而大雾弥天;时而穿梭于草木之隙,时而缠绕于万仞之巅。</h3><h3> 雾是神秘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叙了这么一段故事:秦始皇君临天下的时候,他经常对臣下说:“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就以巡游的办法来压制和冲消“天子气”。说来也奇怪,当时一个泼皮无赖叫刘帮,也不知道他怎么那么自信,居然就预感到他以后成为皇帝?当听说秦始皇巡游快到沛县的时候,便匿隐于芒砀山的洞穴之中。由于刘帮经常变换隐藏的地方,可怎么换地方,他老婆吕雉给他送饭,都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他。刘帮也感到奇怪,问她:这是什么原因呢?吕雉笑着说:你藏匿的地方上面有云气,因此,就找到你。吕雉所说的“云气”,大概就是祥云吉雾吧!</h3><h3> 雾是神圣的。相传,人死了灵魂化为云雾,随风而飘,飘啊.....飘......!最终汇聚泰山,争先恐后地涌向南天门,寄望于灵魂升天。</h3><h3>雾是仁人志士心灵寄托。楚国大夫屈原看到楚怀王的昏庸,奸佞当权、贪吏得志。每当郁郁寡欢的时候,便来到汨罗江畔,面对周围如白纱障目的弥雾,叹息曰:“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h3><h3> 雾是文人的创作素材。打开浩如烟海的文学古籍,无论古今中外,都有关于“雾”的描述,不胜枚举。或言志;或寄情;或赞美......</h3><h3>历史上有一个人不爱雾,他就是孔子。儒家以传授“六艺”为业,以搏取功名为目的。在儒家经典中,没有雾的描述,更无对雾的赞美。或许他老先生怕弥雾障目,有碍视线吧!故而,在他登山的时候也专门选择天高云淡、天朗气清的大晴天,这才有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h3><h3> 噫嘻!说雾说多了,还是说雾不耽误看雾。下面请您品鉴我在吴家寨拍的几张“雾”片吧!</h3><h3>文/图:李文勇</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