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8月29日,语文教师齐聚一堂,针对市里备课培训和各组集体备课中的收获和思考进行分享。</h3> <h3> 首先一年级就部编版教材进行分析理解,李响老师从七个方面进行解析:1.立德树人、自然渗透。2.保护天性、幼小衔接。3.夯实基础、全面启蒙。4.难度适宜、梯度合理。5.强化运用、联系生活。6.引导发现、倡导自主。7.课外阅读、纳入课程。</h3> <h3> 二学年的汇报共分三部分,一、部编版二上《田家四季歌》展示课解析。二、一实验中海二年集体备课实录展示。三、《循“规”导写》专题讲座精华提炼,教师教学识字写字时遵循三大原则:1.遵循教材编写规律,科学指导写字。2.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形象指导写字。3.遵循教师示范主导规律,有效指导写字。</h3> <h3> 三年级解读教材特点:教材第一单元围绕“想象生活”;第二单元围绕“秋天的美景”;第三单元围绕“童话”;第四单元围绕“预测”;第五单元围绕“观察”;第六单元围绕“自然风光”;第七单元围绕“大自然”;第八单元围绕“爱”。</h3><h3> 针对教材特点,三学年老师就“听说读写”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策略。<br></h3> <h3> 因为四年级市里没有组织集体备课,四年语文组进行了组内常规备课,王校长也参与其中,深入浅出的提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终整合为: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2.激发强烈的合作欲望。3.组织形式多样的合作活动。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h3> <h3> 五年组市里同样没有组织集体备课,因此五年老师做好本职工作,不断优化备课流程,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课后反思。</h3> <h3> 六年级市里集体备课的主讲人是刘秀梅主任,六年组老师结合刘主任的备课观念总结出要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交流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h3> <h3> 聆听各组分享后,刘秀梅主任进行总结。一二年级努力聚焦四种思路:作者的思路、编写的思路、教的思路、学的思路。三年级关注学生,先学后教,以学促教,少教多学,以学论教。四年级以课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五年级明确集体备课流程。六年级教学预设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两条明暗线交汇。</h3><h3><br></h3><h3><br></h3> <h3> 接着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刘校长组织“看见”、“源头”校本教材首发式。因为校本教材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所以拿在手里倍感珍贵。</h3> <h3> 封面“看见”二字,由曾巍巍老师亲笔书写。这是孩子们自己的作文集。</h3> <h3> 眼睛的形状,与书名“看见”相融。</h3> <h3> 刘秀梅主任写给孩子的诗歌,新入学的刘曜震小同学写给老师和同学们的诗歌分列左右,相呼应和。<br></h3> <h3> 书的腰封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校园吉祥物“多多”,每一个二小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h3> <h3> 为了自己最爱的孩子,每一位指导教师仔细斟酌,用爱写下他们的美好寄语。</h3> <h3>用心的设计,让阅读变成一种快乐。</h3> <h3>“源头”的编写者们</h3> <h3>源头”名字的由来。<br></h3> <h3> “源头”三本书,分为三个等级,每一本的题目书写均来自二小自己老师之手。</h3> <h3> 针对书籍如何合理利用,发挥最大作用,刘主任提出相关要求。三本教材的内容将进行口头考核和笔头考核。六个学年分别在每周二和周三,由小考官进行口头测试。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时,将会就相关内容进行书面测试,而且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还要囊括更多低年级背诵的内容,遵循语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br></h3> <h3> 最后王校长就分享会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一直以来在外人的眼中二小的数学很有特色,现在通过各种媒体的分享展示,尤其是校本教材的荣誉出品,用事实证明,二小不仅数学好,而且语文也很好,无形中增加了每一位语文老师的信心。</h3><h3> 而且二小的好事连连,又把旁边的大楼剩下的部分收入囊中,学校有更大的设计空间,孩子们有很多的发展空间。老师们听后更是倍感荣耀。</h3><h3> </h3> <h3> 听了这次分享会后,所有的语文教师干劲更足了,都为自己是一名二小的语文教师感到骄傲,相信他们一定会朝着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不断努力,做到心里有孩子,眼里有目标,手中有特色,脚下有力量,飞速成长,不断为二小赢得更多的赞誉。<br></h3>