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张华和他的《承诺》

箭扣长城

<h3>初闻张华,是他的一首唯美,凄美的情诗《又见秋风起》。又见秋风起:张华——又见秋风起,想起远方的你,雾蒙蒙,雨淅淅,长发摇曳在风里,惆怅飘落在雨季。又见秋风起,想起凋零的你,思念让人辗转反侧,心上的人没有了归期,在这月圆人不圆的夜里。又见秋风起,想起孤寂的你,闻着你的发香,拥你在怀里,幸福的日子,只要一茶一书,屋子里氤氲着你的气息。又见秋风起,想起娇弱的你,雨打芭蕉叶带愁,泪浸胸前衣。又见秋风起,想起从前的你,及腰长发舞秋风,花前月下赋诗语,两情相依依。又见秋风起,想起梦中的你,棒打鸳鸯各自飞,相隔千万里。又见秋风起,想起心碎的你,谁为你穿上了嫁衣,故事没有了结局。又见秋风起,想起心中的你,江南雨岸乌篷船,人瘦黄花油纸伞,相聚在梦里。极具意境的一首诗。我加入了川口文华交流群后,张华兄正好也同在群里,就加了微信朋友。以后在群里互相交流学习,知道张华兄著作有一部二十八万字的长篇励志小说《承诺》。张华:河南省级作家,灵宝阌乡人,人称第二个路遥,灵宝版路遥。</h3> <h3>一部厚重的《承诺》,是一曲黄土地上的青春之歌,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笔,描写了富有浓郁气息的豫西风情,描绘了一幅黄土地上自强不息的青春画卷,用精神的力量刻画了一段令人难忘的蹉跎岁月。《承诺》一书是以作者为原型,描写了豫西农业,农村,农民的长篇励志记实小说,全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二0一六年结束,时间跨越了三十多年,主人公孙少峰是一个性格坚强,意志坚定且有责任心的一个男子汉,他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家境穷苦但家人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在艰难困苦中造就了孙少峰坚毅刚强不怕吃苦的优秀品质,年纪轻轻就学会了犁地,摇耧,播种,扬场等所有庄稼活。当灵宝矿产资源开发时他又上山开矿,做工程,开商店、宾馆,饭店。孙少峰待人诚恳,心底善良,也使他得到他所接触的人的尊重。对朋友小明热心帮助,不管是朋友的妻子小凤,做工打胡基时遇到的筱薇,在矿山上遇到的苦命女子燕子,都把孙少峰当做自己的知己,对孙少峰心怀柔肠。孙少峰也能理智的分清关系,坚守着对妻子和家人的忠诚。是啊,青春像一首诗,有永远写不完朦胧的故事;人生像一首歌,有着太多太多的悠扬的旋律。真情也往往最能打动人,孙少峰在感恩生活的同时,把她们当做自己的红颜朋友,尽朋友所能给予力所能及的最大的相助,同时也把一段段真挚的感情永远的藏在自己心里的最深处。执着的梦想和对亲人的承诺,主人公走南闯北的奔波着,虽然有过艰难困苦,有过困惑迷茫,但孙少峰最终用自己的努力和担当践行了对自己和家人的诺言。作品采用豫西方言,对豫西的风土人情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了详实细腻的描写,犁地、摇耧、播种、打麦、扬场、经线、纺线、盖房、上梁,打胡基,婚丧嫁娶等细节着笔,使读者能从中了解独有的豫西风情。</h3> <h3>初见张华兄是在文友知行的预制场里,六月中旬,张华兄回灵省亲和讲学,知行兄微信语音说张华兄回灵在他家,我即驱车前往相见。到知行兄见到神态安详,慈眉善目,待人和蔼可亲的张华兄,忙上前握手问好,喝茶叙谈中当我说到要向他学习时,醇厚朴实的张华哥说:我是一个农民!一下子拉进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如有相见恨晚之意。是夜,有幸在我的小店为张华兄接风,文友知行,醒悟,沃土,先秦遗民,且行且珍惜,梅飞一笑,李鹏程等文友相陪,沪上归来的汤姆田更是特意带来了中华烟和茅台酒助兴,虽无佳肴,只是数个家乡菜,但大家吃得有滋有味,气氛热烈。酒至兴处,大家或作诗,赋词,或吟诵,或歌唱欢迎张华哥归来,张华哥笑而合之,文友们其乐融融。</h3> <h3>隔日,张华哥应邀在灵宝市第一中学做《人学与文学》的专题讲座,该校的大部分教师和文化群的文学爱好者近二百人在学校的大型会议室有幸聆听了作家的讲课。作家以《人学与文学》 为题,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磨难是最好的大学;感恩是有力的承诺;鼓励是前行的动力”等四个方面讲述了《承诺》一书的创作过程,他引经据典,诙谐幽默的讲说,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承诺》是一幅豫西黄土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首回荡在黄土原上一个六零后所演奏的不畏艰辛,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青春之歌!文友知行点评中说。人生似舟,《承诺》是推动再向前的波澜,人生如瓶,《承诺》是装点美丽鲜艳的美丽花朵,王邦盈老师感动的说。阅读所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限于阅读过程中的怦然心动,他会像灯塔一样照亮我们人生的航程,文友张会生老师说到。这次讲课也有很多张华老师的学生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听讲,他们给张华老师送上一束盛开的鲜花,张华老师也感动的热泪盈眶!讲课圆满成功!讲学之后张华老师返回江苏南通,文友们依依惜别相送,我也期望着同老师和文友般的兄长张华哥再次相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